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國際經濟環境復雜多變,我國經濟也出現一些新情況新變化。工業經濟運行總體上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放緩趨勢,並呈現出明顯的調整特征。受市場環境趨緊影響,經濟運行下行壓力加大,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重。據國家統計局統計,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3%,增速同比回落4個百分點;其中輕、重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0.8%和9.9%,增速同比分別回落2.3個和4.6個百分點。從效益情況看,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實現利潤同比下降2.7%,主營收入利潤率從去年同期的6.11%下降到5.36%。
當前經濟處於怎樣的運行狀態,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下一步走勢如何,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會同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有關部門公布的數據,並結合實施“十二五”工業轉型升級規劃,對當前工業經濟運行情況進行了認真分析研究。綜合分析,影響當前工業增速放緩和企業效益下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世界經濟不振、外需持續低迷帶來的影響,又有國內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造成的影響,同時,經濟運行可能進入到一個新的調整周期,各方面的壓力都比較大。目前,工業增速已呈現出一些緩中趨穩的跡像,但基礎還比較脆弱,一些不確定性因素還會帶來新的衝擊,對此不能掉以輕心。
一是工業經濟運行總體保持穩定。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按照中央提出的穩中求進的總基調,著力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在外需明顯減弱的情況下,前7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仍保持了10.3%的增長速度,無論是與發達經濟體還是新興經濟體相比,這個速度都是不低的。同時還要注意到,工業生產增速已呈現出緩中趨穩跡像, 4、5、6、7四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9.3%、9.6%、9.5%和9.2%,未出現大幅波動。
二是增速回落帶有明顯的調整特征。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影響,中央實施了包括十大產業三年調整振興規劃在內的“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一攬子計劃,使我國經濟率先走出谷底。三年過去了,政策效應逐步減弱,一些政策措施逐步退出,經濟運行處在從政策刺激向內生增長轉變的過程,經濟增速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適應性的調整回落。增速適度回調,有利於釋放和緩解偏快的增速對經濟運行形成的壓力,同時也有利於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另外,我國制造業產值已躍居世界第一,潛在增長率下降也是大勢所趨,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5.7%,2011年增速達到13.9%,預計2012年增速在10%左右。
三是外需萎縮的影響程度加深。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還在繼續顯現,世界經濟復蘇一波三折。美國經濟依然疲軟,歐洲經濟處於衰退邊緣,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速度普遍放緩。外部需求不振加大我國工業出口壓力。1-7月,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僅增長6.6%,增幅同比回落12.2個百分點,其中7月份同比僅增長3%,增速比6月份回落3.3個百分點。另據海關統計,7月份,進、出口增速回落至2009年底以來的歷史低位,其中出口增長1%,進口增長4.7%,增速比上月分別回落10.3個和1.6個百分點。在1-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同比回落的4個百分點中,出口的影響程度接近三分之一。
四是企業效益持續下滑,生產經營困難加劇。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6785億元,同比下降2.7%;其中7月當月實現利潤3668億元,同比下降5.4%。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5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15個行業同比下降,1個行業由同期盈利轉為虧損。企業生產經營比較困難的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下降60.8%,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下降21.3%,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下降1.6%。
五是下行壓力依然存在。7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同比分別下降2.9%和3.4%,與去年7月份的高位相比,僅一年時間價格指數分別回落10.4個和14.4個百分點。隨著前期新上產能集中釋放與市場需求回落“雙碰頭”,產品價格持續下滑,市場對價格下行預期增強,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