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述三種鰻魚前往繁殖地路線示意圖。黃色箭頭:美洲鰻魚。黑色箭頭:歐洲鰻魚。紅色箭頭:日本鰻魚。小鰻魚遷徙回家的方向與之相反。底圖來源:ByStrebe (Own work) via WikimediaCommons(注意:本圖高度抽象,為小學美術不及格的筆者用畫筆工具所作之“靈魂畫作”,不代表實際遷徙路徑。實際上鰻魚所生活的河流遍佈北美、歐洲、北非、東亞沿岸,遷徙路徑也更加複雜。)
只是如今再追求吃野生鰻魚的食補似乎有些不合時宜:日本鰻魚近年來榮登IUCN瀕危名單(EN),鰻魚飯的暢銷大概功不可沒。那麼退而求其次,吃養殖鰻魚呢?養鰻魚的人的確很多,以前廈門就有養鰻魚的,直接做成烤鰻出口日本,小時候吃的鰻鈣大概是鰻魚骨副產品——但那都是從已經洄游到大陸附近的玻璃鰻或者小鰻線開始養,沒人有辦法讓它們在養殖場裡產卵然後從頭養起,沒辦法在人工條件下實現“生命的輪迴”(closing the lifecycle)。所以就算養殖鰻魚,通常也要依靠(瀕危的)野生魚苗供應,難怪養殖鰻魚生意難做,鰻魚飯價格也是年年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