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 韋伯望遠鏡 發現找尋37年的隱藏 中子星
1987年2月,天文學家觀察到了一顆距離地球 16萬光年的II型超新星「1987A」,這是自
1604年開 普勒 超新星之後,近400年來人類觀測到的首顆肉眼可見的超新星,提供難得機會來
研究超新星演化過程,這37年來天文學家一直在找尋 II型超新星 爆炸後,其核心殘骸會塌縮
形成 「中子星」 或「黑洞」,在美國 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JWST)
的幫助下,終於發現了「1987A」失蹤的 中子星(Neutron star)。
1987年2月24日在大麥哲倫雲(Large Magellanic Cloud,LMC)內發現的一次超新星爆發,是自
1604年刻卜勒超新星(SN 1604)以來觀測到的最明亮的超新星爆發,肉眼可見,這次超新星爆發,
被命名為「1987A」。
「1987A」屬於II型超新星,也稱為核塌縮超新星,大質量恆星由內部塌縮引發劇烈爆炸的結果,
理論上爆發後應該遺下一顆中子星,可是自爆發後這37年來,天文學家一直在「1987A」超新星
殘骸中心尋找這個緻密天體,雖然之前獲得了中子星存在的間接證據,但未直接觀測到,
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 , HST )也找不到那顆理論上存在的中子星。
直到現在,在美國 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JWST)終於發現由新生緻密天體
(最可能是中子星)引發的發射數據,透過韋伯望遠鏡近紅外光譜儀(NIRSpec)的IFU模式,科學家
發現需要高能光子才能形成的高電離氬,這種高能量輻射極有可能就是來自一顆新生中子星。
英國 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 學院天文學 名譽教授巴洛(Mike Barlow)表示:「長期以來,
我們一直在超新星1987A的氣體和塵埃中尋找中子星的證據......終於,我們得到了我們一直在尋找的證據。」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