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914|回覆: 3

佛眼看香港紛爭:不忍眾生苦 盼各階層和合無諍

[複製鏈接]
簽到
85
發表於 2014-9-2 09:08: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核心提示:全國人大常委會於8月31日下午就香港的政改問題作出決定;反對派一口咬定若決定「唔啱心水」就要發動「占領中環」,並在今日晚上發起「占中」集會,有關言行引來各界的關注,包括香港宗教界人士。

  全國政協委員、西方寺方丈寬運法師慈悲為懷開示道:「香港原本是一個漁港,後來又轉變成制造業重鎮,再發展成一個金融、航運、信息中心,今日已成為全球重要的國際大都會。期間經曆了民族發展的榮辱,九七的回歸,奮鬥的成敗,每一個足跡,都留下可供後人借鑒的感人故事。全賴祖輩先民和今天社會各界人士,以默默耕耘、刻苦經營、團結互勵、和衷共濟的精神,屢渡難關,共同創造,不懈努力,才有目前的美好成果,實在是得來不易。」因此,他強調「今天,因社會市民訴求之不同,產生意見分歧,引發爭論,尤有甚者,欲進行非理性之抗爭運動,如箭在弦,令人擔憂。勢必對香港繁榮安定做成不良之影響。為此,香港宗教界及社會具識之士,因不欲目睹社會紛爭、混亂之局面,乃以「不忍眾生苦」的宗教悲憫情懷,期盼社會各階層能達成「和合無諍」之理念,社會回歸正道,人人遵紀守法,彼此尊重,理性包容,團結共勉,維護和諧,消除對立,化解紛爭,同心協力,共締和平。」面對觸手可及的香港紛爭,寬運法師相信:「雖佛陀寂滅已經二千五百多年,但佛法依然在人類社會中,擔負着極其重要的任務。甚至可說,現代乃至未來的世界,越來越需要佛教的智慧和方法,來解決人類的社會問題。」在香港面對巨大考驗的時刻,法師仍以不忍眾生苦的悲憫情懷,向四眾弟子開示佛教化世導俗、安定社會、淨化人心的功用,希望香港和諧穩定、明天更美好。

  一、唯有和諧才能社會繁榮

  以儒、釋、道三家根本理念作為處世修身原則的傳統思想,千百年來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着人們的生活;古德雲:「以佛修心,以道教治身,以儒學治世。」尤其是三家所共奉的「和諧」思想,一直在社會人際關係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和諧」思想,可以說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神的精髓。回望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我們可以發現,儒教思想的

  「以和為貴」、佛教教義的「與人為善」以及道教理念的「天人合一」等主張,無不包含着「和諧」的意境。社會和諧一直是人類的理想追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美好向往。而我們理想中所要建設的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國土。民主法治,就是社會民主自由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確切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誠信友愛,就是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充滿活力,就是能夠使一切有利於社會進步的創造。

  而「和諧社會」的理念,總結起來可概括為三個方面:即人與自我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社會成員的身心和諧即形體、心理、精神的和諧是和諧社會的基點。人與社會的和諧包括了人與人之間、各民族之間、各階層之間和社會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和諧,這是和諧社會的主要內容。人與自然的和諧為和諧社會提供必要的條件和生存空間。正確地處理、協調、緩和、消解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三個方面的矛盾,正是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

  以此「本質要求」為大前提,儒、釋、道三家均提出了精要的理論;如儒家所說「和而不同」、「求同存異」;《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就是說:「君子心和,然其所見各異,故曰不同。」又「和」謂心不爭也。不同謂立志各異也。君子之人千萬,千萬其心,和如一而所習立之志業不同也。」因社會上每個人的稟賦不同,環境不同,「所習立之志業」自亦有異,豈可強求一律?是故君子求同存異,講求協調和諧,卻不盲目苟同;也就是在不執着於一己見解的同時,而無傷於和氣。

  佛教以和合為本,和合即是無諍。所謂和尚的意思,就是以和為尚;佛教以六和精神:身和共住,口和無諍,意和同事,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所建立僧團,曆代傳承不衰,就是佛教內部團結和睦的根本保證。

