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莫五年級出生的時代,那時候經濟正在起飛中,現在我們所知的很多國內大企業也都是在那時候崛起,而這些正在賺錢的企業,設計一整套的 CIS 預算甚至高達上百萬台幣,足以見得小小的 LOGO 對很多老闆來說不只是一個圖案,正是代表整個公司的中心思想。
而有趣的是,並不是所有知名的 LOGO 都必須要花大把銀子才能雋永,也不是花了鉅額設計費的 LOGO 就能夠讓大家喜愛。LOGO 背後的故事往往比它本身的設計更令人玩味,這些LOGO 的成本在以往都是盡量不公布出來,但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也許這些被特別挖掘出來的小故事,更可以說明企業本身的中心思想呢!
『Google』:Google的LOGO一直以來都沒有很大的變化,由羅馬體構成的六個字母顏色依序是藍、紅、黃、藍、綠、紅,隨著節慶或是偉人的紀念日等等會在首頁上有不同的圖案顯示,這樣的作法不僅提醒了每個人這些曾經發生過的歷史事件或是需要慶祝的節慶之外,也可以幫助增加搜尋流量,但是你知道嗎?這麼有名的LOGO當初的設計費居然是0元!?當初設計的契機是因為Goolgle的創辦人 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 之中的 Larry Page 所設計,原本的「Google」後面還有一個驚嘆號,很明顯就是模仿「Yahoo!」,直到1999年之後才由新的設計師重新改版設計並沿用到現在。
『COCA COLA可口可樂』:夏天一到幾乎人人手上一瓶的可口可樂COCA-COLA,光看到紅色的底和白色的草寫字體就通體舒暢,這個LOGO居然也是0元!?當然不意外是因為這個LOGO是由創造可口可樂的藥劑師 Dr. John S. Pemberton 的合夥人兼會計 Frank M. Robinson 所設計的,他覺得如果他們的商品有兩個「C」,在廣告執行上會有不錯的效果,於是創造了「COCA-COLA」這個詞彙,也就創造了這個LOGO,之後經過多次的設計修改,才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LOGO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