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美國導彈防禦計畫近年來收穫不斷,自大心理也不斷膨脹
陸基中段反導攔截示意圖
總體來看,自2002年啟動宙斯盾反導攔截試驗以來,迄今為止美軍共進行了31次試驗,其中25次成功,6次失敗。最近3次試驗接連取得成功,極大地增強了美軍發展海上反導網路的信心。
綜合美聯社、俄羅斯《獨立軍事評論》等媒體報導,接連取得海上反導試驗的成功使美軍信心大增,它可能尋求升級全球範圍內的宙斯盾戰艦以應對中國導彈。未來10年內,亞洲海域可能出現超過20艘具備攔截導彈功能的宙斯盾戰艦環伺中國周邊。
接連反導成功讓美信心暴增
據美聯社報導,美國國防部日前宣佈,利用第2代宙斯盾反導系統和新型標準-3制導導彈,美國導彈防禦局和海軍“伊利湖”號巡洋艦成功完成了一次反導攔截試驗。五角大樓稱,這是繼年5月和年6月之後,美軍連續第3次成功實施4.0版宙斯盾反導系統和標準-3制導導彈的攔截試驗。
總體來看,自2002年啟動宙斯盾反導攔截試驗以來,迄今為止美軍共進行了31次試驗,其中25次成功,6次失敗。最近3次試驗接連取得成功,極大地增強了美軍發展海上反導網路的信心。
今年以來,美國海軍進行多次海基反導試驗,均獲得成功。新一代的宙斯盾反導系統,開始釋放出巨大效能。但是“宙斯盾”作為一種雷達電子系統,依然是反輻射導彈的最佳打擊目標。圖為美國海軍進行“標準-3”反導攔截彈試驗。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稱,美國導彈防禦局授予該公司一份價值高達10億美元的合同,委託升級宙斯盾系統。該公司將為美國及其盟國的海軍設計、開發、整合並測試新一代宙斯盾戰艦。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海上導彈防禦專案總經理奧蘭多表示,該公司將幫助所有配備宙斯盾戰艦的國家應對導彈威脅,並進一步對外推銷這種戰艦。他還聲稱,美國為全球範圍內的宙斯盾戰艦提供技術支援,主要是應對"中國快速發展的機動式導彈力量"。
“反導戰艦”將環伺中國周邊
據韓國《朝鮮日報》報導,韓國海軍計畫建造一批排水量為5600噸的中小型宙斯盾驅逐艦,作為戰略機動艦隊的主力戰艦。這種編號為KDX-IIA的戰艦將裝備宙斯盾系統的核心--SPY高性能雷達以及-2導彈、近程防禦武器系統等尖端裝備。
美國《防務新聞》稱,韓國打造龐大的宙斯盾艦隊,僅僅用於對付朝鮮明顯大材小用,其真正的目的可能是,構建一支可令中國導彈失效的戰略艦隊。解放軍近年來積極發展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已對美國及其盟國“構成威脅”。
據俄羅斯《獨立軍事評論》報導,美國將尋求向日本、韓國和印度等亞洲國家出售更多的宙斯盾系統,以築起圍困中國的海上屏障。韓國建造輕型宙斯盾艦的計畫是個信號,如果日本和印度加以效仿,那麼環伺中國周邊的宙斯盾艦數量將在短期內猛增。
中國新導彈能“刺穿”宙斯盾
俄羅斯軍工新聞網揣測,面對美國築起的"宙斯盾圍牆",中國可能已經有了反制之法,其新型反輻射導彈是刺穿宙斯盾的利器。該型導彈的探測覆蓋了現役宙斯盾系統的所有頻段。有消息稱,即使這種導彈在距敵艦50米處爆炸,也可摧毀60%的敵方艦載電子系統。
報導稱,解放軍的新型反輻射導彈已基本定型,只要收集並分析現役宙斯盾艦的實際信號特徵,就可完善其攻擊系統。因此,在亞太海域巡航的日韓宙斯盾艦都有可能成為解放軍的監控目標。
中國二炮令美國很頭疼 真實家底實在弄不清楚
據共同社報導,美國國防部高官在接受共同社採訪時表示,為了與持續增強核戰力的中國構築穩定的戰略關係,美方有意優先推進關於兩國核戰力及核威懾政策的雙邊磋商。
該高官還表示,美國可在與日本進行政策協調的同時同中國就導彈防禦問題也展開討論。美方的上述設想可能是為了創造戰略環境,使雙方都不能輕 易發動核攻擊。
該高官指出美方具體關切的二炮清單有:(1)中國戰略核潛艇的運用情況;(2)射程可到達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導彈“東風-31A”的實際數量;(3)高性能多彈頭洲際彈道導彈“東風-41”的研發情況。
該高官在此基礎上表示“可以討論中國想討論的任何問題”。
其實從這個清單不難看出美國人關切就是中國第二炮兵的實力,這也是美國人唯一最擔心,也是最沒有把握的核心內容。
戰略核潛艇是一個國家的重要象徵和實力體現,如何能讓美國人知道它的運用情況呢。美國人知道它的運用情況了,那這艘核潛艇也就該淘汰了吧。畢竟美國人只想知道的是自己的核潛艇領先中國究竟是20年還是30年,這才是他們關心的。
“東風-31A”也是同樣的問題,它的數量或許就決定了美國NMD或者其它反導系統的配屬品質和數量;不然的話,美國人猜測出來的數量總是龐大的,導致自己不得不生產太多的反導系統徒耗太多的國防預算。因此,“東風-31A”事關美國的年度國防經費預算,豈能不著急呢?
