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6316|回覆: 22

iMoney 封面故事 三大訊號呈現匯豐反彈有因

[複製鏈接]
簽到
256
發表於 2008-8-1 02:08: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三大訊號呈現匯豐反彈有因
 擁有140多年歷史的滙豐(00005),過去是散戶股民的至愛,由於佔恒指比重最大,又被暱稱為「大笨象」,可是自從滙豐把版圖擴展至美國後,一場次按風暴就令大象股價原地踏步,一直落後大市,也逐漸失去散戶的寵愛。

  近日滙豐再受到股民的注視,緣於有傳聞手握2,000億美元的中國主權基金中投公司,有意入股滙豐,消息令滙豐股價如「象」添翼,一周內上升了10元,重拾久違的股王氣勢,也擔當起大市火車頭。

  雖然有證券商質疑中投透過市場吸納股份而入股滙豐的可行性,但姑勿論傳聞孰真孰假,經本刊分析滙豐的基本因素已發出3大入市訊號,足以讓股民放心把血汗錢投資在她身上,入市策略可待股價回落至125元時吸納。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樓主| 發表於 2008-8-1 02:09:16 | 顯示全部樓層
 美國《星期天電訊報》於上周日(20日)報道,消息人士指出中投高層近月與滙豐主席葛霖數度會晤,研究入股滙豐的可能性,包括中投透過在公開市場直接吸納股份。滙豐亞太區主席鄭海泉周一(21日)會見傳媒時更親口承認,葛霖確曾與中投方面接觸,但強調沒有在市場籌集資金的需要。

  消息一出,有如為大象加裝一對翅膀,大象立時變身成飛象,股價一周急漲近10元,成為市場上最耀眼的藍籌股,亦曾帶領恒生指數重上23000點水平,一時間滙豐是否值得吸納,成為不少股民想知的答案。

  單憑中投入股的傳言,難以支持滙豐連升多天,外資大行美林亦發表報告質疑傳言的真確性,指出若中投斥巨資在市場上吸納滙豐股份,只會刺激滙豐股價,令中投的投資回報大打折扣,而現時也不大可能有股東大手出讓滙豐股份予中投,因此入股傳言是過分吹捧。

  滙豐股價落後大市多時卻突然發力,除了中投的傳聞刺激外,還有以下幾個原因,包括美國金融機構業績勝預期,令金融股全綫反彈,對滙豐股價起正面作用;另一方面滙豐股價亦跌至低殘,PE一度跌至10倍以下,而股息率有6厘以上,令投資者胃口大增。

  不過投資滙豐要有抱長綫的心態,才能賺取最大回報,本刊分析滙豐基本因素後,得出以下3大要點,是長綫買入滙豐的入市訊號。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8-1 02:09:53 | 顯示全部樓層

訊號1:股息率高凸顯財力

中投入股海外公司屢次損手而回,即使她這次能如消息所料入股滙豐,投資者難免擔心中投這次的投資眼光未見準確,滙豐日後的表現會否像黑石(Blackstone)般「大插水」﹖事實上,經歷早前多次「重創」,市場估計中投已傾向尋找較為保守,兼具穩定回報的投資項目,以派高息見稱的滙豐是個不錯的選擇。

息率逾5.5厘抵禦通脹

  值得留意的,是鄭海泉強調滙豐「無集資需要」一番話。正當多家大型金融機構如花旗、摩根士丹利等,因次按及信貸危機而令資本出現緊絀,需要在市場上集資引入投資者,滙豐卻完全沒有任何資金上的問題,根據2007年業績顯示,滙豐的一級資本充足比率(見160頁財經詞彙)達9.3%,處於極度安全的界綫,財政實力之雄厚表露無遺。

  此外一向以派高息取得投資者歡心的滙豐,即使在股價表現不振,及因次按而多次作出大額撥備時,仍能堅守派高息政策,也遠較其他要削減派息的國際大型銀行更勝一籌。滙豐在今年初公布2007年業績前,曾被外資證券商質疑會否取消多年的漸進式派息政策,結果滙豐以行動打破謠言,去年每股派息7.02元,增長約10%。

