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881|回覆: 8

[琴棋書畫]

  [複製鏈接]
簽到
2122
發表於 2013-7-16 14:13: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SL888 於 2013-7-16 15:23 編輯

瑟是中國的一種傳統彈撥弦樂器。外形類似古琴和箏。瑟有25根弦,每弦有一柱。按五聲調式定弦。(圖:河南固始縣侯古堆出土的春秋時期的瑟)瑟最早的使用記載於《詩經》(《詩經小雅鹿鳴之之什鹿鳴》:「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在唐朝以前很流行,以後則較少見,但其使用一直延續到現代。

1.jpg

瑟曾銷聲匿跡千年之久,而今“幽蘭漢樂”將傳說中的聲音再次呈現於舞台之上,琴瑟合鳴,樂聲如流水,如鳳鳴,如南風,如月行,引我們走進大自然深深的芬芳裡。

2.jpg

名稱:瑟
部首:王
釋義:瑟〈名〉
(指事。從珡,必聲。本義: 古代撥弦樂器。形似古琴,每弦一柱,但無徵位) 瑟,庖犧所作弦樂也。 ――《說文》 大瑟小瑟。 ――《禮記·明堂位》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3.jpg

4.jpg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樓主| 發表於 2013-7-16 15:06:3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SL888 於 2013-7-16 15:08 編輯

起源

01300000684314126657655604260.jpg


瑟的起源十分久遠,在考古發現的弦樂器中所佔的比重最大。它的出土地點集中在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並且絕大多數出自東周楚墓。其他如江蘇、安徽、山東和遼寧等省,只有一點零星發現。文獻記載“庖羲氏”作瑟。

傳說在夏代已經有瑟了。甲骨文上的“樂” 字,上面就是“絲”字,下面是一個“木”字。瑟要用弦,那麼瑟的產生應該在蠶絲出現之後。瑟弦的原料,至少有能夠巢絲的技術才可能製出弦線。先秦前後的弦樂器就是琴和瑟。

另外一個推測,象琴瑟這一類樂器,可能和狩獵的弓弦有關。當然,弓弦的原料也可以用牛筋或其他動物的皮筋條製作。我們在1984年復制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瑟,最粗的幾根低音弦,用的就是牛筋弦。

歷史

瑟是我國最早的彈弦樂器這一,先秦便極為盛行,漢代亦流行很廣,南北朝時常用於相和歌伴奏,唐時應用頗多,後世漸少使用。
《詩經·小雅》有:“......琴瑟擊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穀我土女。”這是見於古籍最早的記載,說明瑟至少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孔子擅鼓瑟,用來為詩歌伴奏,在當時,孔子鼓瑟是獨立成家的,號稱“孔門之瑟”(《論語·先進》;“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
《周禮·樂器圖》記載:雅瑟二十三弦,頌瑟二十五弦,飾以寶玉者,曰“寶瑟” ,繪文如錦者,曰“錦瑟”。
《漢書·郊祀記》說:“太帝命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能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後來瑟的製作漸精,用途更加廣泛。在周代祀奉文王的家廟裡的一張瑟,上面係有染成朱紅顏色的絲弦,底部有著疏朗的音孔、彈奏時能發出舒緩的聲音來
1973 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大量竹筒和樂俑,從中可以看出,瑟在西漢之初流行地區很廣,並經常和竽一起為歌舞伴奏。流傳下來的漢詩中也有不少提到瑟,如宋子候的《董嬌饒》:“·······歸來酌美酒,挾瑟上高堂”。古代瑟在鄉飲酒禮、鄉射利、燕禮和大射儀中,都是伴奏聲樂的主要樂器。
魏晉南北朝時代。瑟常用於相和歌的伴奏。

01300000108674121265955786362.gif
樂甬

隋唐時期,瑟曾用於伴奏“江南吳歌,荊、楚西聲,總稱清商樂”。

唐代陸龜蒙、杜牧、李白和李嶠等許多詩人,都在作品中提到了瑟,如李商隱的“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等,可見瑟在當時運用之廣。以後則在音樂中逐漸少用。

本世紀30年代,我國著名的民族音樂團體——上海大同樂會(鄭覲文創辦),曾製作了庖犧瑟(50弦)和百弦大瑟,並在增大音量、改善音色和方便演奏等方面都作了探索。庖犧瑟改傳統單柱(一弦一柱)為連柱(七弦或八弦共用一柱),並在嶽山外採用活軫,調音非常方便。百弦大瑟顯著地擴大了音域,它採用雙排連柱交插支弦的方法,既不過分增寬共鳴箱,又方便了演奏,為繼承和發展我國民族樂器作出了貢獻。瑟的形制古瑟由整塊木料雕鑿而成,長方形,張有20多根絲弦,分三組。

考古
瑟常見於古代文學,如《詩經·關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和李商隱以此命題的詩《錦瑟》。後世的成語「膠柱鼓瑟」也出自於瑟的演奏。《論語·先進》記載孔子批評子路彈瑟的方式:「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
另外,前279年的澠池之會上,秦昭襄王要求趙惠文王為他奏瑟,以藉機羞辱對方。
考古學上,在湖北、湖南和河南等地出土了很多古瑟,以東周的最多。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7-16 15:10:38 | 顯示全部樓層
外形構造

