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7198|回覆: 64

[琴棋書畫] 揚州八怪

   火..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7-19 16:45: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揚州八怪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揚州八怪」是清代乾隆年間活躍在江蘇揚州畫壇的革新派畫家總稱,即「揚州畫派」。其具體人數不止8人,綜合《揚州畫苑錄》、《天隱堂集》、《甌缽羅室書畫目過考》、《愛日吟廬書畫補錄》、《古畫微》、《中國繪畫史》等各家說法,計有15人。今多採李玉棻《甌缽羅室書畫目過考》的說法,指金農、鄭燮、黃慎、李鱔、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八人。其他被稱為「揚州八怪」尚包括華嵒、高鳳翰、邊壽民、陳撰、閔貞、李葂、楊法等。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揚州八怪」的共同特點是,他們憤世嫉俗,不向權貴獻媚,了解民間疾苦。重視思想、人品、學問、才情對繪畫創作的影響。他們的文學及書法修養都很高。畫題以花卉為主,也畫山水、人物,在於繼承宋、元以來,等寫意的傳統,擺脫了畫壇上保守派格遵墨規的影響,高度發揮了即景寫生,即景抒情的創造意念。他們又都擅長書法、文學、印章。因之形成「詩、書、畫」綜合藝術的整體,人稱「三絕」,為書法及繪畫藝術的發展,開闢了新的途徑,和當時的所謂「正統」畫風迥然不同。

金農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清代書畫家(1687年-1764年),揚州八怪之一。字壽門、司農、吉金,號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好遊歷,久居揚州。由於人生際遇坎坷,平生未做官。少年受業於何焯,並與丁敬等相交,乾隆元年(1736年)被薦舉博學鴻詞科,入京未試而返。

金農是揚州八怪的核心人物。他在詩、書、畫、印以及琴曲、鑒賞、收藏方面都稱得上是大家。他博學多才,善詩、古文,精鑒別金石、書畫;工隸書,書法淳樸,楷書自創一格,有隸意,號稱漆書;亦能篆刻,得秦漢法;五十歲後開始畫竹、梅、鞍馬、佛像、人物、山水。尤精墨梅。具造詣新奇,筆墨樸質,別開蹊蹺;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機勃發,古雅拙樸。


金農 紅蘭花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金農初不以工書為念,然書法造詣卻是「揚州八怪」中最有成就的一位,特別是他的行書和隸書均有著高妙而獨到的審美價值。他的隸書早年是「墨守漢人繩墨」的,風格規整,筆劃沉厚樸實,其筆劃未送到而收鋒,結構嚴密,多內斂之勢,而少外拓之姿,具有樸素簡潔風格,但是到了五十歲既負盛名之後,有意「駭俗」,他獨創一種「渴筆八分」,融漢隸和魏楷于一體,被稱為「漆書」的新書體,筆劃方正,棱角分明,橫劃粗重而豎劃纖細,墨色烏黑光亮,猶如漆成,這是其大膽創新、自辟蹊徑的標誌。

金農隸書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金農 行書硯銘冊 四頁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他首創的漆書,是一種特殊的用筆用墨方法。"金農墨" 濃厚似漆,寫出的字凸出于紙面。所用的毛筆,象扁平的刷子,蘸上濃墨,行筆只折不轉,象刷子刷漆一樣。這種方法寫出的字看起來粗俗簡單,無章法可言,其實是大處著眼,有磅礴的氣韻。最能反映金農書法藝術境界的是他的行草。他將楷書的筆法、隸書的筆勢、篆書的筆意融進行草,自成一體,別具一格。其點畫似隸似楷,亦行亦草,長橫和豎鈎都呈隸書筆形,而撇捺的筆姿又常常近于魏碑,分外蒼勁、靈秀。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代表作有:《東萼吐華圖》、《空捍如灑圖》、《臘梅初綻圖》、《玉蝶清標圖》、《鐵軒疏花圖》、《菩薩妙相圖》、《瓊姿俟賞圖》等。著述有《冬心詩鈔》、《冬心隨筆》、《冬心畫梅題記》、《冬心畫馬記》、《冬心雜著》等書。

