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英國的PMC Fact.8落地喇叭於2009年就已經正式登場,雖然在各大音響展中經常看到他的身影,但一直沒機會和他獨處,現在Fact.8終於來到U-Audio的視聽室內,讓我有機會能夠細細品味。
外型簡約時尚 符合居家風格
目前Fact系列共有三款喇叭,這次的主角Fact.8最早推出,在該系列中算是二當家,隔年PMC又推出了較小的Fact.3書架喇叭,而大哥Fact.12落地喇叭一直到2013年才正式登場。相較於過去PMC喇叭的傳統造型,新Fact系列的箱體設計變得簡潔俐落,面板由寬變窄,增添幾分時尚感,以Fact.8為例,面板寬度縮減至15.5cm,跟CD外盒差不多寬,整個喇叭看起來更為纖細修長,喇叭網罩從傳統的插鞘固定改成磁鐵固定,因此在面板上看不到任何多餘的孔洞,原本的木頭腳座改成手工拋光的鍍鉻金屬材質,每一處小細節都是為了讓Fact喇叭看起來更美觀,輕易融入居家生活風格之中。
新Fact系列的箱體設計變得簡潔俐落,面板由寬變窄,以Fact.8為例,面板寬度縮減至15.5cm,跟CD外盒差不多寬,整個喇叭看起來更為纖細修長,喇叭網罩從傳統的插鞘固定改成磁鐵固定,因此在面板上看不到任何多餘的孔洞。
ATL先進傳輸線式設計
正面看起來變纖細了,但是側面箱體頗深,實際量測了一下才知道有 38 cm之多,做淺一點不行嗎?不行!這是原廠的設計用心,因為裡面搭載了新一代ATL(Advanced Transmission Line)「先進傳輸線式」設計,必須要有足夠的箱體容積才能在內部規劃出傳輸線的通道,增加低頻量感與延伸能力。傳輸線式的基本理論是用四分之一波長來計算,所以在設計喇叭之前先決定好想要達到的低頻頻率,然後再依據「速度=頻率x波長」公式求得波長數據,接著取波長的四分之一值,就是傳輸線導管的長度了。以Fact.8來說,原廠提供的低頻數據為28Hz,所以箱體內部的傳輸線長度就是3 公尺左右。
Fact.8裡面搭載了新一代ATL(Advanced Transmission Line)「先進傳輸線式」設計,必須要有足夠的箱體容積才能在內部規劃出傳輸線的通道,增加低頻量感與延伸能力。
重新開發單體
Fact.8採兩音路三單體設計,單體並未沿用既有元件,而是重新開發適合這款喇叭的新單體。首先是和SEAS合作開發的19mm SONOMEX軟半球高音,高頻可延伸至30kHz,分頻點更可低至1.7kHz,等於是減輕了中低音單體的工作負擔,另外在高音振膜前面還有一層金屬網罩,開孔大小、距離都經過精密計算,讓高音擁有更好的擴散性能,原廠說用家不必拘泥於小小的「sweet spot甜蜜點」(我們稱之為皇帝位),一樣能夠感受到鮮活的音像。
在高音下方還有兩只5.5吋低音單體,振膜表面經過特殊霧化處理,可以承受大音壓,單體框架採用鋁鎂合金材料製成,具備質量輕、剛性高、散熱佳的優點。原廠行銷經理Andy Duffield來台受訪時曾表示,這顆低音單體的振膜比PMC任何一個都來得輕,懸邊又軟,對於細微訊號能夠即時反應,又能承受巨大音壓。再搭配先前提過的ATL先進傳輸線式設計,讓身材纖細的Fact.8輕輕鬆鬆就能達到28Hz的低頻延伸。
