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4-9-18 06:08:01
|
顯示全部樓層
在英國音響界,成立超過30年甚至40、50年的品牌比比皆是,而20年歷史的品牌只能算是剛剛步人成熟期而已。然而在一開始就一鳴驚人,並且多年來獨步天下的PMC,在慶祝20週年推出的Twenly系列卻走年輕化路線,可見這個在專業領域備受推崇的品牌越來越重視民用市場的拓展了。
Twenty系列以20命名,除了要紀念PMC創立二十週年的歷程,也代表Twenty系列提供20年保修服務。採訪過廠方海外經理Duffield曾表示,Twenty系列的推出並不是要取代PMC任何一個系列,而是定位於傳統的i系列與時尚的fact系列之間,兼具兩者的優點,讓消費者有另一種選擇。 Twenty系列設計之初,總裁Peter Thomas設定了兩大目標,一是要達成設計者的期待;二是要滿足使用者的願望。也就是說,Twenty系列在設計者與使用者的要求之間達成平衡。 Thomas希望Twenly系列有更低的音染、 更好的解析力、更寬廣的擴散角度、更容易與大多數功放搭配、更優雅又不落潮流的外型,讓人感受到PMC既有對傳統的堅持又要滿足多數人的口味。而PMC通過調查i 系列用家,得知他們希望PMC的新產品要有更現代感的外型,但聲音不能打折扣,還要有更具個性的木皮和塗裝選擇。然後在網罩、端子、底座、腳錐等各方面能有所改進。匯集了這些意見,經過三年研發,Twenty系列才終於正式問世慶賀PMC 二十載輝煌。
全新設計的喇叭單元
正因為Twenty系列是全新的設計,例如Sonolex絲質軟半球高音,是與著名單元廠商SEAS合作,專門為Twenty 系列開發的製品。單元看似與fact系列用的相同,但27mm 口徑比fact的19mm大了不少。這樣做可以讓分頻點更低, Twenty系列的分頻點在1.8kHz,好處是使音場、音像更大, 聲音也會更飽滿。此外,這顆Sonolex軟半球局首還提供金屬網罩,除了起保護作用之外,還可以提升擴散性能,以及離軸的延伸平順性,作用可不小!
除了高音單兀,Twenty系列所用的中低首單元也是全新開發的產品,根據不同音箱型號有M13和M17兩款產品, 很顯然,M13就是口徑為130mm (5吋),M17就是口徑為170mm ( 6.5吋),Twenty 24所用的就是M17單兀,雖然只是兩單元兩分頻的設計,但低音延伸卻能達到28Hz,可見PMC在單元規格方面的考究與用心。經過多方嘗試,PMC 仍選用紙質纖維做振膜,新的低音單體不僅只給Twenty系列使用,而是針對最新一代ATL傳輸線式音箱而設計,因此並不適合用於其它結構的音箱,當然也就是PMC的專用產品了。在分音器部分,採用新的喇叭單元當然也得重新設計,PMC採用軍規級玻璃纖維電路板,令結構堅固耐用, 更可降低音箱內的共振影響。音頻電流通過電路板上的超厚銅箔,保證順暢的電流傳輸,而且金屬部分錶面鍍金處理, 更確保銅箔不氧化,音質更佳。 Twenty系列的分音器仍是PMC慣用的24dB四階分音電路,好處是銜接頻率陡斜率非常高,銜接點較準確而且乾淨,每個單元負責的頻段更精準,更專注於擅長的頻段,而且承受功率更高、失真更低、 相位特性也較好一些。
環環相扣的箱體設計
當然,全新的Twenty系列除了單元和分頻器是新設計, 在箱體方面也有別於以往的產品,最顯著之處就是PMC首次採用的後傾斜5度的設計,除了幫助時間相位一致,還可以減少分音器補償相位線路的元件數量,無形中改善了分頻器對效率的影響。除此之外,Thomas以其20多年經驗發現分頻器元件排列對聲音影響頗大,電路板上元件的排列經過最適化巧妙安排,降低彼此間的干擾。而且電路板上所有的零件都經過精密的測試與配對,確保同一對音箱的聲音一致性。更甚至,PMC將每隻音箱所用的零件實測規格都記錄下來,以備未來如需要維修更換時,原廠可以準確配對出數值一致的元件,讓產品能夠長久保持設計狀態。
