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3843|回覆: 48

[琴棋書畫] 傳統中國樂器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11-11 21:37: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tung1871 於 2012-11-11 20:42 編輯

中國文化藝術比人感覺是特別的陶冶性情~
之前介紹過中國書法(http://141hongkong.com/thread-1058942-1-1.html)同戲曲(http://141hongkong.com/thread-1064849-1-1.html)...
今次又講下中國樂器~~

下面有二十種各具特色的中國傳統樂器~
由古老的骨笛、塤開始,到常見的二胡、琵琶等~
了解一下其外型、歷史、種類、演奏特色和典故等~~



01_photo.jpg
歷史:
中國最原始的吹管樂器。
         
演奏特式:
與其說是「笛」,也許稱為「哨」更為貼切。因它只能吹出若干高音的聲響,並無固定的音階音律可依循。
         
骨笛可能並非樂器,而是古代的狩獵工具或用以遊戲的樂具。
         
出土文物:
浙江省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遺址發現160多支骨笛,以禽鳥骨造成。分為一孔、二孔或三孔,可吹出尖銳或悠揚的哨子聲音,有技巧的運用多孔骨笛則可吹出音階。


02_photo.jpg
歷史:
最初的鐘用陶土製成,到了夏朝出現了青銅製成的鐘,周朝已經用銅編鐘演奏音樂。
         
外型:
西方的鐘呈圓形,完音較長,並不一定適合作音樂演奏用途;而中國古代的鐘扁,完音較短,每個音也比較清楚,所以適合作音樂演奏用途。
         
出土文物:
1978年,在中國湖北曾侯乙墓中發現了目前全國最大型的鐘鼓樂隊,懸掛的編鐘有六十五個,分三層懸掛,重達二千五百公斤。
         
經過測音後得知每個鐘都可發出兩個固定音階,全套編鐘則可發出五個八度的十二個半音,只比現代鋼琴少了最高及最低的兩個八度。最有趣的是,這套編鐘的「宮音」發聲頻率竟跟現代鋼琴的中央C大致相同。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1 21:37:1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tung1871 於 2012-11-11 20:46 編輯


03_photo.jpg
歷史:
磬是其中一種中國最古老的樂器,早在夏朝已經出現。那時的磬純粹掛起來獨立敲打,為節奏樂器而非旋律樂器。到了周朝,石磬的選料及製作技術逐漸考究,以玉石、青石、石灰石等磨製,並由獨立敲打演變成按照不同音階組成「編磬」,因而成為旋律樂器。
         
演奏特式:
由於編磬半音齊全,可與編鐘及鼓合奏,聲音古雅,氣勢堂皇,為古代宮廷的演奏樂器,墨子稱之為「鐘鼓之樂」。
         
外型:
夏朝的磬以石磨製成魚的形狀,到周朝則發展到外形略似「人」字型曲呎,頂部為懸掛起來的地方。
         
出土文物:
中國湖北曾侯乙墓中發現了最大型的編磬共四十一枚,分兩層懸掛。經過測音後得知全套編鐘可發出三個八度的十二個半音。

磬演奏 -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04_photo.jpg
歷史:
塤 (音:圈) 是中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遠古的塤多為石製、骨製,後來逐漸改用陶土燒製而成,以模仿禽鳥鳴聲,作為誘捕禽鳥的輔助工具。
         
外型:
土塤的形象多變,從新石器時代到殷商,有直笛形、圓球型、橢圓形或鵝蛋形。塤有多種型制,有的除了頂部一個吹音孔外,並無按音孔;有些則有一至三個按音孔。到了殷商時期,土塤已有五個按音孔,前三後二。
       
演奏特式:
塤音色古樸、醇厚、渾圓,能獨奏又能與其他古樂器合奏,如鐘、琴、瑟等,多用於歷代宮廷雅樂,民間也有流傳。

出土文物:
七十年代在浙江河姆渡文化遺址,發現一枚已有七千年歷史的土塤。它只有一個吹音孔,並無按音孔,呈短條狀,密底,用口吹孔發聲。另一枚在安陽殷壚出土的土塤已能吹出十一個音,包括一個完整的七聲音階。
         
