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836|回覆: 20

[嘗酒] 中國的飲酒文化

  [複製鏈接]
簽到
235
發表於 2012-10-25 19:13: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siaoneu 於 2012-10-25 18:46 編輯

n.jpg

我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分布各地的眾多民族,醞釀了豐富多姿的民間酒俗。有的酒俗留傳至今。

一、傳統的飲酒文化根基──酒德和酒禮

1.jpg

歷史上,儒家的學說被奉為治國安邦的正統觀點,酒的習俗同樣也受儒家酒文化觀點的影響。儒家講究"酒德"兩字。
酒德兩字,最早見於《尚書》和《詩經》,其含義是說飲酒者要有德行,不能象夏紂王那樣,“顛覆厥德,荒湛於酒”,《尚書·酒誥》中集中體現了儒家的酒德,這就是:“飲惟祀”(只有在祭祀時才能飲酒);“無彝酒”(不要經常飲酒,平常少飲酒,以節約糧食,只有在有病時才宜飲酒);“執群飲”(禁止民從聚眾飲酒);“禁沉湎”(禁止飲酒過度)。儒家並不反對飲酒,用酒祭祀敬神,養老奉賓,都是德行。

飲酒作為一種食的文化,在遠古時代就形成了一很大家必須遵守的禮節。有時這種禮節還非常繁瑣。但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場合下不遵守,就有犯上作亂的嫌疑。又因為飲酒過量,便不能自制,容易生亂,制定飲酒禮節就很重要。明代的袁宏道,看到酒徒在飲酒時不遵守酒禮,深感長輩有責任,於是從古代的書籍中採集了大量的資料,專門寫了一篇《觴政》。這雖然是為飲酒行令者寫的,但對於一般的飲酒者也有一定的意義。我國古代飲酒有以下一些禮節:

主人和賓客一起飲酒時,要相互跪拜。晚輩在長輩面前飲酒,叫侍飲,通常要先行跪拜禮,然後坐入次席。長輩命晚輩飲酒,晚輩才可舉杯;長輩酒杯中的酒尚未飲完,晚輩也不能先飲盡。

古代飲酒的禮儀約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動作,表示敬意,接著把酒倒出一點在地上,祭謝大地生養之德;然後嘗嘗酒味,並加以讚揚令主人高興;最後仰杯而盡。

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時還有說上幾句敬酒辭。客人之間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時還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時,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為度。

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中的五十六個民族中,除了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族一般不飲酒外,其它民族都是飲酒的。飲酒的習俗各民族都有獨特的風格。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5 19:13:57 | 顯示全部樓層
二、從遠古以來,酒是祭祀時的必備用品之一。

2.jpg

原始宗教起源於巫術,在中國古代,巫師利用所謂的“超自然力量”,進行各種活動,都要用酒。巫和醫在遠古時代是沒有區別的,酒作為葯,是巫醫的常備葯之一。在古代,統治者認為:“國之大事,在祀在戎”。祭祀活動中,酒作為美好的東西,首先要奉獻給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戰爭決定一個部落或國家的生死存亡,出征的勇士,在出發之前,更要用酒來激勵鬥志。酒與國家大事的關係由此可見一斑。反映周王朝及戰國時代制度的《周禮》中,對祭祀用酒有明確的規定。如祭祀時,用 “五齊” 、 “三酒” 共八種酒。主持祭祀活動的人,在古代是權力很大的,原始社會是巫師,巫師的主要職責是奉祀天帝鬼神,並為人祈福禳災。後來又有了 “祭酒” 主持饗宴中的酹酒祭神活動。

我國各民族普遍都有用酒祭祀祖先,在喪葬時用酒舉行一些儀式的習俗。

人死後,親朋好友都要來弔祭死者,漢族的習俗是 “吃齋飯”,也有的地方稱為吃 “豆腐飯”,這就是葬禮期間的舉辦的酒席。雖然都是吃素,但酒還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少數民族則在弔喪時持酒肉前往,如苗族人家聽到喪信後,同寨的人一般都要贈送喪家幾斤酒及其大米,香燭等物,親戚送的酒物則更多些,如女婿要送二十來斤白酒,一頭豬。喪家則要設酒宴招待吊者。雲南怒江地區的怒族,村中若有人病亡,各戶帶酒前來弔喪,巫師灌酒於死者嘴內,眾人各飲一杯酒,稱此為 “離別酒”。死者入葬後,古代的習俗還有在墓穴內放入酒,為的是死者在陰間也能享受到人間飲酒的樂趣。漢族人在清明節為死者上墳,必帶酒肉。