金農《紅綠梅花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此畫從款題中可知是金農將元人辛貢、王冕所創的粉、白梅法,集寫于一畫之中的傑作。全幅花枝繁密,生機勃發。以大筆淡墨畫幹,濃墨點苔,枝條疏密有致。勾花點蕊,以粉朱、鉛白點染花瓣,清麗透逸,有暗香浮動,韻清神幽之感,款署「七十三翁杭郡金農記」。是作者晚年的代表作之一。

金農《梅花竹石》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此畫在構思佈局與筆墨意趣上各有特色,筆觸古拙, 在輕盈瀟灑的風姿中含有沉厚穩健的意趣, 淡墨點花, 薄而潤, 富有色彩感;畫中自題:「古來畫梅誰最好,僧中獨數華光老。花光衣缽付吾人,信手寫來得其真。曾聞花光能畫影,墨暈含苞偏耐冷。石門畫梅兼畫月...... 」畫墨梅一枝,岩石數塊。

金農《玉壺春色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此幅《玉壺春色圖》是他為同鄉前輩龔翔麟所作。以淡潤的墨色、蒼渾的筆觸鋪染出古樹寬厚的老幹,使之突兀而上,旁插入三五斜枝,不僅豐富了畫面層次,更突出了青梅的如珠似玉,清純可愛,風韻雋朴秀雅。在技法上,他博采各家之長,參以自己古拙書風的金石意趣,通幅以沒骨法寫出。形成瘦如饑鶴、清如明月、崛如虯龍的獨特風格。以此古香滿幅的畫面,抒發傲視高標的精神,表達潔身自好的態度。在「為梅兄寫照」的同時,也為自我寫照。「戲拈凍筆頭,為畫意先有」。

金農《梅花圖軸》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樓主| 發表於 2013-7-19 16:45:34 | 顯示全部樓層

鄭燮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鄭燮(1693年-1766年),字克柔,號板橋、板橋道人,江蘇興化大垛人,祖籍蘇州,清朝官員、學者、書法家。世稱鄭板橋。鄭燮為官清廉,後來因老病罷官客居揚州,身無長物,只有寥寥幾捲圖書,便以賣畫為生。其詩、書、畫被世人稱為「三絕」。其詩宗陶淵明、陸放翁,畫竹似蘇東坡。鄭燮以篆、隸、草、行、楷等各種書體的字形,並以蘭草畫法入書,形成有行無列、疏密錯落的書法風格,創造了「六分半書」的書體,後人亦稱之為「板橋」體。

父親鄭立庵是縣私塾教師,教授幾百名學生。鄭燮自幼隨父親讀書,愛讀歷史書和詩文詞集,博學強記,所讀的書都能背誦。少年時在真州毛家灣讀書。康熙年間中秀才、雍正壬子年間(1732年)到南京鄉試中舉人。乾隆元年丙辰(1736年)赴北京禮部試,中進士。乾隆七年(1742年)出任山東范縣令。

乾隆十一年(1746年)調任濰縣縣令。鄭燮為官,愛民如子,任濰縣縣令時,正逢荒年,不顧他人阻擾,開倉貸糧,令老百姓寫借條,救活一萬多人;還大興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飢民工作就食。當年入秋又歉收,鄭燮把老百姓的借條,一把火燒掉;濰縣老百姓感戴他的恩德,為他建立生祠。鄭燮對於民事處理公正,十二年沒有一件冤案。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帝游山東,封鄭燮為書畫史,鄭燮自刻印章一枚:《乾隆東封書畫史》。

鄭板橋在《板橋自敍》中寫道「酷嗜山水。又好色,尤多金桃口齒,及椒風弄兒之戲。然自知老且醜,此輩利吾金幣來耳。有一言幹與外政,即叱去之,未嘗為所迷惑」。因嗜吃狗肉,大學士紀曉嵐曾有宴請鄭《狗肉全席》大餐代乾隆皇求畫趣事,畫作收藏於故宮。著作有《板橋詩鈔》、《板橋詞鈔》、《板橋家書》、《板橋題畫》、《板橋先生印冊》等自刻本行世。


鄭板橋《蘭竹芳馨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此畫寫兩山相對,懸崖溝谷之上,蘭竹叢生,相對而發,遙相呼應。山石以枯筆寫出,幾點橫皴,便描盡山勢之險。濃墨撇寫蘭竹,飄逸瀟灑,氣韻飛動。鄭板橋一向重視詩、書、畫三者的結合,以期形成不可分割的一體,在這幅畫中詩畫相輔,互為點襯,反映了中國文人畫的特點。

