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臺山篇
101.6.14 從史籍裡出發
肩扛起10幾公斤重的背包,隻身一人出發,探索太行山以西,屢屢出現於史書中,卻陌生的黃土地。規劃行程時,恨不能盡納入其中,行前猶斟酌再三,最後決定隨興所至,我想這也是自由行程有趣點之一吧。
不僅台灣,在大陸遇到人們,總好奇地提出疑問:山西有什麼值得一遊?這兒原也不在旅遊名冊內,會孤身一人也要負笈來此,因緣於之前收到的一封mail,附於郵件中的景色,令我印象深刻,而後想起,其實山西一直以來都是安靜地埋在書籍史冊,存在記憶中,歷史及傳說俯拾即是,小說及戲曲也不乏演繹境內各處的故事,舉其較著名者,傳說及神話中的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牛郎織女;戰史上的秦趙長平之戰、西漢初年與匈奴的白登之圍、宋遼的雁門關及陳家谷之戰;戲曲小說中的西廂記、天龍八部、神鵰俠侶、笑傲江湖、鹿鼎記、蘇三起解、楊家將演義皆是。
在歷史上,早在唐堯時,即定都現名臨汾的平陽、虞舜定都今稱永濟的蒲板、夏禹則定都現為夏縣的安邑;春秋最強大的諸侯國晉國擁有山西的大部分疆域,也是簡稱晉的由來,三家分晉後,趙國都晉陽,就在太原,韓國都平陽、魏國都安邑,都在晉南一帶;而自來晉中及晉北便為漢人與少數民族爭戰的前沿,匈奴貴族劉淵在左國城,現今的離石興兵,揭開五胡亂華的序幕,無獨有偶的,最後終結亂象,統一北方的鮮卑族拓跋珪,也在平城(大同)建都;最為人所悉的李唐即起兵於太原,再之後五代中的後唐、後晉、後漢,十國中的北漢,其開國者均因任山西所在河東道節度使,而取得足以竄國的兵勢,可說宋代以前的山西十足是龍興之地,可想見歷朝歷代的史蹟繁不可數,名列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量亦為中國大陸之最,所謂地下文物看陝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又說中國文明十年看深圳,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陝西,五千年就得看山西了,既是如此,怎能不親身一訪?是故重新排列旅行順序,數月後終於能夠成行,於是如今的我才會在高空上俯瞰。自高處望去,這片人稱「表裏山河」的疆域,盡是阡陌縱橫,黃土遍地。
航機降落的首站-太原,古稱晉陽、并州,不僅是大唐王朝崛起之地,自東周以來亦是許多封國或割據勢力的都城,算得上是座歷史名城,然因夾在西安與北京之間,註定了被忽略的命運。
抵達火車站前的迎澤大街,安頓棲身之地後,閒逛柳巷鬧區。柳巷及其附近街巷為主要小吃集散地,可能來早或不識路途,除烤肉串外,餘皆不知隱於何處,倒是周遭紅男綠女身影如織,想來愈夜當愈美麗,只是明日尚得早起,便無由參與了。
太原-迎澤大街
太原-五一廣場
太原-柳巷
101.6.15 教化智慧的文殊道場
晨間發車前往五臺山的客車座無虛席,來這朝山的遊客必然不少。經歷三個小時車程始抵景區,自山門購買門票再行一段後,需換乘景區巴士,拖著沉重的行囊要隨眾擠上車,極為不易,片刻就汗流浹背。
五臺山位於太行山系北端,距離太原230公里,號稱華北屋脊,以標高3058公尺的北臺最高,即使夏日,亦感涼意,無怪乎號為清涼勝境,且為文殊菩薩的道場,與浙江普陀山的觀音菩薩道場、四川峨眉山的普賢菩薩道場及安徽九華山的地藏菩薩道場,並稱為佛教四大名山,而以五臺為首,五座峰頂各建有寺廟,奉祀五方文殊,即東臺望海峰望海寺的聰明文殊、南臺錦繡峰普濟寺的智慧文殊、西臺掛月峰法雷寺的獅子吼文殊、北臺葉斗峰靈應寺的無垢文殊、中臺翠岩峰演教寺的儒童文殊。
台內外大小寺院即有百座左右,不僅數大,建寺數百年甚至千年以上者動輒皆是,人謂五臺歸來不看廟,不算過譽之辭,其中,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殊像寺、羅睺寺並稱五大禪處,亦是一般人朝山必訪的廟宇之一。
曾受明清兩代皇室多次冊封的菩薩頂,康熙及乾隆屢屢造訪,實際等同於皇室家廟,亦名文殊寺,位於靈鷲峰,相傳為文殊菩薩居住之所,故又名真容院,為五臺黃廟之首,奉祀文殊形像為大偉德文殊像,創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即使對於佛寺也要門票,來自臺灣的我總覺不適應,可寺內仍擠滿信眾或香客,我連菩薩的容顏都無暇看得真切,想找塊清靜地感受佛法莊嚴而徒勞無獲,只能在斑駁不可辨的石碑中,遙想昔日的空靈梵音了,之後的廣化寺,亦復如是,多麼可惜!
