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08-8-1 02:01:48
|
顯示全部樓層
當然,我祖先的異國歷史令事情更複雜。我的父親在日本出生,雖然他的父親在上海工作,但他卻在威海衛讀書,當時從上海到威海衛相當麻煩,乘船要8天的時間,所以一年中只有一個學期,但長達8個月。這結果證明很有用,1937年時我們住在上海,當時日軍攻佔上海,而由於他們以為我的父親可能支持他們,所以他能夠駕車離開。但由於當時我只是一個小孩,而婦孺可獲優先對待,所以母親、姐姐和我被送到香港,在這裡我們與父親的姨母住在一起,她和我的祖母一樣,在香港出生和成長。所以我至少可以自稱在超過70年前曾於香港居住,這勝過了今天許多廣東人和其他居民的紀錄。
我感到自豪的是,香港現在或是將來乃中國的一個城市,因而我可自稱是中國居民。事實上,我在超過50年前取得特許會計師資格之後,這一直是鼓勵我返回來發展的其中一個因素,不過我在這功能組別尚未登記為選民。即使在當時,我深信香港和東亞會受惠於中國崛起以及中國重新融入全球經濟,但我在這方面的熱望亦是過早,正如我傾向提前作出我大部分的其他預測。
我對中國的未來有充份的信心,我一直熱切注視中國經濟和社會領域上的發展,,包括重視已不斷改善的人權發展。也許,這從任何角度來看尚未完善,但有什麼國家在這方面是沒有污點的呢?尤其是美國使用的酷刑,比中國任何侵犯人權的過失更不受歡迎。
我歡迎全球焦點下個月將集中於中國,我並且希望越來越多的人會以開放的心靈來看中國,因為在沒有取捨的情況下,要開放所有13億人口絕不容易。我歡迎那些曾忽略此大國的企業家,因為發展無疑必然驚人。此外,我亦希望是次奧運會能夠吸引遊客持續多年來到這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即使在奧運的歡樂和比賽結束之後亦然。我歡迎中國的未來,以及其對自由世界其餘國家的必要依賴。
東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