鄭板橋《竹石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他由官到民,由士變商,由文人畫家轉為職業畫家的生活經歷,最終形成了疏離正統藝術、標新立異、以怪為上的畫風,在中國美術史上有其重要地位。亦充份在畫作中表露無為。

鄭板橋《蘭菊四屏》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他的畫以竹、石、蘭、菊為最工,用筆秀勁瀟灑,多而不亂,少而不疏,濃墨畫花,濃淡疏密,神理俱足。

鄭燮《甘谷菊泉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此幅以南陽甘谷菊花益壽延年之傳說入畫。巍峨的高山,峭壁陡立,一股飛泉奔突直瀉崖下,懸崖下長著兩叢茂菊,葉壯花豔,華滋優秀,構圖奇峻,意境高曠清逸。筆墨放縱,揮灑淋漓,新意獨具。款題:「南陽甘谷家家菊,萬古延年一種花。」鄭燮畫作多蘭竹,寫菊甚少,此圖殊為難得。


李方膺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李方膺(1695年-1755年),字虯仲,號晴江,別號秋池、白衣山人,江蘇南通人,善畫梅、蘭、竹、菊,尤以畫梅著稱。李方膺生於南通州一個書香世家,其六世祖曾任明戶部郎中,父親李玉兩度做過京官,後任福建按察使。綿延七代的詩書家風,使李方膺得以接受完整的文人教育,詩文書畫皆能,博學多才。

1728年雍正帝為更新吏治,實行全國薦才,李方膺以「賢良方正」受到舉薦。1729年隨父進京,受到雍正召見,特旨交主管河南、山東的河東總督田文鏡委派為沿海知縣。1730年李方膺任山東樂安知縣。當年夏秋之際,樂安大水成災,萬家漂櫓,情勢緊迫。李方膺未得上司批准,開倉賑濟,下令動用庫存皇糧一千二百石,以工代賑,募民築堤,緩解了災情。但隨即因私開官倉被青州府彈劾。總督田文鏡未予置理,反而稱讚李方膺膽識過人,有功於民,1732年又將其提任莒州知州。

1751年冬,李方膺解任合肥知縣後,在南京寄居金陵(南京)項氏借園,自號借園主人,善畫梅、蘭、竹、菊,尤以畫梅著稱,作品縱橫豪放、墨氣淋漓,粗頭亂服 ,不拘繩墨,畫梅以瘦硬見稱,老乾新枝 ,欹側蟠曲。常往來揚州賣畫以資衣食,和金農、鄭燮交誼甚篤。嘗作墨梅卷,袁枚、金農、鄭燮為之題。有印章二十九方,其寫梅所用印章曰:“梅花手段”。卒年六十。著有梅花樓詩鈔。款識:癸酉冬日晴江筆;鈴印:李 方鄒(連珠陰陽)、覺道人(朱)。藏印:婺源齊彥槐鑒藏書畫 (朱) 印


李方膺《瀟湘風竹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李方膺常喜歡描繪以風雨為背景的竹石。此軸以禿筆濕墨逆筆取勢畫風中之竹,通過竹葉的獨特造型,表現出狂風大作的動態,使不可見的風有了可視的形象,如詩雲:「畫史從來不畫風,我于難處奪天工。請看尺幅瀟湘竹,滿耳丁東萬玉空」。南京博物院藏。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7-19 16:45:35 | 顯示全部樓層

羅聘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羅聘(1733年-1799年),字遯夫,號兩峰,又號花之寺僧、衣雲、別號花之寺、金牛山人、洲漁父、師蓮老人。祖籍安徽歙縣,後移居江蘇甘泉(現今江都)。為金農入室弟子。出身於詩禮之家,幼年喪父,家道中落,後跟隨金農學畫,工於人物、佛像、山水畫,專為富豪之家畫像。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羅聘到南京賣畫,認識袁枚。眼珠是藍色,自稱有陰陽眼,在北京的時候,以《鬼趣圖》轟動當時文壇。

其妻方婉儀,號白蓮居士,亦工梅竹蘭石,子羅允紹、羅允纘,皆善畫梅,時稱「羅家梅派」。今為位於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的羅聘宅,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鬼趣圖卷》是他的存世名作,羅聘以誇張手法描繪出一幅幅奇異怪譎的鬼怪世界,藉以諷喻社會現實,堪稱古代傑出的漫畫。袁枚、姚鼐、錢大昕、翁方綱均為之題詠。詩作有《香葉草堂集》。


