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088|回覆: 11

基督教是什麼、

[複製鏈接]
簽到
300
發表於 2012-9-8 22:56: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基督教是一種信仰神和天國的宗教,發源於中東地區。基督教在人類發展史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且現代世界各地仍然遍布為數眾多為信眾提供宗教生活方式的教堂。基督教徒相信耶穌為神(上帝、天主)的聖子、人類的救主彌賽亞(默西亞,即基督)的一神論宗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佛教並列為當今三大世界性宗教,估計現在全球共有15億至21億的人信仰基督教,約佔世界人口的33.32%[1][2]。最早期的基督教只有一個教會,但在基督教的歷史進程中不斷分化為許多宗派,主要有羅馬天主教(又稱天主教會)、東正教(又稱正教會)、基督新教(又稱抗羅宗)三大派別,以及其他許多規模較小的派別。基督教雖然產生於中東地區,但後來由於阿拉伯伊斯蘭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興起、擴張和持續打壓,基督教的傳播中心逐漸轉移至歐洲並在歐洲發揚光大,並由此傳播至遠東、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即便如此,目前在基督教的發源地--中東地區仍存留着一些具有一定規模的古老的東方禮教派,信仰者有阿拉伯人、科普特人、亞述人、亞美尼亞人和希臘人等。中文語境的「基督教」一詞時常是專指基督新教,這是中文目前的特有現象。


基督教的經典

主條目:聖經和次經

基督教基本經典是基督教聖經,由《舊約聖經》和《新約聖經》兩大部分構成,有四十餘位執筆作者,前後寫作時間跨越約1600年。

《舊約聖經》是在耶穌的時代以前所寫成的猶太教的《希伯來聖經》,記載了從耶和華創造天地到公元前5世紀為止以猶太民族為核心的歷史,其中最重要的內容是神給猶太民族的律法,另外還有詩歌、預言等內容,原文以希伯來語寫成。基督教形成以後,基督教的舊約聖經和猶太教的聖經開始有些微獨立的演化,基督教自身在演化中不同教派又產生一些差異,但大部分還是相同的。比如現在有7卷被天主教和東正教承認的舊約經書未被列入猶太教和基督新教承認的聖經,被基督新教稱為次經,不同教派間另外還有一些較小的差別,包括分卷、排列。天主教舊約聖經46卷,東正教50卷,基督新教39卷,

《新約聖經》是耶穌離世以後由耶穌的門徒寫成,內容有福音書(記載耶穌言行生平)、宗徒大事錄(使徒行傳)、使徒書信、默示錄(啟示錄)等幾部分共27卷書,最早的新約,原文以希臘語在第一世紀寫成,從公元2世紀開始被編排成典,於公元4世紀正式定型,得到基督教不同教派的共同承認。

聖經一直是基督教最重要的信仰基礎,但不同教派的認識有一些不同。聖經本身宣稱「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提摩太後書3:16),提摩太後書是保羅寫成,因此這反映了初期教會的觀點。第4世紀的奧古斯丁著有「論基督教教義」,專門講讀聖經的方法論和由此所得到的對神的認識,顯然他認為聖經是教義的根本基礎。在第四世紀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以後,教會逐漸形成一些增補的教導、禮儀,被教會認為也是神所啟示的基督教信仰的必要部分,與聖經一樣重要。後來馬丁路德、加爾文、慈運理等宗教家,反對羅馬公教與教皇對宗教詮釋的權威,進行宗教改革,提出「唯獨聖經」,因此基督新教只承認聖經為信仰的唯一正確、不變經典。

19世紀開始出現自由派神學,認為聖經中間有些部分只是傳說、寓言,聖經中也有錯誤、過時的內容,由此引起對一些傳統教義的質疑。這種思潮影響到不同教派。不同意這種看法的被稱為基要派神學,堅持聖經的無誤性和傳統的教義。

[编辑] 基本信仰

由於基督教有不同教派,所以不同教派的教義會有所出入,但主要教派在信仰上的共同性遠大於其差異,以下的教義盡量涵蓋各教派公認的基本信仰。

[编辑] 神學教義
參見:信經、使徒信經及尼西亞信經 獨一神(或唯一天主/獨一上帝):宇宙間有一位獨一的至高神,是昔在、今在、永在的全能者,稱為耶和華[3]/雅威/耶和威。(英文:「God」,在基督公教里中文常譯作「天主」[4]。在基督新教里中文常譯作「神」或「上帝」[5];)
三位一體:獨一神有聖父、聖子、聖靈(又譯為聖神)三個位格,聖父是萬有之源,聖子是耶穌基督,聖神是神的靈。三者同質、同能、同永恆,聖父是神,聖子是神,聖靈是神,但只有一位神,而非三個神。阿塔拿修信經對三位一體進行了比較得到公認的解釋,但這仍然是比較難理解的一個概念。聖經中沒有「三位一體」這個詞,所以這是基督教的基本教義中較受爭議的一項,但也被許多相信三位一體的基督徒看作是最重要的一項教義。否認三位一體的理論當中有一位一體論(只有一個神,乃是父)、三位三體論(父子靈乃是三個神)、形態論等。由於源自猶太教思想的基督教,也同樣堅持「一神」論,因此三位一體與非三位一體論的爭論焦點往往是耶穌基督的地位問題。
創造:神創造了天地萬物,最後照自己聖潔良善的形象造人,乃是造男造女,名為亞當和夏娃。
罪與死:基督教的「罪」原文的字面意思是「不中靶心」,「罪」指一切不符合神的聖潔良善的行為、思想。人的始祖亞當和夏娃犯罪,帶來了死。從此,罪與死入了世界,世人生而有罪(罪性),必然會犯罪(罪行)。如果沒有神的救贖,都要走上滅亡之路,不僅肉體要死亡,靈魂也要永遠死亡。
基督救贖:耶穌基督本為神的兒子,與神同在,他就是神。耶穌基督為了將世人從罪惡中拯救出來而降世為人,從三十歲開始傳道,在十字架上被釘死,他的無罪之身成了贖罪的祭,贖了世人的罪。他三日後從死裡復活,升到天上,與父同在,他讓父差下聖靈住在信他的人心中,與他們同在。他還活着,他在繼續地作工。他將要再來,審判一切的活人死人,徹底地消滅罪,成就新天新地。
復活與永生:耶穌基督將要再來,所有的人都要復活,接受最後的審判。信耶穌基督的人罪得赦免,得到永生,與神和好。罪不得赦免的最後會因罪而下地獄,與神永遠隔絕。(聖經對末世的啟示不是很清楚,基督教的末世論在細節上可以很複雜,不同意見也比較多。)