  滙豐行政總裁紀勤早前亦表示,集團去年合共派息100億美元,今後仍會繼續維持吸引的派息,過去15年股息的複合年增長10%。滙豐「闊綽」的派息政策,亦合乎現時的投資環境,按該股現時約128元的水平看,其息率逾5.5厘,相對現時高通脹,及本港銀行儲蓄存款近乎零息的情況下,滙豐確實是高息投資之選。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8-1 02:10:19 | 顯示全部樓層

訊號2:次按撥備高峰已過

滙豐將於8月4日公布2008年上半年業績,市場的焦點將會落在滙豐要為美國次按業務減值撥備金額多少,及盈利會否如近日券商預期出現大幅倒退。

出售或重組美按揭業務

  究竟滙豐還要為次按資產撥備多少?這個問題現時仍然沒有一個確實答案,但從滙豐每季公布的數據,以及近期美國銀行界公布的數字來看,可以看出次按撥備的影響將會愈來愈細,而滙豐是第一家銀行站出來披露次按問題及作出撥備,可以預期滙豐亦會是率先走出次按陰霾。

  近日不少美國大型金融機構公布第二季業績均較市場預期為佳,以花旗為例,次按相關證券投資總額已由去年第三季的546億美元,減至今年中的225億美元。相關的撥備金額,亦因而由第四季的181億美元,大降至59億美元。

  去年初滙豐突然向外界披露次按問題,並在06年全年業績時首度撥備68億美元,去年全年更高達127億美元。至今年首季,相關撥備為32億美元,雖然較去年同期勁升1倍,但若按季度比,則較去年第四季減少30%,在未來的季度撥備金額可望進一步下降。

  同時滙豐亦透過出售或重組美國的按揭業務,令當地的按揭組合總額不斷下跌。據集團行政總裁紀勤早前透露,現時滙豐在美國擁有的按揭組合總值,已由去年底的550億美元,大幅減少至約330億美元。

  瑞銀報告指由於受撥備影響,估計滙豐旗下的滙豐融資(HSBC Finance,簡稱滙融)半年虧損,會較去年同期增加1.8倍至17億美元,但認為虧損數字或已見頂,滙豐股息回報率有6.1厘(以報告發表時股價約123元計),在目前的投資逆境中相對安全。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8-1 02:10:51 | 顯示全部樓層

訊號3:新興市場帶動盈利

減值撥備的問題,最直接影響就是滙豐的盈利表現,近期不少美國大型銀行上半年盈利因而大幅倒退,甚至出現虧損。根據彭博綜合券商預測,滙豐2008年上半年每股盈利為0.773美元(約6.03港元),即較去年同期下跌18.6%,而全年則為每股1.38美元(10.8港元),跌幅16.4%。事實上,這個預測會否太悲觀呢?

  瑞銀更預測滙豐上半年稅前盈利大跌34%,至94億美元(733.2億港元),主要是受到美國的滙融拖累,該行估計盈利下跌的38億美元當中,有約36億美元是來自滙豐融資。同時滙豐出售法國業務帶來的20億美元特殊收益,亦會留待下半年才入帳。

毋須發放盈警業績可期

  滙豐上半年的盈利會否真的大跌?相信發生機會極微,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滙豐在去年3月公布2006年度業績前,早於2月份發出「盈利預警」,給予市場充分時間消化負面消息,而最終滙豐純利仍錄得5%增長,反映出管理層負責任的態度。現時距離滙豐公布中期業績只有約1星期,要是滙豐盈利真的出現大倒退,相信早已公告天下,故此券商預測或許過分悲觀。

  另一方面,滙豐在5月份時公布首季經營數據,縱然要為滙豐融資撥備32億美元,但在歐洲及亞太區、中東等新興市場的強勁增長下,滙豐首季整體盈利增長仍能超越去年同期。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8-1 02:11:20 | 顯示全部樓層

