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僑化工以「工業用途」名義進口食用油,引發工業油流入食品鏈疑慮,南僑前天稱報關時誤植「工業用」,昨被衛福部打臉,次長許銘能踢爆,南僑向澳洲業者下單時就是訂購工業用牛油,有蓄意規避查驗之嫌;食藥署代理署長姜郁美更指對南僑內部管理存疑,將全面檢驗其原料油。台北巿衛生局昨以南僑未依法辦理進口食用油輸入查驗,開罰三千萬元。
對此,南僑集團會長陳飛龍昨記者會堅稱,因人為疏忽將油品誤植為工業用,但針對開罰,「尊重行政裁決」。
記者會堅稱「誤植」
南僑前天爆出進口三十批牛油、椰子油和棕櫚核仁油,聲稱為食用級,卻以工業用油報關,被疑混入食用油;但陳飛龍開記者會宣稱,這些油的確是食用級,報關時誤植工業用,也取得油品出口國的官方證明。
許銘能昨指,已獲澳洲政府回覆,南僑出具的證明屬實,但問題並非報關時寫錯這麼簡單;他出示五批牛油訂購單、產地證明和報關資料,產品欄位都寫「工業用」,顯示南僑下單時就是訂購工業用牛油,有蓄意規避查驗之嫌。至於澳洲油脂廠是否配合南僑,將食用牛油以「工業用」名目報關,須由檢調釐清。
而南僑自菲律賓進口的二十五批椰子油和棕櫚核仁油,許銘能昨晚指,其中九批已獲外館確認菲國農業部官方證明為真,屬「精煉後可供食用」;剩餘十六批尚待業者再提證明。
抽驗沒過仍要下架
姜郁美說,已對南僑內部管理存疑,因此針對桃園衛生局之前查封的南僑廠內油脂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即起全面抽驗重金屬、黃麴毒素、抗氧化劑和脂肪酸組成等,若不符規定,相關油品仍須下架。
此外,即起南僑進口植物油抽驗比率,由百分之二十提高至百分之五十,動物油維持現逐批檢驗做法。
南僑登記所在地的北巿衛生局昨指,因南僑油品進口流程,未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辦理輸入查驗,以三十批油品違法,以一件一罰、每件罰一百萬元計算,共將開罰三千萬元。
食用油須繳查驗費
食藥署規定,進口食品都須經該署查驗,依每批進口食品的到港價格,逐批收取千分之一點五的查驗費,若是非食用油品等,不須收這筆費用;另食藥署針對不同的進口食品訂有不同的抽驗率,若被抽驗到約需三天通關,非食用的油品則不須抽驗。官員說,不排除業者想省錢貪快,把食用油報成工業用,將移送檢調調查。
民眾范嘉玲說,不管什麼理由,南僑用騙的就不應該,也讓人對其失去信心。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