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merrychristmas 於 2013-6-10 21:54 編輯
M1艾布蘭(英語:M1 Abrams)主戰坦克是美國陸軍和美國海軍陸戰隊主要的主戰坦克,M1艾布蘭的出現是為了取代M60巴頓系列坦克,在1980年左右開始服役,其家族主要有M1、M1A1及最新型號M1A2,裝有全新的裝甲和電子設備。艾布蘭名字由來是前任的美國陸軍參謀長和第37裝甲團指揮官克雷頓·艾布蘭上將。
M1戰車的開發源自於1960年代起為了更換M60車系而與西德進行的MBT-70戰車開發計畫,雖然MBT-70因為越戰失敗而縮減的國防預算與美德國對規格的歧見而終止,之後美國克萊斯勒汽車公司防衛部門(Chrysler Defense Division,1982年轉賣給通用動力公司成為通用動力地面系統部門)以MBT-70所累積的技術與規格在1973年起進行開發,開發時採納了贖罪日戰爭對RPG與AT-3的作戰教訓使用了當時尚未大量使用的複合裝甲,原型車XM-815在1976年完成,之後陸續製造了11輛原型車並成功完成了3年測試,此時編號變更為XM-1,1979年起正式量產,美國陸軍在1980年初開始引入。由於安裝了燃氣渦輪引擎成為新奇的特徵。初期型的M1及M1裝甲改良型的的M1IP因為開發時程問題,使用了現有的M68A1的51倍徑105毫米線膛砲作為主砲。因為改進了炮架,全炮重量降低,減少佔用空間。反後坐裝置也得到了改進,帶有液壓駐退機和同心式復進機,液壓壓力降低。炮身裝有測量炮管彎曲的校正系統。 但是車體保留了升級空間,日後於1980年代後期陸續的升級成120毫米滑膛炮的M1A1標準。該坦克使用指揮儀式火控系統。主瞄準鏡獨立穩定,火炮/炮塔也具備穩定能力。炮長使用彈道計算機計算目標信息、修正信息和彈道參數,並發送指令控制火炮開火。計算機能夠令火炮穩定的跟蹤、瞄準目標。該火控保證M1坦克可以攻擊相對本車正在運動的目標。
M1坦克使用萊卡明公司AGT-1500燃氣輪機作為發動機。該發動機功率達到1500馬力,能夠使用多種燃料。尾氣從車體尾部上方排出。這種發動機維護較為簡單,排氣較少,更換非常方便。缺點是對沙塵的適應力較差,耗油較多,造價也高昂。
M1戰車的裝甲是美國得知以色列的作戰經驗後開發出來的複合裝甲,考量到複合裝甲的安裝,過去鋼質鑄造炮塔所考量的避彈構型在M1車繫上便取消,複合裝甲比起過去的鋼製均質裝甲對成型裝藥與APFSDS均有優異的表現;M1A1(HA)/M1A2則考量蘇聯在125公釐炮上使用的長桿鎢/貧鈾彈芯APFSDS因此在波斯灣戰爭時換裝以衰變鈾製作的高硬度複合裝甲。
在1991年海灣戰爭後,部份自戰場歸建的官兵罹患「海灣戰爭綜合症」(巴爾幹症候群),而貧鈾彈被懷疑是導致發病的物質,但美國政府認為兩者沒有關係。
M1艾布蘭主戰坦克內4名乘員的搭乘位置。
1.駕駛員在車體前方中央
2.裝填手在砲塔的左後方
3.砲手在砲塔的右前方
4.車長在砲塔的右後方
M1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經由沙烏地阿拉伯初次投入戰場,而其性能上大幅度勝過它的對手伊拉克所配備蘇聯製造的T-72、T-62和T-55。由於它能在3,000米有效射擊範圍外射擊(敵方的射程以外),因此不太受到反擊,而M1的損失只是十數輛。由於M1沒有敵我識別裝置,所以在沙塵飛舞的沙漠中發生誤中友軍的事件。因此損失中的半數被認為是由於友軍誤擊(敵我識別裝置成為M1發展型M1A1的標準裝備)。
伊拉克戰爭期間的2003年10月29日,一輛M1遇上了500公斤炸藥再加上榴彈製成的IED,爆炸力掀掉了炮塔,造成乘員兩死一傷,這是它在這場戰爭中流的第一滴血,在此後的戰事中,儘管能看到多張M1被擊毀的慘狀照片流傳,但是大多數是被擊傷側面失去行動能力甚或故障無法拖回,由己軍開火銷毀的。托精良的滅火抑爆系統以及將彈藥統一放於隔艙以減小側面彈藥投影的福,所有被反坦克彈藥擊中的M1無一出現彈藥殉爆而掀飛炮塔,目前僅有的一例彈藥殉爆炮塔炸飛人員全損的坦克是被數顆152毫米炮彈製成的IED造成。
而據海灣戰爭的損失經驗,幾乎全部命中側面的紀錄都是在進攻伊軍陣地時,而大多數擊中的都是車體,可見在進攻時遇到開火的距離相對較近而此時車體相當暴露,敵彈很易擊中車體,因此將彈藥集中於炮塔後部比T-72式的散放在車體和裝彈機和炮塔後部的各處來,更能減少彈藥被擊中機率。另據03年6月20日《簡氏周刊》,美軍遇到過一次一輛M1被擊中炮塔彈藥艙引發殉爆的事例,是排爆門挽救了乘員的生命。有一輛M1被無后座力炮擊中後部油箱,無法滅火只得棄車,然後乘員在車裡撒了油和機槍彈,將炮彈艙打開扔了幾顆燃燒手榴彈,但該車外觀仍然完整,最後動用小牛導彈銷毀。
M1在伊拉克戰爭中的最驚人例子是在巴格達南面數輛車與7輛T-72在50米距離上對戰,結果美方無損失。到2005年3月,共有80輛M1因為敵軍的關係失去戰鬥力。
1. 觀瞄設備 8. 傾斜式裝甲板 15. 車殼
2. 主炮護鈑 9. 履帶 16. 引擎吸氣口
3. 同軸機槍 10. 機槍彈藥 17. 引擎
4. 砲膛清除器 11. 車長機槍 18. 履帶側裙
5. 主炮 12. 炮塔艙蓋 19. 動力輪
6. 駕駛員潛望鏡 13. 炮塔 20. 履帶連結扣
7. 駕駛員艙蓋 14. 炮塔環 21. 路輪
概觀
類型: 主力戰車
代號: M1、M1A1、M1A2
服役: 1980年
原產國: 美國
設計: 克萊斯勒汽車公司防務部門
生產: 克萊斯勒汽車公司防務部門
產量: 7780輛以上
技術數據
乘員: 4人 (車長、砲手、裝填手、駕駛)
長度: 9.78米 (26呎)
闊度: 3.64米 (12呎)
高度: 2.43米 (8呎)
重量: 63.0噸
發動機: AGT-1500燃氣渦輪發動機
功率: 1,500匹(1119千瓦)
馬力重量比: 24匹/噸
懸掛系統: 扭力桿
最大速度: 72公里/小時
最大行程: 465公里
裝甲及武器裝備
裝甲: 複合裝甲
主要武器: 120毫米M256滑膛砲
輔助武器: 12.7毫米白朗寧M2重機槍 ×1、7.62毫米M240通用機槍 ×2(裝填手、同軸)
http://zh.wikipedia.org/wiki/M1%E8%89%BE%E5%B8%83%E8%98%AD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