將以併購方式拓展業務

特別要注意的是,滙豐在去年同期曾錄得7億美元特殊收入,主要來自中國平安(02318)在A股上市集資,但今年沒有相關收益情況仍然錄得增長,在美國經營環境轉差下,滙豐首季仍能保持增長,預料上半年整體表現也不會突然走樣。

  近年滙豐發展焦點已由歐、美地區轉移至包括亞洲、中東及拉丁美洲的新興市場,按照稅前利潤分布,新興市場所佔的百分比,由2006年47.4%增加至07年64.1%,歐洲由31.5%增至35.5%,而北美洲則由21.1%大減至0.4%。

  滙豐盈利能否繼續保持增長,很視乎新興市場的增長能否彌補為美國次按付出的減值撥備。參考滙豐今年首季表現,在亞太區、中東及拉美市場均錄得除稅前利潤增長,帶動集團整體盈利增長,集團間接持股40%之聯營沙特英國銀行近日公布上半年度業績,純利上升24%至4.14億美元(約32.3億港元)。

  滙豐亦希望透過購併來刺激新興市場盈利,早前宣布以63億美元收購南韓外換銀行,近日消息指滙豐已與外換銀行工會達成協議,承諾收購完成後將繼續以現有名稱上市及保留大部分員工,顯示滙豐不會放棄此項收購計劃。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8-1 02:12:02 | 顯示全部樓層

東尼︰合理價200元

縱橫股壇超過40年的投資老手兼資深股評人Tony Measor(東尼),一直是滙豐捧場客,對於中投入股的傳聞表示很難想像機會有多大,指出在正常情況,若中股希望入股理應不會預先通報市場。市場一般做法是反其道而行,而觀乎市場近期上升勢頭,她們可能早已在買貨。

  對於去年初以來,一直困擾滙豐的次按問題,東尼看法較樂觀,預期相關壞帳最遲在2009年可完全解決。他指出,即使現時美國樓價持續下滑,對做實際按揭的銀行來說,只要業主願意繼續供款,即使物業值低於帳面值,也不一定會變成壞帳。對於滙豐中期業績,他估計不計入次按撥備,滙豐盈利可達180億美元,實際公布數字視乎該行撥備多寡。

  滙豐股價經最近一輪急升,從低位110元水平彈上130元,東尼指出滙豐現時合理值約200元,3年後可達300元,而且每年派6厘息很吸引,現價相對合理值很便宜,長綫值得買入。投資者可設定月供股票計劃,透過每月平均投資可拉低成本,但若打算資金一次過買入,現價雖然可入,但不排除稍後會有更低入貨價。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8-1 02:13:00 | 顯示全部樓層

買滙豐「睇息做人」

滙豐股價急升後,現在才高追風險較高,在入市策略上,由於滙豐在急升後股價難免稍作歇息,投資者不妨趁調整時低吸,可「睇息做人」,待滙豐股價回落至125元時吸納,每年穩賺近6厘股息。

  滙豐近日升勢屬近年罕見,除短短6個交易日內急升逾14%外,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升勢中連續出現4個上升裂口,在滙豐近年股價歷史上實屬罕見。滙豐一向是恒指最重磅股,股權又較分散,大戶要以裂口方式挾高滙豐並不是簡單的事情。

派息慷慨每年穩定增長

  翻查滙豐近年股價走勢,本刊發現由2000年至今,滙豐股價最近一次連續出現4個上升裂口已數到2006年4月份,即使連續出現3個上升裂口的亦僅得2002年10月及2006年1月兩次。根據往績,滙豐在裂口急升後均會出現回吐,由高位計幅度介乎5%至7%,以今次出現4個裂口後高見130.1元計,調整後或見120元水平。

  不過投資者亦毋須太擔心,過往3次滙豐在調整後,股價均有力再創新高,如06年4月時,滙豐由131元裂口升至142.4元,雖然隨後回落至131.6元,但回氣後再發力衝至最高152元,較裂口高位142.4元再升6.7%。

  滙豐派息回報高,每年的派息均有穩定增長,由2003年每股派息4.67元,升至2007年每股7.02元,增長率50%,即每年複式增長12.9%,在藍籌股中無出其右。