在一些重要的節日,舉行家宴時,都要為死去的祖先留著上席,一家之主這時也只能坐在次要位置,在上席,為祖先置放酒菜,並示意讓祖先先飲過酒或進過食後,一家人才能開始飲酒進食。在祖先的靈象前,還要插上蠟燭,放一杯酒,若干碟菜,以表達對死者的衰思和敬意。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5 19:13:58 | 顯示全部樓層
三、中國人一年中的幾個重大節日,都有相應的飲酒活動,如端午節飲 “菖蒲酒”,重陽節飲“菊花酒”,除夕夜的“年酒”。

3.jpg

在一些地方,如江西民間,春季插完禾苗後,要歡聚飲酒,慶賀豐收時更要飲酒,酒席散盡之時,往往是 “家家扶得醉人歸”。

過年,也叫除夕,是中國人最為注重的節日,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年夜飯是一年中最為豐盛的酒席,即使窮,平時不怎麼喝酒,年夜飯中的酒是必不可少的。吃完年夜飯,有的人還有飲酒守夜的習俗。正月的第一天,有的地方,人們一般是不出門的,從正月初二開始,才開始串門,有客人上門,主人將早已準備好的精美的下酒菜肴擺上桌子,斟上酒,共賀新春。

新年尹始,古人有合家飲屠蘇酒的習俗,飲酒時,從小至大依次飲用。據說飲此酒可以避瘟氣。

朝鮮族的 “歲酒”:這種酒多在過 “歲首節” 前釀造。歲首節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歲酒” 以大米為主料,配以桔梗、防風、山椒、肉桂等多味中藥材,類似於漢族的“屠蘇酒”,但藥材配方有所不同。用於春節期間自飲和待客,民間認為飲用此酒可避邪,長壽。

哈尼族的“新谷酒”:每年秋收之前,居住在雲南元江一帶的哈尼族,按照傳統習俗,都要舉行一次豐盛的“喝新谷酒”的儀式,以歡慶五穀豐登,人畜平安。所謂 “新谷酒”,是各家從田裡割回一把即將成熟的谷把,倒掛在堂屋右後方山牆上部的一塊小篾笆沿邊,意求家神保護莊稼,然後勒下穀粒百十粒,有的炸成谷花,有的不炸,放入酒瓶內泡酒。喝 “新谷酒” 選定在一個吉祥的日子,家家戶戶置辦豐盛的飯菜,全家老少都無一例外地喝上幾口“新谷酒”。這頓飯人人都要吃得酒酣飯飽。

“菊花酒” 由來已久,《西京雜記》曾記載:“菊花舒時並采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5 19:13:5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siaoneu 於 2012-10-25 18:58 編輯

四、婚姻飲酒習俗

4.jpg

南方的 “女兒酒”,最早記載為晉人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狀》,說南方人生下女兒才數歲,便開始釀酒,釀成酒後,埋藏於池塘底部,待女兒出嫁之時才取出供賓客飲用。這種酒在紹興得到繼承,發展成為著名的 “花雕酒”,其酒質與一般的紹興酒並無顯著差別,主要是裝酒的罈子獨特,這種酒罈還在土壞時,就雕上各種花卉圖案,人物鳥獸,山水亭榭,等到女兒出嫁時,取出酒罈,請畫匠用油彩畫出 “百戲”,如 “八仙過海”,“龍鳳呈祥”,“嫦娥奔月” 等,並配以吉祥如意,花好月圓的 “彩頭” “喜酒”,往往是婚禮的代名詞,置辦喜酒即辦婚事,去喝喜酒,也就是去參加婚禮。

滿族人結婚時的 “交杯酒”:入夜,洞房花燭齊亮,新郎給新娘揭下頭蓋後要坐在新娘左邊,娶親太太捧著酒杯,先請新郎抿一口;送親太太捧著酒杯,先請新娘抿一口;然後兩位太太將酒杯交換,請新郎新娘再各抿一口。

