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677|回覆: 0

百年大學招生史:從自主招生到統考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6-11 21:34: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905年,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等奏請立停科舉、推廣學堂。清政府詔準自丙午科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一千三百餘年曆史的科舉考試製度宣告結束。科舉廢除之前,洋務求新人士已經開始興辦新式學堂。科舉既廢,為大眾觀念的革新奠定了基礎。

1912

各大學自主招生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民國時期的高等院校招生考試施行各大學自主招生的政策,各家獨立自主命題。當時北大的招生考試分第一類和第二類,第一類將來進本科的文、法、商三科,別的不考,必考中文和英文;第二類將來進本科的理工科,要考數學。1915年,梁實秋考清華時,直隸省的分配名額為5名,報名的差不多有三十幾個人,初試先涮下二十幾個,留10名,復試再淘汰一半,遴選出5名。1922年,有個叫盧冀野的學生考東南大學,數學考了個鴨蛋,但因國文滿分,而被東南大學破格入取,轟動一時。1929年北京大學本科生入學僅考:國文、英文(或德文、法文)、中國歷史、外國歷史、化學五門。而且國文考試,就只有一道作文題,考生寫篇作文就行了。也有的大學要考八門,如武漢大學文科要考國文、党義、數學、歷史、地理、化學、物理,連現在必考的英語都不考;理科為國文、党義、英文、數學、化學、物理、歷史、生物。

1938

全國統考計劃招生

  1938年起,民國也有了全國統一高考,也是按計劃招生,也分文理科,為了全國統考,1938年國民政府教育部設立了全國統一招生委員會。但全國統考仍需要像前清一樣「趕考」,因為當時全國只設了武昌、長沙等12個招生區。像南京、上海、北京都讓日寇佔領了,無法設點。1940年全國統考是8門,其中有四門必考:公民、國文、英文、生物。另外四門,要看報考志願——文科(文、法、商、及相應的師範等專業):另考數學、中外歷史、中外地理及理化(綜合卷);理科(理、工及相應的師範等專業):另考數學、物理、化學、中外史地(綜合卷);醫、農科:另考數學、物理、化學、中外史地(綜合卷)。

1941

國難當頭聯合招生

  1941年因為全國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全國性統考無法組織。直至1949年民國政府再也無法組織起全國統一高考。停止全國統考後,民國教育部制訂和推廣了「聯合招生」、「委託招生」等招生制度。由民國教育部劃分出相應考區,指定區內的公、私院校使用一張卷子,設一家召集大學組織牽頭,聯合招生。1942年,全國劃為10個聯合招生區。如昆明區,西南聯大為召集學校;重慶區所屬10個院校,中央大學為召集學校。聯合招生的報名、命題、閱卷等事宜,一般根據民國教育部的規定,由各考區自己決定。但各校的招生名額由教育部審核,不是想招多少就招多少的。如果招生不足時,可組織第二次考試。這個聯合招生制度確實招出了不少人才,如共和國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鄧稼先,就是1941年在聯合招生中,考入西南聯大物理系學習的。

1952

新中國高招實行全國統一招生

  1949年高等學校單獨招生。

  1950年同一地區高校聯合招生。

  1951年以全國大行政區範圍統一招生。

  1952年全國統一招生。

十年動亂 高校停招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廢除高考,高校停止招生。

  1971年高等學校逐步舉辦試辦班,恢復招生,工農兵大學生出現。

1977

恢復高考後錄取率低至4.7%

  1977年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關於1977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正式恢復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的制度。據統計,當年的報考人數570萬,錄取人數27萬人,錄取率4.7%。

  1978年,高考報考610萬人,錄取40.2萬,錄取率6.6%。

  1979年,全國高考首次統一在7月7—9日三天進行。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規定在中央部門或國防科工委系統所屬的某些院校,按一定比例實行面向農村或農場、牧場、礦區、油田等艱苦行業的定向招生。

  1985年,教育部規定:可以從參加統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數國家計劃外的自費生。一向由國家「統包」的招生制度,變成了不收費的國家計劃招生和收費的國家調節招生同時並存的「雙軌制」。同年,從美國引進標準化考試,並於當年首先在廣東省進行了英語、數學兩科的試點。

  1985年以後,高考改革的總體趨勢向減少高考科目方向發展。先是將理科7門、文科6門各減為3+2共5門,上海則實行3+1方案。同年,國家教委決定在北京大學等43所高等學校進行招收保送生的試點。

  1989年8月,國家教委決定將標準化考試逐步在全國推行。

1996

讀大學學費成負擔

  1996年,中國高等教育試行並軌招生,高校學費開始增加。後續幾年中,高校學費年增長幅度達到了30%,甚至50%。2000年,一直由國家「全包」的師範專業也實行收費,招生並軌改革完成。

  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並軌改革。

  1998年報考355萬人,錄取108萬人,錄取率30.5%。

1999

高校大規模擴招

  1999年高校開始大規模擴招。報考405萬人,錄取160萬人,錄取率40%。同時,新一輪高考改革揭開序幕。教育部開始推行「3+X」科目考試方案,廣東省率先開始在高考科目設置和考試內容上進行改革。

  2000年北京、上海、安徽進行了春季招生的改革。

2001

放開高校招生年齡限制

  2001年教育部出臺新政策,允許25歲以上公民參加高考,徹底放開高校招生的年齡限制。

  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第一次全面實現了網上錄取,全國網上錄取新生率達到了85%。

2003

高考告別酷暑

  2003年實施了20多年的7月高考時間提前一個月,高考告別酷暑。

  2006年復旦、上海交大「試水」自主招生。中國政法大學按各省人口比例確定招生計劃,解決高考招生的地域不平衡問題。

  2007年,山東、寧夏、廣東、海南4省區作為全國高中新課程改革的首批實驗區,迎來課程改革後的第一次高考。

  2008年四川大地震,四川地震重災區的高考向後推遲約一個月,並且取消外語科聽力考試。江蘇省開始實行新課程高考方案。當年報考1050萬人達到歷史最高點,錄取596萬人。錄取比例57%。

  2010年江蘇省高考恢復文理考生分開錄取,分開劃線。北京市開始實行新課程高考方案。廣東省取消「3+X方案」,改為「語數英+加文理綜合」,考試時間縮短至6月7日至8日兩天。

  2012年全國報考915萬人,錄取685萬人。平均錄取比例為75%。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9-23 13: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