“東風-41”的研發情況也類似,美國是否還需要在近期配屬“對付”這一新型導彈的技術,每一枚導彈究竟帶了幾個彈頭,精度如何?這都是美國希望瞭解的。
一旦掌握了中國的進度,美國才會更加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核戰略和技術進度是否滿足稱霸世界的實際需求。畢竟目前能挑戰美國的,或者說能讓美國看得上眼的敵人 不多了,但中國當之無愧。
在清單裡面,美國人壓根就不提中短程導彈的事情,他很清楚那是打內戰或者是地區衝突才用的武器,與他們美國人關係不大;再說了美國人攔截“飛毛腿”導彈的記錄還是有目共睹的,9%的成功率!
再看看美國人的態度,美國高官說在此基礎上“可以討論中國想討論的任何問題”。這就是說明瞭因果關係,那就是中國需要向孫子一樣把自己的全盤核計畫端給美 國這個爺,讓美國人審查並提問,就像中國評職稱那樣的述職,等到美國人滿意了,也就符合了美國高官說的“此基礎”。
之後,中國才能怯生生地問美國“你有什麼?”但美國大人更多會嗤之以鼻地說,我們什麼都有,你們太落後了,我們不是一個層次的,我們說的話你們不懂,還是不交流的好。最後吃個大啞巴虧的只能是中國。
那麼如何應對美國的無理要求呢?其實很簡單,就是雞同鴨講戰術,你要的東西我們統統沒有。你認為我們有的東西,我們也不否認。
模棱兩可,時有時無,真假兩參。可以帶你們去參觀一下“東風-3”導彈,也可以帶他們看一下國防部大樓旁邊“中國軍事博物館”的“東風-1和東風-2”,並告訴他們,我們現在有的也 就比這些先進一些。
如果還不滿意的話,可以帶他們參觀一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實際看一下衛星發射,這已經是最厚的禮遇了,就算是在二炮大樓也看不到這些發射實景的。
在美軍絞盡腦汁盤算如何發現和摧毀中國DF-21D導彈時,二炮竟然又為美軍增加了一點發現難度,就是把整個DF21導彈發射系統全部塞進了一隻40英尺標準集裝箱,可以用任何一輛民用集裝箱半掛卡車運輸,也可以在任何地方對方,說白了,就算把這種藏有東風導彈的集裝箱放在馬路邊上,也不會有人去多看一眼。
中國馬路上,數以十萬計的集裝箱卡車在奔跑,各地的碼頭上,集裝箱更是堆積如山,要想在這些集裝箱中偵查到DF-21D的行蹤,坦白的說,沒有可能,除非把所有集裝箱大門打開,才知道是不是東風導彈。
一旦需要東風發射去消滅敵人,操作也很簡單,將集裝箱擺放在平地上,箱底的液壓裝置氣動,整個集裝箱緩緩立起來,箱頂和側面的支撐架伸展出來,協助完成將集裝箱立起來,後面的事就沒有什麼懸念了,無非是頂蓋自己彈開,導彈在壓縮空氣彈射到空中點火,飛行預定目標。
我想,美國要想消滅中國的東風21,只能依靠他的反導系統了,攔截彈可比東風21貴多了,而且,似乎美國也沒有多少攔截彈可用。
與第二代戰略導彈配套的第二代核武器研製工作也始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中央提出我國第二代核武器的發展方向是小型、機動、突防、安全、可靠。國防科工委和二機部向九院下達了第二代核武器的研製任務。
要實現這樣的目標,氫彈核裝置小型化、提高比威力是關鍵,不僅需在武器物理設計方面採用新的設計思想和新的結構,還必須在工程設計、材料科學、測試技術和加工技術等各個方面有所突破。科研人員把理論設計的任務分解成14個關鍵問題和34個技術難點。
十四步一般指的是氫彈原理突破時總結的,與二代沒有特指關係)依靠集體智慧各個擊破,用人的智慧拓展了電腦的功能,完成了精確的二維甚至三維問題(這個現在還沒譜呢)的程式設計。
在新型炸藥部件研製中,科研人員提出許多設想方案,從中選出5個方案組織進行多方探索研究對比,被稱為“五朵金花”,最後優選主攻一個方案,有效解決了炸藥部件的小型化問題,炸藥重量和體積減到了只有原來的幾十分之一。
核材料部件的製造加工難度很大,而且核部件材料價值非常昂貴。經過群策群力,改造了工藝設備,創造了10多項國內首創技術,保證關鍵部件的鑄造加工一次成功。
測試技術方面,針對地下核子試驗遇到的各種困難,研製和試驗兩方面人員協同攻關,不斷解決了抗輻射、電磁干擾,提高信噪比等關鍵技術問題,建立和發展了一整套核測試新技術。
氫彈的小型化,關鍵是初級的小型化,需要採用助爆原理(初級已不是純裂變彈)。所謂“助爆”,是指在裂變裝置的中央加人少量的聚變材料,用低裂變威力引發聚變反應,使聚變反應放出高能中子再引起裂變,以此來提高初級的裂變材料利用效率,這是初級小型化的重要措施。
助爆初級又分為“氣體助爆”和“固體助爆” 兩種形式。所謂的固體助爆是指聚變材料在武器中以氘氚化鋰-6的形式存在,氣體助爆指的是聚變材料在武器中以氘氚氣體的形式存在。我國在DF-5核彈頭中採用了固體助爆的初級,在第二代核武器中採用了氣體助爆的初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