圖左為PMC和SEAS合作開發的19mm SONOMEX軟半球高音。圖右則是5.5吋低音單體,振膜表面經過特殊霧化處理,可以承受大音壓,單體框架採用鋁鎂合金材料製成,具備質量輕、剛性高、散熱佳的優點。
自行調整高、低頻補償
轉到喇叭背面,第一個看到的是霧銀色喇叭端子,這是PMC特別訂製的元件,包含跳線接片在內,導體以銅為主,表面經過鍍銀處理,所以看起來才會是霧銀色的。在喇叭端子上方還有兩個小小的撥桿,分別負責高音(+2dB、Flat、-2dB)、低音(Flat、-3dB、-6dB)調整,畢竟每一位用家的聆聽空間大小、吸音、反射條件都不相同,有了這個增減補償的功能,讓Fact.8更容易融入空間之中,也讓用家更容易調整出自己喜歡的音色,節省許多力氣。
PMC對於分音器的設計也下了不少功夫,Andy受訪時強調,Fact.8採用24dB四階分音,軍規等級的玻璃纖維電路板有特厚的銅箔電路,有助於傳導。電容選用不僅要從個廠牌中找到聲音最好的,更以精準為優先考量。至於元件配對,同一對喇叭必定使用數值最接近的電阻電容,確保聲音最相近。分音器組裝完成後還要經過嚴格的聆聽測試,最後才進行安裝。由於分音器的精準度對聲音有很大影響,原廠在這個環節花了很多功夫。
act.8採用24dB四階分音,軍規等級的玻璃纖維電路板有特厚的銅箔電路,有助於傳導。電容選用不僅要從個廠牌中找到聲音最好的,更以精準為優先考量。
霧銀色喇叭端子是PMC特別訂製的元件,包含跳線接片在內,導體以銅為主,表面經過鍍銀處理,所以看起來才會是霧銀色的。
細膩鮮活的音色
Fact.8的阻抗8歐姆、效率89dB,雖然原廠強調這對喇叭並不難驅動,但我還是準備了擁有250瓦輸出功率(8歐姆)的Linear Acoustic LA100M單聲道後級與LA-V4 II前級來伺候Fcat.8,訊源則是以MacBook Pro透過USB輸出至B.M.C Pure DAC。試聽地點就在U-Audio自家視聽室內。
先播放慕特的35週年精選輯ASM35,剛開聲就能感受到Fact.8濃郁卻不失清新的音樂質地,乾淨漆黑的音樂背景將慕特的小提琴凸顯出來,就好像一盞聚光燈打在小提琴身上,注意力立刻集中在小提琴的獨奏,音像清楚凝聚在中央,慕特運弓時的力道變化與弓弦摩擦的質感鮮活細膩,還能聽到琴身共鳴,小提琴弦音紮實有肉、細膩卻不刺激。當樂團開始Tutti的時候,整個音樂氣勢突然迸發出來,反應速度非常快!音場往喇叭外面開展開來。
改聽聽鋼琴演奏,譬如Irina Mejoueva梅葉優娃彈奏的「Chopin: 21 Nocturnes蕭邦21首夜曲」,在Fact.8上聆聽鋼琴顆粒珠圓玉潤,琴音密實飽滿又帶有優雅的光澤,而且還有很多很多的細節,梅葉優娃輕柔的鍵觸、琴音共鳴清晰自然,曲目接近尾聲時,音符淡淡的延伸,好像慢慢飄散在空氣中,美極了!另一張Emil Gilels彈奏的「貝多芬:升c小調第14號鋼琴奏鳴曲-月光」,從第一樂章開始,一顆一顆的琴鍵音符跟先前聽到的一樣圓潤飽滿,曲勢沉穩和緩,似乎略帶傷感又很優雅,整個心情都沈澱下來。接著直接跳到第三樂章,和先前的氛圍完全不同,琴鍵顆粒在演奏家的指尖下快速彈跳,每一個強奏的反應乾淨俐落,絲毫沒有拖泥帶水,而且力道強悍能量感充沛,強弱變換清晰明確,不知不覺摒住了呼吸,一口氣聽完。
