|
岳飛,南宋抗金名將、民族英雄。字鵬舉。生於1103年3月24日(農曆2月15日),湖北西路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出身農家,曾當佃客。宣和四年(1122),投軍,參加徵遼之役。靖康元年(1126),金軍南侵,攻破東京開封府(今屬河南),康王趙構在相州(今河南安陽)建置兵馬大元帥府,岳飛志願從軍抗金。
建炎元年(1127),北宋亡,宋高宗趙構于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岳飛上書言事,力請高宗返回開封,恢復失地,被宋廷削奪軍職。後隨張所、王彥、宗澤等抗擊金軍,屢立戰功。
建炎(1129)三年冬,金完顏宗弼率軍渡江,企圖一舉滅宋。岳飛時任江、淮宣撫使司右軍統制,當各軍潰敗之際,整飭所部,招集散兵遊勇,轉戰廣德軍(今安徽廣德)等地。建炎四年,又率軍屯駐宜興縣。金軍自臨安府(今浙江杭州)沿運河北撤,岳飛率軍襲擊常州,剋復建康府(今江蘇南京),金軍退至江北。宋廷委派岳飛任通、泰鎮撫使,駐軍于江北泰州(今屬江蘇),進援楚州(今江蘇淮安),在承州(今江蘇高郵)等地與金兵鏖戰,因眾寡懸殊,被迫退軍江南。
紹興元年(1131),岳飛隸屬張俊,轉戰于江南西路和淮南西路,擊破盜匪李成軍,招降張用。紹興二年,又出兵荊湖南路和廣南東、西路,擊破盜匪曹成軍。紹興三年,鎮壓了吉州(今江西吉安)和虔州(今江西贛州)的農民起義軍。紹興四年,任江南西路、舒、蘄州兼荊南、鄂、岳、黃、復州、漢陽軍、德安府制置使,統兵北上,破金與偽齊聯軍,剋復郢州(今湖北鐘祥)、襄陽府(今屬湖北)、隨州(今湖北隨縣)、鄧州(今河南鄧縣)、唐州(今河南唐河)和信陽軍(今河南信陽),自承宣使晉陞節度使。當年冬,出兵救援廬州(今安徽合肥),擊敗金、偽齊軍。紹興五年,晉陞兩鎮節度使,採用以政治誘降為主、軍事鎮壓為輔的策略,瓦解了洞庭湖一帶的楊麼起義軍(見鐘相、楊麼起義),自製置使升招討使。紹興六年,又遷宣撫副使,再次出師北上,攻佔鎮汝軍、虢州(今河南盧氏)、商州(今陜西商縣)、西京河南府的伊陽(今河南嵩縣)、長水(今河南洛寧西南)等地。當年冬,又擊破金軍與偽齊軍的進犯,兵臨蔡州(今河南汝南)。紹興七年,升任宣撫使,計劃並統劉光世等軍,大舉北伐,並提議喪失生育能力的宋高宗建儲,遭高宗、秦檜等人猜忌,宋廷取消北伐計劃。紹興八、九年,岳飛反對高宗、宰相秦檜等人降金乞和,重申收地兩河、唾手燕雲的壯志。
紹興十年,金軍毀約南侵,宋廷被迫命令各軍抵抗。岳飛早已制定了“連接河朔”的戰略方針,此時便揮師大舉北上,分兵攻佔北至鄭州、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東)等處的廣大地域,派遣梁興等深入黃河以北,組織遊擊軍,襲擾金軍後方。金朝都元帥完顏宗弼乘岳家軍兵力分散之機,親率大軍反攻。岳家軍先後在郾城、潁昌(今河南許昌)等地,以少擊眾,大敗金軍主力(見郾城之戰)。宋廷反而迫使岳飛班師。紹興十一年,出兵增援淮西,旋被招回臨安。罷宣撫使,改任樞密副使,解除兵柄。岳飛仍反對和議,力圖保全韓世忠及其舊部,遭秦檜黨羽彈劾,罷官賦閒。十月,秦檜等人以“莫須有”的罪名,設置冤獄,誣陷岳飛。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被害於大理寺獄,年僅39歲。其子岳雲和部將張憲也慘遭殺害。
宋孝宗趙眘繼位後為岳飛平反昭雪。淳熙五年(1178),謚武穆。宋寧宗嘉泰四年(1204)追封鄂王。宋理宗寶慶元年(1225),改謚忠武。
岳飛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南宋最傑出的將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提出和貫徹了“連接河朔”的戰略方針,主張黃河以北的遊擊軍和正規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岳家軍號稱“凍殺不拆屋,餓殺不打虜”。連金軍也感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飛反對宋廷“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攻而求勝”的消極防禦戰略,一貫主張積極進攻,以奪取抗金鬥爭的勝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組織大規模進攻戰役的統帥。
岳飛善詩詞書法,留下了《滿江紅·怒髮沖冠》等充滿愛國激情的佳作和《前出師表》、《還我河山》等名帖。岳飛精神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巨大精神財富,“岳母刺字”、“盡忠報國”的千古佳話,將代代傳頌。
揭秘一代名將的悲慘命運:岳飛為何必須死?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岳飛是一面愛國主義的旗幟,世代景仰;在中國人民的心目中,岳飛又是一座精忠報國的豐碑,四海傳頌……900多年過去了,岳飛之死引來了無數的爭議,仍有人在緬懷,仍有人在反思。
