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說我話: 一代名器Mark CD 轉盤 No.31.5 + 解碼器No. 30.5,望見都流口水,可惜嘥哂
一套兩聲道音響,是一套相當經典的器材,揚聲器中間就是露台,遠眺維港景緻,不過亮點在於他將「一前四後」的擴音機擺上接近天花的層架上,究竟所為何事?
客廳中竟然還有空間放了一部三角琴…
舉高兩手從天花角度拍攝,器材全部「升呢」。
其實他這套系統,他說多半用來聆聽古典音樂,借以調劑繁忙的工作,至於心儀的是經典 Mark Levinson 產品,因此由 CD 轉盤、解碼到前級,都是使用「旗艦舊 Mark」,包括 CD 轉盤 No 31.5,解碼器 No 30.5 以及前級 No.26S 等。
一代旗艦 CD 轉盤 No.31.5,保養極佳,讀碟精神,還有一點:無意放售。
解碼器是前旗艦 No. 30.5。
前級 Mark 仔的 No.26S。
Papworth Audio Technology 的 M200 膽後級,一共用上 4 部。
M200 每部重 18kg,四部加起上就是 76kg。
後級呢?大家都見到他選用了英國 B&W 的 N802,因此功率夠力足秤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決定玩 Bi-Amp,而後級他選用了 Papworth Audio Technology 的 M200 膽後級,一共用了 4 部!這部 M200 別小看它,採用 4 支 EL34 推動,持續功率高達 100 Watts,用來推動「半隻」N802 絕對勝任有餘!
B&W 的 N802。
B&W 的 N802。
因為是 Bi-Amp 的關係,所以喇叭線也要用兩對。
不過較奇怪的是,除了 CD 轉盤一定要放地下方便換碟之外,前級以及 4 部後級全部升上近天花位置的層板!為什麼呢?原來因為曾先生覺得器材太佔空間,因此想到了這個「升呢」方案,不過大家可要明白,單是 M200 後級一部已經重 18kg,4 部再加埋 No.26S,還有 Isoclean Power 的器材承板,重量並非一般層架可以承受,因此曾先生就著設計師為這個層架加入跟結構牆一樣的鋼筋加固,再加以厚身木板。所以這個外表平平無奇的層架,企個人上去跳舞都絕對無問題。
曾先生喜歡復古東西,家中隨處可見。
家居器材,只有一部機頂盒及一部藍光機,家人使用為主。
最後一提,正所謂「力從電起」,曾先生家中有這麼多優秀器材,絕不會嗇惜供電的基建,事實上他已經使用了全棚本地電王 Isoclean Power 的電箱以及隔離牛,令到器材用得上最靚的電源。
電源清一色選用本地電王 Isoclean Power 的產品。
最後要多謝曾先生,他是一位非常友善的人。上集說過他是我認識的其中一位最發燒的人,因為大家見到的這個「相連單位兩套器材」,只是曾先生的其中兩套器材而已,他在加拿大溫哥華,以及中國內地最少還有 3 間別墅中,撥了獨立音效處理的聆聽室,全部再獨立架構優質的兩聲道器材以及家庭影院系統,而家庭影院系統是找專業工程公司精心建造,有緣的話,希望能去開開眼界,也為各位讀者來個詳細報道。
關上窗簾聽,聽感更佳。
開了窗簾聽,遠眺維港,視覺享受更高。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