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RAH-66的需求數量持續刪減。美國陸軍訓練與準則司令部(Training and Doctrine Command,TRADOC)建議刪除美國陸軍部分地面部隊中的「目標獲得與偵察排」,使得RAH-66的需求量降至1199架。隨後這個數字由於預算不足再降至1070架,接著繼續砍到650架,此時RAH-66的數量已經確定不足以同時擔負攻擊與斥候任務。由於研發曠日廢時、單機成本飆漲約六倍、被認定不適用於未來的戰場且不利於美軍轉型,以及新一代無人遙控載具的技術日漸成熟,美國陸軍高層終於在2004年2月23日大刀一揮,宣布將RAH-66取消。於是,此種劃時代的最先進攻擊直昇機終於淪為美國陸軍有史以來被腰斬的最大宗武器研發計畫,21年來的研發成為一場空。
RAH-66擁有玻璃化程度甚高且具備優異人機介面、人因工程設計的座艙,其設計風格不像現役直昇機,反而非常類似第五代戰機。RAH-66有兩名機員,採用常見的縱列式座艙設計,但是前座為飛行官,後座為武器系統官(Weapon System Officer,WSO),與AH-1和AH-64相反,以增加飛行官在進行地貌飛行時的視野;不過無論是前座或後座的機員,都能有效控制武器與駕駛直昇機。
除了先進的平面顯示器之外,RAH-66的乘員的第二種重要的顯示/控制裝備就是頭盔整合顯示暨視覺系統(Helmet Integrated Display and Sight System,HIDDS)。這套系統視野寬廣(35度X52度),可將機上FLIR所獲得的影像以及飛行、導航以及武器系統的資料數據顯示在其上。此系統不僅讓機員在進行觀測、飛行或戰鬥等操作時,能專心注意外界動靜而不用低頭看前方的儀表板與顯示器,還能在夜間飛行時提供飛行員最佳的環境狀況掌握能力。當然,這套頭盔系統也具備瞄準功能,能帶動機首20mm機砲、EOTAS與NVPS光電偵測系統旋轉塔指向飛行員目視的方向。由於採用了這套頭盔顯示系統,RAH-66便不再採用以往常見的抬頭顯示器(HUD)。
RAH-66採用三重數位式線傳飛控系統(Fly by Wire,FBW)而非以往直昇機慣用的機械連桿系統,在RAH-66滯空以及發射武器時,能夠自動控制直昇機,以降低組員工作負荷使其專心作戰或執行任務;而當RAH-66從掩蔽物後方飛出並發射武器後,這套線傳飛控系統也能自動控制直昇機從攻擊點返回原先的滯空隱藏位置。
RAH-66尚擁有一套植入式全球定位/慣性導航系統(Embedded Global Positioning/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EGI),與機上其他的航電系統整合,並持續在3D數位地圖上顯示自身位置。EGI在全世界任何地區均可提供精確的導引,包括缺乏明顯地形特徵的地區。
讓RAH-66具有如此不凡威力的,就是先進而完善的通訊與資料傳輸系統,能有效傳送龐大複雜的各種戰場資訊。機上的通訊系統包括:兩具抗干擾的VHF-FM「單頻地面暨空載無線電系統(Single-Channel Ground and Airborne Radio System,ICNIA)、一具UHF-AM Have Quick戰術通訊系統、一具VHF-AM無線電,以及一具可執行超水平線通訊的HF-SSB抗干擾無線電系統。數位資料傳送方面,RAH-66擁有使用整合數位通訊協定之改良型資料數據機(Improved Data Modem,IMD),並可自聯合兵種(Combined Arms)、聯合部隊(Joint Force)、聯軍(Combined Force)等友軍處接收數位資料。上述的通訊協定包括:可變訊息格式(Variable Message Format,VMF)、先進野戰砲兵戰術資料系統(Advanced Field Artillery Tactical Data System,AFATDS)、戰術射擊指揮系統(Tactical Fire Direction System,TACFIRE)、艦隊戰術系統(Marine TacticalSystem,MTS)等。此外,也能輕易整合增強定位位置及報告系統(Enhanced Position Location and Reporting System,EPLRS)、聯合戰術資料分配系統(Joint Tactical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s System,JTID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