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去年11月通過新修訂的文物保護法,2025年3月1日起施行,海外的中國文物如何回家再成為話題。據統計,流散在海外民間的中國文物數量是47個國家館藏中國文物的10倍之多,目前中國已成功促成了43批次、1900餘件(套)流失文物回歸。文物保護法修訂後,加強了涉外領域立法的重要體現,中國也將加大追索流散海外文物的力度。
據央視新聞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完全統計,在全世界47個國家、218家博物館中,中國文物數量達167萬件,而流散在海外民間的中國文物數量更是館藏的十倍之多。
報導指出,由於戰爭搶劫、非法走私等多種原因,很多中國文物長期流失海外。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國國際私法學會副會長霍政欣表示,中國流失海外文物跨越時間從19世紀下半葉到當代,流失出境方式也很多,包括戰爭劫掠、非法盜掘走私等。海外文物回歸主要有三大渠道:購回、捐回、追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