  佛教的和合乃基於慈悲之精神,如《大寶積經.菩薩行品》說:具足柔軟心,常樂行慈悲;若與眾生語,謙下心和悅。又《諸法集要經》雲:常說利益言,令自他安樂;常以柔軟語,愛念於群生。一個人如果內心慈悲、善良、柔軟,才能化為溫和、柔軟的語言與行為,從而令自他歡喜,成就祥和無諍的世界。正如古德所說:意粗性躁,一事無成;心平氣和,千祥駢集。言語無諍自然口業清淨;行為無諍則進止安詳。若人人能做到善護身、口、意三業,遠離忿爭,對己、對人負責,降伏內心的暴戾煩惱,長養善心善念,社會自能在此基礎上獲得健康、良性的發展。 

  道教的《道德經》則謂:上善若水。意思就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最善的人就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恪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道家所提出的這種柔和、謙下、不爭的美德,實足為現代人借鑒。

  以上理論充份體現了三家淑世利人的社會的關懷--唯有和諧才能無諍,唯有和諧才能安定人心,唯有和諧才能社會繁榮,國家昌盛,世界和平。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樓主| 發表於 2014-9-2 09:08:59 | 顯示全部樓層
 二、佛教的智慧和方法能對治人類的社會問題

  佛教是為尋求人生和宇宙的真實(實相),進而求得解脫而展開的宗教體係。佛教的真實主要是從道德層面講的,是道德價值判斷、落實與體現。佛教倫理中的因果報應思想,去惡從善、平等慈悲和自利利他三大倫理準則,以及五戒、十善、四攝和六度等倫理德目,對於維護中國佛教流傳兩千多年而不衰,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並對中國社會倫理和民風習俗產生了深遠影響。佛教倫理具有兩重性,既有宗教的,也有世俗社會倫理成分。佛教倫理中的世俗倫理成分能夠為和諧社會提供道德支持。佛教向往和追求的理想彼岸世界──極樂淨土,其特點有三:一是居住者身心健康,二是社會生活美好,三是自然環境優美。這與社會主義理想社會的構思有着異曲同工之妙。佛教倫理以其普遍性、超越性特征,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形成一種有效的、化世導俗之道,在現代社會中具有淨化人心、緩解現代危機、增進責任義務等普世意義。

  因此佛教、佛教徒、佛教團體機構作為因緣所生的有為法,乃社會大機體中的組成部份。其生存依賴於人類社會,依賴於人民大眾所提供的各種物質和文化條件。沒有社會生產和思想文化的發達,人間便不會有佛教出現、流傳;沒有父母生養、師長教育、親朋扶助、工農商政供給衣食住行等諸緣,任何佛教徒都無法生存,更談不上修學佛道。既然有賴、有取於社會,則理當回報社會,承擔社會成員所應負的各種社會責任,力盡弘傳佛陀正法,淨化人間、改善人生、建設人間淨土、利樂有情的義務。

  (一)、佛陀也不忘報答親恩國恩

  事實上,佛陀的教義及基本精神,並非如世俗理解那樣消極、避世且不問世事。從佛陀的言傳身教可以看到,他並非隱居山只求自我清修的僧侶,而是一位極度熱心於濟世導俗的法王。雖出家修道得成大覺,而不忘報答親族國恩,專門回國探望父王淨飯王及親屬,並為他們說法。後來父王病危,佛陀又再度回國為父王說法、治喪,親自扶棺送葬,竭盡人子之責。當鄰國琉璃王率兵攻伐自己的國家迦毗羅衛城時,佛陀雖知國人業報難逃,仍然三次於半路上勸阻琉璃王退兵。國亡城破後,佛陀又親率僧眾回國看望被琉璃王殘害的釋迦族婦女,說法撫慰,廣施無畏,表現出熾熱的愛國愛民之心。