[编辑] 人倫道德
參見:十誡及登山寶訓
與基督教的神學教義有緊密聯繫的是它的人倫道德的教導,如果說神學教義側重於人與神的關係,那麼這些道德的教導就是側重於人與人的關係,但這兩者之間也沒有嚴格的界限。在總結基督教信仰的時候,這些道德似乎常常被一些理論家所忽略[6],但其實這些道德的教訓是聖經和基督教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對大眾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

有很多的聖經經文說明「愛」是基督教信仰的道德觀的最重要的一點,神對人最大的誡命是要愛神、愛人[7]。另外,基督教也強調認罪、悔改、饒恕、謙卑等等。「十誡」和「登山寶訓」是聖經中對道德的比較集中的論述。

基督教信仰中的倫理道德觀雖然與其他宗教、文化的倫理道德觀有很多相通之處,但其根源、目的、方法、側重又有諸多不同,這十分關鍵。基督教認為愛來於神,行善的目的是為了榮耀神,善行需要出於真心的愛。基督新教還特別強調「因信稱義」,認為人的好行為應該是對神的信心的結果,不應該脫離信心而單獨強調做好事。

[编辑] 創始起源

按照《新約》說法,猶太人耶穌在30歲左右(公元一世紀30年代)開始在猶太省地區傳道。耶穌聲稱,他的來臨不是要取代猶太人過去記載在《舊約》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穌為真理作見證(約18:37)、教導人「愛上帝」及「愛人如己」(利19:18,民15:37-41,申6:4-9,11:13-21)、先求天父的國和他的義(太6:33)等道理。

根據基督教福音書的記載,耶穌出來傳道,宣講天國的福音,勸人悔改,轉離惡行。他的教訓和所行的神蹟,在民眾中得到極大的回應。這使得羅馬帝國下的祭司團大受影響,深深感到自己會因而得罪羅馬政府,猶太公會的權利與地位有可能不保(當時大祭司的任免完全是由帝國政府掌控),所以要把他除之而後快(約11:48-50)。後來由於門徒猶大告密,羅馬帝國駐猶太的總督彼拉多將耶穌逮捕。耶穌受盡打罵侮辱,最後被釘死。聖經新約對此解釋為聖經舊約所預言神所差遣的救贖主耶穌為了要贖世人的罪,甘願地為代罪羔羊,流出自己的血,讓罪人得赦免。

根據基督教新約的記載,依據他門徒們的見證,耶穌死後第三天從石窟墳墓中復活了。他的墳墓空了,他又多次向滿心疑惑的門徒們顯現。他們漸漸確信耶穌真的復活了,是勝過死亡的救主。在耶穌升天超離這世界的時空後,他的門徒們起來熱心宣揚耶穌的教訓,並且宣告他是復活得勝死亡的主。信徒們組成彼此相愛、奉基督之名敬拜上帝的團體,就是教會。

[编辑] 早期基督教

早期的基督教是作為群眾運動產生的。相對於傳統猶太教強調遵循律法,基督教則強調耶穌救贖的恩典,並認為只要信奉耶穌基督就是舊約聖經裡眾先知所預言的救世主,願意接受他為主,並決意以上帝的心意為生活的準則,讓耶穌基督為自己承擔所犯的過錯,就被認為是已悔改,可以藉着洗禮,被接納成為教會的一分子。

在基督教早期階段,基督教會曾實行財產共有,外界視其為一種秘密宗教組織[8]。猶太人視耶穌為外道,教會為離經叛道的異端,常常向羅馬當局控告他們。羅馬認為基督教只是猶太教的一支,起初並不如何逼迫教會。直到尼祿皇帝(公元54年-68年)在位時,教會的人數已增長到不可忽視的程度,從公元60年代中期羅馬帝國政府的逼害就開始了。當時教徒普遍不分種族及社會階層,就連當時的奴隸在信主以後亦可即時被接納為弟兄。

