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研究員抱有一股藝術執著和認真、勇於挑戰 ,但同時面對技術上人手的極限;偶因絲毫不正中的安裝,音盆和音圈就要報廢、廢時又失事。他們有適量解救的辦法,就是安裝兩支或三支的活動螺絲來作「定心支片」的微調,即使有 0.1 至 0.3m m 的圓芯偏差也可用人手調校;後來不少廠商不願面對這麻煩的工序,流水作業生產、貨如輪轉才是生意之道,寧願向磁隙妥協,造闊一少點磁隙,生產工作就順利得多了。或許,可能加大磁體可補救少許不足,兼且有見擴音機輸出功率日增月大,有靠擴音機去補嘗喇叭效率的問題了。漸漸隨著時代轉變, Hi Fi 友不一定全部要求音樂的感性、微細弱音、直率坦蕩的音樂或音樂感染力。還有另一策略,假如在 Hi Fi 市場上挑起 Hi Fi 友玩音場、動態或衝擊力,那麼若配合大功率擴音機再加上錄音清澈又鏗鏘的音效唱片,就足夠消費者玩得痛快;因此音響市場的 Hi Fi 友或樂迷就更出現兩極化的發展,各持己見、自得其樂可以了。有些 Hi Fi 友為了找尋別人認同而四出拉票,儘力令異派加盟自己陣地,在無形中建立音樂派與音效派對峙的局面常有。
聲箱接線柱:自古至今,低檔次的喇叭系統是直接將奀奀的電線 ( 所謂喇叭線 ) 銲在喇叭聲箱內,沒有使用聲箱接線位;在高檔次的高要求,就是使用聲箱接線位,可以自由選擇喇叭線,就提高玩味了。另外,有人認為 simple is the best , 竟將自己價值不非的喇叭系統廢掉接線柱,直接將大蟒蛇般粗大的喇叭線銲在箱內的分音器內,又因大蛇太粗壯的金屬線芯,不易被三數十瓦特的電熱銲槍所能征服,易產生接觸不良的銲錫點(假銲),這絕對達不到 simple is the best 的理想,而且令使用者帶來十分不方面。其實無叉勝有叉、無蕉勝有蕉是取其簡單,直通車免了部份中途阻滯,是一方面的理念;不過若因上述敝點而衍生另方面的反效果,反而不智呢?
我曾經嘗試將現在已表現得相當出色 Artist 訊號線,以同樣線材料加倍份量地造另一對心寄厚望的訊號線,所寄望的是線材料份量加倍 ---- 理應其聲音能量有一倍的回報、低音預期是加倍雄厚;但得出的結果是所有音效比前的減半,是遺反一廂情願的推理,結果就打消這念 頭 。 Artist 訊號線是兩組芯一網所扭合而成,外表套上熱縮膠通,我嘗試多種不同牌子和不同產地的熱縮通,竟發現各種不同熱縮通套在 Artist 訊號線上面都令這線產生不同聲音表現,這結果令我十分嗟異,當然更令不少用者費解。我所能理解的是,不單在直流內阻或在銅芯純度 N 的數字為著眼點,應可看深一層面,就是上述所提到鮮為人知或談論的因素,才是對音響線材聲音表現的最大支配者。
或許,歐洲專業錄音室鑑聽線材廠家有更深入的數據理念是秘密資料,是商業秘密沒有向外公開,那麼就更有深入多層的造線材料與理學,對外仍是一個迷;在實際上,歐美的高級線材廠商並不多公開或張揚其設計理論,也沒有以純度 N 值作招徠。
有時我有感而發,耳聞 坊間自命不凡且滿口理論的俠士談及各類牌子線材、純度 N 值、又或銲線方式與及銅芯數量,他們談得津津樂道;我卻慚愧自知仍站在膚淺的階段,不宜憑有限的知識以武斷的話來充當專家。一般的理論是接線愈短損耗和失真愈小,會是更好聲的。電鍍銀接線通常因為誇張了中高音段,易有刺耳感覺,通常都是 1.5M 聲音淳和於 1M ,這是因為長度的因素,其損耗可收歛了部份刺耳的聲音。在 Artist 線材上有另一發現,原來較長一點的線材聲音是優於短一點的,按次序是由最靚聲的開始排列: 1.825M 、 1.5M 、 1.2M 、 1M ,這Artist線好聲情況跟一般的鍍銀線完全不同。 Artist 訊號線、喇叭線與電源線其聲音是同一特點和方向,即是線材長一點的多一點分析力、從容度、微細弱音更明顯,樂器與人聲分隔度更高。 Artist 單以長度來看 有這表現,不易叫初級層面理論者所理解,我們祇能借上文所討論的深入多幾個層面設計線材的理念上找到少許鳳毛麟角的資料,來暫時滿足個人好奇的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