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036|回覆: 2

從朋友成群到3D列印,70年來,印度是如何把自己玩成孤家...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1-6-15 08:38: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5.06   02.jpg


話說1945年8月,為敦促日本法西斯毫無後顧之憂地投降,讓它們赤條條地去,美國先後在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霎時間照亮了日本的半邊天。

僅僅兩年時間後的1947年8月,一個國家的橫空出世再度照亮了南亞的半邊天。

而在印度這顆新星冉冉升起之前,尼赫魯就躊躇滿志地表示:「印度是不能夠扮演二流角色的,要麼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

作為印度的開國總理,尼赫魯的「高瞻遠矚」為後繼的印度人定下了奮鬥的基調,從此印度開始了有聲有色的崛起之路。

令尼赫魯喜出望外的是,在印度擼起袖子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爭相拋開橄欖枝,尤其是蘇聯,足夠印度編出十個籮筐。

由於二戰後美蘇兩極爭霸格局的到來,美蘇兩國在組建了自己的陣營和組織後,旋即開始了拉攏第三世界國家的競爭,而印度作為所謂的第三世界領袖自然首當其衝。

印度的獨立,看似是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幾十年如一日不懈鬥爭的結果,本質上則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聯袂合作」的結果。雖然美蘇是意識形態的宿敵,英法更是美國如假包換的盟友,但為了將英法兩大殖民帝國取而代之,徹底摧毀其東山再起的可能性,美蘇積極推動第三世界民族獨立,印度也終於等到了翻身農奴把歌唱的美好春天。

當時的美國,為圍堵社會主義陣營,在亞歐大陸周邊陸續構建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巴格達條約組織」和「東南亞條約組織」。但南亞始終是缺口,畢竟印度開局就號稱不結盟,所以美國在將巴基斯坦收入麾下後,不斷加緊對印度的拉攏,為此甚至在1971年一腳踹開巴基斯坦投入了印度的懷抱。

相比之下,蘇聯對印度的拉攏就更有誠意了,畢竟在美國嚴絲合縫的圍堵下,印度可謂難得的透氣窗口,所以蘇聯對印度的援助不遺餘力,相比於同時期的中國有過之而無不及,僅資本就高達100億美元之多。

在蘇聯不遺餘力的支援下,印度的綜合國力尤其是軍事勢力迅速膨脹,朝著有聲有色的目標一路狂奔。

1991年蘇聯解體後,雖然蘇聯煙消雲散了,但作為蘇聯直系繼承者的俄羅斯秉承先國遺志,繼續深化與印度的友好關係,畢竟在蘇聯幾十年如一日的支援下,印度早已披上了俄國的外衣,尤其是武器裝備,超過60%都是俄國造,沒有俄羅斯的印度簡直沒法呼吸。

而西方國家為了全方位絞殺俄羅斯,讓俄羅斯徹底斷氣,也不斷加大對印度的勾引,印度依然是遊走在美俄兩個死對頭之間的座上賓。

應該說,這種左右逢源的好人緣,可謂絕無僅有的靚麗風景線。畢竟古往今來,國際關係要麼是小國的牆頭草隨風倒,要麼是大國為爭奪包括小國在內的資源的你死我活。而印度拜英國一手策劃的「印巴分治」所賜,從建國之初就擁有298萬平方公里的大國體量,在這樣的情況下,印度還能美蘇通吃,實在是非同尋常。而印度也是在美俄兩個宿敵的東拉西扯下一步步崛起並最終成為有聲有色的超級大國的。

但如同清朝名臣鄂爾泰那句「大事不糊塗,小事必然糊塗」的論斷一樣,作為大國的印度能「一枝獨秀」地在美俄之間遊刃有餘,但卻將鄰國關係處理得一塌糊塗,尤其是在南亞的小天地,印度可謂四面樹敵,死對頭加起來可繞地球三圈。