隨着基督教的傳播,社會各階層愈來愈多人加入教會。教會雖在第2世紀、3世紀遭遇多次可怕的大逼迫,許多主教和信徒被火刑燒死,在競技場中被野獸吃掉,但教會依然繼續茁壯,直到313年頒佈的米蘭敕令 (君士坦丁) ,羅馬帝國終於承認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隨着基督教的發展,教會開始將耶穌復活的一天成為後世的復活節,又定12月25日為耶穌的生日,即聖誕節(耶穌出生的具體日期已不可考)。米蘭敕令 (君士坦丁) 的是由當時的羅馬皇帝頒佈的,因此基督徒把此政績視為基督教的勝利。

歷史上,第5世紀開始至9世紀初,可以說是歐洲的黑暗時代,自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所滅,羅馬帝國全面崩潰之後,不少日耳曼人的部族,例如法蘭克人,亦開始皈依基督教。由於日耳曼人的文化水平比羅馬人低,甚至連自己的文字也沒有,於是教會便成了中世紀時期西歐的唯一學術保障;因為當時幾乎只有一些教士和修士讀書識字,學者幾乎都是教會人士。[9]正因如此,自從西羅馬帝國被蠻族入侵後,西歐便開始完全陷入一片黑暗的迷信時代。

1054年,基督教分裂為公教(在中國稱天主教)和正教(在中國稱東正教)。天主教以羅馬教廷為中心,教導權主要於教宗與大公會議;東正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教會最高權力屬於東羅馬帝國的皇帝。1096年-1291年,天主教以維護基督教為口號,奪回被穆斯林佔領的聖城耶路撒冷,展開了8次宗教戰爭(十字軍東征)。16世紀以後,歐洲各國發生了宗教改革,分化出許多支派。隨後的地理大發現以及西方殖民擴張,將基督教傳到了世界各地。

[编辑] 基督教聖城
伯利恆(或譯為白冷)——耶穌的出生地。
耶路撒冷——以色列的首都,耶穌被釘十字架和發生其他眾多聖經事件的地方。
拿撒勒——耶穌長大的地方,耶穌又被稱為「拿撒勒人耶穌」。
安提阿(或譯為安提約基雅)——基督宗教向羅馬帝國開展的中心。
梵蒂岡——羅馬天主教教會的中心,歷任教宗的辦公地點。
君士坦丁堡——直到1453年拜占庭帝國滅亡為止,一直是東正教的中心。

[编辑] 宗教比較

主條目:亞伯拉罕諸教、基督教和猶太教和伊斯蘭教與基督教

基督教肇端於1世紀時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教團體,使用猶太教經典,其中許多信仰源於猶太教。通常,兩者共同的價值觀被稱為猶太-基督教傳統(Judeo-Christian Tradition)。耶穌原本是在猶太人中傳教,而保羅對基督教教義做了較大貢獻,使得基督教不再局限於猶太人範圍。[10] 基督教在起源上和猶太教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基督教繼承了猶太教經典及其許多觀念,但是基督教與猶太教在經典上和一系列問題上是有分歧的,主要集中在他們對上帝、彌賽亞、耶穌、律法和救贖等的看法上。 祆教(也稱拜火教、瑣羅亞斯德教)在教義上也與基督教類似,有代表光明的善神,也有代表黑暗的惡神;善神的隨從是天使,惡神的隨從是魔鬼。善人即被賜與快樂心並進入天堂,惡人即被賜予痛苦心而墮入地獄。[11]由於祆教誕生時期比基督教早,因此也有可能是基督教繼承了祆教的教義。

[编辑] 重要人物

[编辑] 早期教會
保羅或譯保祿
彼得或譯伯多祿
安得烈或譯安德肋
坡旅甲
帕皮亞

[编辑] 教父時期

主條目:教父 (基督教歷史)
亞歷山太的革利免
羅馬的革利免
特土良
居普良
俄利根
聖奧古斯丁
耶柔米
安波羅修
該撒利亞的優西比烏
教宗額我略一世

[编辑] 中世紀
大阿爾伯特
托馬斯·阿奎那
聖伯爾納鐸

[编辑] 宗教改革以來
聖依納爵·羅耀拉
馬丁·路德
加爾文
慈運理
約翰·衞斯理
約翰·紐曼樞機
愛德華滋

[编辑] 注釋和參考文獻

1.^ Adherents.com – Number of Christians in the world
2.^ 伊斯蘭教(遜尼派)成最大單一教派 信眾13億《蘋果日報 (香港)》2008年4月1日 A28版
3.^ 耶和華這個名字常常用來指三位一體的神里的聖父的位格,這麼用當然沒錯,但這個名字應該不止局限於聖父,耶穌多次用「我是」來描述自己(如約翰福音8:24,28),這個「我是」就是耶和華這個名字的字源(出埃及記3:13-15)。
4.^ 「天主」也是中文裡從來就有的詞,基督公教在將聖經翻譯為中文時借用了這個詞。此乃天主教名稱的來源。
5.^ 「神」和「上帝」都是中文裡本來就有的詞,基督新教在將聖經翻譯為中文時借用了這些詞,但要避免將中國文化中的神或上帝的概念簡單地套用到基督新教上。在聖經的中文翻譯過程中,「神」和「上帝」這兩種翻譯曾經引起不少爭議,但現在都得到普遍承認。
6.^ 比如奧古斯丁的《論基督教教義》,加爾文的《基督教要義》,英文維基版的Christianality,似乎都側重於神學教義
7.^ 聖經(和合本譯文):「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馬太福音22:37-40)ESV:And he said to him," You shall love the Load your God with all your heart and with all your soul and with all your mind. This is the great and first commandment. And a second is like it: Your shall love your neighbour as yourself. On these two commandments depend all the Law and the Prophets."(MATTHEW 22:37-40) 「沒有愛心的,就不認識神,因為神就是愛。」(約翰一書4:8)。ESV:"Anyone who doesn't love doesn't know God, because God is love."(1 JOHN 4:8)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哥林多前書13:13)ESV:"So now faith, hope, and love abide, these three; but the greatest is love."(1 CORINTHIANS 13:13)
8.^ 上帝與凱撒之間:基督教二元政治觀與近代自由主義,叢日雲
9.^ 《基督教發展史新譯》第六課,改革宗出版社
10.^ 上帝與凱撒之間:基督教二元政治觀與近代自由主義,叢日雲
11.^ 拜火教簡說