滿族人在舉行婚禮前後的 “謝親席”:將烹制好的一桌酒席置於特製的禮盒中,由兩人抬著送到女家,以表示對親家養育了女兒給自家做媳女的感謝之情。另外,還要做一桌 “謝媒席”,用圓籠裝上,由一人挑上送到媒人家,表示對媒人成全好事的感激之情。

達斡爾族的 “接風酒” 和 “出門酒”:送親的人一到男家,新郎父母要斟滿兩盅酒,向送親人敬“接風酒,這也叫 ”進門盅“,來賓要全部飲盡,以示已是一家人。爾後,男家要擺三道席宴請來賓。婚禮後,女方家遠者多在新郎家住一夜,次日才走,在送親人返程時,新郎父母都恭候門旁內側,向貴賓一一敬 “出門酒”。

“會親酒”,訂婚儀式時,要擺的酒席,喝了“會親酒”,表示婚事已成定局,婚姻契約已經生效,此後男女雙方不得隨意退婚,賴婚。

“回門酒”,結婚的第二天,新婚夫婦要 “回門”,即回到娘家探望長輩,娘家要置宴款待,俗稱 “回門酒”。回門酒只設午餐一頓,酒後夫妻雙雙回家。“交杯酒”:這是我國婚禮程序中的一個傳統儀節,在古代又稱為“合巹” (巹的意思本來是一個瓠分成兩個瓢),《禮記·昏義》有 “合巹而醑”,孔穎達解釋道“以一瓠分為二瓢謂之巹”,婿之與婦各執一片以醑(即以酒嗽口),合巹又引申為結婚的意思。在唐代即有交杯酒這一名稱,到了宋代,在禮儀上,盛行用彩絲將兩隻酒杯相聯,並綰成同心結之類的彩結,夫妻互飲一盞,或夫妻傳飲。

這種風俗在我國非常普遍,如在紹興地區喝交杯酒時,由男方親屬中,兒女雙全,福氣好的中年婦女主持,喝交杯酒前,先要給坐在床上的新郎新娘喂幾顆小湯圓,然後,斟上兩盅花雕酒,分別給新婚夫婦各飲一口,再把這兩盅酒混合,又分為兩盅,取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之意,讓新郎新娘喝完後,並向門外撒大把的喜糖,讓外面圍觀的人群爭搶。婚禮上的交擘酒:為表示夫妻相愛,在婚禮上夫妻各執一杯酒,手擘相交各飲一口。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5 19:14:00 | 顯示全部樓層
五、 “滿月酒”或“百日酒”,中華各民族普遍的風俗之一,生了孩子,滿月時,擺上幾桌酒席,邀請親朋好友共賀,親朋好友一般都要帶有禮物,也有的送上紅包。

“寄名酒”:舊時孩子出生後,如請人算出命中有剋星,多厄難,就要把他送到附近的寺廟裡,作寄名和尚或道士,大戶人家則要舉行隆重的寄名儀式,拜見法師之後,回到家中,就要大辦酒席,祭祀神祖,並邀請親朋好友,三親六眷,痛飲一番。

5.jpg

“壽酒”:中國人有給老人祝壽的習俗,一般在50、60、70歲等生日,稱為大壽,一般由兒女或者孫子,孫女出面舉辦,邀請親朋好友參加酒宴。

“上樑酒” 和 “進屋酒”:在中國農村,蓋房是件大事,蓋房過程中,上樑又是最重要的的一道工序,故在上樑這天,要辦上樑酒,有的地方還流行用酒澆梁的習俗。房子造好,舉家遷入新居時,又要辦進屋酒,一是慶賀新屋落成,並志喬遷之喜,一是祭祀神仙祖宗,以求保佑。

“開業酒” 和 “分紅酒”:這是店鋪作坊置辦的喜慶酒。店鋪開張,作坊開工之時,老闆要置辦酒席,以誌喜慶賀;店鋪或作坊年終按股份分配紅利時,要辦 “分紅酒”。

“壯行酒”,也叫 “送行酒”,有朋友遠行,為其舉辦酒宴,表達惜別之情。在戰爭年代,勇士們上戰場執行重大且有很大生命危險的任務時,指揮官們都會為他們斟上一杯酒,用酒為勇士們壯膽送行。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5 19:14:0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siaoneu 於 2012-10-25 19:10 編輯

