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3827|回覆: 60

[華東地區] 轉載: 走進桃花源—黃山下的古村落(下)

    [複製鏈接]
簽到
338
發表於 2013-2-20 16:20: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古祠堂是徽派建築三大精華(古民居、祠堂、牌坊)之一。徽州的祠堂建築高大軒敞,層次豐富,注重氣勢。每個村落、每個宗族和支系都有祠堂,眾多的宗祠支祠家祠組成枝葉繁盛的血緣之樹。迄至清末,徽州建有大大小小的祠堂6,000多座,成為一個個宗族的族徽和精神紐帶,怪不得徽州同姓人常說的一句義氣話就是:「我們都是一個祠堂的……」。

image.jpg
黃花遍地的春天,是徽州古村落最美的季節。

  聽說,黟縣西武鄉南屏村的祠堂建築不但數量多,而且特別宏偉壯觀,以至後來被人譽為「中國古祠堂建築博物館」。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6:20:23 | 顯示全部樓層
南坪村的祠堂群宏偉壯觀   

  南屏村離縣城只有4公里,但隱秘得像個隱士。村子也不小,72條巷,300多幢明、清古宅,是一個高牆深巷縱橫交錯的迷宮。   

image.jpg
南屏村的古民居和宗祠建築都建得高大宏偉。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6:20:24 | 顯示全部樓層
  南屏不像西遞、宏村那樣一族獨居,而是葉、李、程三大姓各踞一方。也許就因為三姓人同處一村,各姓人就有了更強的自尊心和聚合力,「光宗耀祖」加上了與他姓人競爭的心態,成為動力,使南屏村人才輩出,繼而大宅和祠堂林立,鬥高競闊。特別是祠堂建築,象徵著宗族的興旺和團結,所以南屏村的祠堂成了最具特色的建築。   

image.jpg
南屏村現存8座古祠堂,被譽為「中國古祠堂建築博物館」,這是其中的葉氏支祠。

  南屏村的三大宗族,每個宗族都有自己的宗祠、支祠和家祠,至今還保留著8座祠堂。我發現,以祠堂為地標,既可以分出三姓人的聚居區域,不容易迷路。於是不請人帶路,靠問祠堂便行得通。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6:20:25 | 顯示全部樓層
  南屏祠堂大多坐落在村前橫店街長約200米的一條中軸線上。其中有屬於全族所有的「宗祠」,也有屬於某一分支所有的「支祠」,還有屬於一家或幾家所有的「家祠」。宗祠規模宏偉,家祠小巧玲瓏,形成一個風格古雅頗具神秘色彩的祠堂群。

image.jpg
對於他們來說,冬天裏最悠閒自在的,可能就是坐在火箱上一邊取暖一邊搏奕。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6:20:2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Austins 於 2013-2-20 16:12 編輯

  位於南屏村中心的葉氏宗祠「敘秩堂」是規模最大的一座,始建於明成化年間,佔地近2000平方米。大門兩側有一對用黟縣青石精雕細刻的石鼓,非常威嚴。一進大門,就見有80根碩大的木柱支撐著這座宏偉的建築。祠堂分上、中、下三進大廳。中廳為禮堂,是舉行祭祀儀式的大廳;上廳為享堂,樓上放置祖宗牌位。敘秩堂大門的高度比其餘7座祠堂都要高,同姓的一切支祠、家祠均不可逾越。

image.jpg
在古宅廳堂的火箱上烤暖的老人。
image.jpg
呈坎村古祠堂——寶綸閣的橫樑上彩繪絢麗,美輪美奐。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6:20:27 | 顯示全部樓層
  數祠堂已很古舊,有的祠堂裏頭已經空盪盪,但祠堂門前雕造得極之華麗的石鼓並沒有因歲月消磨而殘損,只是黝黑的石頭已被磨得光溜溜罷了。

