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有一個神秘古城,稱為「沙漠中的龐貝」,這就是西域古國樓蘭。
古樓蘭位於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羅布泊西岸,是新疆最荒涼的地區之一。這裏悠久的歷史、天方夜譚似的傳說故事是多麽令人神往;它那神秘地在地球上消失,又意外地出現,引起多少人的興趣——許多中外遊人和探險家都不辭辛勞地沿著絲綢之路向西進發,去目睹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樓蘭。1979年1月,我國已故科學家彭加木就曾從孔雀河北岸出發,徒步穿過荒漠到達樓蘭遺址考察。
樓蘭在歷史上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樞紐,中西方貿易的一個重要中心。司馬遷在《史記》中曾記載:「樓蘭,姑師邑有城郭,臨鹽澤(今羅布泊)。」這是文獻上第一次記載樓蘭城。西漢時,樓蘭的人口總共有1萬4千多人,商旅雲集,市場熱鬧,還有整齊的街道,雄壯的佛寺、寶塔。然而當時匈奴勢力強大,樓蘭一度被他們所控制,他們攻殺漢朝使者,劫掠商人。漢武帝曾發兵破之,俘虜樓蘭王,迫其附漢。但是樓蘭又聽從匈奴的反間之計,屢次攔殺漢朝官吏,漢昭帝元鳳四年(西元前77前,大將軍霍光派遣傅介子領幾名勇士前往樓蘭,設計殺死了樓蘭王嘗歸,立嘗歸的弟弟爲王,並改國名爲鄯善,將都城南遷。但是漢朝並有放鬆對樓蘭的管理,「設都護、置軍候、開井渠、屯田積谷」,樓蘭仍很興旺。
東晉後,中原群雄割據,混戰不休,無暇顧西域,樓蘭逐漸與中原失去聯繫。到了唐代,中原地區強盛,唐朝與吐蕃又在樓蘭多次兵戎相見。「王月天山雪,天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例如李白《塞下曲》:「曉戰隨金鼓,宵眠抑玉鞍,原將腰下劍,直爲較樓蘭。」。又如王昌齡《從軍行》:「清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可見樓蘭在唐朝還是邊境重鎮。
然而,不知在什麽年代,這個繁榮一時的城鎮神秘地消失了。樓蘭古國究竟在何方呢?成為若干世紀的不解之謎。
1900 年3月,著名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帶領一支探險隊到新疆探險,他們在沙漠中艱難行進。我國維吾爾族人愛克迪在返回原路尋找丟失的鐵斧,遇到了沙漠狂風,意外地發現沙子下面一座古代的城堡。他把這發現告訴了斯文赫定。第二年斯文赫定抵達這神秘城堡,發掘不少文物,經研究後斷定,這座古城就是消失多時古樓蘭城。
樓蘭城的再現,引得各國探險家爭相前往探險覓寶。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美國人亨遷頓、日本人桔瑞超先後抵達這座「有高度文化的古城遺址」,掠走了一批重要文物。
樓蘭城從沙丘下被人發現了,但一個更大的謎困惑著探險家們:繁華多時的樓蘭城爲什麽銷聲匿迹,綠洲變成沙漠、戈壁,沙進城埋呢?