五臺山-菩薩頂
五臺山-菩薩頂
五臺山-菩薩頂
五臺山-菩薩頂
五臺山-菩薩頂
五臺山
廣化寺也建於北魏,昔為華嚴道場,今改為黃教,只是後院已破敗不得進入,前院則只讓我感覺到商業氣息,須臾便無心佇留了。
廣化寺
殊像寺始於東晉,寺內供奉的文殊菩薩騎狻猊塑像,為五臺山最高的彩塑文殊像。到達時已是傍晚了,在背光的光暈下拾級而上,瞬間有神秘聖潔之感,先前的失望一掃而空,已不覺外界遍寺遊客的干擾,而能反求諸內心的平靜。
五臺山-殊像寺
五臺山-殊像寺
五臺山-殊像寺
黛螺頂建於明代,乾隆皇數度欲登各臺頂朝拜,皆因故不成,遂仿塑各台文殊像於黛螺頂集中奉祀,以方便信眾膜拜,人常謂「不登黛螺頂,不算朝臺人」,我本就不打算遍朝五臺,至登黛螺頂也算完成小朝臺了。用20分鐘左右爬完1080個陡階,邊爬邊轉身眺望山下諸寺及來時路,到得廟前,亦已衣衫盡濕、氣喘噓噓了,但能一次禮拜各臺頂供奉的文殊菩薩像,足堪安慰。登臨此頂,參拜各殿,遠望向晚猶不見暮色的山景,涼風時時拂面,疲憊盡去。
遠眺黛螺頂
五臺山-黛螺頂
五臺山-黛螺頂
五臺山-黛螺頂
五臺山-黛螺頂下山的馬道
五臺山-黛螺頂下山的馬道
五臺山台懷鎮楊林街
五臺山台懷鎮楊林街
101.6.16 意境幽遠的古剎白塔
未到五時即起,從萬佛閣走起,據說閣內五龍王殿所祀的龍王極其靈驗,故俗稱五爺廟。天微微亮,廟內外求願者就絡繹不絕,自然皆為有所求而來,眼看塵俗紛紛擾擾,想留亦無心久看,於是附近走探,想遠離喧囂,順道規劃下午可能行程。
五臺山-五爺廟
五臺山-五爺廟
早餐後臨時起意,拼車前往標高2485公尺的南臺。頗費一番工夫,湊得一車,經蜿蜒曲折的山路,來到錦繡峰頂。臺頂建於宋代的普濟寺倒是清閒,香客少見。站在寺外眺望,只見連峰疊翠,草坡黃花遍野,無負錦鏽美名。傾斜草坡,偶可見得徒步朝臺的教眾,三跪九拜,寸步行進,非我所能,只有嘆服,峰頂山風猶如亙古以來永不停歇,天空雲朵似是近在咫尺,天闊雲低,令人心曠神怡。
五臺山-南臺錦繡峰
五臺山-南臺頂的普濟寺
五臺山-南臺頂的普濟寺
五臺山-南臺錦繡峰
五臺山-南臺頂的普濟寺
五臺山-南臺錦繡峰
五臺山-南臺錦繡峰
五臺山-南臺錦繡峰
五臺山-南臺頂的普濟寺
五臺山-南臺頂的普濟寺
五臺山-南臺錦繡峰
