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22-2-2 10:08:42
|
顯示全部樓層
對於大清的大臣和百姓,他一直像個大家長一樣,儘可能給予溫暖和關愛。
康熙曾經在路上看到一個人躺在地上快不行了,連忙走上前去問:「你是誰,怎麼就這樣躺在路上。」這個人叫王四海,本來要回家的。因為餓暈了,才倒在路邊。康熙帝十分內疚,招呼手下:「快給他喝熱粥。」王四海康復之後,還給了他足夠的銀子才讓他回家。
在對待漢族知識分子的態度上,他和父輩一樣,非常尊重他們。他千方百計地想吸引一些還念著明朝的大儒來當官共同治理國事。顧炎武、黃宗羲等著名學者卻不樂意,都拼命搖頭:「我就是不去,無論如何都不去。」堅定地拒絕參加,康熙並沒有覺得他們不識抬舉,在多次努力無效之後,反而笑呵呵地說:「人各有志,不能強求!不管怎麼樣,他們都是國寶,要善待。」
知識淵博的李顒也很有名,他拒絕參加科舉考試,被人從家鄉強行抬到西安,李顒不樂意,不吃不喝,六天時間連水都不喝一滴,眼看著就要氣息奄奄了,清朝官員沒有辦法,只得又乖乖地把他送回家。
康熙帝對子民很寬容,可是對子孫的要求非常嚴格。皇子皇孫6歲就要開始在上書房讀書,課程有滿文、漢文、蒙文以及儒家經典等,還有軍事和體育等科目,要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康熙還會隨時親自來個隨堂測試,一年之中,皇子們的休假日只有元旦和之前的兩個半天,可比我們的假期少多了。
對子女的教育是每個人的最重要的事業,正是得益於康熙對子孫們的教育,他們中沒有人成為像前朝那樣的暴君或昏君。
1722年,康熙帝病逝。他在位61年,為清朝的穩定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清王朝呈現一派國泰民安,經濟繁榮的盛世景象,為後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