雖然印度的周邊鄰國關係,和中俄等大國看似大同小異,但問題是印度作為大國卻最是無能為力。而且更要命的是,印度連維持最基本的自保優勢都快成了問題,逐漸成型的「3D列印」正在讓有聲有色的印度黯然失色,而且逐漸滑向銷聲匿跡的深淵。

那麼,為何昔日作為第三世界領袖一呼百應的印度,會淪落到如此不堪的境地,靜夜史認為主要原因在於印度的不爭氣,根本原因則在於英國的「謀篇布局」。

作為舉世聞名的攪屎棍,英國歷來主張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對挑起矛盾並「分而治之」有著深刻的心得,印度更是如此。

雖然今天的無數磚家不遺餘力地表示,當年英國是力主保持英屬印度的統一的,但他們卻習慣性地忽略當年英國扶持全印穆斯林聯盟對抗和國大黨的基本事實。事實上正是因為英國扶持穆斯林對抗印度教,人為加劇了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撕裂,才讓1947年的印巴分治積重難返。

而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英國在印巴分治時選擇了「不公開」,印巴國界線的確定幾乎完全英國律師雷德克里夫的閉門造車,這讓印巴兩國分治之初就伴隨著慘烈的仇殺。

而當硝煙散盡後,印度絕望地發現,英國的偏愛,是最坑爹的破壞。

東西受敵的尷尬

除將印度河流域這個古印度的文明發源地基本劃給巴基斯坦,恆河入海口也成了巴基斯坦的重要飛地。雖然經過尼赫魯的極力爭取,印度在印巴分治時多分得了東旁遮普和西孟加拉,為印度爭得了棉花和黃麻產地,但卻難以改變印度被巴基斯坦東西夾擊的尷尬現實。

東巴基斯坦雖然和西巴基斯坦只是因伊斯蘭教而被捆綁到了一起,彼此在人種、民族、語言等方面格格不入,但同在一面大旗下,就足以令印度痛不欲生。

因為東巴基斯坦的存在,除使得印度利用恆河時不得不借港出海,處於被巴基斯坦東西夾擊的境地,更直接導致印度本土和東北的阿薩姆地區中間僅有窄窄的西里古里走廊相連。

雖然不是地理意義上的咽喉要地,但想要自由聯接東西,印度的空間就只有窄窄的20多公里。

而這20多公里,卻時刻在風起雲湧,因為不僅南部的東巴基斯坦讓印度痛不欲生,北部的尼泊爾、錫金和不丹也時刻讓印度如鯁在喉。

冰山上的來客

因為除了體量小到不堪一擊的錫金,就連小小的不丹也曾進行過比印度更為激烈的抗英鬥爭,迫使英國在付出巨大代價尤其是割占了大片土地後,不得不給予其相當的自治權利。

而尼泊爾就更加剽悍了,除讓不可一世的英國殖民者損兵折將,痛不欲生,更讓英國欽佩到時至今日依然保留著廓爾喀營的建制,而英國也早在1923年就承認了尼泊爾的獨立地位。

鑑於印巴分治的和平建國曆程,根本沒有經歷革命或戰爭的心理,換湯不換藥的印度統治者對英國殖民者感恩戴德,對200多年的被殖民史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而後更是以英屬印度繼承者自居。

而繼承英國在錫金、不丹和尼泊爾的殖民權益,自然也是印度心心念念的事情。只不過,三國大相逕庭的表現,著實讓印度五味雜陳。

鑑於錫金體量不值一提,尤其是在國際社會更是幾乎沒有存在感,所以印度生吞活剝錫金毫無心理壓力。

而不丹雖然體量略大於錫金,但面對喜馬拉雅山的高牆阻擋,對抗印度同樣力不從心,所以在經歷了長時間的掙扎後,不丹終於淪為印度事實上的傀儡,內政外交悉從印度意志。

相比之下,尼泊爾雖然體量最大,但和印度同為印度教國家,所以印度獨立之初,尼泊爾和印度關係相當融洽。

但在察覺到印度的野心,尤其是北方鄰國的影響力日益擴大後,尼泊爾對印度的膨脹表現得越來越不屑一顧,而後更是和印度反目成仇,趁印度疲於奔命時奪回300多平方公里的爭議土地,令印度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畢竟當年英國主子都對尼泊爾無可奈何,印度那稀鬆的戰鬥力就更不值一提了。

