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寺廟中有和尚若干,每餐都要分食一鍋粥,又沒有標準的度量工具。於是,他們試圖建立一種制度,公平合理地解決齋飯分配均衡的問題。
剛開始,由方丈確定一名僧人專門負責分粥事宜。大家很快發現,這名僧人碗裡的粥總比別人的又多又稠。換了一名僧人,結果還是同樣。
原因:千里做官為了吃穿,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結論:權力產生腐敗,絕對的權利產生絕對的腐敗;
於是,方丈決定改為所有的僧人輪流主持分粥,每個人負責一天。結果:每個人在一周內只有一天吃得很飽,而且有餘,其它六天飢餓難忍。
這種「輪流執政」的方法看似公平,但卻導致了很多僧人一旦掌權,就要狠狠地「撈一把」的惡習。
原因:貌似公平,其實,等於承認每個人都有給自己多分的權利,既然機會難得,有權不用過期作廢,於是變本加厲,將權用到極致。
結論:輪流掌權,輪流腐敗,無異於走了「飽狗」來了「餓狗」。
專人負責制和輪流執政制均不可取,方丈就讓大家推舉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家都信得過的老僧來主持分粥。
這位德高望重的老僧人,起初還能公平分配,過了一段時間,也逐漸為自己和自己親近的人多分一些。以至造成分裂,相互攻擊。
原因;社會關係盤根錯節。來往有近有遠.權力和利益造就阿諛逢迎、行賄和奴性。
結論;利益產生分化,階級產生鬥爭,鬥爭造成破壞,破壞導致倒退.
在道德和修行都靠不住的情況下,方丈決定大家共同討論分粥的體制改革問題,於是,選舉成立了「分粥委員會」和「監督委員會」,引進監督和制約機制。
執行了一段時間,公平是基本做到了,可是在具體分粥的時候,「監督委員會」常常對「分粥委員會」的工作提出這樣那樣的挑剔,「分粥委員會」又據理具爭,如此爭論不休,待達成一致再分粥的時候,粥早已涼了。
原因:一個槽上豈能拴兩匹叫驢?
結論:權力多元化造成利益分歧,分歧產生對抗,對抗導致內耗,內耗勢必降低工作效率;
最後,他們決定實行每個僧人輪流值日分粥,並且明確規定:負責分粥的人必須最後一個領粥。
令人驚奇的是,在這個制度下所有人碗裡的粥每次都是一樣的多,比任何量器都準確。道理明擺著——倘若分得不勻,最少的那碗肯定是自己的了。
只有分得公平合理,自己才不至於吃虧。
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
在利益面前道德和修養有時是蒼白的,而管理與制衡的爭論往往導致的是機遇和效率的喪失,其實,制度並不能改變人的本性,行之有效的制度能夠引導人做有利於社會、集體、他人的事。
由此可見,好的制度,能使壞人變好人,好人變聖人;壞的制度,能使好人變壞人,壞人變惡魔。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