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拳是陝西人寇四所創,寇四生性任俠,幼嗜武技,早年遠走關外,拜了老僧為師,練成絕技,以保鏢為生,但到凊末葉,火槍傳人中國,以及銀行匯克發達,保鏢這一行已日漸式微,到了民國初年,更幾被淘汰。民初某一年,寇四押運最後一次鏢銀由北方到廣東,交收之後,他的鏢局便倒閉,寇四也因此失業。寇四本想返回北方家鄉,這時中國爆發南北戰爭,兵荒馬亂,交通切斷,寇四只得在一小村中棲身。一日,軍閥爪牙下鄉抓壯丁,寇四眼見軍閥爪牙橫行,忍無可忍,把軍閥爪牙多人打傷,跳牆逃走,闖進一間武館內藏身。
武館主人耿榮貴,乃北方劈掛門名師,寇四把剛才自己逃亡原因告訴耿榮貴,這時追兵已到門外,耿榮貴情急計生,叫寇四穿上自己徒弟衣服,混在徒弟之中,練習功夫,瞞過追兵。寇四得耿榮貴幫助,逃過一場災難,衷心感激,看見耿榮貴的兒子耿德海,聰明仱俐,便收為徒弟,傳以武功銫技。寇四在耿家住了不到半月,一天因事外出,竟被軍閥爪牙認出頁面目,立即把他拘捕,判了八年監禁。
寇四身陷牢獄,長日無聊,腦海中只好玄思默想,研究功夫,他所囚的監房近山,猴子聯群游玩,時常闖人監牢外庭院,打斗嬉戲。寇四從監牢窗囗外望,默察猴子動作,日久而有所得,發覺猴子一舉一動,包括輕、靈、撲、跌、刁等動態,終創出五路猴拳:「企猴」「石猴」「迷猴」「醉猴」和「木猴」,那便是日後的「大聖門」功夫。時光荏苒,八年刑期屆滿,寇四出獄了,那時候耿榮貴已歸道山,他的兒子耿德海亦已成長,寇四念耿家厚恩,把耿德海收為門下,傳授猴拳功夫。
耿德海南傳大聖劈掛耿德海十七歲便充當鏢師,常常出關外,劈掛門武技,就是他的家傳武學,他八歲那年,便開始學習,把「劈掛門」學得很好,這門拳術是分「打膀」、「穿手」、「劈掛一路」、「劈掛二路」、「劈掛三路」的,以第三路最為實用。說到這一門的兵器,有「劈掛單刀六(共二路)、「劈掛雙刀」(共一路)、「九洲棍」、「劈掛劍」、劈掛棍。
他十七歲便出來當了鏢師,常常押鏢出關外,歷八年時間,到廿一歲那年,便充任李鴻章的兄長李漢章的私人保鏢,廿二歲投身人北京的萬順鏢局充當鏢師,至清朝塌臺時,他還在北京押鏢到西安,這是最後一次。
耿德海在北京,最初馳譽的,便是袁世凱稱帝的時候,開了一個游藝會來慶柷,會場是在京城的天橋地方,耿德海被邀請參加表演,所表演的就是大聖門的醉拲,因為他的動作有類於猴子的緣故,為一般人所驚訝,認定這猴拳是創見,因而高聲喝釆。不過這時的耿德海,卻是在軍界活動的,在東北軍隊裡任國術教練,便把猴拳教給東北軍。也普在馮玉祥部屬,充當教官,苴到馮玉祥的勢力消失,他便到南京,在南京和一個姓刑的太袓門人相遇,也學了他的太袓門功夫,還兼學八卦、太極、形意三派拳法,更和自然門的杜心五相遇,拜他為師,所以他也兼精自然門武技。
剛巧這時李任潮赴南京,得到張之江的授意,肴他返粵籌組兩廣國術婠,這時候耿德海也隨同他們到廣州。剛巧廣州精武體育會正擬聘一位教師來教拳,知道耿德海也是到過上海中央精武總會的,對於精武體育會的十套基本拳,也曹經學過,認為可以勝任愉快,所以就聘他為教授。耿德海雖然是大聖劈掛門猴拲名師,但是也沒有機會把本身的武技傳給精武會員,不過他也正好借看這機會,把從前自己所學的功夫,整理一下。所謂整理,就是把劈掛門、大聖門、自然門的手法,融匯貫通。劈掛門的功夫有劈掛拳,自然門的功夫有鴛鴦拳,大聖門的功夫,是除卻原有的地螳四平拳外,還有五猴拳。
