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758|回覆: 3

史海鉤沉:武則天是如何迷倒唐高宗李治的? 2

[複製鏈接]
簽到
3186
發表於 2012-9-13 17:46: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但他的計劃被一場意外打亂。三個月後,也就是四月裏,太宗第五子齊王李佑謀反。

承乾在此時就應該格外小心了,但他竟口無遮攔,說了句笑話:“齊王亦欲反?何不與我連謀?我宮西墻至大內不過二十步,即時可至,比齊王近多了!”

不想承乾的部下也有參與齊王謀反的,在齊王事敗之後被逮,供出了太子謀反的意圖。

太宗得報後,感到非同小可,立刻指派老臣長孫無忌、房玄齡會同刑部追查。一查,查出太子承乾確有謀反跡象。

這還了得!我能逼老爸,你們怎敢逼老爸!震怒之下,太宗將承乾貶為庶人,漢王李元昌、侯君集等統統殺掉。

李泰見哥哥自己敗了,大喜,對老爸就更加殷勤。按例,他也應該依次當立,沒什麼問題。太宗在承乾案暴露後,也答應過,要立李泰為太子。但是,長孫無忌不同意,他提出:晉王李治才是合適的人選。諫議大夫褚遂良也附和這個提議。

這一片大好江山,交給一個懦弱的人,能行麼?乍聽起來,這是個餿主意。也許是長孫無忌不願有一個強勢的嗣君吧,他想到的是太宗一旦去世之後自己的地位。

但是,太宗卻考慮,這也有道理。道理在哪兒?那就是李泰也靠不住。承乾雖然栽了,卻一萬個不服,曾當面向父皇申辯:“臣貴為太子,更復何求?”他說他是被李泰給逼的,為了謀自安之道而被人蠱惑。現在要是立李泰為太子,父皇就正好著了李泰的道。

太宗認可了這個說法,對侍臣說:“我若立李泰為太子,那便成了儲君之位人人可求而得之。這哪使得?”

而李泰就怕老爸這時候猶豫,他知道太宗也是很愛李治的,就故意撒嬌,撲到太宗懷裏說:“臣今日才真正成為陛下愛子,有如再生之日。臣只有一子,臣死之日,為不辜負陛下愛晉王之心,要殺子傳位給晉王。”太宗很受感動,一下子又傾向於李泰了。他對侍臣說,李泰如此大仁大義,真不忍再另立別人為儲君了。

褚遂良當即提出質疑:“陛下萬歲後,魏王繼位,怎肯殺愛子傳位給晉王?陛下先既立承乾為太子,又恩寵魏王,以致兄弟爭位,釀成大禍。若陛下定要立魏王為儲君,請先把晉王安置好,方可保全。”

這話擊中了太宗的軟肋。太宗聽罷,潸然淚下,說道:“我不能這樣做呀!”隨後起身,蹣跚入內。

李泰聽到風聲,怕太宗真的會立李治,就跑去威脅李治:“你素與漢王元昌友善,元昌今敗,你得無憂乎?”他這是要擊垮李治的意志,警告李治不要在這個時候攪局。

李治是個膽小的人,經這一嚇,果然憂心忡忡。太宗見他一副朝不保夕的樣子,很納悶,問了好幾次。李治被追問不過,只好照實說了。太宗立刻明白了癥結所在:若立李泰,自己一撒手人世,承乾、李治就都沒有活路。而立了李治,承乾和李泰卻都能平安無事。

可是李治,他行嗎?

英雄暮年,真是諸事不順啊!太宗這個蓋世君王,被立儲問題攪得左右為難,竟然被逼得像婦人那樣淚流不止。

大臣們也分為擁魏王和擁晉王兩派,爭論不休。太宗經過激烈的內心衝突,終於做出決定。他知道,要立李治,就要斬釘截鐵,於是想好了一場政治秀。

一天罷朝,太宗叫長孫無忌、房玄齡、李?蕖Ⅰ宜熗悸?走一步,有事要說。長孫無忌猜到事情就要揭開蓋子了,便示意晉王李治也留下。眾人洗耳恭聽,只聽得太宗說了一句:“朕弟元昌與子承乾,不忠不孝,實為寒心!”說罷,就一頭栽倒在禦座上。
眾人大驚失色,忙將皇帝扶起。太宗卻又嗖地拔出配刀,作欲自刎狀。

褚遂良知道太宗這是要有非常之舉了,便眼疾手快,奪下刀,交給一旁的李治。

眾人不勝惶恐,都問:“陛下要幹什麼嘛!”

