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員
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處隨緣延歲月終身安分度時光
- 積分
- 100
|
樓主 |
發表於 2013-7-25 03:12:38
|
顯示全部樓層
三、決定生西
佛法的宗派非常之繁,其中以淨土宗最為興盛。現今出家人或在家人修持此宗,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者甚多。但修淨土宗者,若再能兼修藥師法門,亦有資助決定生西的利益。依《藥師經》說:“若有眾生能受持八關齋戒,又能聽見藥師佛名,於其臨命終時,有八位大菩薩來接引往西方極樂世界眾寶蓮花之中。”依此看來,藥師雖是東方的佛,而也可以資助往西方,能使吾人獲得決定往生西方的利益。
再者。吾人修淨土宗的,倘能於現在環境的苦樂順逆一切放下,無所掛礙,則固至善。但是切實能夠如此的,千萬人中也難得一二。因為我們是處於凡夫的地位,在這塵世之時,對於身體衣食住處等,以及水火刀兵的天災人禍,在在都不能不有所顧慮,倘使身體多病,衣食住處等困難,又或常常遇著天災人禍的危難,皆足為用功辦道的障礙。若欲免除此等障礙,必須兼修藥師法門以為之資助,即可得到《藥師經》中所說“消災除難離苦得樂”等種種利益。
四、速得成佛
《藥師經》,決非專說世間法的。因藥師法門,惟是一乘速得成佛的法門。所以經中屢雲:“速證無上正等菩提,速得圓滿”等。
若欲成佛,其主要的原因,即是“悲智”兩種願心。《藥師經》雲:“應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慈悲喜舍平等之心。”就是這個意思。前兩句從反面轉說,“無垢濁心”就是智心,“無怒害心”就是悲心。下一句正說:“舍”及“平等之心”就是智心,餘屬悲心。悲智為因,菩提為果,乃是佛法之通途。凡修持藥師法門者,對於以上幾句經文,尤宜特別注意,盡力奉行。
假使不如此,僅僅注意在資養現實人生的事,則惟獲人天福報,與夫出世間之佛法了無關係。若是受戒,也不能得上品圓滿的戒。若是生西,也不能往生上品。
所以我們修此藥師法門的,應該把以上幾句經文特別注意,依此發起“悲智”的弘願。假使如此,則能以出世的精神來做世間的事業,也能得上品圓滿的戒,也能往生上品,將來速得成佛可無容疑了。
藥師法門甚為廣大,上所述者,不過是我常對人講的幾樣意思。將來暇時,尚擬依據全部經義,編輯較完備的藥師法門著作,以備諸君參考。
最後,再就持念藥師佛名的方法,略說一下。念佛名時,應依經文,念曰“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不可念“消災延壽藥師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