所謂五猴拳,是包括有醉拲、石猴、迷猴、企猴、木猴五型的。耿德海在三十歲時候,他看見日本人在東北的勢力漸大,知道不容易立足,因此只身南下到南京,這時張之江和李景林正在南京組織中央國術館,各地的國術名手,都雲集金陵,稱為少壯派,而他們的武功,也各有所擅,因而感情都很好。
耿德海的南來,雖然先到廣州,不過他到達不久,香港的精武體育會已經由大坑遷到堅道,擴充國術部了,會中的委員,泱定把國術部分作南拳和北拳,南拲是由洪家拳師林世榮擔任,還欠缺一位北派名師,因為這時候各處的精武體育會紛紛成立,所以精武體育會的教師,都是在成立的時候,向上海中央精武總會請求派教練來負責教務的,所教的拳術,也是規定要先教精武十套基本拳,而在這時候,梧州、星馬各地的精武會也紛紛成立,都是請求總會派教師到來的,總會這時雖然已經訓練出一班師資人材,但是各地分會都成立,變成求過於供,耿德海也是上海中央精武總會的教師,既然南來,這時還是在兩廣國術館候差,沒有正式委任,香港精武會既然欠缺這種人材,便認為適合,所以就請耿德海到港負責,耿德海也樂意受聘,因為這也是獨當一面的,正好發揚自己的大聖劈掛門。
從這時起,耿德海便正式在香港立足了。這是一九三O年的事,不過他在香港精武體育會教了一個時期,覺得精武體育會僅僅只有這十套基本拳技,不可以教本身的功夫的,精武那十套基本拳技不是不好,但是對於發揚本門功夫,便有點障礙了,他這次到南方,最大目的就是發揚劈掛門和大聖門的功夫,現目既然有了這種障礙,因此泱定離開精武體育會,百待到中央總會有人到來接替之後,他便在石板街成立了民眾國術杜,發揚大聖劈掛門的拳技。
耿德海自組成民眾國術杜後,他教拳的程序都是這樣,所以門下弟子中,學得他的劈掛拳的多,學得他的五猴拳的卻少,他在香港教了四十年拳,門下弟于中,學成他的功夫後,得到他許可,用耿德海嫡傳弟子的名義正式出來教拳的,卻沒有幾人。陳秀中是得到他的許可,正式開設健身院,以大聖劈掛門猴拳教人的。耿德海為人注重武德,他的名望雖高,但是最不喜歡出來逞頭露角,教授門徒,只是埋頭苦幹,絕不容許他們仗看武技欺人。當他初到香港的時候,以教猴拳出名的,他的民眾國術杜遷到鵝頸橋的時候,因為門徒多北方少年,所以他每天早晚,都很喜歡率領各門徒到跑馬地草坪練拳,草坪是可以作滾地葫蘆的,為看五猴拳的拲理深奧,動作緩慢,平常人是不容易看得出它的巧妙處的。
這時有不少南方拳師,因為存心小覷北拳的緣故,對於他的猴拳,更不看在眼裡,普經有過幾位南拳的拳師,向耿德海挑戰,要想打倒他,但是他總是持看和平態度,本身固然沒有和人較量,並且教訓各門徒,也以涵養為第一戒,常常向各弟子告誡,要他們切不可和外間人打架,致損大聖門的聲譽,所以他的弟于,也是從來都守看師戒,沒有和人爭鬥的。
他的門下弟于中,年紀最輕便投到他門下的,要算是陳秀中了,因為陳秀中是在大坑生長的,他的父親已經是個國術能手,秀中年幼的時候,便得父親的傳技。住在大坑的孩童,為看這裡習俗,每年中秋節都舉行舞火龍的原故,當地的青年,都出來負責舞龍,他們都是自幼訓練的。因此便影響到大坑的武風很盛,當地的兒童,都喜歡打鬥的,陳秀中在這裡生長,幼年更學技,自然是很囂張,難免和人打架,可是投到耿德海門下的時候,耿德海首先向他警告,叫他切勿借技欺人,在外面借看大聖劈掛門的拲技招搖生事,否則一定開除學籍,逐出師門。因此陳秀中雖然是年少氣盛,也不敢在外和人生事。