太宗這才緩過一口氣來,說:“我欲立晉王!”

長孫無忌心領神會,便大聲道:“謹奉詔,有異議者,臣請斬之!”

如此操演一番,眾臣也就知道,太宗是鐵了心了,遂不再有二話。那位眼看就要成功了的李泰,立馬就被降成了郡王,後又貶到了均州(今湖北丹江口)。

不過,李治當太子,也有他的問題,就是太軟弱。太宗便為他配備了一個強有力的東宮班子,讓他們把他硬扶也要扶起來。同時又編寫了一本《帝范》,將自己總結的十二項治國經驗統統傳授給他。

正是這一安排,為唐朝政局後來戲劇性的變化埋下了伏筆。太宗智者千慮,但就是沒想到,這個軟弱兒子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沒能抗住自己小老婆的誘惑。

江山易打,人心難測!英雄又能怎樣?

唯一能使他感到安慰的是,新太子李治好歹是個本分小子,盡忠盡孝是不成問題的,不會把老爸氣暈。

自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太宗患病以來,李治開始聽政,政治上的才幹長進了多少不說,只要一下朝就守候在太宗左右,這個癡勁兒其他兒子做不到。太宗有時心疼他,讓他去花園裏玩玩,他也不去。

小子,太憨了!太宗心有所動,讓人在自己的寢宮旁邊專設了一所“別院”,讓李治住,省得來回跑太辛苦。

想不到這一來,李治就與同在這裡入侍的武則天擦出了感情火花。這種事,始於何時,如何觸發,是當事人之間的秘密,不可能史有明載。《唐會要》中僅僅是說:“時上(李治)在東宮,因入侍,悅之。”大部分史書,都本此說,另有說法的,我們等會兒再來分辯。

李治時年二十二歲,比武則天小四歲,且這時已有了太子妃王氏,但他卻擋不住武媚娘的“美容止”(《舊唐書·則天紀》),乖乖做了俘虜。當然,也可能是雙方早有好感,只不過今日才有機會罷了。

兩人好到了什麼程度?不詳。有現代史家說那是一段“激情歲月”,看來是可以推測、但無確證,恐怕早已超越了眉來眼去的階段。病入膏肓的唐太宗,十有八九綠帽子已經戴上。

關於武才人究竟是如何投入了太子的懷抱,史上也有另外的說法。《新唐書·則天本紀》說,在武則天為尼後,“高宗幸感業寺,見而悅之,復召入宮”。這個說法,要禮貌一些。把“悅之”的時間大大延後了。老子死了,兒子看上小媽,娶回了家,也不算太違背倫常。而且同一書裏還有一個更冠冕堂皇的說法,說是“武才人貞觀末以先帝宮人召為昭儀”,這是說,高宗(也就是李治)後來把老爸太宗的宮女封為自己的高級妃嬪了。武則天在貞觀時代的身份,在這裡被大大降了等。

這兩個另類說法,都是為了掩飾一件事,那就是武則天實際是李治的庶母,差著輩呢!且“悅之”是在先帝未瞑目之時,那就更不好說出口。唐初皇族于男女倫理之大防,沿襲了北朝,並不那麼嚴格。但這樣的事情也還是屬於不可忍。

至於高宗自己後來講,在伺候老爸時,他在“嬪嬙之間,未嘗迕目”,也就是在那幫美麗的年輕媽媽們當中目不斜視,引起太宗嘆賞,就把武氏賜給了他。這個說法,就更是欲蓋彌彰了。

那麼,武則天是不是為了功利目的主動去勾引了太子呢?“勾引”不排除,功利目的卻不一定。因為從先帝妃嬪到嗣君的老婆,這中間真有萬水千山要跨過!武則天那時候有什麼把握?

其實,究竟是不是她主動的,都很難說。

武則天在性格上與唐太宗不是佳配,與李治卻是一對兒上佳的伴侶。武則天要強、善謀斷,李治內向、怯懦,這種互補是他們倆一見鍾情的前提。而且,今人已有懷疑李治是否有“戀母情結”的了,我看可能有,否則“姐弟戀”不可能在那種特殊時期、特殊環境裏發生。

但是,這一段戀情,僅僅是曾經的火花。能否把感業寺的漫漫長夜照亮,還要等待機會才行。

武則天這時,望眼欲穿!
“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他是不是把我給忘了?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發表於 2012-9-13 21:34:23 | 顯示全部樓層
interesting. Waiting for your third email on this.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13 23:53:28 | 顯示全部樓層
都幾有趣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14 17:11:27 | 顯示全部樓層
好淫亂的關係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9-24 09: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