塤獨奏 ─ 楚歌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1 21:37:20 | 顯示全部樓層

14_photo.jpg
歷史:
鼓的歷史很悠久,原始時代的鼓稱為「土鼓」,鼓框由陶土製成。
在古代,鼓不僅用於祭祀、樂舞,更能指揮退敵,是驅除猛獸的武器,亦是報時、報警的工具。古代常把擊鼓作為一項最隆重的禮儀。隨著社會發展,鼓的應用範圍更加廣泛,民族樂隊、民間器樂合奏、各種戲劇、曲藝、歌舞、喜慶集會和勞動競賽等,都離不開鼓類樂器。
         
演奏特式:
鼓除了用於伴奏、合奏外,有些鼓已發展成為獨奏樂器,有著豐富的表現力。今天,在某些器樂曲中也有了鼓的獨奏樂段,如南方的十番鼓、北方陜西的鼓樂等。

種類:
自商代後,人們在生產勞動和軍事活動中創造了各式各樣的鼓,使鼓的品種也多了起來。較特別的有漢族的板鼓、撥浪鼓、秧歌鼓等;少數民族有八角鼓、蜂鼓、瑤族長鼓等。

鼓演奏 - 老鼠娶親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15_photo.jpg
歷史:
笙是中國古老的簧管樂器,殷代的甲骨文中已有提及。春秋戰國時期,笙已非常流行,它與竽並存,不僅是為聲樂伴奏的主要樂器,也能獨奏及合奏。現今所製的笙均為十七管,簧片也都是銅片。
         
種類:
早期的笙多以竹製成,後來改為銅製。明清時期,民間流傳有方、圓、大、小各種不同形製的笙。
       
演奏特式:
控制技巧不同可得到不同效果,笙的強弱對比十分明顯,能同時發出單音、雙音、三音或四音,有的笙最多到九個音,因此有和聲樂器之稱。
         
笙獨奏 ─ 鳳凰展翅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1 21:37:21 | 顯示全部樓層

16_photo.jpg
歷史:
簫源自遠古時期的骨哨,是中國古老的吹奏樂器,歷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常用於獨奏、琴簫合奏或絲竹樂演奏。由最初的四孔發展為現在的六孔(前面五個按音孔,後面有一個吹音孔)。
         
在秦漢至唐,「簫」一詞主要用作指編管的排簫,唐以後方專指豎吹之笛--即直簫。
         
演奏特式:
簫的演奏技巧,基本上和笛子相同,可自如地吹奏出滑音、疊音等,但靈敏度遠不如笛,不宜演奏花舌等表現富有特性的技巧。但卻適合吹奏悠長、恬靜、抒情的曲調,表達幽靜,典雅的情感。
簫不僅適於獨奏、重奏,還用於江南絲竹、福建南音、廣東音樂、常州絲弦和河南板頭樂隊等民間器樂合奏,以及越劇等地方戲曲的伴奏。

種類:
簫的品種很多,常見的有紫竹洞簫、九節簫、黑漆九節簫、玉屏簫等。玉屏簫上雕刻的龍鳳圖案,據說就是取材於蕭史弄玉的愛情神話故事。

紫竹簫 & 洞簫 - 青花瓷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06_photo.jpg
歷史:
相傳是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後帶回長安。宋朝以後,成為伴奏戲曲的重要樂器。唐代以前,笛簫通常不分,那時稱為笛或長笛的樂器,其實指的大部份是直簫。漢代文人馬融寫過一首《長笛賦》,所詠的便是直簫。至唐代笛簫概念才基本分開。橫吹為笛,直吹為簫。這裡介紹的笛子指的是橫吹笛。
         
種類:
笛子一般以竹製成,共有六個按音孔、一個吹孔和一個膜孔。常用音域有兩個八度。
明清以後,橫吹笛開始分為南、北兩派︰南派多用來伴奏南方崑曲,笛子名為「曲笛」或「崑笛」,笛身較長。代表人物︰陸春齡。北派多指用來伴奏梆子戲曲的「梆笛」,笛身較短,定音比曲笛高四度。代表人物︰馮子存。

