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3-8-18 01:05:08
|
顯示全部樓層
有人要問第二個問題呢,佛菩薩的法身遍一切處,他們還要來嗎?因為我們的法會,一開始是請他們來,今天下午呢我們是送他們去。《金剛經》已經講了,佛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但是落實到事相上呢,我們這個活動有一個時間,有一個場所。這個時間有一個階段,有開始有結束,在具體的時間空間、具體的因緣下,佛菩薩本來沒有來和去,就如吃飯和不吃飯的問題一樣,他也可以表現出有來有去。佛菩薩沒有來去的意思,是說我們不可以用來和去這樣的概念去界定他,他可以因緣而示現來和去,也可以因緣示現無來無去,佛的自在在此。同時我們也請了很多的六道眾生,特別是那一些受苦的眾生,無始孤魂,請他們來。
我們要為他們立牌位。那麼有人問了,說這麼多的孤魂,這麼多眾生來,第一我們怎麼沒看到呢?第二我們的廟這麼小,我們的內壇也不大,我們的回向堂也不大,我們的牌位那一張紙就更小了,他們這麼多的眾生來,能盛得下嗎?這個問題呢是這樣的,我們看不見他們乃是因為他們是生活在另外一個世界的眾生,雖然是另外一個世界,但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在心上是相通的,他們之所以在另外一個世界乃是因為他們有他們的業緣。如果他們來到這裏,在他們所感應的那個世界,那個時間空間裏面跟我們不一樣,跟我們所顯示的世界不一樣。我們這裏顯示一張牌位紙,在他們那裏可能是一棟房子,可能是一個殊勝的宴席的一個座位,或者是更大的空間,更廣大的空間。空間是相容無礙的,沒有妨礙的。
在《維摩詰經》裏面,維摩詰在一丈見方的房子裏面,方丈就是這樣來的一個詞。在一丈方的房子裏面,接待了無數位佛菩薩和一些羅漢,所以空間無礙的。這一張牌位紙看來小,但是在他的感應裏面是很大的。 打一個比喻來說明這一點,比如我們要到美國去,我們要到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去辦簽證。那簽證的護照,跟我們的巴掌差不多大的簽證,那一張紙並不大,護照並不大。但是就在美國駐中國的大使館扣上那一張巴掌大的戳子。就這個東西就標誌著什麼?標誌著你在美國有一個立身之地了,美國的幾百萬平方公裏你可以在裏面隨便走,這張紙就這麼個意味。你沒有這張紙你去不了,你連飛機都上不了。我們再打一個比喻。我們要考大學,我們考大學考上了,到大學去報到,要憑什麼?憑錄取通知書。錄取通知書那也只是一張紙啊,但這一張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你在那個大學某一個宿舍有你一個鋪位。你在那個大學的教室有你一個課桌,反正那個大學有你一個位置,在那個大學校園裏面生活四年五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所以我打這幾個比喻來幫助我們理解我們做這些佛事和其他世界眾生的關係都是由心所成。所以他也就無礙,無所妨礙。
因此整個這個法會就是布施就是供養,有財布施、有法布施,有香花燈供養,也有法的供養。那麼既然是供養呢,就要講規矩,儀規呀,不能想怎樣就怎樣。所以這樣的法會是非常殊勝的,並不是所有的寺院都能做。為什麼呢?它有一些硬件,要空間,要相當數量的法師,還有懂的人。那麼參與這樣的法會正是我們修集福慧的好機會呀。我們修行要積累福積累慧。整個佛法的修行都可以概括為上供下施。可能你們要問了,我們在禪堂打坐供養誰呀?跟誰也沒有發生關係。我們在禪堂打坐也是在供養佛,供養什麼佛呀?供養自性佛、供養本元自性天真佛。因為禪坐你的佛性顯露,你在成佛的路上前進就是供養他麼。可能有的居士注意到了,我們念經的師父,他們說得挺好上供下施,可為什麼要發紅包給師父?還發紅包?可能你們已經注意到了,這個法會呢,它是由香港旭日集團楊勳居士發起的,他是齋主。所以這樣大型的法會,要有齋主發願,發願來組織。居士可能想,出家人來修行,怎麼還要紅包?說真的我們巴不得不要紅包,從我們出家人本心來說巴不得不要紅包,但是不行。
第一、居士發心跟師父結緣,供養師父,我們要是不接收,這個犯我們自己的一條戒。我們出家人自己的戒、菩薩戒。為什麼呢?因為居士他要以供養僧眾來修福慧,我們不給他機會,所以就不行。第二、這個法事之所以能夠成就,它要靠僧團的力量,靠僧眾集體的力量,所以這個居士正是以這種方式來和僧團結緣,緣就是聯係、關係。所以這個紅包不是那麼好得的,它是一根線、它是一個聯係,有了這個聯係,這個居士他把他的善根因緣,他把跟三寶的關係,以非常強有力的,看得著,摸得著的方式強化了,因此說,在這個意義上說,居士供養師父給師父的紅包,他應該感謝師父,為什麼感謝?師父成就他的修集福慧,供養三寶,感謝師父給他一個機會結緣。這個觀念正好跟世俗的觀念不同,世俗上的人如果有一個人給別人錢的話,應該是得到錢的人說謝謝謝謝。佛教裏正好倒過來,居士供養師父應該是居士謝謝師父給他的機會,謝謝寺院給他這個機會。所以會修行的居士,他們就是這樣做的。我今天講的這些,居士們不要誤會,不是在向你們化緣,因為這裏我沒把你們當外人,這些就是說作為在家居士修行福慧,我把規矩和道理講給你們聽,本來在南方佛教非常普及的地區,這些話都是廢話,多餘的。在北方呢,不然,我覺得講一講,大家了解一些常識、有一些不理解的居士、不理解的人,他就會不理解這種現象。香港旭日集團的楊氏兄弟,他們是最懂得供僧,通過供僧,修集福慧。所以他們每年到柏林寺做普佛都要跟師父父們結緣,要拿一些錢,而且交錢的時候非常恭敬,要跪下來,還要磕頭。旭日集團在石家莊也有分公司,我認識的一個熟人在那個分公司,他跟我講,有一次他的分公司的一個職員在背後議論說,用很粗俗的話說他真傻把錢給別人而且還跪下來給別人磕頭,世界上哪有這麼傻的人呢?我認識的這個熟人就給他說,是啊,他傻你聰明,可是你在他下面打工,他是老板。這裏就是說這就是人的智慧,因此說,供養僧眾是修集福慧資糧,主要是福,修集福德資糧的重要手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