六、獨特的飲酒方式

6.jpg

飲咂酒:這是古代遺留下來的獨特的飲酒方式,在西南,西北許多地方流傳,在喜慶日子或招待賓客時,抬出一酒罈,人們圍坐在酒罈周圍,每人手握一根竹管或蘆管,斜插入酒罈,從其中吸吮酒汁,人數可達五、六人甚至七八個人。飲酒時的氣氛熱烈。這種獨特的飲酒方式,可以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

“轉轉酒”:這是彝族人特有的飲酒習俗,所謂 “轉轉酒”,就是飲酒時不分場合地點,也無賓客之分,大家皆席地而坐,圍成一個一個的圓圈,一杯酒從一個人手中依次傳到另一人手中,各飲一口。這個習俗,據說來自一個動人的傳說:在一座大山中,住著漢人、藏人和彝人三個結拜兄弟兄弟,有一年,三弟彝人請兩位兄長吃飯,吃剩的米飯在第二天變成了香味濃郁的米酒,三個兄弟你推我讓,都想將酒留給其他弟兄喝,於是從早轉到晚,酒也沒有喝完,後來神靈告知只要辛勤勞動,酒喝完後,還會有新的酒湧出來,於是三人就轉著喝開了,一直喝得酩酊大醉。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5 19:14:0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siaoneu 於 2012-10-25 19:06 編輯

七、勸酒

7.jpg

中國人的好客,在酒席上發揮得淋瀝盡致。人與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時得到升華。中國人敬酒時,往往都想對方多喝點酒,以表示自己盡到了主人之誼,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興,說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會覺和有失面子。

有人總結到,勸人飲酒有如下幾種方式:“文敬”、“武敬”、“罰敬”。這些做法有其淳樸民風遺存的一面,也有一定的負作用。

“文敬”,是傳統酒德的一種體現,也即有禮有節地勸客人飲酒。

酒席開始,主人往往在講上幾句話後,便開始了第一次敬酒。這時,賓主都要起立,主人先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並將空酒杯口朝下,說明自己已經喝完,以示對客人的尊重。客人一般也要喝完。在席間,主人往往還分別到各桌去敬酒。

“回敬”:這是客人向主人敬酒。

“互敬”:這是客人與客人之間的“敬酒”,為了使對方多飲酒,敬酒者會找出種種必須喝酒理由,若被敬酒者無法找出反駁的理由,就得喝酒。在這種雙方尋找論據的同時,人與人的感情交流得到升華。

“代飲”:即不失風度,又不使賓主掃興的躲避敬酒的方式。本人不會飲酒,或飲酒太多,但是主人或客人又非得敬上以表達敬意,這時,就可請人代酒。代飲酒的人一般與他有特殊的關係。在婚禮上,男方和女方的伴郎和伴娘往往是代飲的首選人物,故酒量必須大。

為了勸酒,酒席上有許多趣話,如“感情深,一口悶、感情厚,喝個夠”,“感情淺,舔一舔。”

“罰酒”:這是中國人“敬酒”的一種獨特方式。“罰酒”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最為常見的可能是對酒席遲到者的“罰酒三杯”。有時也不免帶點開玩笑的性質。

藏族人好客,用青稞酒招待客人時,先在酒杯中倒滿酒,端到客人面前,這時,客人要用雙手接過酒杯,然後一手拿杯,另一手的中指和拇指伸進杯子,輕蘸一下,朝天一彈,意思是敬天神,接下來,再來第二下、第三下,分別敬地、敬佛。這種傳統習慣是提醒人們青稞酒的來歷與天、地、佛的慷慨恩賜分不開,故在享用酒之前,要先敬神靈。在喝酒時,藏族人民的約定風俗是:

先喝一口,主人馬上倒酒斟滿杯子,再喝第二口,再斟滿,接著喝第三口,然後再斟滿。往後,就得把滿杯酒一口喝乾了。這樣做,主人才覺得客人看得起他,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興。說明主人的酒釀得好。藏民族敬酒時,對男客用大杯或大碗,敬女客則用小杯或小碗。

壯族人敬客人的交杯酒並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兩人從酒碗中各舀一匙,相互交飲。主人這時還會唱起敬酒歌:“錫壺裝酒白連連,酒到面前你莫嫌,我有真心敬貴客,敬你好比敬神仙。錫壺裝酒白瓷杯,酒到成前你莫推,酒雖不好人情釀,你是神仙飲半杯。