演奏曲目:
「青溪三弄」 - 據說東晉大將桓伊,曾以「柯亭笛」吹奏此曲給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徽之聽,這就是直笛名曲「青溪三弄」的來由。
         
古箏+笛子 ─ 滄海一聲笑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1 21:37:22 | 顯示全部樓層

17_photo.jpg
歷史:
箜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彈弦樂器,又稱「空侯」、「坎侯」,主要盛行於晉至唐代。據說唐代有樂人專門從事箜篌演奏,後來被宮廷壟斷成為宮廷特有的演奏樂器。到了明、清兩代時,這種樂器比較少見,最後竟成為絕響。到了本世紀50年代,中國的音樂工作者才開始複製箜篌的工作。
         
演奏特式:
在古代皇室奏樂中,箜篌是不可缺少的。它不僅能演奏旋律,也能奏出和弦。在獨奏或伴奏方面,都較很多樂器理想。箜篌音域寬廣,和聲色彩豐富、纖細柔美,既有豎琴的音響效果,又有古琴、箏的韻味,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種類:
箜篌分臥式、豎式和鳳首式三種。

箜篌 - 湘妃竹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18_photo.jpg
歷史:
阮源於中亞,通過龜茲傳入中國。古稱秦琵琶或月琴。相傳西晉時,竹林七賢中的阮咸善彈此樂器,故而得名。阮在盛唐時期流傳至東瀛。
          
種類:
阮有四弦,屬撥彈樂器,是古琵琶的一種。經改良後,有大、中、小,即低、中、高音阮之分。在民間戲曲及說唱樂中常見,在現代國樂團合奏中多參與伴奏。目前最常用的為中阮及大阮。阮在樂隊合奏中是相當重要的彈撥樂器。

演奏特式:
阮的音色柔和、圓潤、豐厚,很有特色,自成一族,極易與其他樂器音色融合,因此成為民族管弦樂隊中很重要的一種彈撥樂器。
         
阮獨奏 - 倒垂簾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1 21:37:23 | 顯示全部樓層

05_photo.jpg
歷史:
古琴是中國傳統音樂中一個突出的代表,遠在周朝已經出現,並逐漸成熟。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思想家及藝術家,如孔子、蔡邕、嵇康等都以彈琴聞名於世;司馬相如以琴求偶、伯牙與鐘子期以琴神交等故事皆十分著名。
         
演奏特式:
琴重視寫意及音色變化,以散(空弦音)、泛(輕按)、按(實按弦至琴面)三種音色的對比,配以極細緻的左右手指法,帶出了中國傳統文化追求的清、微、淡、遠的審美意境和藝術精神。

外型:
古琴學名為「七弦琴」。顧名思義是由七條弦線所構成。琴身為狹長形木質音箱,琴面張弦七根,外側鑲嵌有13個標示音位的玉徽。底板開有兩個一大一小的出音孔,稱「鳳沼」和「龍池」。

古琴 - 高山流水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12_photo.jpg
歷史:
早在戰國時期,秦國已有箏出現,因此又名「秦箏」。最初有5根弦線,型製十分簡陋;到了漢代,箏才迅速發展,共有12根弦線;直到唐代,弦線增至13條。元朝及明朝的箏則有14、15條弦線;清代到現在已發展到21及25弦,轉調較方便。
          
種類:
箏曲分為南北兩派,其中「南派」以潮州與客家箏為代表,北派則以河南箏為代表,因此有「南集於粵,北集於豫」之說。

外型:
箏是一種多弦多柱的彈撥樂器。琴箱中間稍微突起,底板呈平面。箏的頭部有緩緩而落的箏腳,每條弦下面安置 弦碼(碼子),弦碼可以左右移動,用來調整音高和音質。
         
古箏 - 那些年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1 21:37:24 | 顯示全部樓層

11_photo.jpg
歷史:
秦、漢以前的本土琵琶稱為「直頸琵琶」,琴身呈圓形而非現在的梨形,類似現在的月琴、三弦等,也稱「秦漢琵琶」。現在廣東人流行的彈撥樂器「秦琴」的祖先很可能便是這種「秦漢琵琶」。「曲頸琵琶」是到了隋唐時期才從西域波斯、伊朗等地流傳過來。由此可見,現代版本常見的「昭君出塞」, 漢代美女王昭君手抱四弦曲項琵琶其實是不對的,因為漢朝時曲頸琵琶還未在中國出現。
         