羅聘《醉鍾馗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羅聘《花卉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此畫是仿沈周的筆法所作的一幅小寫意花鳥畫。畫中一株山茶花葉繁茂,後有嶙峋奇石聳立,奇石以焦墨勾出形狀,淡墨暈染,山茶設色清麗、兼工帶寫。梅花則飛筆點出,天然之趣盎然。

羅聘《湘潭秋意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此圖用筆挺秀,丰姿瀟灑,是他得意之作。

羅聘《竹石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此畫中以濃淡二墨寫竹竿枝葉,水墨撇脫,隨意揮灑,以濃淡枯潤的變化,盡現竹之風致意態,有雲霧迷瀠之感。畫意空靈濕潤。小溪之畔,怪石嶙峋,以幹筆濕墨勾染點皴,色澤凝重,富有體積感。此畫反映了作者駕禦筆墨的高超水準,是不可多得的一幅寫竹佳作。

羅聘《荔枝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李鱓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李鱓(1686年-1762年),字宗揚,號復堂,又號懊道人,江蘇興化人。康熙五十年舉人,康熙五十三年以繪畫召為內廷供奉,但因不願受「正統派」畫風束縛而被排擠出來。乾隆三年以出任山東滕縣知縣,「以忤大吏罷歸」。在「兩革科名一貶官」之後,在揚州賣畫為生。與鄭燮關係密切。

李鱓早年畫風工細嚴謹,頗有法度;早年師從他的同鄉魏淩蒼學畫山水,於宮廷作畫時師從隨蔣廷,後來拜從高其佩(指頭畫大師),中年始轉入粗筆寫意,落筆蒼勁,大膽潑辣,縱橫馳騁,揮灑自如,感情充沛,不拘繩墨,富有氣勢。在揚州時又從石濤的筆法中得到啟發,遂以破筆潑墨作畫,風格為之大變,形成自己任意揮灑,「水墨融成奇趣」的獨特風格,其作品曾遭到畫風保守者的反對,認為過於霸悍之氣。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李鱓喜於畫上作長文題跋,字跡參差錯落,使畫面十分豐富。擅花卉、竹石、松柏,與李葂同為寫意荷花的代表人物,都喜歡、擅長畫瘦荷、枯荷、殘荷,繼承了八大山人(朱耷)的傳統,銀鉤鐵劃,富有力度,展示了他們桀驁、郁勃的心態,但同時在筆墨上又趨於圓潤,有石濤影響的痕跡,其作品對晚清花鳥畫有較大的影響。 傳世作品有《五松圖》、《芭蕉萱石圖》、《墨荷圖》、《浴鳧圖》等。

李鱓《松石紫藤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此畫中蒼松高大挺拔,聳立天地之間,枝幹虯勁盤旋。紫藤碎玉珠花,盤繞垂掛枝頭。松下一叢牡丹,國色天姿,明豔動人。作品工整細緻,設色雅致,為畫家初師蔣廷錫時之作,雖沒有他後期豪放宕逸的風格,但自有清雅秀潤的韻味。上博館藏。

李鱓 花卉草蟲 扇面 設色紙本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李鱓《螃蟹扇面》絹本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李鱓《芭蕉萱石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李鱓《五松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汪士慎

汪士慎(1686年-1759年),字近人,號巢林,又號溪東外史,安徽歙縣人。生於歙縣富溪村,排行第六,人稱「汪六先生」。好飲茶,有「汪茶仙」之稱。曾居揚州,以賣畫為生。善墨筆梅、蘭、竹,尤以畫梅著稱。清淡秀雅,別有風韻。五十四歲以後,雙目失明,乃作狂草,自號「心觀道人」,金農稱其「盲其目不盲其心」 。善詩,精篆刻和隸書;性愛梅,常至梅花嶺賞梅,擅畫花卉,筆墨清勁。居揚州以賣畫為生,安貧樂道。

