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矛盾形成社會變遷?觀法國封建專制形成,以及君主制的發展
戰爭給法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損害,但是,法國人民悠久的歷史遺產,肥沃的土地和豐富的物產,都是法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15世紀晚期,法國經濟已從戰爭的破壞中復興。16世紀,法國已是西歐經濟發達的大國,人口約1500萬。巴黎人口約30萬,已成為全國經濟和政治的中心,在生產全面發展的基礎上,資本主義因素在萌芽、增長。
15世紀以來,手工業生產技術有了顯著的發展。在動力技術上,風車和上射水輪的推廣,對磨粉、紡織、染色、採礦、冶煉、造紙、硝皮等,都產生很大的影響;在紡織業上,腳踏紡車和腳踏織機的發明,提高了勞動生產率。許多舊的生產部門有不同程度的改進,新的生產部門又在新技術的裝配下出現,如印刷、絲織業等。集中的手工工場,在採礦、冶煉、鑄炮、火藥等同軍事有關的手工業中較普遍地興起。造船業在沿海各個大城市都存在,它是工場手工業中一個重要的部門。
在新興的手工業中,集中的手工工場較多,如絲織業,在里昂、都爾和巴黎都有手工工場。印刷業是活字印刷術傳入法國後迅速發展起來的新工業,巴黎、里昂、波爾多都有印刷業工場。巴黎在15世紀後半期已有印刷工場,16世紀中葉,已有工場71個,書店142個,印刷工人和書商約800人。一般印刷工場僱傭工人約15至20個,擁有昂貴的設備。印出的書籍,遠銷國內外。此外,玻璃、鏡子等手工業都有手工工場。
商人把羊毛、麻等原料分發給農村家庭手工業者,由他們紡織,其成品再由商人收購。商人經過由他們舉辦的手工工場進行加工、染色後,再由他們出賣。他們有的是包買商,有的是包買商兼工場主。他們既剝削僱傭工人,又剝削家庭手工業者,許多家庭手工業者並沒有放棄勞動。這種形式分散的手工工場,在法國各地普遍出現。規模較大的工場手工業,需要貨幣財富和僱傭勞動者——被剝奪了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自由勞動者。這兩方面,是資本原始積累的兩個基本條件。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