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僱主刻薄 請人難是假象
太陽報 - 周小松(右二)指,各行業缺人手並非本港欠缺勞動力,而是僱主不肯提升工資及改善員工待遇所致。
【太陽報專訊】政府早前在人口政策諮詢文件中提及會優化補充勞工計劃,但多個人手嚴重短缺行業的勞工代表,包括護理、飲食、飛機維修等,均指人手短缺主因是工時長、待遇差及欠缺專業形象,部分僱主又常出「蠱惑」,例如刊登招聘廣告只為收集應徵者資料,再將資料交予勞工處作為「請唔到人」的證據,藉此申請輸入外勞。代表要求有關行業的僱主或商會盡快提高入職者薪酬,並改善現有僱員的各項福利,以吸引新人及挽留人才。
護理業每年均輸入約千名外地勞工,是人手短缺重災區。任職私人護理院舍護士的鄭女士(化名)指,保健員及護理員屬厭惡性工作,加上私人院舍一般要求每天工作十二小時,自然較難吸引新人入行。自法定最低工資前年五月實施後,人手短缺情況更嚴重,原因是部分工種如護衞等,工作量相對較輕,令更多護理員轉行,但私院東主不但無考慮改善僱員待遇,反而進一步剝削僱員,例如無飯鐘及由月薪制改為時薪制,以節省薪金開支,令人手短缺問題惡化。
飛機維修工十年無加薪
任職飛機維修逾三十年的鄧先生(化名)亦指,該行業近十多年幾乎未有加薪,現時入職者僅得八千元月薪,「好多後生仔因為睇咗套電視劇就入咗行,之後先發現完全唔係嗰回事,做唔夠一兩個月就走晒!」勞聯財務主任周小松指,各行業缺人並非香港欠缺勞動力,而是僱主不肯提升工資及改善員工待遇所致,要求政府完成有關研究,盡快實行,例如釋放數十萬名婦女的勞動力及加強再培訓課程,以填補行業空缺,強調輸入外勞是最後一步。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