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時近三年,集中呈現山西省襄汾縣陶寺遺址考古研究成果的陶寺遺址博物館,日前震撼開放。陶寺遺址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遺址,距今約4300年至3900年,也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四大都邑性遺址之一。這座專題性遺址博物館以全景式展示陶寺遺址的考古成果,也揭開了4300年前都邑的神祕面紗。
據文匯報報導,世界上較早時期的觀象台、空前龐大的城址、氣勢恢宏的宮牆…都源自於一片古老的都城遺址—陶寺遺址。陶寺遺址1958年被發現,1978年正式發掘,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陶寺遺址公園被國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陶寺遺址博物館是依託陶寺文化建設的一所專題性遺址博物館,占地74.4畝,建築面積9998平方米,總投資約3.3億元人民幣(約4501萬美元),是遺址公園的「總導覽」。博物館分上下兩層,展陳面積約5000平方米。展陳主題以代表自然與文明之「光」為核心理念,展出陶寺出土的陶器、玉器等文物230件(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