汪士慎與金農相友善。筆墨習染,逐臻妙境。尢以畫水仙、梅花清妙獨絕。金農謂其:「畫梅之妙,與高西唐(高翔)異曲同工。士慎畫繁枝,千花萬蕊,管領冷香,儼然灞橋風雪中。西唐畫疏枝半開蟬朵,用玉樓人口脂抹一點紅,良縑精楮,各臻其微。」汪士慎傳世有《巢林畫集》、《三清圖》、《春風香國圖》、《墨松圖》、《蘭竹圖》、《梅花圖》。


汪士慎《鏡影水月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寫明月之夜,一佛伏坐于水塘之邊,靜賞水中之月,神態安閒自得,有脫離塵世,悠然於佛門生活之感。畫下端有作者題詩一首:“鏡中之影,水中之月;雲過山頭,獅子出窟。汪士慎善畫梅花,此幅人物畫在汪士慎的作品中較為少見。款題:“清湘老人曾有此幅,近人偶一摹寫,以博明眼一笑。” 款下有 “士慎”、“甘泉山人” 白文方印,另鈐 “七峰草堂” 白文方印。有 “包氏松溪鑒賞之印” 的鑒賞印章。

汪士慎 《春風香國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此畫以梅蘭竹、牡丹為題。梅花清淡秀雅,以墨筆寫幹,稍加點染,曲折秀逸。墨線勾花,略罩淡粉,鉛白點蕊,神清韻足;中鋒撇寫蘭葉,轉折有致,以朱砂點寫花冠,淡墨點心,新穎不俗。牡丹花葉以淡墨潤染,鉤勒花瓣罩染輕粉,暈染有濕潤清麗,水氣空朦之感。

汪士慎 《梅花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此畫清淡秀雅,瘦勁姿媚,使我們看到了作者畫梅的獨特風格。金農曾評日:「巢林畫繁枝,千花萬蕊,管領冷香,儼然灞橋風雪中。」但我們看到作者遺存的梅花作品中,枝、花並不太繁,是以疏朗清瘦見長,給人一種疏影瀟灑、冷香四溢的感覺,這幅《梅花圖》便可作為佐證。

汪士慎 《春風三友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此畫寫春天山間蘭、梅盛開,新篁抽發的情景。墨色濃淡相襯,點蘭、勾梅、撇竹,用筆瘦硬遒勁,揮灑舒放,自然天成。自題「春風三友。青杉書屋士慎」。

《隸書觀繩伎七古詩》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此軸錄中唐劉言史所作七言古詩一首,書于雍正三年(1725年)中秋前二日,自識:「近人汪士慎書于擁萬山堂。」下鈐「漸翁」、「近人」、「夢泉生」印三方。題下鈐「士慎」。本幅無藏印。此軸為汪士慎四十歲時所書。書法清勁,用筆挺秀纖細,結字方整,波、挑之勢具漢隸風格,但從總體來看,仍受明代及清代早期隸書的時尚影響,傳統多於變化。


黃慎

黃慎(1687年-1772年),初名盛,字恭壽、恭懋,號癭瓢子,東海布衣等,福建寧化人。僑居揚州,善畫人物、花卉、蔬果。筆姿放縱,風格豪放。亦工詩,畫。少年喪父,家貧,事母至孝,學畫為業,師從同鄉畫家上官周,後以賣畫為生,作品多取材自歷史人物、神仙佛道、樵夫漁父。三次至揚州賣畫,與鄭燮、李鱓等人有往來,鄭燮贈他詩:「愛看古廟破苔痕,慣寫荒崖亂樹根;畫到情神飄沒處,更無真相有真魂。」

代表作品有《商山四皓圖》、《漱石捧硯圖》、《伏生授經圖》、《東坡玩硯圖》、《醉眠圖》等。


黃慎《蓮鷺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此幅是黃慎的花鳥畫大作,此圖寫水塘邊荷花叢中兩三鷺鷥覓食小景。雖是小景,但氣勢很大,數枝荷花作三組,中通外直,勁拔挺立,荷葉飽筆濕墨,濃重寫出,酣暢淋漓,揮灑自如。荷花狂草勾出輪廓,生機靈動。菡萏露角,蓮蓬出頭。三隻鷺鷥均從荷叢之後露出,兩側一正,悠閒自在。

黃慎《醉眠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醉眠圖》是黃慎寫意人物中的代表作:李鐵拐背倚酒罈,香甜地伏在一個大葫蘆上,作醉眼態。葫蘆的口裡冒著自煙,與淡墨烘染的天地交織在一起,給人以茫茫仙境之感,把李鐵拐這個無拘無束,四海為家的「神仙」的醉態刻劃得獨具特色,畫面上部草書題:「誰道鐵拐,形肢長年,芒鞋何處,醉倒華顛」十六個字,再一次突出了作品的主題。