西北裕固族待客敬酒時,都是敬雙杯。主人不論客人多少,只拿出兩隻酒杯,在場的主人輪番給客人敬雙杯。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5 19:14:0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siaoneu 於 2012-10-25 19:13 編輯

八、酒令(觴令)

a.jpg

飲酒行令,是中國人在飲酒時助興的一種特有方式。酒令由來己久,開始時可能是為了維持酒席上的秩序而設立 “監”。漢代有了 “觴政”,就是在酒宴上執行觴令,對不飲盡杯中酒的人實行某種處罰。在遠古時代就有了射禮,為宴飲而設的稱為 "燕射"。即通過射箭,決定勝負。負者飲酒。古人還有一種被稱為投壺的飲酒習俗,源於西周時期的射禮。酒宴上設一壺,賓客依次將箭向壺內投去,以投入壺內多者為勝,負者受罰飲酒。《紅樓夢》第四十回中鴛鴦吃了一鍾酒,笑著說 : "酒令大如軍令,不論尊卑,唯我是主,違了我的話,是要受罰的"。總的說來,酒令是用來罰酒。但實行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躍飲酒時的氣氛。何況酒席上有時坐的都是客人,互不認識是很常見的,行令就象催化劑,頓使酒席上的氣氛就活躍起來。

行酒令的方式可謂是五花八門。文人雅士與平民百姓行酒令的方式自然大不相同。文人雅士常用對詩或對對聯、猜字或猜謎等,一般百姓則用一些既簡單,又不需作任何準備的行令方式。

最常見,也最簡單的是 “同數”,現在一般叫 “猜拳”,即用手指中的若干個手指的手姿代表某個數,兩人出手後,相加後必等於某數,出手的同時,每人報一個數字,如果甲所說的數正好與加數之和相同,則算贏家,輸者就得喝酒。如果兩人說的數相同,則不計勝負,重新再來一次。

m.jpg

擊鼓傳花 : 這是一種既熱鬧,又緊張的罰酒方式。在酒宴上賓客依次坐定位置。由一人擊鼓,擊鼓的地方與傳花的地方是分開的,以示公正。開始擊鼓時,花束就開始依次傳遞,鼓聲一落,如果花束在某人手中,則該人就得罰酒。因此花束的傳遞很快,每個人都唯恐花束留在自己的手中。擊鼓的人也得有些技巧,有時緊,有時慢,造成一種捉摸不定的氣氛,更加劇了場上的緊張程度,一旦鼓聲停止,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接花者,此時大家一哄而笑,緊張的氣氛一消而散。接花者只好飲酒。如果花束正好在兩人手中,則兩人可通過猜拳或其它方式決定負者。擊鼓傳花是一種老少皆宜的方式,但多用於女客。如《紅樓夢》中就曾生動描述這一場景。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0-25 19:42:52 | 顯示全部樓層
喜事、樂事、哀事、喪事.....刀會同酒有關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0-25 19:59:01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人飲酒梗係乜都倒哂落肚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0-25 23:25:35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siaoneu #1 的帖子

