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671|回覆: 1

不忘國恥 - 九一八事變 (轉自九一八事變纪念館)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9-17 21:19: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突然襲擊沈陽,以武力侵佔東北的事件。

  19世紀末至20世紀前半葉,日本逐步確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的戰略方針。1930年,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波及日本,為了轉移日益激化的國內階級矛盾,日本加快了武力侵華的步伐,於1931年7月和8月在東北制造了“萬寶山事件”和“中村事件”。9月18日,日本又制造“柳條湖事件”,發動了侵略中國東北的戰爭。

  當晚10時許,日本關東軍島本大隊川島中隊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數人,在沈陽北大營南約800米的柳條湖附近,將南滿鐵路一段路軌炸毀。日軍在此布置了一個假現場,擺了3具身穿中國士兵服的屍體,反誣是中國軍隊破壞鐵路。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即向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發動進攻。次日晨4時許,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五大隊由鐵嶺到達北大營加入戰鬥。5時半,東北軍第七旅退到沈陽東山嘴子,日軍占領北大營。戰鬥中東北軍傷亡300餘人,日軍傷亡24人。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經過

  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蓄謀已久。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在東京召開東方會議,制訂《對華政策綱領》,確立了使“滿蒙”脫離中國本土,置於日本勢力之下的方針。

  7月25日,田中義一將這次會議討論的內容奏呈日本天皇,提出“惟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鼓吹以武力侵佔中國東北,進而占領全中國,實現日本的“大陸政策”。

  1929年開始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波及日本,加速了日本侵略中國的步伐。

  1931年3月31日,日本關東軍參謀板垣征四郎在日本陸軍步兵學校發表《從軍事上所見到的滿蒙》的講話,宣稱中國東北是日本“國防的第一線”,“對帝國的國防和國民的經濟生活有很深的特殊關系”。認為“必須對控制滿蒙資源、改變日本國內產業等進行充分的研究和准備”,但“從目前中國方面的態度來考察,如果單用外交的和平手段,畢竟不能達到解決滿蒙問題的目的”。

  6月19日,日本陸軍省和參謀本部聯合擬訂《解決滿洲問題方策大綱》,確定了武裝侵略中國東北的原則和步驟。

  7月,日本陸軍省密召關東軍參謀長三宅光治到東京,把這份大綱作為指令,傳達給關東軍司令官本莊繁。

  8月,本莊繁加緊調整兵力部署,並去關東軍駐地巡視,觀看軍事演習。在這期間,日本為尋找發動侵略戰爭的借口,蓄意制造了“萬寶山事件”。

      萬寶山事件

  1931年4月1日,與日本、朝鮮浪人合資經營的長農稻田公司經理、漢奸郝永德,在吉林長春縣萬寶山地區(德惠萬寶鎮)租用土地500坰(每坰相當於7畝),為期10年,言明契約經長春縣政府批准後生效。契約尚未批准,郝永德便將地轉手租給流浪到東北的朝鮮農民耕種。朝鮮農民為引導伊通河水入田,在馬家哨口處築壩截流,並強行在中國農民的土地上挖渠,嚴重損害當地農民的切身利益。

  5月20日,受害農民呈請當地政府制止。

  6月7日,長春縣政府派人前往勸告朝鮮農民停工,朝鮮農民稱是日本人指使的。日本駐長春領事田代重德借機擴大事端,唆使朝鮮農民繼續施工,並派武裝日警來“保護”。

  7月1日,數百名受害的中國農民自發填平引水渠一段。次日,中國農民正待繼續平渠,日警公然開槍,打死中國農民數人,傷數十人,被捕受刑者10余人。日本和朝鮮的報紙故意捏造事實,進行欺騙宣傳,煽動仇華情緒,在朝鮮平壤、漢城、仁川等地掀起排華暴行,從7月3日至9日,殺害華僑109人,傷160餘人。