[编辑] 外部連結
基督教三大派系

[编辑] 參見
教父
經院學者
基督徒
天主教
東正教
聖公會
新教
中國基督教 中國基督教史
中國天主教
中國基督教新教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發表於 2012-9-9 08:27:1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wo8440 #1 的帖子

講得好.

討論

吸引: 5.0 搶鏡: 5.0
吸引: 5 搶鏡: 5
發表於 2012-9-9 14:02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9 09:50:34 | 顯示全部樓層
不是一手拿著十字架,一手拿著鎗,到處跟人說:不信耶穌就死嗎?!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9-9 14:02:21 | 顯示全部樓層
信耶穌是自願的、、他是神,他接受任何人,但就看我們去不去接受他、

  神愛世人、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10 02:07:38 | 顯示全部樓層
学习学习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10 11:14:06 | 顯示全部樓層
好奇怪
摩門教在香港聖經公會有註冊並采用和合新本聖經為主導
並不是外界傳言用上犘門經的
當然
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系不接受這耶和華未世教會為一部份
認為是異端教!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0-9 05:53:1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0-9 14:14:36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糖糖 #7 的帖子

西方教會既歷史,好黑暗,好霸道....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0-9 15:47:0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juneway #8 的帖子

歷史簡述

當中世紀的羅馬天主教正在竭力擴張教皇權利,爭奪政治勢力,並斂聚財富的同時;法國西部與義北的山區,出現了一個主張回歸聖經,跟隨使徒教訓的清流團體─瓦勒度派(Waldenses)。

1. 瓦勒度派的起始

瓦勒度(Waldo)為里昂公民,原是一個活躍於社交、商業、政治界的富商。主後1173至1176年,瓦勒度有了重大的改變。首先,他將聖經從拉丁文翻譯成當地的方言。其次,他照著馬可福音十章廿二節的話,變賣一切家產分給窮人,並在公眾場合,四處傳揚福音。瓦勒度的傳揚吸引了一班跟隨者,人們稱他們為「里昂的窮人」(Poor Men of Lyons),他們遊行傳道,凡物公用,過著簡樸的生活,通稱瓦勒度派(Waldenses)。

2. 瓦勒度派的信仰與實行

瓦勒度派主張回歸聖經,聽從並領悟神的話,並以基督為信仰的獨一中心。他們沒有主教或教皇,拒絕一切人為的信條,並堅持平信徒有權利照著聖經傳揚福音。他們拒絕起誓,也反對借貸收取利息,否定煉獄的教義、彌撒、和洗禮、擘餅以外的一切聖禮。他們不肯敬拜聖人、聖像和聖物,也不敬拜十字架;並反對什一奉獻、宗教裁判所、十字軍、和死刑等違反聖經的實行。他們過清貧的生活,在家中聚集,遊行傳道,教導聖經,竭力遵循聖經啟示之耶穌與使徒的榜樣而行。

他們相信,當教會跟隨使徒的腳蹤行時,便是忠於主的呼召。反之,當教會不願棄絕屬世的權勢與財富,跟隨基督的降卑與貧窮時,便是不忠於主的呼召。這樣的教會將變得屬世,並失去教會的實際。他們並認為,教會的墮落始於第四世紀,天主教與君士坦丁之政權的聯姻;聖職人員世俗化並奢淫的生活,亦違反了聖經所示使徒的生活。

瓦勒度派稱其屬靈教師為barba(叔叔),barba的職責是教導聖經,並幫助信徒有屬靈的經歷。Barba四處遊行傳道,幫助瓦勒度的信徒;為避開政府的注意,他們同常喬裝成商人,兩人一組,由年長的barba帶領年輕的barba外出見習。有心願成為barba的青年人,需要有良好的德性,經過真理和經歷訓練後,便可與年長barba一同外出。

3. 羅馬天主教對瓦勒度派的逼迫

瓦勒度派並未與羅馬天主教為敵,亦無意自立門戶。他們甚至認為,任何人覺得自己是教會之外的另一團體,或自認屬靈而抵擋教會,乃是自取滅亡。然而,羅馬天主教卻對於平信徒(而非聖品階級)傳揚福音一事極為不滿,他們認為唯承繼使徒職分的聖職人員,才有權柄傳揚福音,因此極欲除滅這個「貧窮」、「無學識」的「異端」。

我們可從十三世紀宗教裁判局的報告,一窺當時教庭與政權對瓦勒度派的態度:「這些無知無識的人民,到各城、各家、甚至各會堂裏,傳揚他們錯誤的教訓。里昂的主教勸說並禁止他們的行動,他們卻不聽從主教的訓令,聲稱神已經命令使徒向受造之物傳揚福音,因此他們必須順從神,過於順從人。此外,他們藐視聖職人員,指控其生活富有並鬆散。他們批戴著貧窮的戲衣和聖潔的面具,自稱是使徒的跟隨者。」

