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13-5-5 22:10:59
|
顯示全部樓層
唐玄奘生於隋文帝開皇十九年 ,三歲便剃髮出家於洛陽的淨土寺修行,後因隋唐交替之際,戰事紛亂起,便和許多僧侶轉而逃至蜀地的成都修行。唐玄奘是位歷史典範的僧侶,因唐代是中國佛教的繁盛時期,因此對佛教的釋義眾說紛紜,門派分歧,甚有相互矛盾之情形,有感於此,便積極展開去天竺取經之行。
貞觀元年,玄奘二十八年歲時開始了這趟相當艱困的取經路,他經由〈今〉中亞、阿富汗而進入印度,最後到達佛教聖地「那爛陀寺」,在此修行了五年,後雲遊印度四處,終而轉回中土〈今中國〉。他帶著許多經書、佛像,走過西域南麓,途經敦煌回到闊別十七年的首都─長安。回到中土時,倍受唐高宗的禮遇,唐高宗永徽三年,於慈恩寺內興建了「大雁塔」。
「大雁塔」是為了收藏安置玄奘從印度取回的佛書、佛像、經典而建立的。據說興建大雁塔時,玄奘曾親自背磚運石參與工程之興建,大雁塔最初只有五層,高達六十米,至武則天時,塔身塌損於是下令重修大雁塔,並將它增加了二層,成了今日的七層建築物。
「大雁塔」裏頭雕刻著唐朝建築圖案、佛像等,相傳是唐朝著名畫家─閻立本,和尉遲乙僧之手筆,裏頭有塊碑文鑲嵌著『大唐三藏聖教序』。碑額上雕刻了佛像、天人樂技、浮屠,今為何稱之大雁塔呢!有此一說:根據佛經故事中提及「佛」曾化身為鴿子救人,而鴿、雁乃同為鳥類,唐代習俗中大雁是最受喜好的鳥,又經常有大雁塔上築巢聚集,後來者便稱之為 「大雁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