黃慎《漁翁漁婦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此圖寫一漁翁身背魚簍,手拈魚鉤,鉤上撲一小魚,笑容可掬,面向魚婦,似述家常;而漁婦則回首目對老翁,聆聽其述。漁翁漁婦,動態生動,呼應密切。人物衣紋作織線描,或連勾帶染,挺勁放縱;以草書之筆入畫,枳具功力。作者雖師法陳老蓮,上官周,然又自創新意。此圖為水墨大寫意,僅于漁翁面部,手部,略施淡赭。畫左上自題:“漁翁曬綱趁斜陽,漁婦攜筐入市場,換得封存中監菜米,其餘沽出橫塘酒。甯化癭飄子孫黃慎。”鈐“黃慎”白文,“恭壽”朱文兩印。

黃慎《西山招手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7-19 16:45:36 | 顯示全部樓層
高翔

高翔(1688年-1753年),字鳳岡,號西唐、樨堂,一作西堂,江蘇揚州甘泉人。終身布衣,性格高傲,與石濤、金農、汪士慎為友。一生布衣,性格清高孤傲,與汪士慎意氣相投。青年時便與寓居揚州的石濤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石濤曾有「誰將一石春前酒,漫灑孤山雪後墳」之句,李斗《揚州畫舫錄》記載石濤死後,高翔每年為他掃墓,「至死弗輟」。《廣陵詩事》亦載此事。善畫山水,其次是梅花。山水畫取法弘仁、石濤,用筆簡練秀雅,但大幅山水缺乏氣韻,筆墨鬆散,然取材於揚州的近景山水則別具情趣。擅八分書,又善寫詩,工篆刻,師法程邃,與汪士慎、丁敬齊名。高翔畫梅以疏枝瘦幹取勝,晚年右手殘廢,常以左手作書畫。

高翔《夏山草廬》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高翔與汪士慎皆以梅花名世,又各具特色,金農評道:「畫梅之妙,在廣陵得二友焉。汪巢林畫繁枝,高西唐畫疏枝,皆是世上不食煙火人。」又與高鳳翰、潘西鳳、沈鳳併稱「四鳳」。能詩,其子高增輯其遺詩成《西唐詩鈔》,惜已失傳。傳世作品有《彈指閣圖》《溪山遊艇圖》等。

高翔《彈指閣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彈指閣圖》是高翔園林小景畫的代表作,是寫實作品,兼有歷史價值。 彈指閣在清代揚州的西邊,為文思和尚的居址。竹門、籬笆、古樹、鳥巢、人物烘托著一個小小的佛龕,肅穆幽雅、煞是宜人,然而這只是內境實物,目光向上眺望時,則是長題、天空。那偌大的空白,正是高翔宏大氣度的生動表現,正是高翔的宏大氣度與秀逸雅靜相融合的結晶。高翔《彈指閣圖》畫了大小、長短不同的三幅分送友人。

高翔《溪山遊艇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畫面構圖簡潔明晰,院落和房舍散佈,古樹參天,江中一渡船,船上人物以最簡潔的筆調勾成,不能再減少一筆,而人的動態已被表現得十分清晰,作者功力由此可見。

高翔《山齋讀書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此圖寫喬柯崇崗之下,綠蕉翠竹之間,有士子讀書茅堂,窗外泉聲淙淙,日長山靜。筆墨簡淡,清氣滿幅,可以想見畫中人與執筆作畫人之高致。是其真跡中之佳者。



高鳳翰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高鳳翰(1683年-1749年),字西園,號南村又號且園,晚號南阜山人,膠州(今山東膠州市)人。生於書香門第之家,其父學養頗高。在父親的影響之下,年幼的高鳳翰已在文學上顯示出卓越才華,他博覽群書,才華橫溢,《聊齋誌異》的作者蒲松齡也與他結為忘年之交,後來高鳳翰為《聊齋誌異》作跋,曰:「文人失職而志不平,毋亦當事者之責也。」由此可見他們相當投契。