揮別了短暫同行的夥伴,自行前往顯通寺。顯通寺,始建於漢代,初名大孚靈鷲寺,是除洛陽白馬寺外,全中國最古老的佛寺,歷經北魏、唐及明代,多次擴建及重建,至清康熙改名為大顯通寺,其地位為五臺青廟第一,是開山最早、最具規模的寺院,寺內同時供奉著老文殊、甘露文殊及千缽文殊三種形態的菩薩造像,僧俗兩道來五臺,多半來此頂禮膜拜。五臺山與世無爭,輕飄慢流的浮雲我最欣賞,天空也藍得恰到好處,含蓄而不張揚,厚實倚在天際的雲,搭上靛藍的蒼穹,若有禪意,在廟區翹首望天,不覺入迷。
五臺山-顯通寺
五臺山-顯通寺
塔院寺原屬於顯通寺的一部分,明永樂期間才分立出來,是到五臺山迄今,看過最有氛圍的寺廟,50公尺高的大白塔拔地聳立,據說內藏佛祖舍利,為五臺山的標誌建物,藍天下,任何角度都很有意境,間或可見寺院內磕長頭、轉經筒的喇嘛,虔誠地喧唸佛號,渾然忘我的比丘尼,那景象,足令觀者動容。
五臺山-塔院寺
五臺山-塔院寺
五臺山-塔院寺
五臺山-塔院寺
塔院寺牆外,顯通寺旁,轉過彎彎的迴廊,就能看到羅睺寺小小的寺門微微開啟。或許因緣在兩座名剎旁的關係,寺裡幽靜得讓人訝異,彷彿與其他禪院不同屬一個空間。事實上建寺年代可追溯至唐朝,重修於明代,是五臺黃教十寺之一,文殊殿內供奉的文殊造像為白文殊,山門旁一對石獅子是台懷地區僅存的唐代遺物。靜坐良久,倚在天王殿階前偷眼臨摹瞌睡及閒話家常的老人家們,不知這清靜地,千年來是否未曾改變,皆是這般光景?愜意地享受著景區罕有的恬淡,要不是另有一群誤入古寺的散客打破沉寂,猶捨不得動身離開。
五臺山-羅睺寺
五臺山-羅睺寺
五臺山-羅睺寺
搭乘景區公車,乘客推擠如衝鋒陷陣,道路正在修整,一路在乾硬的黃土路上奔馳,塵土漫天,懵懵懂懂地下車後,還不知往何方才是正途,到南山寺的路途就如同該寺殿堂擺設般地曲折,幾經問道,方才窺見山門。全寺隨山勢逐上而建,合極樂寺、善德堂及佑國寺三寺為一,始建於元代,規模在五臺諸寺中首屈一指。因為獨自遊覽,沒有車輛代步,必須順坡由前門逐步爬山入寺,過了中門原以為至此止息了,原來轉過影壁後還有陡峭的石級路需克服,沿階一層層上翻的殿宇,讓疲累的我幾乎以為永無止境了,可這又與小朝臺不同,每到筋疲力竭時,總會憑空冒出一落簷廊、石雕,頗有柳暗花明之嘆,讓我又忘了剛剛的辛勞。攀爬至頂層,可遠眺五臺中的四臺。寺內遊人稀疏,不知何故,無需門票的寺院,信眾及遊客總是寥寥無幾,可卻是我覺得最能沉澱及放鬆心靈的地方。
五臺山-南山寺
五臺山-南山寺
五臺山-南山寺
五臺山-南山寺
自南山寺遠眺五臺中的四臺
五臺山-佑國寺
五臺山-佑國寺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