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675|回覆: 4

幽門螺桿菌:世界一半人口受其慢性感染 1%會形成癌症

[複製鏈接]
簽到
1214
發表於 2015-6-19 21:43: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31300309316150143460981010323.jpg
20300542497014139761603217485_140.jpg
  世界上大約一半的人口都受到幽門螺桿菌(stomach bacterium)的慢性感染,而其中約1%的人會繼續形成最致命的癌症形式——胃癌。癌症形成通常需要數十年的時間,因此很難確定它與感染的確切關聯。
  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感染生物學研究所的一個研究小組,現在分析了感染後不久出現在胃細胞基因組中的損傷模式,發現不僅這一模式不同於其他遺傳毒物誘導的損傷模式,並且它與以後在胃癌中看到的一些特徵性改變相似。
  儘管人們已經普遍接受了這一病原體對胃癌形成起重要作用這一觀點,這些研究結果代表了一種新方法來揭示特定的細菌感染與人類癌症形成之間的因果關係。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Cell Reports》雜誌上。
  現在有幾種細菌感染都被懷疑對癌症的形成起作用,但卻沒有一個能像幽門螺桿菌一樣確鑿地證實這種關聯,幽門螺桿菌可以誘導慢性胃炎和潰瘍,最終導致癌症形成。多年前科學家們就已經知道幽門螺桿菌損傷了宿主的DNA,但卻並不清楚這是否是隨機發生的。現在來自柏林的科學家們發現諸如放射或遺傳毒性化學製品等其他的途經誘導的DNA損傷確實是隨機的,但幽門螺桿菌誘導的損傷則不是。
  Thomas F. Meyer領導的這一研究小組一直都在尋找可以證實某些感染與癌症之間因果關係的跡象遺傳指紋,現在他們檢測到了看上去似乎是這樣的一些改變。一些國際癌症測序項目揭示出了不同癌症中陣列特徵性的突變和遺傳變異,這些進展幫助了研究人員獲得這一新成果。
  此外,研究人員利用了一種實驗室開發的新方法來培育人類正常胃組織。以往科學家們都不得不依賴癌細胞系來開展此類研究,但這些細胞的突變基因組掩蓋了一些早期的改變,而在仍然健康的細胞中則可以觀察到這些改變。
  首先,研究人員發現在感染過程中 負責識別和修復損傷DNA的基因活性下調。這導致了DNA損傷風險增加,隨後一種叫做yH2AX的蛋白附著到了損傷DNA片段上。為了捕獲人類基因組中的這些受損位點,科學家們分離出這一蛋白,測序了它附著的DNA片段。比較幽門螺桿菌感染前後正常細胞中的這些損傷位點揭示出,定位在染色體邊緣——亞端粒區域附近的一些基因在感染後最有可能受到損傷,它們也就是在胃細胞中活化的那些基因。當他們分析這種模式與不同類型癌症中突變的匹配程度時,發現胃癌看起來最為相似。
  有趣的是,在其他的癌症中只有前列腺癌顯示相似的模式。Thomas Meyer研究小組以往曾發現前列腺癌與另一種細菌痤瘡丙酸桿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PAC)之間的關聯。因此看起來有可能感染的遺傳指紋或許很快就可以用於提供更直接的資訊,預測某些細菌病原體在人類癌症發病中的作用。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發表於 2015-6-19 23:17:49 | 顯示全部樓層
so how to prevent this problem?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5-6-19 23:23:58 | 顯示全部樓層
Can be detected by a breathing test, and cured by antibiotics, before significant damage is done.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5-6-20 01:13:16 | 顯示全部樓層
資料十分好, 多謝來相告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5-6-20 06:56:14 | 顯示全部樓層
要除菌了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25 09: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