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燈初上》裡的羅雨儂和潘文成,到最後成不了一對戀人,那些前塵和心中的牽掛阻隔了彼此,也有着對對方的一點點懷疑,致跨不過那道線。然而,即使成不了戀人,二人之間應該永遠存在著一份默契,無論如何,都會守護對方,也忘不了曾經的曖昩。
你也有遇過這樣的關係嗎?很好傾,價值觀相近,志趣也相投,幾乎戀愛了,就是有一些事發生,令二人未有踏前一步,爾後,卻成就了一段特別的關係。比普通朋友更深、更親密、帶一點曖昩的摯友。
情況是這樣,你們可以相約飲酒聊天至深夜;他有心事或你有心事,雙方都可以不顧一切衝出來陪伴彼此;甚至,他知道你的祕密要比你其他朋友或情人知道的多;就連旁人都以為你倆幾乎要成為戀人,然而,不知為何,雙方停在那一個關口,不進不退。終於,等到你覓到下一位戀人時,他仍然只能守在原地。
你和他彷彿有個共識,關係到此好了,寧可做對有點曖昩的知己,也不要破壞這份單純的曖昩。就如羅雨儂和潘文成,危難之時會明白對方,可能當中夾雜一點不認同,但深厚的關係,令你們願意默默保護對方。或是,不說出口了,因為畢竟他的事是他的事,與我不直接有關係。有人覺得,這種關係最好不過了,少了情人之間的過份依賴和必須承擔的責任,以至有時不合理的期望;反而,這種帶點距離但又有默契的關係,令自己多一點自由、自我,卻同時知道,如果你有什麼事,他一定會及時出手相救。
對知己的期望,始終比戀人低。他性格再有缺陷,也影響不了自己,自己也沒道理出聲。
學者分析,我們對不同人會產生不同的吸引力:客觀吸引力,來自客觀的分析,但沒有一點觸及你獨特的好感;友伴式吸引力,就是要成為好朋友的吸引力;以及,浪漫吸引力,是令到你怦然心動,可能心跳加速的吸引力。所以,你和他總未渴望成為戀人,是兩人在對方眼中,都欠缺了一點什麼吧。那正是令人想戀愛、會不自覺心跳的慾望。
弔詭的是,這種友達之上的吸引力,往往可以陪伴走得更長久;情人反而不堪一擊,稍有差池,便會說再見。你寧可跟他在哪種狀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