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賽德克·巴萊〉(賽德克語:Seediq Bale {發音})是一部分為上下兩集的2011年臺灣電影,為導演魏德聖索製作的第二部電影長片。片名〈賽德克·巴萊〉意為「真正的人」,在賽德克語,賽德克(Seediq)是人的意思,而巴萊(Bale)是真正的意思; 本片分為上下兩集;上集以象徵日本的太陽旗為名,由1895年日軍佔領臺灣開始,到1930年莫那·魯道帶領族人反抗日本人而引發霧社衝突。 下集〈彩虹橋〉則進一步描述日軍大舉進犯霧社,與莫那·魯道帶領賽德克族浴血抵抗的過程,並深入刻畫族人從容犧牲後,越過彩虹橋回歸祖靈的故事。由於規模與題材都屬於戰爭史詩電影,導演有《海角七號》的票房紀錄,被視為台灣電影業的指標。上映後突破台灣票房記錄。
劇情
參見:賽德克族、莫那·魯道及霧社事件
故事起始於19世紀末,世居臺灣島上的高山原住民賽德克族,向來以恪守祖先訓示,遵循四季流轉的方式,過著狩獵、農耕、編織、等各式傳統的山林部落生活。 然而,自1895年(清光緒21年、日本明治28年)起的臺灣日治時期,日人為了豐富的山林礦業資源,對各原住部落採行嚴酷的理蕃政策,賽德克族逐漸被迫失去自己的文化與信仰,男人必須搬木頭服勞役,不能再馳騁山林追逐獵物;女人必須低身為日本軍警家眷幫傭,不能再編織綵衣。最重要的是,他們被禁止紋面,完全失去成為「賽德克·巴萊」的傳統信仰圖騰,無法成為「真正的人」。驍勇善戰的賽德克族馬赫坡社首領莫那·魯道,見證了30年來的壓迫統治,看著族人過著苦不堪言的日子,心中反抗的種子逐漸萌生。
構思
魏德聖表示,拍片想法的起源是在1996年,當時他看到電視在報導一群住在花蓮的原住民到臺北抗爭,並喊出「還我土地」的口號。同時下一則新聞卻是問香港回歸應該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中華民國。魏德聖在訪問中說:「我們腳踩在這塊土地上,感覺卻是既熟悉又陌生,矛盾很大……反差更大的是,該屬臺灣子民的不歸還,卻一直在懸念不屬於我們的東西。」第二天魏德聖去讀原住民書籍,就看到邱若龍所畫的同名漫畫作品〈霧社事件〉,對此書內容深受感動。之後魏德聖開始對莫那魯道為何要反抗日本感到好奇。1997年到1999年,魏德聖開始編寫與修改劇本,以及讀史料。在2000年時賽德克巴萊之劇本已完成,獲得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
根據魏德聖接受三立電視主播李晶玉專訪時提到,他將以戰場上的勇士為視角,來瞭解此一歷史事件,並透過歷史現場的重現,重新檢視歷史。
魏德聖在網易娛樂專訪時表示〈賽德克·巴萊〉這個片名是賽德克語,翻譯過來就是「賽德克,成為真正的人」,所以電影說的是賽德克族如何變成真正的勇士。在日治時代,賽德克族被日本人逼迫失去自己的文化與信仰。他們被禁止紋面,失去傳統信仰圖騰,無法成為「真正的人」。莫那‧魯道在忍辱三十年後,終於選擇了為他們的信仰 - 死後才能經彩虹橋進入的獵場而戰。生命可以失去,死後進入的獵場才是他們永遠不能夠失去的地方。
在第68屆威尼斯影展的記者會中,魏德聖表示他認為這電影對於臺灣人來講是有一種心理治療的功能。他認為,臺灣人對於日本的愛恨不是那麼容易理解的,「你給我一顆最美麗的琉璃,卻踩爛我家裡的土地,回到仇恨的原點才能化解仇恨。」魏德聖表示必須先認識、先了解才有可能化解仇恨。他表示彩虹美在並置在一起的每個顏色都是獨立的存在,但是顏色不會去互相干擾。他認為今天不只是臺灣、世界上最大的問題,就是顏色在干擾顏色。他希望能透過完整的呈現一段仇恨的歷史去化解關於仇恨、遺憾、愛情、親情、友情等等的問題。
http://i7.imgs.letv.com/player/swfPlayer.swf?id=1661959&autoplay=0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