演奏特式:
琵琶除以獨奏、重奏、合奏等純樂器的形式出現外,在戲曲、曲藝、歌唱等伴奏樂隊中也被廣泛應用。

種類:
有北琶及南琶之分。北琶乃直抱型琵琶,在一般國樂演奏中採用,頸項彎度成四十五度角;南琶則只在福建地區流行,體型比較寬大,頸項彎度成九十度角,而且是橫抱的,完全是唐宋古琵琶的彈奏姿態。
       
琵琶 - 十面埋伏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07_photo.jpg
歷史:
馬頭琴是蒙古族拉弦樂器,蒙語稱「莫林胡爾」、「潮爾」。音域約三個八度,音色柔和圓潤,宜於演奏悠長遼闊的旋律,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相傳是中國胡琴的祖先。馬頭琴源於牧民的傳說,是牧民喜愛的樂器。
          
演奏特式:
柔美深情、淒楚悲涼。

外型:
馬頭琴琴桿細長,用紫檀或榆木製,音箱用松木製,呈梯形,兩面蒙馬皮或羊皮。琴桿上端雕馬頭,兩軸張兩根馬尾製做的琴弦,用馬尾弓拉奏。
         
馬頭琴 - 草原贊歌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1 21:37:25 | 顯示全部樓層

19_photo.jpg
歷史:
亦稱「洋琴」、「扇面琴」、「蝙蝠琴」或「蝴蝶琴」,是中國常見的一種擊弦樂器。相傳揚琴的前身叫瑟特琴 (Zither),是明末由波斯傳入中國,先在廣東一帶流行,作為曲藝伴奏。其後向外擴展,並形成多種流派。
         
演奏特式:
清脆明亮,可以獨奏、合奏或為琴書、說唱和戲曲伴奏,在民間器樂合奏和民族樂隊中佔有重要地位。揚琴的音色豐富多采,低音區發音朦朧而雄厚;中音區柔和純淨;高音區清脆明亮;最高音區則較緊張。演奏旋律時主要用中音和高音區。低音區多用作和聲的襯托。揚琴適合於演奏快速的樂曲,表現輕快、活潑的情緒及歡快、喜悅的感情。
       
揚琴 - 將軍令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13_photo.jpg
歷史:
嗩吶(音:鎖納)是一種外來樂器,中國古書稱之為「喇叭」。魏晉時期已有,明代正德年以來在中國普遍使用。清代嗩吶被編入回部樂,常用於宮廷禮儀或軍樂。嗩吶是非常重要之民間樂器,應用於婚喪喜慶之吹打樂上,乃吹打樂中的主導樂器。嗩吶音樂在山東、河北非常流行。
          
演奏特式:
嗩吶音量大,音色高昂、宏亮,富有穿透力,以擅長表演熱烈歡快的風格著稱。除了模仿自然音響外,它還可以模仿人聲唱腔︰將管體,哨子、喇叭口拆開吹奏,可各自模彷不同角色,如老生、花旦等人聲。嗩吶的演奏風格分為南、北兩派。

外型:
共有八個按音孔(前七後一),木管上端裝有一細銅管,銅管上端套有哨子,下端承接一個銅質喇叭口。
         
嗩吶 - 掛紅燈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1 21:37:2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tung1871 於 2012-11-11 21:33 編輯


20_photo.jpg
歷史:
柳琴原是江蘇北部、山東南部一帶的柳琴戲及安徽泗州戲的主要伴奏樂器。發音響亮、剛勁宏大。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現已發展為獨奏樂器,是民族樂隊中常用的高音樂器。
         