  根據彭博綜合券商預期,滙豐2008年度每股派息為0.954美元(約7.44港元),即較2007年派息增長6%,若然股價一如過往3次般由高位回調7%至120元,以每股預測派息7.44元計,屆時股息率將有6.2厘。以每手滙豐計,即投入4.8萬元,2008年可收取近3,000元股息,在現時處身高通脹、低利率環境下,有很不俗的防守力。

短綫超買調整後始低吸

  滙豐2008及09年預測每股盈利分別為10.8元及12.6元,以買入價125元計,估值上PE分別為11.6倍及9.9倍;以市帳率計,則分別為1.49倍及1.4倍,屬於吸引水平。

  技術走勢上,滙豐自去年9、10月高位延伸出來的下降軌,阻力位正好落在130元水平,而近日滙豐升至130元水平後已漸見乏力,加上連續4個上升裂口後短綫超買,預期滙豐股價會有所調整,投資者應稍後低吸。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8-1 02:13:26 | 顯示全部樓層

買滙豐3大訊號

訊號1:財政實力勝美國同儕,股息回報近6厘。

 ˙訊號2:最先為美國次按撥備,逐步走出陰霾。

 ˙訊號3:下月初公布業績,新興市場成增長動力。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8-1 02:13:54 | 顯示全部樓層

入市策略

˙股價連續出現4個上升裂口,歷史數據顯示或會回吐,但其後有力再上更高位。

 ˙待股價回落至125元買入,08年預測股息率達6.2厘,PE僅11.6倍。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8-1 02:14:26 | 顯示全部樓層

中投入股滙豐原因

1. 偏愛外資金融

  曾先後投資國際性知名大行摩根士丹利、私募基金黑石及信用卡公司VISA。

2.資風險較小

  滙豐銀行相比其他美資銀行,資金實力勝一籌,由於滙豐管理作風穩健,令中投再次「損手」的風險降低。

3. 股價水平吸引

  滙豐現價約128元水平,市盈率低於10倍,加上「派高息」政策,具有吸引力。

4. 佔恒指比重大

  滙豐仍是最大的恒指成分股(佔15%),如中投成功入股可間接穩定香港股市。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8-1 02:15:10 | 顯示全部樓層
獅王大班梁高美懿 揮兵強攻新興市場

  滙豐股價近年表現落後,其中一個備受批評的原因,是太專注於發展歐美業務,對亞洲新興市場發展欠積極,未能捕捉區內的高增長期。美國業務慘遭滑鐵盧後,獅王明顯修定策略,滙豐行政總裁紀勤今年初定下新興市場收入要提升至總收入60%的目標,標竿一點也不低。

  如何躍過此標竿是滙豐管理層一個重大挑戰,05年晉身滙豐控股總經理,成為香港一姐的梁高美懿(Margaret),同時為滙豐工商業務環球聯席主管,她於接受本刊專訪時滿有信心地說必定能夠達標,肯定不會因為歐美經濟衰退而拖慢滙豐拓展新興市場業務的步伐,集團並會進一步加強在中東及東南亞地區的投資。

  滙豐新興市場業務潛力之高,單從梁高美懿統領的環球工商業務的增長可見一斑,該業務2007年收入約52%來自新興市場。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8-1 02:15:41 | 顯示全部樓層

亞洲經濟基調好抵通脹

自梁高美懿2003年出任環球聯席主管後,每年的稅前盈利都錄得20%增長,即增幅約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2007年更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表,稅前盈利71億美元(約554億港元),較上任時翻了一番,佔集團除稅前利潤三成,當中新興市場(包括中東及亞太地區)佔工商業務除稅前利潤的42%。

  「去年工商業務有42%的收入來自亞洲及中東地區,加上拉丁美洲的10%,工商業務在2007年有52%的收入來自新興市場。當然距離紀勤的60%目標仍有距離,但已經相當接近,希望在未來數年達標。美國去年的國民生產總值(GDP)增長大概為2%至3%,歐洲已經很長時間維持在2%以下,內地GDP增長去年為12%、印度為11%、越南大約10%,由此可見亞洲增長比已發展國家快很多。」