1878 年,俄國探險家普爾熱瓦爾斯基考察了羅布泊,發現中國地圖上標出的羅布泊的位置是錯誤的,它不是在庫魯克塔格山南麓,而是在阿爾金山山麓。當年普爾熱瓦爾斯基曾洗過澡的羅布泊湖水漣漪,野鳥成群,而今卻成了一片荒漠、鹽澤。也就是說,羅布泊是個移動性的湖泊,它實際的位置在地圖位置以南2度緯度的地方。
普爾熱瓦爾斯基部分解開了這個謎。1979年和1980年,新疆科學工作者對它進行了幾次詳細考察,終於揭開了這個被風沙湮沒1600多年的「沙中龐貝」之謎,使人看到了它的本來面目—
樓蘭古城的確切地理位置在東經89度55分22秒,北緯40度29分55秒。它佔地面積爲10萬8千多平方米。城東、城西殘留的城牆,高約4米,寬約8米。城牆用黃土夯築;居民區院牆,是將蘆葦紮成束或把柳條編織起來,抹上的粘土。全是木造房屋,胡楊木的柱子,房屋的門、窗仍清晰可辯;城中心有唯一的土建築,牆厚1.1米,殘高2米,坐北朝南,似爲古樓蘭統治者的住所;城東的土丘原是居民們拜佛的佛塔。
羅布泊怎會遊移呢?科學家們認爲,除了地殼活動的因素外,最大的原因是河床中堆積了大量的泥沙而造成的。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中的泥沙匯聚在羅布泊的河口,日久月長,泥沙越積越多,淤塞了河道,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便另覓新道,流向低窪處,形成新湖。而舊湖在炎熱的氣候中,逐漸蒸發,成爲沙漠,水是樓蘭城的萬物生命之源。羅布泊湖水的北移,使樓蘭城水原枯渴,樹木枯死,市民皆棄城出走,留下死城一座,在肆虐的沙漠風暴中,樓蘭終於被沙丘湮沒了。
樓蘭的消失跟人們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也有關係。樓蘭地處絲綢之路的要衝,漢、匈奴及其他遊牧國家,經常在樓蘭國土上挑起戰爭;爲了本國的利益過度墾種,使水利設施、良好的植被受到嚴重破壞。西元三世紀後,流入羅布泊的塔里木河下游河床被風沙淤塞,在今尉犁東南改道南流,致使樓蘭城池荒蕪,人煙斷絕。
謎一樣的樓蘭古城
100多年前,瑞典人斯文·赫定闖入羅布泊,從此打破了樓蘭古國長達1700年的清幽。塔克拉馬干沙漠、被喻爲「生命禁區」的羅布泊與謎一般的樓蘭緊連在一起給人們無限的遐想。
樓蘭的發祥地一直是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們的話題。最早提到樓蘭的是史記中有關張騫出使西域的描述,那時的樓蘭,是西域36國最負盛名的。但西元4世紀前後,樓蘭突然間就從中原的史書中銷聲匿迹。
直到1400多年後,斯文·赫定闖入樓蘭尼雅遺址,流沙之下的佛寺、莊園,甚至連葡萄架在內一切古迹,竟然都保持著1400多年前的原樣。這位歐洲的探險家便將它與古羅馬的龐貝城劃上了等號。西元79年,意大利維蘇威火山突然爆發,火山灰湮沒了龐貝,到1754年考古學家發現龐貝時,城內的宗教場所、街道、商店依然保持著1700年前的原貌。
但樓蘭又豈是龐貝這樣小城所能相比的?樓蘭創造了融匯東西方文化精華的藝術,樓蘭是是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中心城市。歷史學家們認爲,樓蘭文化內涵和研究價值比龐貝要豐富得多。
文物是樓蘭古國的特産,俯身可拾的破罐殘磚小錢幣都有1500多年的歷史,斯文·赫定在這裏掠取了大量文物。魏晉書法真迹流傳至今寥寥無幾,只有晉人陸機《平復帖》和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等屈指可數的幾件,而斯文·赫定在樓蘭城裏一次發掘的收穫就有150餘件。英國人斯坦因、日本人橘瑞超後來又在斯文·赫定發掘的同一地點也挖出了數百件,其中包括現藏於日本京都龍谷大學圖書館的著名的《李柏文書》。前不久,我國一個樓蘭歷史文化考察隊在營盤遺址也發現了漢晉時代的彩棺,和古代中亞文字佉盧文的遺存。
隨著絲綢之路的開發,人們現在講得最多的是羅布泊畔的樓蘭「三間房」遺址。在這些用紅柳枝編織木骨、外塗泥牆的建築裏集中了大量的漢文、佉盧文簡牘。但當有人在去年穿越羅布泊路過「三間房」時,門口的胡楊木、紅柳木都已被大漠烈風撕剝得裂痕斑斑。
100年過去了,樓蘭仍是個解不開的謎。被世界第二大沙漠湮沒了1500多年的古文明秘密正等著人們去探索。而沙漠化的急速推進,致使塔里木盆地裏的許多良田被吞噬。人們擔心的是,樓蘭重現時,更多田地已沙漠化了。
稀世國寶樓蘭彩棺隱身何處
2000年8月中旬,國內衆多媒體,紛紛報道了樓蘭稀世彩棺神秘失蹤的消息,在歷史和考古學界掀起軒然大波。那麽,這件至今下落不明的國寶是怎樣被考察隊發現的?僅僅1天時間,在人迹罕至的大沙漠裏它爲何會「不翼而飛」?
