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詩神話 婆羅門
婆羅門主要經典;因崇拜梵天及由婆羅門種姓擔任祭司而得名。
婆羅門信奉梵天、毘濕奴、濕婆三大神,主張善惡有報,人生輪迴,輪迴的形態
取決於現世的行為,只有達到“梵我同一”方可獲得解脫,修成正果。
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4世紀是婆羅門教的鼎盛時期,公元4世紀以後,由於佛教和耆那教的發展,
開始衰弱。後在公元8、9世紀,吸收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義並結合印度民間信仰,
經商羯羅改革發展成為今天的印度教,流行於印度、緬甸等國。
因此,印度教也稱為“新婆羅門教”,前期婆羅門教則稱為“古婆羅門教”。
公元前20世紀中葉雅利安人由興都庫什山和帕米爾高原進入印度河流域,
經過長期的戰爭征服了當地土著居民達羅毗荼人。他們定居於此,與土著相融合,過渡到農業社會。
同時雅利安人把當地的印度河文明與自身原有的宗教體系結合起來創立了吠陀教,崇拜多神,實行煩瑣的祭祀。
公元前10世紀中葉,雅利安人由印度河上游向東推進至朱木那河、恒河流域。
當時印度次大陸已經進入鐵器時代,農業有了重大的發展,手工業和商業逐步興起,
這加速了社會的分化,形成了農村公社。隨之而來的是階級的分化和奴隸制的形成,
社會等級制度即種姓制度開始確立。為了適應上述變化,吠陀宗教開始進行重大的革新,
出現了以以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和婆羅門至上為三大綱領的婆羅門教。
三大綱領是婆羅門教的重要教義,後來被印度教所繼承,一直沿用至今。吠陀天啟:
吠陀是婆羅門教的根本經典,原意為宗教的知識,後來轉化為對婆羅門教、
印度教經典的總稱。從廣義上說,吠陀是用吠陀梵文寫作的一些西北印度文獻的匯總,
是關於對神的誦歌和禱文的文集;約在公元前20世紀到前10世紀間形成,
它包含吠陀本集、梵書、森林書、奧義書。
印度教帶濃厚的神話色彩,在印度、吳哥窟、
新加坡和泰國等地,都有不少廟宇、
神像和雕刻以婆羅門教為題材。
遊覽這些景點前,不妨先了解一下背後的人物和故事。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