所以,尼泊爾給印度造成的壓力,可以說僅次於巴基斯坦。

揮之不去的宿敵
巴基斯坦對印度的壓力,除了體現在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的東西夾擊,更體現在克什米爾對印度的泰山壓頂。

作為英國埋下的定時炸彈,克什米爾讓印度和巴基斯坦都痛不欲生,畢竟克什米爾超過77%的人口都是穆斯林,但土邦領主卻是印度教徒。所以印巴雙方決定以戰爭決定克什米爾的歸屬。雖然經過第一次印巴戰爭的激烈交鋒,印度奪得了克什米爾土地的3/5和人口的3/4,但巴控克什米爾的存在卻讓印度無語凝噎。

除了對印度居高臨下的俯視,巴控克什米爾一方面是聯結巴基斯坦和北方鄰國的橋樑,另一方面也是阻擋印度進出中亞的高牆。尤其是高牆的阻擋,徹底將印度封死在南亞次大陸,其大國雄心受到巨大打擊。

為了徹底打敗並消滅巴基斯坦,重現英屬印度的榮光,印度高層經過長期的冥思苦想,創造性地提出了「研製核武器,一統大南亞」的構想,而後經過數十年如一日的努力,終於在1998年實現了零的突破。

面對印度的成功擁核,巴基斯坦收到了極大「鼓舞」,於是在印度核試驗的當月,巴基斯坦也一日千里地成為擁核國家。

關於巴基斯坦如何在半個月時間完成其它國家幾十年才走完的歷程的事,巴基斯坦一再表示別問,問就是自主研發,量變引起質變的突然開掛。至於中文說明書什麼的,完全就是漢語在國際社會巨大影響力的體現罷了。

而巴基斯坦的突然擁核,讓印度徹底啞巴,因為它不但難以形成碾壓式的巨大優勢,反而瞬間拉平了印巴雙方懸殊的實力差距,從此擔驚受怕的巴基斯坦有了核武器防身,面對印度再也不怕不怕啦。

裂土分疆的慘痛

當然,巴基斯坦能有今天的成就,和此前慘烈到不堪回首的過往密不可分,尤其是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印度直接推動東巴基斯坦獨立,從而徹底扭轉了被巴基斯坦東西夾擊的窘境,所以巴基斯坦才痛定思痛,最終一核定乾坤,

但印度勝利的笑聲卻很快就凝固了,因為它發現,獨立後的孟加拉國,因為印度的壓力,反而和巴基斯坦冰釋前嫌了。而且作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孟加拉國在明知難以對抗印度的情況下乾脆「躺平」,用無為而治,尤其是人口的無節制生育,對印度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子宮戰爭。

這讓印度徹底放棄了將孟加拉國收入囊中的想法。但問題是孟加拉國在成功自保後,很快又將勢力拓展到印度東北。

此前為壓制阿薩姆的獨立浪潮,印度縱容孟加拉國人口大量湧入東北,擠壓東北原住民的生存空間。但很明顯這樣的放縱起到了極其惡劣的壞作用,因為東北6邦的獨立情緒更加高漲了,印度政府也更加焦頭爛額。

而讓印度焦頭爛額的,還絕不僅僅是孟加拉國的子宮反侵略。在遙遠的印度洋,斯里蘭卡和馬爾地夫,是印度最鞭長莫及的存在。

印度洋上的棋子

多年以來,印度除了在南亞次大陸橫衝直撞、上躥下跳,在海洋方面也一直有瘋狂的進取心態,其海洋戰略也逐漸從近海防禦轉向區域控制最終發展成為將印度洋作為印度的後花園。

但美國一再表示:互相開玩笑吹捧可以,但是當真就沒意思了啊。於是美國對印度的勇氣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甚至特意派出艦隊在印度周邊鳴炮致意,讓印度感動得魂不附體。

