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連串陳情和請願後,芭堤雅餐飲業者終獲當局正面回應,市內酒品消費禁令從本月3日起有條件解除。但這對觀光復甦究竟有多少助益?各界都在看。
曼谷郵報報導,酒品消費解禁對芭堤雅旅遊業經營者而言,無疑是歲末年終的一份大禮。因當地相關產業人員哀嘆,開國後觀光市場始終呈現「微溫」狀態,營業收入跌掉了6成。
芭堤雅位於春武里府內,該府傳染病委員會於上周五公告最新行政命令,規定被劃入旅遊試點「藍色」地區的獨立餐廳或飯店餐廳,凡通過「安全健康升級認證」(SHA Plus),且落實「無新冠環境」措施,即可販售酒精飲料。
但根據規定,業者每日僅能於兩時段供應酒品,分別是從上午11時至下午2時,以及傍晚5時至晚間11時。
春武里旅遊協會代理主席塔涅(Thanet Supornsahasrungsi)表示,府內藍區每日通報確診個案不到百例,反觀首都曼谷每天約700例上下,普吉府日增平均也都超過100例,但兩地卻早就解除酒品供應限制。
塔涅說,受飲酒禁令影響,是拉差工業區內預計舉辦年終宴會或員工派對的企業團體,數量也有所下降。
就在春武里府鬆綁酒品消費禁令的同一天,府內13個旅遊組織發表共同聲明,要求府尹針對藍區內已通過「安全健康升級認證」的餐廳、飯店取消禁酒令,解禁地點包括挽拉蒙、芭堤雅、是拉差、西昌島、那宗天、挽賽等6處。
根據統計,從11月1日開國至12月2日間,抵達芭堤雅的國際遊客累計9437人次,即每日平均約295人。這個數字甚至不到新冠疫情大流行前,日平均4000至5000人次的10%。
此外在疫情爆發前,芭堤雅遊客每日酒品消費總金額約為50萬泰銖。業者們說,之前因飯店、餐廳無法銷售酒精飲料,已經損失將近60%的業務收入。
塔涅還說,許多業內人士、營運商也提出「差別待遇」問題。他們指的是便利商店、特別是大型連鎖品牌,於此間卻仍能一如往常向民眾、遊客出售酒精類飲料。
塔涅認為飯店經營者在國門重啟後並未獲得太多幫助,因絕大部分旅客是透過「Test & Go計畫」入境,而他們只須住宿飯店1晚,等待新冠疾病篩驗結果;且其中有許多人是在泰國經商或已有家庭,其實擁有個人住所。
泰國飯店協會東部分會主席披素(Phisut Sae-Khu)表示,儘管芭堤雅當地酒店已預訂大約9000個房晚,但這仍不足以支撐業務。
「雖然正值觀光旺季,但復甦的希望卻逐漸消失。因為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等主要客源預計明年才會回歸,而歐洲又在和新一波疫情鬥爭。」 披素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