因著上述原因,瓦勒度信徒遭到了羅馬天主教、爭權的政客、強暴的士兵嚴重的迫害。其中最嚴重的一次,為1655年的瓦勒度大屠殺。然而,他們卻在這樣的逼迫下倖存;之後改教運動興起,他們便納入新教的一部份。瓦勒度派的忠信、清心,他們對於聖經的堅守,以及對使徒教訓的緊緊跟隨,實為中世紀教會黑暗歷史中的一線曙光,也是日後宗教改革的先驅。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0-9 15:49:13 | 顯示全部樓層
juneway 發表於 2012-10-9 14:14
回復 糖糖 #7 的帖子

西方教會既歷史,好黑暗,好霸道....

十字軍簡述
(本文轉載自http://tamerlane.uhome.net/word/crusades.htm)
數個世紀以來,對於歐洲的基督徒來說前往聖地朝拜是一項最為普遍的活動。雖然重要的宗教中心都在歐洲,但許多重要聖地卻在巴勒斯坦。塞爾柱土耳其人的興起,讓前往耶路撒冷和其他中東地區的旅行危險性驟增。土耳其人對非回教徒沒什麼好處,並且結束了阿拉伯人與基督徒之間尚稱和平的關係。同時,土耳其人在小亞細亞佔領有價值的土地,給予拜占庭極大的壓力。1095年,為了回應來自拜占庭皇帝請求協助的要求,教皇烏朋號召了由基督教戰士所組成的十字軍,企圖從回教徒手中重新奪回巴勒斯坦。

徵募十字軍一事激起歐洲騎士的熱烈回應,一方面是出於本身激烈的信仰,一方面教皇也保證只要為聖戰而死均可得到上天國的回報。此外另一個誘因,是有機會在海外攫取土地與財富,獲利比起與家鄉親族或和鄰近地區爭奪要強上許多。

到了1097年,一支含及朝聖者和教派信徒的三萬大軍由君士坦丁堡橫越到小亞細亞。儘管領袖之間一直爭鬥不休,而十字軍與拜占庭支持者間的承諾也告破裂,這支東征的隊伍依舊踉蹌前進。在此過程中,土耳其人只受到程度不高的侵亂。法蘭克的重騎士和步兵並沒有跟阿拉伯的輕騎兵和弓兵作戰的經驗,但騎士的耐力和體能讓他們贏得一連串徹底勝利的戰役。安提阿於1098年因內部變節被佔領,耶路撒冷則在1099年因駐軍虛弱不足以抵擋攻擊而淪陷。基督教徒經常在勝利後不分年齡、信仰或性別對居民進行屠殺,名聲因而大壞。雖然許多十字軍在戰後返回家園,但也有若干強悍的戰團留下來建立與歐洲相仿的封建王國。

在巴勒斯坦的十字軍統治者,在人數上遠遠落後於他們試圖要控制的回教徒人口,因而採取興建城堡與雇請傭兵的方式掌控回教徒,不過,法蘭克的文化和宗教卻博得了該地區居民的好感。十字軍從他們安全的城堡基地出發,向入侵的阿拉伯人作出攻擊和攔截。百多年來敵我雙方都是以典型的游擊戰作對抗。法蘭克的騎士雖然強大但移動速度慢,而阿拉伯人儘管無法抵擋這些重騎兵的衝擊,卻能以輕騎加以包圍,使其部隊失去作戰能力,好在沙漠裡設伏來捕捉他們。雖然十字軍建立的王國控制了沿岸地區,在補給和增援上不虞匱乏,但是定期的入侵和百姓的不滿情緒,皆表明了他們在經濟上的失敗。

由具備作戰能力的基督教僧侶所組成的戰鬥團旨在為聖地而戰。聖殿騎士團和救傷團的騎士成員主要是法蘭克人,條頓騎士團的成員是日耳曼人。雖然這些十字軍兇猛而果決,但人數上卻永遠不足以維持地區的安穩。

部份的十字軍王國曾經存在一段時間,因為他們學會談判、妥協,並且挑撥不同的阿拉伯族群自相殘殺。然而一個偉大的阿拉伯領袖的出現,統一了各個回教的族群,這位領袖就是在1174年成為埃及和敘利亞蘇丹的沙拉丁。1187年,他在沙漠中大敗十字軍並再次佔領耶路撒冷。

在另一個世紀裡,由於僅僅取得一次罕有的短暫成功,歐洲人數度矢言重新控制聖地和耶路撒冷。多達八次以上的十字軍東征,在遭到反擊敗陣之前,大多僅能取得沿岸地區以及內陸上的些許進展。第四次的十字軍東征甚至沒能抵達巴勒斯坦,反而在維尼斯總督的領導下洗掠君士坦丁堡,為拜占庭帶來一次難以復元的無情打擊。最惡劣的一次十字軍東征就是發動於1212年的兒童十字軍,幾千名歐洲兒童遠渡至埃及的亞歷山大港,卻在那裡被出賣作奴役。