大動態的低頻實力
接下來我想聽聽Fact.8的低頻表現如何?先聽「The Dali CD Vol.3」發燒測試專輯,放膽加大音量聆聽最後兩軌節奏強烈的電子樂,Fact.8展現出的是既深沉又快速的低頻節奏,完全不會讓你感覺到那種隆隆不絕於耳的低頻嗡鳴,所以即使在大音量下聆聽,還是覺得輕鬆無壓力,盡情享受明快的低頻節奏,相當過癮!接著換上「喝彩Bravo」,第一軌「鼓.舞」狂猛的中國大鼓壯碩無匹、顆粒分明,小鼓敲擊清脆快速,整首曲子動態變化很大,非常考驗音響系統,Fact.8在這個項目輕鬆過關。當大鼓猛擊的時候,聽到的是充滿震撼力的低頻氣勢,每一次敲擊都震撼著胸膛,小鼓群出現的時候,清脆的鼓聲輕快靈動,顆粒感清晰明確,強弱變換之間充滿各種演奏細節,譬如鼓手的喘息聲、鼓架共振的細微聲響毫無遺漏,整首曲子聽完Fact.8絲毫不現疲態、不軟腳,沒想到如此纖細的Fact.8也有如此優秀的低頻實力。
挖掘錄音中的細微表情
不過我最喜歡用Fact.8來詮釋人聲演唱,不過厚、不偏瘦,聽起來直接自然沒有額外調色,譬如The Stockfich DMM-CD/SACD Vol.1」老虎魚發燒專輯,第一軌Chris Jones演唱的「No Sanctuary Here」,Jones的音像輪廓清楚,形體大小適中,聲音密度很好不會太過肥厚。第二軌「Closer」,Steve Strauss的歌聲聽來一樣直接自然不誇飾,負責伴奏的各種樂器音色鮮活、定位清楚,一直到結尾,當所有伴奏樂器都停止,只有沙鈴持續到最後,那種沙沙的顆粒感非常細膩真實,就這麼凝聚在眼前,相當有趣。
Fact.8很擅長挖掘錄音中的細微之處,譬如Nlis Lofgren的「Acoustic Live」現唱演奏錄音,第5軌「Keith Don't Go」,現場觀眾歡呼、鼓掌的聲音細微卻很清楚,勾勒出演唱會現場的氛圍,要是喇叭的解析力不夠好,聽起來可能會糊糊,也許還會以為是雜音干擾。吉他撥彈的弦音爽快不乾瘦,彈到高音時彷彿可以看見他細膩的指法變化,琴弦共振的聲音細節歷歷在目,手掌拍打音箱厚實有肉感,而Lofgren的音像就這麼清楚地站在喇叭中央再往後退一些,嘶喊著「Keith Don’t Go、Keith Don’t Go……」。
最後忍不住還要多聽一首由韓國創作雙人團體J Rabbit的「Looking Around」,這首曲子的音像錄得比較大一些,細節也很多,HaeSun清新細緻的歌聲中可以聽到些微的氣音、唇齒音,負責多項樂器伴奏的Dawoon,彈奏的鋼琴音色清亮,小提琴弓弦摩擦的沙沙質感,讓這首曲子聽起來豐富多彩,聽到這裡已經是在享受而不是在工作!
從外觀來看,新一代的Fact系列已經跳脫出傳統PMC的設計風格,纖細俐落的喇叭線條,展現出屬於現代的時尚品味,有深沈穩健的原木外皮,也有細緻的白色烤漆,能夠輕易融入各種不同居家風格。在聲音的部份,Fact.8不僅擁有PMC厚實濃郁的聲底,更多了清新細膩的高頻聲線。全頻段的音樂實力無論什麼類型的音樂,都能幫助您挖掘出錄音中的細微感動。僅僅是二當家就有這麼迷人的表現,連我都想把家裡的喇叭賣掉,換一對新的Fact.8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