image.jpg
農家自製的火腿和臘肉,是皖南的著名特產。
image.jpg
「臭魚」是著名的徽州風味,實際上,「臭魚」聞起來好像有點臭,吃起來卻很香。
image.jpg
古村居民自產的「臘八豆腐」,是一種風味獨特的豆腐乾。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6:20:28 | 顯示全部樓層

image.jpg
如今,古老大宅裏住的是知足安樂的農人。

  有人說,進入近、現代,社會的宗族觀念解體了,這是祠堂破敗的原因。但為甚麼當年徽商富可敵國,豪氣干雲,而他們的後人卻未能繼往開來,最後成了知足安樂的農人?……我在尋求答案。   

  徽商是在明清時代形成的商幫,在14至18世紀是最鼎盛時期。那時,中國的經濟正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其代表者就是南方的「徽商」和在北方崛起的「晉商」。兩大商幫改變了中國原來在封建主義壓抑下的經濟格局,一時間,幾乎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   

  徽商多數是讀書較多的「儒商」,但又因為祖祖輩輩居於偏僻山區而養成極節儉的習慣。他們往往一去數年,努力積蓄,把錢財花在家鄉建造大屋,其風氣之盛,舉世無雙。他們見多識廣,博采眾長,使建築融合了江南杆欄式建築和北方的四合院形式,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徽州風格。一代代的徽商們經過幾百年的積纍,創造了輝煌的建築奇觀。  

  但是,為甚麼到了清末,徽商竟一一家道中落呢?     

  造成徽商衰落的原因,以宗祠為中心的宗族觀念淡出只是其一。聽一位研究徽州文化的學者說,更主要的原因,一是清末時政府對鹽商頻頻加稅;一是徽商過度沉迷於建築。   

  他說,徽商中起碼有半數是鹽商。在清末時,清政府為解救國庫空虛,開始向鹽商大量徵稅,使鹽商賺不到大錢,財力日漸衰微。  

  從內在原因來說,徽商普遍熱愛建宗祠和大屋。那時,富有的徽州商人像著了迷一樣,以建大屋為榮,但是,他們固執地把積纍的資金都變成了固定資產,因而缺乏持續發展的雄厚資本,一旦經濟環境改變,便經不起打擊。

  實際上,本來意氣風發的徽商們,最終因自己深厚的傳統文化觀念而在心愛的封閉式大宅裏作繭自縛,這正是中國的早期資本主義萌芽未能衝破封建枷鎖的一個明顯例子。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6:20:29 | 顯示全部樓層
陶淵明後代「按圖索驥」摸到南坪定居   

  在南屏村上首有條武陵溪,這名字使我又想起了「桃花源」。   

  在「處處爭說是桃源」的今天,桃源何處莫衷一是。湖南的桃源縣,其西面有武陵山脈;黟縣被認為是桃源之境,又有一條武陵溪。這不會是巧合吧?   

  更妙的是,在武陵溪畔淋瀝山下居住的陶姓人,都稱自己是陶淵明的後代。他們的祖先原本不是在黟縣土生土長的,而是捧著陶淵明的大作按圖索驥,歷經萬水千山摸到這裏來,認定找到了「桃花源」,從此便在這裏住下。現在西武鄉還有個地方叫「五柳社」(五柳先生,即陶淵明)呢……這對桃源之考不能不說也是個旁證。

image.jpg
  一家老宅的門庭。

  黟縣存下的《陶氏宗譜》確實記載了陶淵明後裔遷居黟地的故事。宗譜說,陶氏始祖為後漢的陶丹,陶淵明為五世祖,遷居黟地的是陶氏三十五世祖陶庚四。元朝兵亂時,陶庚四出遊歷。當他來到黟縣淋瀝山下的南屏,便愛上了這裏的山川勝境和淳古民風,於是結廬定居下來。宗譜還說到陶庚四遷居黟縣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認定這裏便是先祖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所描述的境界。這裏交通閉塞,遠離紛爭,可免受兵禍戰亂,是夢寐以求的理想家園。陶庚四還為遷居南屏作詩道:「卜居南山下,依然氣象新。地鍾淋瀝秀,俗愛古風淳。懷德多君子,論交有善人。故鄉今不問,從此結茅鄰。」   