雍正五年(1727)舉孝友端方,官徽州績溪知縣。早歲知名,嘗奉漁洋(王世禎高鳳翰)遺命,為私塾門人。後又受尹元孚(會一)、盧雅雨(見曾)知遇。工書、畫,草書圓勁。善山水花卉,縱逸不拘於法,純以氣勝,兼北宋之雄渾,元人之靜逸。花卉亦奇逸得天趣。乾隆二年(1737年)病廢右手,遂以左手作畫,號「尚左生」。艱苦力學,書、畫為之一變,生拗蒼勁,更富奇趣,為時所稱。其人博學精藝術,尤豪於詩,早為王士禎所稱賞。繆篆印章、蒼古樸茂,全法秦漢。嗜硯如癡,所藏皆手琢,並自為銘詞。著有《硯史》及《擊林》、《湖海》、《岫雲》、《鴻爪》、《歸雲》、《青蓮》、《南阜老人全集》、《六印山房印記》等集。


高鳳翰 書法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高鳳翰《雪菊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此圖以疏筆淡墨勾寫菊花,下筆迅疾,以濃墨寫意山石、葉脈,頗見精神。背景以淡墨刷染,花石周圍留出空白,給人以白雪覆蓋之感。畫風率意粗放,行筆落墨中透溢出古拙的韻致。此圖為作者右手患疾改用左手所作。

高鳳翰《雪景竹石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此圖描寫天氣清寒,湖石罩雪聳立,在皚皚白雪中,高竹枯草,隨風搖曳。雪景用水墨從背景拓出,濃淡掩映得宜。白雪覆蓋著幾枝綠竹,生意盎然,顯得雪意更足。

高鳳翰《花卉、山水冊》冊頁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一)空山孤立,歸雲左手戲識。印文:左手、丁巳殘人、南阜歸雲
(二)香色領群芳,天香更擅場。不然空國色,那許號花王。老阜左手並題。印文:南阜居士
(三)向于泰州客邸曾見樊會公畫冊,甚愛其蒼古秀媚,今憶意為之。南阜記。印文:左臂、南阜居士
(四)蕉葉垂陰翠幕寒,小紅低俹儼覆蘭幹。嬌憨略揭橫斜角。半露猶藏怕客看。仿青藤道人畫意,南阜左手戲。印文:翰印、南阜居士
(五)秋林鴉陣。左手並題。印文:左臂、南阜居士
(六)玉露泠泠滴未幹,擎將金盞出朱欄。嫩黃傾得鵝兒酒,欲為西風破曉寒。老阜左手並拈句。印文:南阜居士、左手、豔洗六朝卑
(七)將去金陵過花逯,剛看六朝松,石鑿有圖作,聊以仿佛為之。南阜山人左手。印文:鳳翰、阿家翁、老秀才
(八)高低探得郎官雀,老懶才過圮二橋。仿拾得山人畫並題,雲阜道人左手識。印文:南村、老秀才
(九)此冊系友人攜來屬畫,留西亭遲久,而後竣事。其中頗覺當意,遂以另冊易之。是歲甲子偶兼小健遊戲,各綴小詩漫識前幅存之,老阜左手。印文:黃山故吏、白岳外臣、鳳、須其自來不以力構鑒藏印:茜春、花都青城將軍後裔
      

本冊為高鳳翰「左手」時期所畫的八開精品冊頁,畫題中說是見了「樊會公」的作品才畫的,樊會公即「金陵八家」中的樊圻,畫家樊圻善寫山水、花鳥小景,作品以「穆然恬靜」的格調,多是著墨不多,筆觸細膩,清爽皎潔,明媚動人,受到世人的推崇。高鳳翰以左手來畫出如此精湛的冊頁,並不多見。


多謝欣賞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7-19 17:04:00 | 顯示全部樓層

Collections of Chinese Calligraphy Works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金農(1687-1764年),揚州八怪之一。字壽門、司農、吉金,號冬心,又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別號很多,有:金牛、老丁、古泉、竹泉、曲江外史、稽梅­主、蓮身居士、龍梭仙客、恥春翁、壽道士、金吉金、蘇伐羅吉蘇伐羅(佛家經典上蘇伐羅­即漢文金字,蘇伐羅吉蘇伐羅就是金吉金)、心廿六郎、仙壇掃花人、金牛湖上會議老、百­二硯田富翁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久居揚州。人生際遇坎坷,平生未做官,曾被荐舉­博學鴻詞科,入京未試返。