  佛陀成道後更深入世間化導眾生,四十余年誨人不倦,直至臨涅盤仍為弟子說法。不僅說四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等法,教人自淨其心超脫生死,而且諄諄教誨青年、婦女、長者等在家人,如何營生治事、持家理財、交友尊師;過好父慈子孝、夫妻和諧,家庭幸福的世俗生活,從而獲得現世安樂、後世增勝。佛陀還多次教導頻婆娑羅、波斯匿、阿闍世等印度名王如法修身治國,推行民主法治,以十善導民,使人民豐衣足食,社會祥和安定。

  佛陀不僅每天耐心教誨眾多前來求教的人們,而且諳知時事,關心民生疾苦,主動為民眾排憂解難。如釋迦族與拘利族爭水,佛陀特地遠道趕去調解。毗舍離城瘟疫流行,佛陀不怕被傳染,專程進城去安慰、教化病人。佛陀以其身教表明:力盡社會責任,關心民眾生活疾苦,乃佛法的根本精神與宗旨。而當時佛陀門下眾大弟子,皆為證果的阿羅漢,並非只求自我解脫,而是各自深入民間,廣結善緣,化導眾生。

  由此可見,佛教是一個既出世而又入世;既自利而又利他的、關心社會、服務人群的宗教。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9-2 09:09:35 | 顯示全部樓層
(二)佛教以實現「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為宏願

  基於佛陀慈悲喜舍的本懷,佛弟子們對社會應盡責任就更為被強調。大乘佛法教導佛弟子應報答四恩——父母恩、眾生恩、國王恩、三寶恩,或天下恩、國主恩、師尊恩、父母恩。《心地觀經》雲:如是四恩,一切眾生平等荷負。既然我們每一個人都荷負四恩,就應知恩報恩:報效父母、師長、國家、社會乃至全人類,此乃不容推諉的責任。

  被稱為大乘經中之王的《華嚴經》,教導學佛人應恒順眾生、平等饒益一切眾生,鞠躬盡瘁為眾生服務,滿足眾生的種種需求,對眾生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有無異。(《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服務眾生應如母愛子,如仆事主,不思回報,切實為眾生療治疾病、賑濟貧困、撫恤孤獨鰥寡;種植園林果樹、便利來往行人;為利益眾生而學諸技藝,乃至代諸眾生,受種種苦,令其解脫。(《華嚴經.十回向品》)通過如此利益眾生的不斷修行,廣結善緣,累積福慧,引導無量眾生同修善行、共趣佛道,逐步實現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宏願。

  大乘菩薩道六度、四攝的踐行,其實就是投入社會、服務眾生的活動;菩薩行者要以無緣的大悲心,徹底的報恩心,勇敢地肩負起利樂法界眾生、度盡法界眾生,同趣佛道、同生佛國、共證菩提的重任。又豈止是承擔地球人間的社會責任?

  (三)入世濟世的菩薩精神是當代佛教的必走之路

  據佛經的記載,自從佛陀成道之後,除了每年三個月的雨季,是安居不外出之外,幾乎每天都會率領弟子們,到人間遊化說法,關懷人間大眾的疾苦,宣說脫苦之道,勸勉人間大眾都應發心利益眾生。除了在《增一阿含經》卷十一中,有錠光佛說了菩薩所行法;同經卷十九中,有彌勒菩薩請示六波羅蜜法,即布施、持戒、忍辱、禪定、智慧;而《雜阿含經》卷二十,明載有四攝法,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可見六度與四攝,一向被認為是大乘的菩薩法門,早在《阿含經》中已出現了。

  六度中的布施行是利他門,持戒行看似自利門,可是五戒被稱為五大施,持戒行也含攝了菩薩的三聚淨戒,那便也是利他門了。四攝法的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則全屬於利他行的方便法。

  在《阿含經》中處處鼓勵佛弟子們當行布施,這是佛教的社會福祉觀。因為解決貧富懸殊的社會現象,除了合理的經濟制度,其最好的辦法,便是鼓勵人人都樂意布施。而布施包含那些項目呢?《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七的〈邪聚品〉中有雲:

  複有五施,令得大福,雲何為五?一者造作園觀,二者造作林樹,三者造作橋梁,四者造作大船,五者與當來、過去(的人)造作房舍住處。

  這五個項目,都是社會大眾的公共設施,包括了造作公園及其建築物、森林、橋梁、大船、旅舍。這些在現代社會中,多半已由政府負責建造了,但是尚有政府做不到的公益福利,均可由民間團體、社會大眾布施,例如對流離失所的災民、難民,貧病交迫、饑寒相煎的窮人、病患,均應伸出援手,施衣食、給醫藥。教他們謀生的方法和技巧,乃至例如於《中阿含經》卷四十七的《瞿曇彌經》、《雜阿含經》卷四十八的一二八四經所見,也教奴婢及貧窮的人們,發起布施的歡喜心,解除了心靈的貧窮,就能面對物質的貧窮而不以為苦。

  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後,佛教的社會慈善事業,在菩薩道思想的推動下,得到進一步的實行,如早在北魏時期,僧只粟之設就有儉歲、賑給饑民的意圖。當時朝廷已明智地意識到通過鼓勵宗教組織辦理慈善事業,比自身直接經辦更有實效。此後,寺院建義倉、悲田坊、安樂坊、養病坊、安濟坊,甚至專收社會不願問津的麻瘋病人的癘人坊、福田院等,在史書中屢有記載。另外,宋代朝廷令僧人掌辦漏澤轅圜,即埋葬無主屍首的填埸亦值得一提。自佛教在中國生根後,凡跨越家族、宗族的社會化的民間公益事業,如修橋鋪路、開挖溝渠、植樹造林、放生護生等,往往借助寺院發起或有僧人參與、主持。在災荒或戰亂年代,各寺院普遍施粥、施衣、施藥、施棺,也是舉目無親的的人們的避難所。這些都是佛教社會工作所扮演角色的雛型。時至今日,佛教的社會功能當然遠不止於此。不過由此說明了,入世濟世的菩薩精神,已是時代宗教的必走之路。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9-2 09:10:10 | 顯示全部樓層
三、真正的發菩提心應該勇往直前、毫不畏退

  我們都知道,菩薩道之所以殊勝,是因為菩薩必須要做到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而且是永不退心。

  在《雜譬喻經》卷一中有一個老和尚與小沙彌的故事,正是很好的說明:

  一天,老和尚帶着小沙彌出門行腳,無論行走在廣闊無邊的叢林,或翻山越嶺,老和尚都逍遙的走在前面,小沙彌背着行李緊跟在後,一路上兩人相互照應,彼此為伴。

  小沙彌走着走着,心想:難的人身,但短短數十年生命卻必須經曆生老病死、受六道輪回之苦,真是太苦了!不過,既然要修行,就要立志做菩薩救度眾生;因此我不能懈怠,要趕快精進才行!

  想到這裏,走在前面的老和尚突然停下腳步,面露笑容的回頭對他說:來,包袱讓我來背,你走我前面。小沙彌雖然感到莫名其妙,但仍照老和尚的指示,放下包袱走在前面。

  走着走着,小沙彌覺得這樣真是逍遙自在啊!而佛經裏說,菩薩必須順應眾生的需要而行各種布施,這真是太辛苦了!況且天下眾生苦難多,到何時才能救得完呢?不如獨善其身,過這種逍遙自在的日子就算了!

  這念頭一起,馬上就聽到老和尚很嚴厲地對他說:你停下來!小沙彌趕快回頭,看到老和尚嚴肅的面容,嚇了一跳!老和尚將包袱拿給他說:包袱背好,跟在我後面走!

  小沙彌想:做人真苦!剛才自己還那麼開心,才一轉眼就變得很難過,人的心念真是不穩定啊!凡夫心很容易動搖,還是修菩薩行好,起碼我可以面對苦難眾生,跟很多人結善緣,做一些我做得到的本分事。

  這時,老和尚又面帶笑容的回頭招呼他,並將行李拿去自己背,請他走在前面。

  小沙彌就這樣反複的發心、退心,直到第三次再起退心時,老和尚又用很嚴厲的態度對待他。小沙彌終於忍不住心中的疑惑,請問道:師父,您今天為什麼一下子要我走前面,一下子又要我走後面,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老和尚說:你雖然有心修行,但是道心不堅固。感動時就發大願,卻又很快退失道心;這樣進進退退,要到什麼時候才能成就?