  陶庚四說的南山,指的應是淋瀝山,又顯然有意借先祖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意以明志。   

  據宗譜記載,陶庚四去世後,其子光義非常敬仰先祖陶淵明,因陶淵明曾被朝廷追謚為「靖節」,陶光義便把居地改名為「靖節里」,並建社廟稱「五柳社」,供奉五柳先生陶淵明為社神。   

  公元1329年,南屏陶氏遷居到鄰近的赤嶺村,經幾百年繁衍,蔚然成一大族。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6:20:30 | 顯示全部樓層
後記   

image.jpg
南屏村敘秩堂後來成為電影《菊豆》的場景,現在還留下「老楊家染坊」的晾布架。

  近十幾年,我多次上黃山,每回都不忘到黟縣的古村落去舊地重遊。黟縣古村落的表表者——西遞和宏村已於2000年戴上了「世界文化遺產」的桂冠,黟縣的名字也因此傳遍天下。但古村的變化之大,使我的心靈幾乎經受不起衝擊。過去,入村尋找古樸和靜謐,「應憐屐齒印蒼苔,十叩柴扉九不開」,我悄悄地來,靜靜地去;現在,村口都架起了一道收費關卡,村裏的景點都有路標指引得清清楚楚,不絕的人流哄哄地來,嘩嘩地去。如今,南屏的敘秩堂因為拍攝電影《菊豆》變成了「老楊家染坊」,留下了拍電影的場景,村子出了名,還被叫作「菊豆的村莊」;西遞大夫第的小閣樓張燈結綵,真的扮成了小姐拋綵樓;宏村因為拍攝過電影《臥虎藏龍》而名聲大噪,使導遊小姐的「大聲公」聲浪更加此起彼伏……

  今天,紛至沓來的「屐齒」已把古村裏本來長著蒼苔的青石板磨得錚亮,鬧哄哄的人氣趕走了昔日的樸素、安詳和寧靜;今日的古宅主人們,懂得了把老祖宗的遺產作為生財工具,豪華大宅裏堆滿了待價而沽的「古董」複製品;當年讓我看得目瞪口呆的「尚古衣裝」的人,已難以尋覓;甚至,曾經熱情接待過我的幾個老人,已經作古了。   

  這些變化,使我油然想起黟縣當年那淳樸的人們,更加懷念「初入桃源」的感覺,我喜愛那時的黟縣,那時的「桃花源」。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2-20 16:24:33 | 顯示全部樓層
真想試下臭魚有幾臭,有冇臭豆腐咁臭呢~~~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2-20 16:33:22 | 顯示全部樓層
臭魚.臘八豆腐都未试过.
火腿和臘肉都想试下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2-20 16:36:29 | 顯示全部樓層
巧似新界d圍村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6:38:47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adoadoado #10 的帖子

係香的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2-20 16:40:58 | 顯示全部樓層
有時間要去睇下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2-20 16:48:57 | 顯示全部樓層
國家地理很美, 小鄉鎮還未被污染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2-20 16:58:51 | 顯示全部樓層
古色古香地方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2-20 17:42:02 | 顯示全部樓層
好好的介绍~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7:44:37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bussy #15 的帖子

希望以後不會被污染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2-20 17:47:27 | 顯示全部樓層
古色古鄉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2-20 18:10:41 | 顯示全部樓層
安徽人是中國出名最會經商和聚財的,加上中國大家族和慎終追遠的傳統,令到安徽人投放很多的資源在祠堂上,直接令到安徽祠堂無論有數或質方面都是中國比較有睇頭的。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26 00:5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