曾有記者專門趕到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對事件 發生的詳細經過進行了採訪。
2000年是樓蘭古城遺址發現100周年,神秘的「東方龐貝」再次引起人們關注。早在1999年冬,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一個名叫「樓蘭學會」的民間團體,就以極大的熱情想借此機會宣傳樓蘭,並組織了一次考察樓蘭的活動。
爲使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産免遭人爲破壞,新疆自治區政府曾於1996年5月,專門發佈了禁止到樓蘭古城探險旅遊的禁令,強調樓蘭、尼雅等是還沒有開放的國家重要文物遺址,一定要歸官方管理,嚴格把關,不允許未經文物主管部門批准者擅自進入。
由於上述「背景」,這次活動的組織者不得不嚴格控制參加人員,並制定了不准破壞、帶走文物等考察紀律。經過大量準備工作後,一支由51名研究歷史、考古、社會學的專家、學者和部分遊客(其中包括一名日本人)組成的考察隊,於2000年3月25日下午,乘坐十幾輛越野車,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府所在地庫爾勒市出發,浩浩蕩蕩地開進了號稱「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沙漠。
3月26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史志辦張體先一行4人乘坐的考察隊7號車,首先到達著名的營盤遺址古墓群與小佛塔中間地帶。考察中,張體先在一條乾涸的小河道裏,意外發現了一具獨木舟棺材。他們將這具奇特的棺木從河道里拉出來後,發現殘棺僅剩85釐米長、50釐米寬,棺幫厚約2釐米,估計此棺原長約3到4米,其餘部分已斷朽在地下。當時他們怎麽也沒想到,眼前這個極「普通」的殘棺,竟是出自漢晉的稀世國寶——樓蘭彩棺!
國寶價值不同尋常 首次尋找彩棺未果
據發現樓蘭稀世彩棺的張體先介紹,發現殘棺後,他們從現存部分看到,這一獨木棺的胡楊木質仍還結實,外部構造精致,表面平整,內凹部分打磨得十分光滑細膩,底部的紫色油漆花紋仍十分明顯。殘棺上下均有豎道花紋,爲方頭如意紋及雀彩玄武紋。它是一罕見的沙漠彩棺。對樓蘭歷史有一定瞭解的張體先,馬上意識到此棺的歷史價值不同尋常。但考慮到考察隊在進入樓蘭遺址前就制定了鐵的紀律;不准帶走任何文物。
所以,考察隊決定到宿營地請示領導後再作決定,於是就把彩棺放在了原地。據張先生事後回憶,當時共有兩輛車,有7個人看到過彩棺。
據《中華新聞報》報道,3月26日晚,張體先等7人回到宿營地後,集體向考察隊領導彙報了發現彩棺的經過。據學者們判斷,此彩棺極可能是漢晉時期西域36國中一個山國國王的墓葬。況且前兩年考古學家在營盤遺址上,還發掘過一些頗有歷史研究價值的古墓,所以考察隊領導對此棺十分重視。27日上午10時,考察隊一行出發去龍城前,有關領導特意告知張體先,要派一輛車去營盤尋找那具彩棺。令人遺憾的是,當時一名炊事員受了傷,等張體先爲他包紮好傷口走出宿營地時,才發現尋找彩棺的車已走了。當晚在龍城宿營時,一位參加找彩棺的隊員告訴張體先,因爲他沒親自去,再加上沙漠裏地貌極爲相似,結果領導派出的那輛車,在營盤遺址周圍轉了很多圈,也沒找到那具彩棺。
再度尋找出現意外 稀世彩棺不翼而飛
在茫茫沙海中這本是很正常的事,再加上這裏是「進去出不來」的沙漠腹地,外人難以進來,所以當時衆人想反正彩棺放在那裏也不會丟,還不如等考察完周圍的幾個文物點,返回時再接著尋找。當時誰也不會想到,這具樓蘭稀世彩棺會出什麽意外。然而出人意料的事發生了。29日,當考察隊考察完預定地點返回到那條乾涸的河道邊時,幾個人走到彩棺發現地一看,不由大吃一驚:樓蘭稀世彩棺已不翼而飛!