  聽到老和尚的說話,小沙彌感到很懺悔。當他重新生起菩薩心時,老和尚要他走在前面,他就不敢了。他說:師父,這次我是真正發心,要以萬丈高樓平地起的大心大願為道基,一步一步向前精進。

  老和尚聽了很高興,對小沙彌也起了讚歎、尊重之心,一路上兩人有說有笑的並肩走着。

  佛教裏說:勇猛心易發,長遠心難求。菩薩發心是何其的不容易,而發心之後要堅持不失,那就更難了。

  真正的菩薩發心,應該是勇往直前,毫不畏退,正如《無量義經.十功德品》雲:出生入死,無怖畏想;於諸眾生,生憐湣心;於一切法,得勇健想,如壯力士,能擔能持諸有重者;是持經人,亦複如是,能荷無上菩提重寶,擔負眾生,出生死道。

  在此惡濁的世間,要行一切善事,如果沒有堅定的毅力,是絕不可能成功的;必須要如壯士般的勇猛精進,才能肩負重任去推行善法。

  而能受持此經的人也應該如此,能夠看出世間的一切本來就是難行的,但是,雖難行而能行,要任勞任怨地向前邁進,這才是真正的菩薩道。

  從經、傳中我們可以看到,佛陀救度眾生,所遇到的困難比我們不知要多多少倍,但是佛陀卻能一一克服難關。相較之下,我們就更應該拿出勇猛的精神,克服一切的阻礙。身為佛弟子都有擔負如來家業的責任,非但要替佛陀弘揚救度眾生的教法,更要腳踏實地,以身作則來從事救度眾生的志業,這就是菩提重擔--這是為佛弟子者責無旁貸的使命。

  結語

  近數十年來,香港社會經曆了許多大事、難事、煩惱不如意事,當然也有喜事、令人光榮、樂意之事;普羅市民大眾無可避免地經受着憂、喜、苦、樂的生活況味與人生百態。時代在發展,時代需要宗教;社會在進步,社會需要宗教。宗教在香港社會中勢必繼續扮演其獨特的社會角色,發揮其殊勝的社會功用。

  隨着社會結構性的改變,我們可以預見香港佛教未來的發展是光明和充滿希望的。這些結構性改變包括:(一)國內穩定、開明的宗教政策,讓中國佛教有健康和正常的發展,繼而令中國佛教和香港佛教能互相補助、互相支持;(二)香港特區政府平等對待各宗教,讓香港佛教能重建形象,確立應有的地位;(三)佛教世界性的興起和受到尊重,亦把佛教在香港乃至國際的形象得以提升;(四)人間佛教的推行,把佛法生活化和實用化,令更多人接觸佛教,並能在現實生活中體會到佛法的好處。

  除了以上所說的各種因素外,香港佛教本身已具深厚根基和大量資源;香港有逾百萬的信徒,接近全港總人口的七分之一,遍布在香港社會各階層及行業之中。因應社會的需求,香港佛教應更年輕化及需要更多的弘法人才,以帶領港人在動蕩的社會和充滿壓力的生活中,尋找心靈的安樂與生命究竟的皈依處。 

  面對國事、社會事、大眾事,我們不要考慮個人的得失利益,要以無我、利他的精神,一切以香港社會之利益為利益;應以登高望遠的視野、無比寬闊的胸懷,積極發揮佛教的感召力與團體凝聚力,以及求同存異、忍耐包容、共存共榮的精神;發揚人間佛教的優良傳統,落實人生佛教的關懷理念,推行大乘,饒益眾生,促進香港社會的繁榮穩定;無論是在弘法利生、文化事業、社會福利、慈善服務、文化傳播及旅遊事業等多方面,必將契合香港社會的時代脈摶,與時並進,奮力開拓,邁入新的裏程,與香港社會同甘共苦,同願同行,共渡時艱,共創輝煌。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23 19: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