23.jpg

瑟的琴箱為平臥的中空長方形,面微隆起。琴箱一般為整木製做,下有底板。有的時候琴箱側面和底面有出音孔。在琴箱表面,首段有一個較長的「岳山」(用以架弦的硬木),尾端有三個短岳山和四個枘,用來固定琴弦。一般的瑟有25根絲製的弦,平行琴體排列。每弦下有一可移動的柱(又稱碼子、雁柱),用來調音。
中等的瑟長度為100-160厘米,以上稱為大瑟,以下稱為小瑟。
相傳古代的瑟有50弦,《漢書·郊祀記》載:「太帝命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能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史載也有23弦的瑟,如《周禮·樂器圖》:「雅瑟二十三弦,頌瑟二十五弦」。20世紀30年代,鄭覲文創立的上海大同樂會又對瑟進行了改良,製作了50弦的庖犧瑟和100弦的大瑟。

24.jpg

使用

瑟的音質飽滿,高音清脆、中音明亮、低音渾厚。其音域五聲調式可覆蓋五個八度。可以獨奏或合奏,或者用來伴奏歌唱。古代常與古琴或笙合奏。
演奏者一般將瑟橫放於膝前,左右手交替配合彈奏。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7-16 15:12:24 | 顯示全部樓層
製作方法

images.jpg

瑟一般有三種構造的製作方法:
其一,用整木掏雕成瑟體,在另裝底板,安插其他部件。這是比較原始的製造方法。春秋時期至戰國早期楚瑟多用此種方法;
其二,瑟面板用獨木製成,四周另圍薄牆板,此類性質比較多見;
其三,完全採取拼合的方式,即不僅底板、牆板以木板拼成,連瑟的面板也用多塊木板拼合而成。瑟首尾兩端髹漆。瑟面大多光素,少數繪有變形鳳鳥花紋、幾何紋。

在江陵楚墓中常出現有一種用整木做成的瑟。中部比兩側板要高一些,兩頓略寬。底部底板兩端各挖一凹槽,無共鳴箱,也有的瑟底部中間挖一長方形凹槽,以散音。
談到瑟的工藝,我們一定要了解瑟的外觀紋飾,裝飾華麗。楚人是非常喜歡瑟的。
出土的各地方的古瑟都有彩繪精緻,以及各種形狀浮雕的外表。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河南信陽長台關楚墓出土的幾件彩繪錦瑟(長台關錦瑟紋飾圖)。該瑟首尾和兩側均塗以黑漆,中部為素面,嶽山上繪菱紋,兩側的黑底上則塗以對稱的連續金銀彩的變形卷雲紋,在首尾兩部及其旁側立牆板上還繪有精緻的系列圖案,即有射獵圖、出獵圖、巫師圖、巫師持法器圖、巫師戲蛇圖、巫師戲龍圖、群獸圖、群獸圖、燕樂圖、默禱圖、縛獸圖等,並將獵人、伎樂人、貴族、巫師等各種人物形象及各種動物描繪得栩栩如生。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7-16 15:16:13 | 顯示全部樓層
音樂書籍

4020205241530ba3e58403.jpg

宋朝陳暘《樂書》中提及了瑟的演奏

元朝熊朋來(1246—1323)著有六卷《瑟譜》,記載了25弦瑟的製作、指法,並收錄了已有的瑟曲和為《詩經》作品配創的瑟樂

姜夔寫有《琴瑟考》

明朝朱載堉寫有十卷《瑟譜》

清朝王鼎宜也寫有《瑟譜》


9015822908c18082e1cb852b27260a40_1.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7-16 15:17:5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SL888 於 2013-7-16 15:20 編輯

箏與瑟的區別
 
01300000108674121250292365132.jpg
瑟的演奏

1、構造
相同:整木斫成,面稍隆起,體中空,體下嵌底板。
不同:瑟面首端有一長嶽山,尾端有三個短嶽山。尾端裝有四個系弦的枘。常用瑟是二十五根弦。箏面首端有一前嶽山,尾端有一個後嶽山。有三個出音孔(也有兩個出音孔的),目前常用箏共有二十一根弦。

15.jpg

2、定弦
瑟基本上是按五聲音階調弦,後世定弦法略有變化,正中一弦也可彈奏,按五聲音階或七聲音階定弦。箏的音域與弦的數量有關。二十一弦為四個八度零小三度,一般以最低音為D,按五聲音階定弦。從定弦看瑟和箏區別不大。

3、彈奏
瑟:指法是大、食、中、無名各指分別向內外方向撥弦。名為擘、托、抹、挑、勾、剔、打、摘,共八種。左手在必要時可按抑柱左弦段而取變化音。箏:基本指法:勾、托、抹、大撮、小撮、搖、闢、打、勾托抹托、托抹勾打。右手行聲,左手做樂,右手彈奏聲音再通過左手揉按滑顫取得變化音從我自己彈奏上看,

瑟和箏彈奏技巧很是相似。可能最大區別就是因為瑟面和箏面不同,彈奏時候落指自然不同,發出的聲音也許不同了。

4、音色
因瑟體較古箏大,而且都是單弦發音,所以,瑟的發聲在低音區略空泛,高音區略顯單薄。


20090825111753122.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7-16 15:23:25 | 顯示全部樓層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7-16 23:46:12 | 顯示全部樓層

嘩, 這個練指法及音準已經好蝦人囉.  要踏入熟稔及精進的階梯.  真是要花心機與時間.  還要有一個好導師指導才可以.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7-16 23:56:43 | 顯示全部樓層
又係古箏變種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26 06: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