在美國的「說服」下,印度對斯里蘭卡和孟加拉國表現出了相當的克制。

斯里蘭卡的獨立時間雖然晚於印度,但卻也是印度絕對不敢染指的存在,因為殖民時代斯里蘭卡就是英國王室的財產,受英國王室直接管轄,所以作為英屬印度嫡長子的印度再牛氣,也不得不對這個「叔叔」忌憚三分。

雖然因斯里蘭卡內部僧迦羅人和泰米爾人等種族的內亂,印度終於在1987年等到了干涉斯里蘭卡內政的機會,十多萬三哥浩浩蕩蕩漂洋過海,但卻被打得灰頭土臉、屁滾尿流,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更是在1991年被刺殺,可謂偷雞不成蝕把米。

而印度在海空和傘兵部隊雖然在1988年藉助評判的名義成功登陸馬爾地夫群島,但這個1934年就被英國承認獨立的島國,卻長期以來都是大國重點關注的區域,畢竟這裡地理位置顯著。

所以儘管印度瘋狂和馬爾地夫套近乎,甚至不惜瘋狂砸錢,但奉行不結盟、不站隊的馬爾地夫外交政策左推右擋,讓難以達到目的的印度無可奈何卻又不得不沉浸其間無法自拔。

有聲有色之殤
所以,印度周邊關係最大的弔詭之處在於:越努力,越樹敵。

而之所以走到如此田地,根據馬克思主義「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根本依據」的論據,靜夜史認為根本原因在於印度雖大,但卻從未出過真正有戰略眼光的政治家。

事實上包括尼赫魯在內,在印巴分治時,一味追求國大黨利益,對印巴分治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而在印度獨立後,雖然尼赫魯在美蘇之間左推右擋,又宣稱不結盟,將印度的大國環境打造得無懈可擊。但尼赫魯急於重現英屬印度榮光,直接惡化了和所有鄰國關係,因為這些國家昔日無不受到英國侵略者的強取豪奪,如今印度主動披上了侵略者的外衣,周邊國家豈能不深惡痛絕?

而尼赫魯之所以如此咄咄逼人,根本原因在於印度的獨立,現在沒有經過革命或戰爭的洗禮,內部一盤散沙、山頭林立的局面不曾改變,而想要吃下英國侵略者的遺產,將昔日互不統屬尤其是八竿子打不著的東北等地統一起來,尼赫魯就需要一個理由,而這個理由只能是英屬印度的再現。

畢竟,古印度文明早已在層出不窮的侵略中被壓成千層餅,現在印度的靈魂,就是英國殖民者的惠賜,所以把自己打扮成英屬印度的繼承者,不僅統一了內部,更為印度有聲有色的目標鋪平了道路。

只可惜,美蘇的爭相拉攏亂花漸欲迷人眼,印度膨脹的速度又遠遠超出了尼赫魯的能力上限,所以當年連美國侵略者都敬畏三分的人民軍隊,尼赫魯無知無畏地撲了上去。其結果就是,印度的侵略戰打成了首都保衛戰,國際社會在南亞次大陸驚奇地看到了非洲角馬遷徙的奇觀。

而尼赫魯在1962年慘敗後不久就鬱鬱而終,印度也徹底放飛自我走上了越來越奇葩的道路,時至今日,印度最喜歡的口頭禪就是「印度早已不是62年的印度」,莫迪政府更是煽動國內宗教對立,企圖以「大印度教」一統江山。

可惜,印度的熱土,終歸走不出偉大的政治人物,印度也終將在3D列印的尷尬中越走越遠。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發表於 2021-6-16 07:12:04 | 顯示全部樓層
文明古國, 難再興盛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21-6-16 09:15:34 | 顯示全部樓層
種姓制度唔改都幾難翻身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25 10:4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