十字軍所遺留下來的,除了基督徒與回教徒之間新的敵意與封建體系的惡化,同時也暴露出新的文化。此外,由於很多領主陸續破產並在死後遺留土地給國王,造成了封建制度的衰落,不少農奴成為十字軍後不再回來。新的詞彙隨著東征後加入到歐洲的語言裡面,例如cotton(綿)、muslin(平紋細布)、divan(沙發床)和bazaar(市場)。歐洲人還帶回許多新奇的紡織品、食物和香料。這些新鮮貨品的需求,加速了貿易活動,義大利的商業城邦國家(尤其是熱那亞和威尼斯)亦因此得到發展。這種需求尚促進了自十四世紀開始的大發現時代。十字軍所帶回來的金銀財寶並增加了地方上的貨幣供應,大力提昇經濟的成長。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0-9 15:50:25 | 顯示全部樓層
juneway 發表於 2012-10-9 14:14
回復 糖糖 #7 的帖子

西方教會既歷史,好黑暗,好霸道....

中世紀教皇與皇帝之鬥爭
(本文轉載自http://www.twbm.com/window/liter/philwest/philw_39.htm)
自從大貴格利到西維斯特二世的四百年間,教皇制經歷了許多次驚人的變遷。它曾不時隸屬於希臘的諸皇帝﹔或有時隸屬於西方的諸皇帝﹔並在其他時期更隸屬於當地的羅馬貴族﹕雖然如此,西元八世紀和九世紀中,一些精明強乾的教皇卻乘機建立了教皇權力的傳統。從西元600年起到1000年這一段時期,對於瞭解中世紀教會,以及它與國家的關繫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教皇擺脫希臘皇帝獲得了獨立,這與其歸功於他們自己的努力,毋寧歸功於倫巴底人的武力––當然,教皇們對此是不存任何感謝之意的。希臘教會在很大程度上一直隸屬於皇帝,皇帝認為既有資格決定信仰問題,又有任免主教以至大主教的權限。修道僧也曾努力爭取擺脫皇帝而獨立,為此他們曾不時地站在教皇的一方。君士坦丁堡的大主教們,雖然情願歸順於皇帝,但他們卻絕不承認自己在任何程度上隸屬於教皇的權力之下。皇帝為了抵抗義大利境內的蠻族,不時需要教皇的援助,這時他對教皇的態度恆比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對教皇的態度還要友好。

拜佔庭被倫巴底人戰敗以後,教皇們深恐自己亦將被這些強悍的蠻族所徵服是不無理由的。他們藉著與法蘭克人結盟而解除了這一畏懼。當時法蘭克人在查理曼領導下已徵服了義大利和德意志。這一同盟產生了神聖羅馬帝國,––該帝國曾有一個以教皇和皇帝之間的協調為前提的憲章。加洛林王朝迅速地衰頹了。教皇首先從其衰頹中獲得了利益,西元九世紀末葉,尼古拉一世將教皇的權力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當時國內普遍的無政府狀態導致了羅馬貴族的實際獨立,西元十世紀時,他們控制了羅馬教廷並帶來了極其不幸的結局。教廷及一般教會,如何通過一次偉大的改革運動,從而擺脫了對封建貴族的隸屬即將成為後面一章中的主題。

西元七世紀時,羅馬仍處於諸皇帝的武力統治之下,那時的教皇們若不順從即須遭難。有些教皇,例如﹔霍諾留斯竟至順從了異端觀點﹔另外一些教皇,如﹕馬丁一世終因反抗而遭到皇帝的囚禁。西元685年到752年間的大多數教皇均系敘利亞人或希臘人。由於倫巴底人越來越多地兼並了義大利,拜佔庭的勢力遂日趨於衰頹。皇帝伊掃利安人列奧,於西元726年頒布了聖像破除令,對此不僅整個西方,就連東方的大多數人士也都認為是異端。教皇們強烈地和卓有成效地反對了這一禁令﹔西元787年在女皇伊琳﹙最初為攝政者﹚治下,東羅馬帝國廢棄了聖像破除令異端。然而,與此同時西方發生的一些事件,卻永遠終止了拜佔庭對羅馬教廷的控制。

大約在西元751年,倫巴底人攻陷了拜佔庭義大利的首都拉溫那。這事雖使教皇遭到倫巴底人的極大威脅,但也使他們脫離了對希臘皇帝全面的隸屬關繫。諸教皇由於一些原因更多地喜歡希臘人,而不喜歡倫巴底人。首先,諸皇帝的權力是合法的,而蠻族的國王若非為皇帝所冊封,是被看做篡位者的﹔其次,希臘人是文明開化的﹔其三,倫巴底人是民族主義者,而教會則仍保持其羅馬的國際主義。其四,倫巴底人曾為阿利烏斯教派,在他們改宗以後,他們仍舊帶著某些令人厭煩的氣味。

西元739年倫巴底人在國王留特普蘭領導下企圖徵服羅馬,但遭到求援於法蘭克人的教皇貴格利三世的強烈反抗。

克洛維斯的後裔,墨洛溫王朝的國王們已經失去法蘭克王國中的一切實權﹔國家大權操於大宰相手中。當時的大宰相,查理˙馬特爾是個非常精明強乾的人,他和英國國王徵服者威廉一樣,也是個庶子。西元732年,他在圖爾的決定性戰役中打敗了摩爾人,為基督教世界拯救了法蘭西。羅馬教會為此本來應該感謝他,但他出於財政上的需要竟而攫取了教會的一些地產,因此降低了教會對他的功績的評價。但他和貴格利三世於西元741年相繼逝世,而他的後繼者丕平,則使教會方面感到十分滿意。西元754年教皇司提反三世為了逃避倫巴底人曾越過阿爾卑斯山往訪丕平,並締結了一項證明對雙方皆極為有利的協定。教皇需要軍事保護,而丕平則需要只有教皇才能賜予之物﹕正式承認他代替墨洛溫王朝最後一個君主,取得國王的合法稱號。為了答謝,丕平把拉溫那和過去拜佔庭總督在義大利的全部轄區贈給了教皇。由於這項饋贈無從期待君士坦丁堡當局的承認,所以這就意味著同東羅馬帝國在政治上的分離。

