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氣道是一種根源於日本大東流合氣柔術的近代武術,主要特點是在「以柔克剛」,「借勁使力」,「不主動攻擊」。現在一般所稱的合氣道有分為日本與韓國兩種流派,彼此在各自發展之下已有一些差異。
[url=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 原網址。
日本合氣道
日本合氣道創始人植芝盛平在年輕時就曾學過柔術。1915年拜於大東流合氣柔術總本部長武田惣角門下,並跟隨武田擔任指導者。1920年,受到大本教創始者出口王仁三郎的邀請,在京都的綾部開設「植芝塾」教導柔術,並融入了大本教的教義與思想,建立了另一種風格。因為大本教裡來往的軍人很多,對於他日後的成就幫助很大。約兩、三年後,由於受到「靈言」的影響,植芝在武術上的研究越來越注種精神層次,並開始發展出異於合氣柔術,而屬於自己研究出的一套武術理論。1922年,他的這套理論正式被命名為「合氣武術」。1931年,在海軍大將竹下勇的協助下在東京成立皇武館道場,1940年成立財團法人皇武會以推廣合氣武術。1942年,皇武會已開始使用「合氣道」這個名稱;1948年皇武會正式改名為合氣會。
日本合氣道的特徵在於切入對手死角,破壞對手重心,以關節技及摔技為主。不以蠻力攻擊對方,而是將對方的力量引導至無威脅的方向,甚至吸收化為自己的力量而反擊。強調技巧與年齡、性別、體格無關,完全以調和與使用自己的氣,控制與破壞對手的氣來決定勝負。
除了運用身體的招式之外,日本合氣道亦有使用劍、杖等武器的招式。
韓國合氣道
韓國合氣道是參考日本大東流合氣柔術並加入一些其他武術混合而成的新流派,為韓國人自行發展的一種武術。與日本合氣道的不同主要體現於韓國合氣道加入了很多以跆拳道為基礎的踢打技,而且經過長時間的演變已經不再被動。其關節技、投技和摔技也已經跟日本合氣道有很大區別;韓式合氣道的殺傷力很強,特別是關節技。韓式合氣道的主旨是破壞中心、剛柔互濟,一旦對手失去重心,想要擊敗對手、打退敵人便是輕而易舉的事;而剛柔互濟,則主要體現於摔技狠、捕捉對手的速度快、踢打技又穩又准。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