  不過美國經濟步入低潮,亞洲地區飽受高通脹困擾,新興市場能否維持強勁增長成疑。越南地區今年7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高達27%、印度及印尼6月份的CPI亦分別錄得8.24%及11.03%的升幅,就連滙豐執行董事兼亞太區行政總裁霍嘉治亦預期,通脹問題有可能令該行亞太區業務的盈利增長放緩,不過他同時認為亞洲地區經濟基調良好,未有打算放棄以新興市場為重點的發展策略。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8-1 02:16:13 | 顯示全部樓層

中東商機龐大親自領軍

  作為工商業務掌舵人的梁高美懿,同樣對新興市場充滿信心,並要繼續利用亞洲經濟高速增長的優勢,令工商業務錄得持續增長。「我們希望盡快趕上這個Economic Boom(經濟爆炸性增長),以往如果美國衰退,海外產品需求減少時,亞洲出口國家經濟同樣會受到損害,但在過去10年由於有大量投資進入內地、印度及越南等新興市場國家,所以部分國家的中產階級崛起,他們的內部需求比10年前高很多,所以就算美國經濟放緩,新興市場仍會有增長,我們要好好利用這個長處。」

  至於如何利用,梁高美懿透露,中東地區將會是工商業務未來發展的亮點。伊斯蘭金融成為熱門的話題,加上油價飈升讓產油國賺了不少,大家都在覬覦這個商機。單是阿聯酋去年工商業務稅前盈利就增長了29%。

  中東商機之龐大,難怪梁太事事要親力親為,在復活節假期親身飛到中東視察當地發展。

  梁高美懿說︰「我們在中東地區投資多年,產品亦由原本只有儲蓄戶口、支票戶口,發展到借貸服務、保險產品等產品,當中更分為伊斯蘭及非伊斯蘭金融產品,令客戶的選擇性提高。中東地區的通脹同樣嚇人,例如阿聯酋政府今年加薪的幅度竟達70%以上,但我們仍分別在杜拜、巴林、阿聯酋等地區設立分行,並計劃兩年內聘請200個客戶經理。」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8-1 02:17:18 | 顯示全部樓層

大馬經驗助拓回教國家

為了進一步開拓伊斯蘭金融業務,工商業務部去年尾成功在馬來西亞成立子公司,主要售賣保險產品,同時作為發展東南亞伊斯蘭金融業務的中心。「亞洲區內回教民眾數目不少,馬來西亞、印度、印尼、孟加拉等都是回教國家,若果馬來西亞的經驗能夠成功,我們就可以將人才及經驗拓展至其他東南亞回教國家。」

看時機增持Techcombank

  中東地區以外,越南亦是滙豐近年積極發展的地區之一。目前滙豐在越南有1,100名員工,較去年同期增加1.7倍。另外,該行又分別持有越南最大股份制銀行Techcombank 14.4%權益,以及保險及金融服務集團Bao Viet 10%權益。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8-1 02:17:43 | 顯示全部樓層
梁高美懿更表示,若越南政府許可,該行會視乎時機與價格增持Techcombank股權。

  越南今年發生金融危機,股市自今年初下跌逾六成,區內通脹嚴重,不過梁高美懿依然看好其長遠發展,並待當地批准滙豐成立本地註冊銀行後,便會從工商銀行業務,進一步伸延至拓展個人銀行業務,初期投入資金達5億美元(約39億港元)。她更指出,今次越南經濟調整後,前景會更為穩健。

  「不少人認為越南是一個『小中國』,但事實上越南是一個十分年輕的國家。整個越南只有胡志明市及河內兩個大城市,其他城市未被開發。加上大部分人口都是在戰後出生,財經金融經驗不足,所以我們在越南很多時要面對人才短缺的問題。」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8-1 02:18:10 | 顯示全部樓層
兩岸三地互調員工服務