假如歷代教皇隸屬於希臘歷代的皇帝,天主教會的發展將要迥然有所不同。在東方教會中,君士坦丁堡的大主教從未獲得擺脫俗界當局的獨立,或有如教皇所獲得的那種高於其他教士們的優越性。起初所有主教均被視為平等,而東方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一直固持著這種見解。尤其在亞歷山大裏亞﹑安提阿和耶路撒冷諸城中尚有其他東方的大主教,但在西方教皇卻是唯一的大主教﹙然而自從回教徒入侵以後這一事實已經失去了它的意義﹚。在西方––東方並不如此––俗人自從數世紀以來就大部分是文盲,這就給予西方教會以東方所沒有的方便。羅馬的聲譽淩駕於東方任何城市之上,因為羅馬兼有帝國的傳統,又有彼得﹑保羅殉道,以及彼得曾是第一任教皇等傳說。皇帝的威望或適足與教皇的威望相頡頏,但卻沒有一個西方的君主能夠這樣作。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們往往缺乏實權﹔此外皇帝的即位尚有待於教皇給予加冕。由於這些原因,教皇從拜佔庭統治下獲得解放一事,對於教會之獨立於世俗王國,對於決定性地建立教皇政治用以管理西方教會乃是必不可缺的。

在這一時期裏有過一些極其重要的文件,例如﹕“君士坦丁的贈予”和偽教令集,我們無須涉及偽教令集,但必須敘述一些有關“君士坦丁的贈予”的事項。為了給丕平的饋贈披上一個古老的合法外衣,教士們偽造了一個文件,把它說成是君士坦丁皇帝頒布的一項教令,大意說,當他創建新羅馬時,他曾將舊羅馬以及其所有的西方領土贈給了教皇。作為教皇世俗權力基礎的這項饋贈竟被以後中世紀的人們信以為真。文藝復興時西元1439年它才為羅倫佐˙瓦拉斥為贗品。他曾寫了一本“論拉丁語言幽雅”的書,而這種幽雅自然是八世紀作品所缺乏的。在他發表了這本駁斥“君士坦丁的贈予”的書和他的另一起讚美伊壁鳩魯的論文之後,奇怪的是,他竟被當代熱愛拉丁文風勝於教會的教皇尼古拉五世任命為教廷秘書。雖說教皇對教會的領地的管轄權是以那項偽托的贈予為依據,然而尼古拉五世卻並未提議放棄教會所轄的領地。

這個有名文件的內容曾為C﹒戴利勒˙伯恩斯概述如下﹕

在概述了尼西亞信條,亞當的墮落和基督的誕生之後,君士坦丁說他患了痲瘋病,由於多方就醫無效因而前往求助於“朱比特神殿的祭司們。”他們建議他殺死一些嬰兒,並在嬰兒的血中沐浴,但由於嬰兒母親們的眼淚,他乃放還了她們。當夜,彼得和保羅向他顯現,對他說塞爾維斯特教皇正隱居於蘇拉克特的洞穴裏,他會治好他的。於是他便來到了蘇拉克特,這時“萬國教皇”告訴他彼得和保羅不是神,而是使徒﹔並拿出他們的畫像給他看,他認出這兩個人正是上次顯現時的人物,並在他所有的州長面前承認了這事。於是教皇塞爾維斯特指定他穿著馬毛衫進行一段時期的贖罪﹔然後給他施了洗禮。這時他看到有手從天上觸及他。於是他的痲瘋病被治好了,並自此放棄了偶像崇拜。以後,他和他所有的州長們﹑元老院貴族以及全體羅馬人民考慮最好將最高權力讓給羅馬的彼得教廷,並使其淩駕於安提阿﹑亞歷山大裏亞﹑耶路撒冷以及君士坦丁堡之上。然後他在拉特蘭宮內建立了一所教堂。他把皇冠﹑三重冠和皇袍賜給了教皇。他把三重冠戴在教皇頭上,並替教皇牽著馬韁。他“把羅馬,以及西方所有的省﹑縣和義大利城市讓給賽爾維斯特和他的後繼者﹔永久作為羅馬教會的管轄區”﹔然後,他遷到東方,“因為在天上皇帝已經設置了主教權位和基督教首腦的地方,世俗的皇帝已不配再去掌權了”。

倫巴底人並不順從丕平和教皇,但他們卻在屢次戰爭中為法蘭克人所戰敗。西元774年丕平的兒子查理曼終於進駐了義大利,徹底擊敗了倫巴底人,自認為他們的國王,然後佔領了羅馬,並在此確認了丕平的贈予。當時的教皇哈德理安和列奧三世發覺在各方面促進查理曼的計劃是對他們有利的。查理曼徵服了德意志的大部地方,以強烈的迫害手段使撒克遜人改信了基督教並於最後獨自恢復了西方帝國,在西元800年的聖誕節由教皇加冕即皇帝位。