帖文內容豐富,又學到嘢!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0-26 00:36:40 | 顯示全部樓層
酒的文化,LZ提少了一样,那就是以酒入厨!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0-26 02:00:50 | 顯示全部樓層
“文敬”、“武敬”、“罰敬”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0-26 06:32:01 | 顯示全部樓層
古老的釀酒工藝
LUuaoc6g0rrAhLzSwCD_2w.jpg
釀酒有兩個重要的生物化學反應過程:一是澱粉糖化,二是酒精發酵。這兩個過程必須由糖化菌,酵母菌來進行。微生物多了去了,能出酒的不多,培養出來更不容易我國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武丁時期就已掌握了微生物“黴菌”生物繁殖的規律,已能使用麥芽、谷芽製成蘗,作為糖化發酵劑釀醴,使用穀物發霉製成曲,把糖化和酒精發酵結合起來,作為糖化發酵劑釀酒了。 《尚書》就有“若作酒醴,爾惟曲蘗”的記載。可見,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以製曲培養微生物釀酒的國家。
W020100108408011507380.jpg
在殷商時代,人們已經能成熟地、大規模地製曲和用曲釀酒了。這從殷墟發現的釀酒遺址中用大缸釀酒的情況和出土的商代青銅器中酒器之多,可以得到說明。但那時的酒麯,也就是曲蘗,是鬆散的發霉發芽的穀粒,所以叫散曲。它含有有用的微生物不很純,糖化和酒化力也不很強,所以釀酒時的酒麯的用量很大。
15540.gif
到了周代,由於酒麯的發展,曲蘗這個名稱的含義也有了變化。曲,專指酒麯,種類也增加了,例如《左傳》中記有“麥曲”的名稱,在“曲”前加麥字限制,可見已不止一種曲。因為穀芽中含有糖化酵素即糖化酶,所以人們用它來製飴糖。當時制的散曲中,一種叫黃曲霉的黴菌已佔了優勢。黃曲霉有較強的糖化力,用它釀酒,用曲量較之過去有所減少。有趣的是由於黃曲霉呈現美麗的黃色,周代王室也許認為這種顏色很美,所以用黃色制定了一種禮服,就叫“曲衣”。黃色後來成了歷代帝王家的代表色。兩漢時期,曲的種類更多了,例如有大麥製的,有小麥製的;有曲表面長有黴菌的,有表面沒有長黴菌的。特別是當時除了散曲外,還出現了製成塊狀的曲,叫餅曲,而且不止一種。

images.jpeg
從鬆散的曲到成塊的曲,不只是形式的變化。因為餅曲外面和內部接觸空氣面不一樣,外面有利於曲霉的增長,內部則有利於根黴和酵母的繁殖。根黴菌有很強的糖化力,也有酒精發酵力,它能在發酵中,不斷繁殖,不斷地把澱粉分解成葡萄糖,使酵母菌好再將葡萄糖變為酒精。東漢時代,有種叫“九醞酒法”的釀酒法,用曲量僅及原料的百分之五,這表明當時的曲已是根黴為主,且曲的作用也從糖化發酵劑變成了所需要的微生物繁殖的菌種。從散曲到餅曲,是酒麯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晉代又出現了一種新的製曲法,即在酒麯中加入草藥。晉代人嵇含的《南方草木狀》中,就記載有製曲時加入植物枝葉及汁液的方法,這樣制出的酒麯中的微生物長得更好。用這種曲釀出的酒,也別有風味。今天,我國有不少名酒釀造用的小曲中,就加有中草藥植物,如白酒中的白董酒、桂林三花酒、紹興酒等等。
4427493012_53798ca99a.jpg
紅曲,是紅曲霉寄生在粳米上而成的曲。紅曲霉雖然耐酸、耐較濃的酒精、耐缺氧,但生長的慢,只有在較高的溫度下才能繁殖,所以成為我國南方福建、廣東、台灣一帶釀酒的重要酒麯。宋代我國已以能較普遍地製作紅曲了。紅曲製作工藝難度較高,稍有不慎紅曲霉就很容易被繁殖迅速的其它菌所壓倒。

W020081119305496517909.jpg
無怪明代李時珍讚美說:“此乃窺造化之巧者也。”
酒麯的發明,是我們祖先對人類釀酒業的一項重大貢獻。後來傳給日本、印度和東南亞,東方諸國的釀酒方法也就都用酒麯做糖化發酵劑。直到十九世紀末,西方國家在法國人卡爾邁特氏在研究我國釀酒藥曲的基礎上,分離出糖化力強並能起酒化作用的黴菌菌株,用以生產酒精,稱為“阿米諾法”,才突破了釀酒非用麥芽,穀芽製作蘗作糖劑不可的狀況。
4275914793_c789bbba31.jpg

討論

獲佳作圖章!發表於 2012-10-26 07:22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0-26 08:23:12 | 顯示全部樓層
以前既中国人品酒为乐,宜家既中国人以炒酒为乐~~~~~赚快钱!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0-26 08:36:4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0-26 14:56:08 | 顯示全部樓層
做セ都飲得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0-26 16:27:35 | 顯示全部樓層
禾正係色去飲時,一上菜大家刀叫飲杯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0-27 09:54:47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siaoneu #1 的帖子

I don't drink and I am very proud to see useful information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0-27 13:56:05 | 顯示全部樓層
我不飲酒~不過增了見聞~thx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28 05: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