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917|回覆: 8

大埔的歷史

[複製鏈接]
簽到
13

35

主題

75

回帖

553

積分

高級會員

積分
553
發表於 2023-2-23 08:14: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大埔古稱「大步」,直至清朝光緒年間才稱為「大埔」。大埔在中國史籍中的記載可以上溯至五代的南漢,大寶六年(963年),後主劉鋹招募 3,000 人於「大步海」(即吐露港)採集珍珠,並設置「媚川都」。直至康熙三十五年(1695年)因長期採集網羅淨盡,才明詔罷採,大埔的採珠業自此式微。

中國南方的氏族如「大埔頭」的鄧氏、「泰亨」的文氏、「林村鄉」的鍾氏等自宋朝開始遷到大埔定居。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實行遷界,使大埔區頓成荒域。康熙八年(1669年)批准復界,為恢復經濟,朝廷鼓勵外地人士入遷墾荒,其中以由江西、福建、惠州、潮州、嘉應等地遷入的客家人最多,建立圍屋聚族而居。

明朝萬曆年間,龍躍頭鄧氏分支至大埔林村河以北一帶,在今日天后廟後的汀角路建立「孝子鄧師孟祠」紀念孝子鄧師孟,於康熙十一年 (1672年)向新安知縣申請建墟,在已圮毀的「孝子鄧師孟祠」原址建立「大步墟」。泰亨村文氏於1892年聯合附近七個非鄧氏的村落,組成「大埔七約」(泰亨約、林村約、翕和約、集和約、樟樹灘約、汀角約、粉嶺約),於「大步墟」隔河另設「太和市」,在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修建「廣福橋」聯結太和市和林村河北岸的「大步墟」。英國租借新界以後,在1913年於「太和市」興建大埔墟火車站,「太和市」逐漸取代「大埔墟」的地位,所以「太和市」後來被稱為「大埔墟」,而原來的「大埔墟」(「大步墟」)則改稱為「大埔舊墟」。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清廷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翌年4月,英國軍艦駛入大埔海登陸,舉行接管新界的升旗儀式,由於大埔為新界的中心地區,英國人以此作為新界的行政中心,設立理民府、※※※總部及鄉議局。位於大埔區的北約理民府管理的地域包括了今日的大埔區、北區、元朗區、屯門區及沙田區,但不包括九龍水塘以西的地域及西貢北(當時屬南約)。1948年,元朗區從北約分裂出來;到後來1970年代,沙田區在政府發展沙田新市鎮之時自立成為單獨一區;最後是北區於1980年獨立成區。

根據香港行政區劃,大埔區也包括西貢北,以及靠近惠州的東平洲。

大埔: 大埔滘、大埔墟、太和、林村、汀角、大尾篤、船灣
西貢北: 北潭坳、黃石碼頭、海下灣、十四鄉、泥涌

2

主題

1993

回帖

2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23211

論譠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萬千寵愛勳章百萬富翁勳章

發表於 2023-2-23 18:50:12 | 顯示全部樓層
身為大埔之友長知識了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35

主題

75

回帖

553

積分

高級會員

積分
553
 樓主| 發表於 2023-2-23 23:41:48 | 顯示全部樓層
大埔猶如香港的世外桃源,依山傍水,和香港大多數地區比起來,大埔的綠地更多,氛圍也更加輕鬆。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23-2-24 09:08:11 | 顯示全部樓層
講述詳細。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田由
沿途快樂田由陪伴我。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6

回帖

48

積分

進階新手

積分
48
發表於 2023-2-26 11:18:5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ecevevev ##1 的帖子

謝謝師兄分享有用資料。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95

主題

1154

回帖

4335

積分

論壇元老

積分
4335
發表於 2023-3-2 10:18:3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ecevevev ##1 的帖子

謝謝師兄分享有用資料。
敝人在下小生小弟晚生我向各位仁兄賢弟致敬。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67

回帖

17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70
發表於 2025-1-22 03:31:37 用手機發表 | 顯示全部樓層
避談英格兰侵略香港時,大埔亦跟元朗一樣對英匪連埸大戰,甚至到50年代對左派的各種無理打壓, 祇會吹嘘對英格兰的感恩戴德,對歷史真相絕囗不提!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54

回帖

-370

積分

乞丐

積分
-370
發表於 2025-3-15 00:45:31 | 顯示全部樓層
謝謝分享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31

主題

5139

回帖

1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12104
發表於 前天 13:38 | 顯示全部樓層
英匪?土匪共匪我就知道…  三年零八個月日本仔侵佔也知道… 我由小到 97 看到的,香港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接收了五百幾萬從大陸因飢荒迫害逃來的人,67 左匪通街放真假炸彈,70 年代天天海上浮屍,都是從大陸逃命的人,不幸被浸死槍殺… 80 年代大陸旗兵用 AK47 手榴彈四處打劫通街開槍擲炸彈。英國佬美國佬唔係匪,香港由五十年代開始人口暴增,無英美合作,幾百萬人早已唔自相殘殺都餓死晒。

本帖最後由 seafoodfans 於 2025-3-29 05:41 編輯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3-31 19: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