  7月7日,日本政府召開內閣會議,討論萬寶山事件和朝鮮排華問題,主張對中國采取強硬態度。

  7月15日,日本駐沈陽總領事林久治郎往訪坐鎮沈陽的吉林省政府主席張作相,交涉萬寶山事件,提出:一、保障萬寶山韓人生命財產;二、賠償萬寶山事件損失;三、要求韓人在吉林的自由居住權;四、華方承認萬寶山水田自來年種稻,日方官憲即退出現場。由於日方堅持無理要求,談判陷於僵局。在這期間,又發生了“中村事件”。

     中村事件

  1931年5月,日本參謀本部派遣中村震太郎大尉等攜帶軍用地圖、測量儀器及槍支等物,冒充農業技師,非法潛入中國東北興安嶺地區進行軍事偵察活動。

  5月25日,中村等人經洮南返回途中,被駐防當地的中國東北興安區屯墾軍第三團抓獲並處死“滅跡”。

  7月23日,日本關東軍獲得中村被殺的消息。

  8月11日,日本外務大臣幣原電令駐沈陽總領事“努力使中國方面坦率承認事實,進行交涉”。

  8月17日,日本政府以陸軍省名義歪曲事實,隱瞞真相,公布了中村等被殺情況,宣稱“日本在滿蒙特殊權益受到了中國的侵害,現處危險之中”,煽動武力解決問題。

  8月20日,日本陸軍大臣南次郎在內閣會議上提出,對“中村事件”,應由中國方面作出保證,將來不再發生類似事件,如果這一保證遭到破壞,即使使用武力也要讓他們承認日本方面提出的要求。

  前日本關東軍司令官白川義則、菱刈隆更明確主張,應利用“中村事件”的機會訴諸武力,一舉解決各項懸案,確保日本的各項權益。
   
      事變經過

  日軍在不斷挑釁,國民黨政府卻錯誤地判斷了形勢,低估了日本帝國主義的野心。

  1931年8月16日,蔣介石致電張學良:“無論日本軍隊此後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予不抵抗,力避衝突。”

  9月12日,蔣介石在河北石家莊召見張學良,再次告誡他:“最近獲得可靠情報,日軍在東北馬上要動手,我們的力量不足,不能打。我考慮到只有請國際聯盟主持正義,和平解決。我這次和你會面,最主要的是要你嚴令東北全軍,凡遇到日軍進攻,一律不准抵抗。”

  9月18日晚10時許,日本關東軍島本大隊川島中隊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數人,在沈陽北大營南約800米的柳條湖附近,將南滿鐵路一段路軌炸毀。日軍在此布置了一個假現場,擺了3具身穿中國士兵服的屍體,反誣是中國軍隊破壞鐵路。這就是“柳條湖事件”。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即向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發動進攻。

  9月19日晨4時許,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五大隊由鐵嶺到達北大營加入戰鬥。5時半,東北軍第七旅退到沈陽東山嘴子,日軍占領北大營。戰鬥中東北軍傷亡300餘人,日軍傷亡24人。

  事變發生後,國民黨政府電告東北軍:“日軍此舉不過尋常尋釁性質,為免除事件擴大起見,絕對抱不抵抗主義。”當時,日本關東軍只有1萬多人,而中國東北軍駐在東北的有16.5萬人。東北軍部隊多次接受不准抵抗的訓令,在日軍突然襲擊面前,除小部分違反蔣介石的命令奮起抵抗外,其余均不戰而退。

  9月19日上午8時,日軍幾乎未受到抵抗便將沈陽全城佔領。東北軍撤向錦州。全國最大的沈陽兵工廠和制炮廠連同9.5萬餘支步槍,2500挺機關槍,650餘門大炮,2300餘門迫擊炮,260餘架飛機,以及大批彈藥、器械、物資等,全部落入日軍之手。據統計,僅9月18日一夜之間,沈陽損失即達18億元之多。

  此後,東北各地的中國軍隊繼續執行蔣介石的不抵抗主義,使日軍得以迅速佔領遼寧、吉林、黑龍江3省。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長期以來推行對華侵略擴張政策的必然結果,也是它企圖把中國變為其獨佔的殖民地而采取的嚴重步驟。此後,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使中國國內的階級關系發生重大變動。在中國共產黨的號召下,中國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發表於 2012-9-17 23:51:56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Kick Off #1 的帖子

Memory of Blood and Dignity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9-24 09: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