  除了面對人才及資源不足,梁高美懿認為,越南對外發展的步伐有點過快。她以內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作例,內地要在改革開放30年以後才加入WTO,但越南在戰後就馬上加入,加上人民幣並未完全自由兌換,由此看來,越南今次的經濟調整,可能對其往後的經濟發展更有益處。

  為了有系統地發展區內業務,梁高美懿積極拉攏「大聯盟」(Alignment),要數最成功的例子,首推大中華地區。「每當我們知道一個地區的增長潛力很強,就會調派同事到該地增加客戶的親切感。譬如中港台是我們重點發展的地區之一,就讓三地同事交叉駐紮,若然有台灣客戶到內地做生意,走入內地分行卻見到來自台灣的同事,就會感到份外親切。」

  滙豐近年在大中華地區的發展十分積極,最為人所知的當然是入股交通銀行(03328)及平安保險(02318),工商業務2007年的業務增長中,內地上升65%,可見入股後帶來的效應。工商業務除了在今個月成功在澳門開設首家工商業務中心旗艦店,以及國際銀行業務部外,早在2007年12月滙豐銀行成功將中華商業銀行的分行收歸麾下,令滙豐在台灣的分行數目由8家增至44家。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8-1 02:18:33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小企收縮業務未受累

  不過內地的中小企今年可謂四面楚歌,除了因為美國經濟放緩令出口需求大幅下降外,內地今年初實施的勞動法等措施,更迫得一家又一家的中小企結業。市場開始擔心會否影響銀行在這方面業務的盈利能力,更害怕會出現壞帳潮,經常與中小企接觸的梁高美懿直言,去年已看見內地中小企數目出現收縮情況,但情況不如外界所說般差。

  「說實話我不認為內地有很多中小企倒閉。事實上,中小企借貸比例較低,她們發展按部就班,不會一開始便大肆擴張,同時傾向使用自己存有的資金,所以就算收縮對銀行的影響亦較小。」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8-1 02:18:53 | 顯示全部樓層
投資IT逾百億精簡業務

  梁高美懿續指,去年8月內地政府已有措施要求所謂三高工業(高污染、高勞工、高能源消耗)搬遷,故此早在環球衰退及內地天災前,規模較小的公司已開始收縮,接着有報道指台商、韓商已經開始撤離,規模較大的工業就在工人、電力缺乏的情況下,一早北移或往西走,至於過去幾年累積了一定資金的小企業就乾脆不幹。

  滙豐今年6月宣布推出「One HSBC」策略,務求精簡環球業務的工序,工商業務及個人理財業務都有參與其中。梁高美懿指出,推出「One HSBC」的目的,是讓2009年的資訊科技開支不逾上限65億美元(約507億港元),並減省全球單位生產成本。「我們在IT投資方面絕對不會手軟!」。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8-1 02:19:17 | 顯示全部樓層
統一環球工商業務

  滙豐一直有經營工商銀行業務,但梁高美懿形容,以往的形式都是「各有各做」,各國之間沒有聯繫。直至2003年工商業務部正式成立後,身為工商業務一姐的梁高美懿指出,業務發展主要集中在兩個重點。

中小企業務成搶攻路向

  首先,是領導滙豐成為領先國際的工商銀行,利用覆蓋全球的網絡,支持客戶從事跨境貿易及投資活動。「工商業務部花了很多資源讓同事在轉介業務上變得更容易,例如若有一位巴西的客戶想在內地經商,我們的『Global Links』系統可以幫助巴西的同事直接轉介業務給內地的同事。」她指出,單在2007年透過「Global Links」成功轉介的業務個案增加125%,交易總額亦增長1倍,達到60億美元(約468億港元)。

  工商業務另一發展重點是發展中小企業務,特別是新興市場有90%為小型企業。梁高美懿指,每國政府都十分重視中小企,期望銀行可以幫忙扶植。「以往人們很少提及『中小企』這個名詞,但現時每一家銀行都有一個中小企部門,這方面我們可謂開拓了一條新路綫,令客戶群擴大。」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22 11: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