Twenty系列的音箱一律採用18mm高密度合板MHDF製造,結合傳輸線的內部結構令箱體堅固非常,而整體重量也比過去的產品增加30%,當然連帶的抑制諧振的能力也更好了。最特別的要算是PMC一直堅持的連音箱內壁都貼上和外飾一樣的木皮,這是因為PMC認為如果只在外表貼木皮,密合板往往會往沒貼的那一面彎曲,因此內外都貼木皮是PMC追求完美的見證。
熟悉PMC的朋友都非常清楚,他家的音箱尺寸比例都有一個特徵,就是盡量窄的前障板和較深的箱體,藉以降低聲波的繞射,提高聲音的純淨度和音場表現。 Twenty系列更是做到了極致,喇叭單元的框架至箱體邊緣已經所剩無幾。此外,Twenty系列的ATL傳輸線設計又經過進一步改良,傳輸線長度更長,且內部的泡棉阻尼物是新配方, 這都讓低頻延伸潛得更深,較小的Twenty 23達到29Hz,這款Twenty 24更達到28Hz,可別忘了它們都只是兩音路小型落地箱而已。
由於箱體後傾,因此音箱的重心也靠後不少,於是PMC 設計了後沿式底座配合,達到最穩固的效果。而PMC巧思之處還在於音箱本體與底座之間,設計了專用的軟木材質墊版,這款高瘦的書架箱經歷了18年的考驗,一直是全球眾多電台、錄音室作為重播監聽的選擇,聲音素質之高堪稱同級產品典範。
而這次試聽的Twenty 24落地箱當然有著不一樣的用途,如果說LB1i是最佳的監聽音箱,那麼Twenty 24就可以視作為新人類音響迷用作音樂分享的最佳音箱選擇之一。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發現Twenty 24的聲音依然保持著PMC一貫的清爽、快速、高密度的性格,能夠準確重播更換前端器材和線材的細微區別。換句話說,全新設計的Twenty 24仍然保留了PMC的中性監聽特性。但其實Twenty 24的聲音並非完全中性,比如高頻部分就會比i系列來得纖細而明亮一些,細節的呈現帶著甜美感;也比如兩分頻的設計,中頻的密度當然難以和三分頻設計,使用3吋獨立饅頭中音的PB1i等大箱相提並論。但是,在《新音響》 30平米的試音室中,Twenty 24的密度感已經輕鬆滿足管弦樂重播的要求。如中提琴聲部的和聲能夠清晰再現,大提琴聲部的厚實感也非常不錯,甚至小號、長號等所表現的金屬光澤質感和吹奏時的那種爆發力都來得惟妙惟肖。總體而言,兩分頻的設計雖然難以達到三分頻大型音箱那種緻密的全頻音質和寬鬆感,但Twenty 24依然能保持著PMC 廠方高水平的平衡性和監聽風格。
質感精緻了
我們知道平衡度的好壞是衡量一款器材或一套組合好壞的首要條件,沒有好的平衡度一切都是空談。在此之後,我們開始關注起構成好聲音的各種元素來了,比如音色,Twenty 24就如透明無色的純淨水,用來泡茶會忠實於茶葉本身的味道;比如分析力,Twenty 24就像是高清的電視信號,雖然未達到4K纖毫畢現的細膩感,但流暢銳利的畫面和豐富的細節已經足夠滿足觀眾的求知欲;比如質感,在高分析力協力下,Twenty 24對於各種樂器該有的質感呈現較以往對PMC的印象精緻了不少,我不是說以往的PMC不夠分析力,而是Twenty 24那種細膩的幼滑的聲音一改PMC以往單純追求高密度的印象;再比如動態響應, Twenty 24絲毫沒有任何拖泥帶水,哪怕是最欺負傳輸線設計的低頻段也表現得相當凌厲迅捷,活力四射。
總結
Twenty系列所代表的不僅是PMC 二十年來的成果累積,更是一個完整概念的實踐。它不像i系列是一款一款產品分別推出,各有其特色與用途,Twenty系列則是整體戰,從頭到尾,每個細節,包括行銷策略,都是重新規劃, 全新考量,不僅實現了設計者Peter Thomas的理念,也滿足了消費者對PMC的期待,更像徵著PMC下一個二十年的穩健步伐。而且全新概念設計的Twenty 24顯然更容易搭配功放了,較高的靈敏度對功率不再挑剔,哪怕是一款中等輸出的膽機,都能令Twenty 24愉快歌唱。
FINISHES
$46,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