楔子
西元1127年,即北宋靖康二年,南宋建炎元年。
這一年,北宋帝國覆滅,南宋帝國在風雨飄搖中宣告誕生。
中國人陷入長達10餘年的兵兇戰危、血雨腥風之中。
先是頭年底,帝國首都汴京(又稱汴梁,即今日開封)淪陷敵手;進入正月,金國騎兵將首都的金銀寶貨、文玩古物、儀仗圖籍蒐羅一空;二月,金人立原來的帝國宰相張邦昌為大楚皇帝;三四月間,當了1年多太上皇的宋徽宗趙佶,和他的大兒子、只當了1年多皇帝的宋欽宗趙桓,全部成為大金騎兵俘虜,被擄掠到了金國。一同被掠去的還有在汴京的皇家宗室、妃嬪宮女、文武百官、工匠藝伎等14000多人。北宋帝國就此滅亡。
這是中國人從未遭遇過的恥辱。
從此,“靖康之恥”刀子般刻進了中國的記憶。
宋徽宗的第九個兒子康王趙構僥倖脫身,旋即逃往南京,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當年五月一日,趙構在南京應天府稱帝,建立南宋帝國,改年號靖康二年為建炎元年。當時趙構剛滿21歲。他成了大宋帝國的第十位皇帝,也是南宋的第一位皇帝,史稱宋高宗。
文韜武略屬岳飛
西元1127年,岳飛24歲,時任東京留守司七品統制。用現代語言描述,大約相當於帝國首都留守軍事管制委員會下屬部隊的團職軍官。15年後,西元1142年初,岳飛被殺死在帝國臨時首都臨安,就是今天的杭州,時年39歲。死前,他剛剛被解除帝國最大一支部隊的統帥職務不久,時任樞密副使。
說岳飛必須死,並不意味著趙構與秦檜合謀冤殺岳飛是可以原諒的。這是中國歷史上最令人寒心的一樁罪行。
岳飛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軍事統帥。他的故事,成為後代中國許多民間傳奇中經久不衰的主題。惟一能夠與他相提並論的武士,大概只有一位三國時代的關羽。如果說在武藝高強、忠肝義膽上兩人不相上下的話,在文化素養上,岳飛可能就要高出一籌了。今天杭州西湖邊上的岳王廟裏,那一幅“還我河山”,據說就是出自岳飛的手筆。那四個字所表現出來的氣勢、功底和代表的意思,讓人覺得只有岳飛才配得上寫它。而那首壯懷激烈的《滿江紅》詞,人們也普遍願意相信是岳飛所填。800年後,在面臨國破家亡的歲月裏,許多中國青年就是吟唱著這首詞,走上抗擊日寇的戰場的。直到今天,它仍然會在許多場合,讓那些具有正直信念的人們熱淚盈眶、熱血沸騰。
據說,有一本以岳飛的名義撰寫的軍事著作,名叫《武穆遺書》,是一本可以讓人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軍事聖經。在中國的傳奇文學中,為了得到這本書,江湖上的各種人物展開了令人眼花繚亂的爭鬥,掀起一陣陣血雨腥風。最後,終於由代表正義的一方得到了它,並通過學習它,將邪惡勢力一網打盡。
與此相關,中國人以很高的頻率挂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然而,在長達4000年的漫長歲月裏,始終沒有能夠建立起一套實現它的機制。於是,這個民族中那些最優秀的人物,便常常面臨極端悲慘的命運。
後來居上埋怨敵
在南宋初年的“中興四將”裏,岳飛出身農家,年紀最輕,資歷最淺。他比張俊小17歲,比劉光世和韓世忠小14歲。1129年,就是建炎三年,平定護衛親軍叛亂時,韓世忠與張俊已經官拜節度使,岳飛則是正七品的東京留守司統制。而且,張俊還曾經是岳飛的老領導,多次重用、提拔、獎勵過岳飛。劉光世則是將門之後,其家世背景、資歷和經歷都是岳飛所不能比擬的。
到紹興六年,即西元1137年時,8年左右時間,岳飛已經官拜太尉,擔任宣撫使兼營田大使。太尉是宋代武將的最高頭銜,宣撫使則是僅次於宰相的執政級實職差事,一般情況下,要由現任執政官充當。至此,岳飛成為與韓世忠、張俊、劉光世並駕齊驅的高官。
而且,由於在一系列軍事行動中,岳飛藝高膽大敢打會拼,且治軍嚴謹身先士卒,富有軍事洞察力,從而數次創下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輝煌戰例。因此,他的聲望後來居上,已經遠遠超過了其他幾位。
這一切,大約使上述幾位的心頭相當不舒服。
為此,岳飛曾經給他們寫了數十封信,殷勤致意,聯絡感情,均沒有得到響應。平定楊幺之後,岳飛特別將繳獲的大型戰船配備好全套人員和裝備,贈送給韓世忠和張俊。韓世忠畢竟是一個坦蕩磊落的人,他相當高興,與岳飛盡釋前嫌。而張俊則認為岳飛是在向自己炫耀,反而更加嫌惡起來。
假如用今天人的語言形容,很有可能人們會說岳飛是個性情中人。若用民間的說法形容,大概會說他相當“一根筋兒”。
莽撞進言觸龍顏
杯酒釋兵權的故事,如今已經演變成為中國人政治智慧的一部分。解除節度使的行政權、財權與兵權,使之成為一種崇高的榮譽和待遇,是趙匡胤一項意義深遠的設計。為了從體制上限制軍人武夫有可能造成的危害,使兵權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宋朝開國之初就確立了樞密院——三衙——皇帝的統兵體制。
[ 本帖最後由 諸葛神候 於 2009-5-7 10:29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