演奏特式:
柳琴的演奏技巧,右手有彈、挑、雙彈、雙挑、掃拂和輪奏等,左手有吟弦、打弦、帶弦、推拉弦和泛音等,其指法符號均與琵琶的指法符號相同。

外型:
柳琴屬典型的琵琶類彈撥樂器,外形及構造與琵琶十分相似,但體型比琵琶小,由四根弦線組成。它的外形像柳葉,故又名「柳葉琴」或「土琵琶」。
       
柳琴 - 春到沂河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08_photo.jpg
歷史:
二胡的前身相信是宋代的「奚琴」。中國歷代關於皇帝的禁忌繁多,二胡亦曾因此在清初遭禁。清末民初時,二胡為賣藝者的熱門樂器。因為歷史甚短,因此民國以前並沒有著名的二胡曲。
          
演奏特式:
因它具有明亮、圓潤與柔和的音色及豐富多樣的演奏技巧,故成為一種廣泛使用的獨奏及伴奏樂器。既適宜表現深沉、悲淒的內容,也能描寫氣勢壯觀的意境。

外型:
二胡的弓放於兩條弦線之間,其共鳴箱上蒙有蛇皮。二胡有五度定弦,音域約四個八度。
         
二胡 - 我只在乎你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1 21:37:27 | 顯示全部樓層

09_photo.jpg
歷史:
高胡的歷史不算太久,但發展迅速。它是著名廣東音樂家呂文成,在三十年代將二胡習用的絲弦改用鋼絲弦創製而成。
         
演奏特式:
高胡的定音比二胡提高四至五度,音色明朗清澈、幼細高吭,因此稱為「高胡」。由於它大量用於粵曲粵劇中,因此又名「粵胡」。時至現在,高胡在一切粵曲粵劇的伴奏中是第一把手,成為甚具廣東音樂色彩的樂器。

外型:
高胡的形制結構與二胡相同,但琴筒比二胡細,多呈圓形。近年製作的高胡也有琴筒呈橢圓形和扁八角形的。
       
高胡 - 梁祝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10_photo.jpg
歷史:
這種四弦胡琴在清代的典籍中又稱「提琴」。主要在內蒙古及其他漢族地區流行。
          
種類:
四胡分大、中、小三種規格,分別為低音、中音、高音四胡。

外型:
四胡的琴杆、琴軸、琴筒均以紅木製作,琴杆中下段呈圓柱形,上段呈方形,設硬木弦軸四個。琴簡有六角形、八角形、圓筒形,一端蒙以蟒皮或蛇皮(民間亦有用羊皮),上置木質琴碼。它四弦的分佈跟二弦差不多,即將四條絲弦分為二組。其中1、3兩弦為一組(外弦);2、4兩弦為另一組(內弦);拉弦方法跟拉二胡差不多,但其音色較厚及飽滿。
         
四胡 - 賽馬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1-11 21:40:16 | 顯示全部樓層
很喜歡七弦琴和編鐘發出的聲音~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1-11 21:41:00 | 顯示全部樓層
塤 這種樂器係好多國內旅遊區商品店都經常見到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1-11 21:42:46 | 顯示全部樓層
都唔少樂器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1-11 21:46:00 | 顯示全部樓層
部份樂器都未見過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1-11 21:48:2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1-11 21:53:25 | 顯示全部樓層
最钟意欣赏古筝弹奏~~~~~~~那些年!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1-11 22:02:47 | 顯示全部樓層
中華藝術博大精深,豐富多彩。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1-11 22:03:20 | 顯示全部樓層
有D樂器唔色.....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1-11 22:11:31 | 顯示全部樓層
E + 好少年青人學中國樂器, 遲 D 會 5 會失傳呢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1-11 22:19:45 | 顯示全部樓層
tung1871 發表於 2012-11-11 21:37
歷史:
高胡的歷史不算太久,但發展迅速。它是著名廣東音樂家呂文成,在三十年代將二胡習用的絲弦改用鋼 ...

究竟係  橫蕭直笛  定係   橫笛直簫  呢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25 13: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