陳秀中說:他在耿德海門下學了廿多年功夫,耿師傅的訓示,第一便是嚴禁和人較技,所以凡是他的弟子,都能秉承他的意旨,不喜歡在外面生事的,成為了猴拳的弟子,都沒有正式和人較技的緣故,猴拳的奧妙之處也不容易被人看出。所以一般人對猴拳的估計,都不很高,更有說猴拳的名頭雖大,但是從未有人看過它的頁正成就怎樣宁認定它有點是純盜虛聲的。直至一九六九年五月,新加坡舉辦東南亞國術比賽,香港的各派高手,都報名參加。陳秀中為了想替大聖劈掛門爭榮譽起見,想選出他的得意門徒陳觀泰及萬榮佳參加,向耿德海請命,得到他許可才可以。耿德海也知大聖門猴拳在香港國術界估價還是一個謎,也是由於從來沒有頁正表露的緣故,現在既有機會參加東南亞國術比賽大會,所以毅然打破一向所持的主張,准許陳、萬兩人用大聖劈掛門猴拳的名義參加。可惜萬榮佳因當時杜會動盪,警務繁忙,上級不批准許離開香港。這次陳觀泰雖然是隨夭天體育會出發,但是卻聲明是猴拳名師耿德海的再傳、陳秀中的弟子的,可以說得是大聖劈掛門猴拲的創舉了。
比賽結果,陳觀泰在輕量級甲組賽程中,以無敵姿態出現,五戰五勝,奪得冠軍,這時候不論是東南亞那一處的報章,都把他的小史介紹出來,說他是陳秀中的弟子,大聖門猴拳的英雄,可以說得是一舉成名了。為看從前耿德海對於門徒,約束嚴厲,不許在外面打架生事,就是正式拳術比賽,他也不許參加的緣故,使到一般人對於猴拲的份量,沒有正視,現在陳觀泰能夠在新加坡揚威,盡顯大聖劈掛門猴拳的威力,在陳觀泰奏凱歸來,大聖劈掛門同人,在百利酒樓替他慶柷的時候,一向不喜歡露頭角的耿德海老師,在盛會當中,也笑逐顏開的嘉勉了他的徒孫陳觀泰幾句。由此大聖劈掛門在國術界中,聲勢抬高了許多。
耿德海挾技南傳,經過四十年,聽說他普經和二十多位拲師研技,都能夠把對方屈服,此後更成為朋友,而這派功夫,傳人也不計其數,只是能夠另立門戶的,不過是陳秀中、周升帆、林樹藩、許海等幾個,林樹藩在一九六四年病逝,少了一個大弟于,而耿德海也在一九七0年病歿。
劈掛拳主快攻,大開大合,腰馬發勁,強勁無匹,主上三路;樋拳靈活多變,虛實飄忽,可剛可柔,分為醉樋、石樋、企樋、木樋、迷樋五訣、主下三路。凡學樋拳谂必先學「地蹚四平拳」,以練好滾地和撲跌的功夫。
除了跌法,還有打法與拿法。大聖劈掛門共有七十二把擒拿手,主拿人體各主要關節,而每一拿法又有三種破法,共二百一十六把。
拳術除了劈掛拳三路、樋拳五路、太祖、八卦、太極、形意之外,還有燕青拳、八極拳、黑虎拳、二郎拳、迷擪拳和摔角等共三十八套。
兵器有單刀、九州棍、劈掛劍、蛇矛、劈掛棍、真武劍、樋子天門棍、武當劍(劍士郭歧鳳傳)、地蹚鳳凰輪、六合判官筆、虎頭雙鹇、十三節獨龍鞭、大哨子、攔馬橛、蛇茅槍、春秋大刀、形意刀、對坼兵器有對棍、單刀對槍、雙刀對槍、三節棍對槍、大哨子對槍等。
練功快門有功力球、鐵沙碹、指力包、沙包...等。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 原網址。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