他博學多才,精篆刻、鑒定,善畫竹、梅、鞍馬、佛像、人物、山水。尤精墨梅。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机勃發,古雅拙朴。嘗署款曰金吉金,梵典金為蘇伐羅,故鐫一印曰蘇伐羅­吉蘇伐羅。又有印曰金牛。乾隆元年(一七三六)荐舉鴻博。嗜奇好古,收金石文字千卷。­精鑒賞,工書,楷隸本之國山及天發神讖兩碑,而自創一格,在隸、楷之間。印章擺脫文、­何,浸淫秦、漢,偶亦用此兩碑法。喜為詩歌、銘贊、雜文,出語不同流俗。

年五十始從事于畫,涉筆即古,脫盡畫家之習,良由所見古跡多也。初寫竹師石室老人,號­稽留山民,繼畫梅師白玉蟾,號昔邪居士。畫佛號心出家盦粥飯僧。又畫馬自謂得曹、韓法­,趙王孫不足道也。其山水花果布置幽奇,點染閒冷,非复塵世間所睹,蓋皆意為之。問之­則曰貝多龍窠之類也。

生平好游,晚寓揚州賣書畫以自給,為揚州八怪之一。妻亡無子,遂不复歸。卒年七十七。­一作七十八。著冬心題畫、冬心畫記及冬心詩鈔論畫雜詩二十四首。著有《冬心先生集》、­《冬心雜畫題記》、《冬心齋硯銘》。傳世書跡有《度量如海帖》,今流入日本。《盛仲交­贊》,絹本漆書。

代表作有:《東萼吐華圖》、《空捍如洒圖》、《腊梅初綻圖》、《玉蝶清標圖》、《鐵軒­疏花圖》、《菩薩妙相圖》、《瓊姿俟賞圖》等。著述有《冬心詩鈔》、《冬心隨筆》、《­冬心畫梅題記》、《冬心畫馬記》、《冬心雜著》等書。

金農是揚州八怪的核心人物。他在詩、書、畫、印以及琴曲、鑒賞、收藏方面都稱得上是大­家。金農從小研習書文,文學造詣很高。濃厚的學養使他居于揚州八怪之首。但是金農天性­散淡,他的書法作品較揚州八怪中的其他人來說,傳世作品數量是非常少的。金農,浙江錢­塘人。他生活在康、雍、乾三朝,因此他給自己封了個三朝老民的閒號。金農的書法藝術以­古樸渾厚見長。他首創的漆書,是一種特殊的用筆用墨方法。金農墨濃厚似漆,寫出的字凸­出于紙面。所用的毛筆,像扁平的刷子,蘸上濃墨,行筆只折不轉,像刷子刷漆一樣。這種­方法寫出的字看起來粗俗簡單,無章法可言,其實是大處着眼,有磅礡的氣韻。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7-19 17:04:46 | 顯示全部樓層
禾都色「江南7怪」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7-19 17:34:46 | 顯示全部樓層
同醜8怪有矛關係架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7-19 17:36:00 | 顯示全部樓層
八怪哈哈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7-19 17:36:09 | 顯示全部樓層
個個都有門手藝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7-19 17:42:51 | 顯示全部樓層
揚州八怪我比较認識多一点是鄭板橋,所以亦比較欣赏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7-19 17:43:23 | 顯示全部樓層
抄飯就天過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7-19 18:03:38 | 顯示全部樓層
件件精品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7-19 18:23:55 用手機發表 | 顯示全部樓層
揚州出精品!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7-19 18:28:34 | 顯示全部樓層
對揚州炒飯有興趣D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7-19 18:45:05 | 顯示全部樓層
Wanbaolung 發表於 2013-7-19 16:45
高翔

高翔(1688年-1753年),字鳳岡,號西唐、樨堂,一作西堂,江蘇揚州甘泉人。終身布衣,性格高傲,與 ...

演化成金庸筆下的江南七怪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7-19 19:19:22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藝術真係博大精深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7-19 19:35:05 | 顯示全部樓層

First time to learn these names.....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7-19 19:53:29 | 顯示全部樓層
very good paintin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7-19 20:13:39 | 顯示全部樓層
剩係聽過鄭板橋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7-19 20:22:52 | 顯示全部樓層
呢八怪都係高手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26 18: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