國寶遺失,絕非兒戲。4月3日,考察隊再度赴營盤所在遺址尋找彩棺。衆人以原彩棺出土處爲中心,在周圍數十公里內展開梳頭式大搜尋,仍一無所獲。接著,又經一番艱難尋找後考察隊領導終於失望了,他們斷定這具彩棺已被人盜走!樓蘭稀世彩棺失蹤的消息傳出後,引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後經數月查尋,彩棺至今仍下落不明。
顯赫一時的樓蘭古國神秘地消失了
本世紀初,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到我國西北探險。他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以東、羅布泊西北處,意外地發現了一座被茫茫沙海掩埋了的神秘古城。雖然歲月流逝,風沙侵襲,但城郭依然,佛塔、聖殿殘迹猶存。這一發現,一時間引起了世界轟動,各國科學家紛紛趕來考察探索。經研究,科學家們一致認爲,這座古城是在1000多年前由於某種原因逐漸毀滅的。它是建造於四五千年以前的曾經以燦爛的文化、繁榮的經濟和強盛的國力炫耀於世的樓蘭古城的遺址。
古國樓蘭在漢代常遭到匈奴的侵襲,因而時常求助於漢朝皇帝。據歷史記載,西元前77年,漢朝皇帝的使者來到樓蘭,他向樓蘭人提出了一個意外的建議:「你們在此常受匈奴侵襲,若能下決心將國家往南遷移,漢朝的軍隊就能保證貴國的安全」於是,樓蘭人便開始流散,背井離鄉,最後衰亡。這便是「異族入侵說」。
一些學者認爲,由於某種原因造成了絲路古道北移,塔里木河不再經樓蘭,樓蘭因此逐漸消亡,這便是「絲路改道說」。可是,絲路改道雖然可使昔日繁榮的樓蘭變得蕭條,但卻不足以使一個人丁興旺、建築宏偉的城市毀滅。
於是,科學家們又提出了「河流改道說」。
由於塔里木河改道南行,注入台特馬湖,只有孔雀河一河之水流入羅布泊,水量大減,造成了羅布泊逐漸縮小,以至乾涸。由於嚴重缺水,樓蘭人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只好遠走他鄉。
近年來,我國氣象科學工作者通過多次實地考察,根據大量的文獻史實又提出了「氣候變遷說」。此說認爲,古時的樓蘭氣候濕潤,雨水豐沛,河湖衆多,漁業發達,並有農牧業。
但大約在西元3世紀到6世紀,那時的氣候逐漸由濕潤轉爲乾旱,雨量減少,最終土地沙漠化。
樓蘭人只好去尋找能夠生息的地方了。但是,「氣候變遷說」和「河流改道說」也都有各自的缺陷,因而尚不足以說服人。
樓蘭古國是怎樣消失的?至今仍是一個千古之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