神聖羅馬帝國的建立,在中世紀理論方面劃了一個時代,但在中世紀實踐方面卻遠非如此。中世紀是一個特別熱中於法權虛構的時代,當時的虛構主張前羅馬帝國的西部地區˙在˙法˙律˙上仍隸屬於君士坦丁堡的皇帝,而皇帝是被認為˙合˙法權威的唯一源泉。法權虛構的大師查理曼曾主張﹕帝國的皇位尚無人繼承,因為統治東方的伊琳﹙她自稱皇帝而不稱女皇﹚是個篡位者,因為女人是不能做皇帝的。查理從教皇那裏為自己的主張找到了合法根據。因而教皇與皇帝從最初就有過一種奇妙的倚存關繫。無論是誰,若不經羅馬教皇加冕就不能做皇帝﹔另一方面,數世紀以來每一代強力的皇帝都主張有任免教皇的權限。中世紀法權的理論有賴於皇帝與教皇雙方的決定﹔雙方雖都為這種倚存關繫而感到苦惱,但歷時數世紀之久一直無法避免。他們彼此之間經常發生摩擦,這種摩擦時而有利於一方,時而有利於另一方。西元十三世紀裏雙方的鬥爭終於達到無從和解的地步。教皇雖獲得了勝利,但不久以後卻失去了道德上的權威。教皇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二者並存了幾個世紀,教皇一直延續到現在﹔皇帝則延續到拿破侖時代為止。然而,所建立起來的關於雙方各自權力的精致的中世紀理論,卻在十五世紀時即失去了效力。這理論所主張的基督教世界的統一,在世俗方面被法蘭西﹑西班牙以及英吉利等君主國的強權所摧毀﹔在宗教方面則為宗教改革所摧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0-9 15:53:16 | 顯示全部樓層
juneway 發表於 2012-10-9 14:14
回復 糖糖 #7 的帖子

西方教會既歷史,好黑暗,好霸道....

中古時期教皇與教會的興衰
(本文轉載自http://www.chinachristianbooks.o ... ry/big5/main.htm)
正如前一課提及,在中古時代,東方的教會日漸萎縮,而西方的教會卻因宣教的成功,日益壯大,以致造成羅馬大主教的地位日見提高,最后更被視為整個大公教會最高的屬靈領袖。奇怪的是,羅馬主教,亦即被稱為教皇(或教宗)的,最初之所以被尊崇,是因為教皇貴格利第一世(Gregory the Great, 540-604 A.D.)以"仆人之奴仆"自居,并且謙卑地實踐牧養信徒的職分。貴格利于主后五百九十年任教皇,當時君士坦丁堡大主教以"大公主教"自居,以自己為整個大公教會的最高領袖。貴格利不單沒有以同樣的尊稱與他抗衡,反強調作主教的其實是作眾人的仆人,作大主教的便是"仆人的奴仆"。這樣一來,羅馬大主教的謙卑與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的自高,便形成強烈的對比,因而引致信徒及聖職人員普遍對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的反感,更拒絕承認他為最高領袖﹔反過來,他們卻因此更加尊敬貴格利,視他為最高領袖,再加上貴格利任內的成就非常可觀,羅馬大主教的聲望日益高漲。

教皇皇權的興盛

主后六百五十年左右,回教已差不多占據所有對方教會重要的基地,東方的信徒很多都改奉回教,東方教會的聲望便一落千丈。主后七百年左右,回教向西推進,企圖進入歐洲,奪取西方教會的基地,幸好歸化基督教的法蘭克部族大敗回教徒,西方教會得以免受蹂躪,更能繼續發展。

法蘭克族對教皇特別支持,為教皇平定在意大利東北部的蠻夷,教皇因此對法蘭克族的領袖也另眼相看,于是法蘭克王與教皇便結合,成為塑造將來歐洲歷史一強大的力量。漸漸法蘭克族的勢力強大,于主后八OO年,法蘭克王查理曼為教皇清除蠻夷后,進入羅馬城,教皇將皇冠放在他頭上,稱他為神聖羅馬帝國的君主。這加冕儀式有很重要的意義,象征著教會與國家的結合,法蘭克王以軍事力量為教皇清除騷擾意大利境的蠻夷,教皇請求他的幫助無疑是承認他在軍事政治上的地位,然而,法蘭克王要統一領導西羅馬帝國,卻要教皇撐腰,他受教皇加冕,即表示他在地上的權力是必須由教皇肯定確立。自此以后,教皇在政治上的參與便越來越大。同時查理曼大帝在受冕后,即承認教皇在教廷附近一帶的地方,有政治統治權﹔亦是說,教皇除了在整個神聖羅馬帝國是屬靈領袖外,還在羅馬部分的地方,有統治權,承認教皇有地上的統治權,即承認他可以參與神聖羅馬帝國的政治。日后,查理曼大帝死后,他的兒子你爭我奪,在分裂的狀態中時常要教皇調停,教皇便更深的介入政治斗爭,而他們的權力便漸漸大起來。教皇在與帝皇或貴族斡旋,還有一厲害的武器對付他們,叫他們不能不馴服。那武器便是聖禮禁令。就是說,某皇帝或皇孫公子得罪教皇而不肯馴服時,教皇可向他治理的境界頒布聖禮禁令,除了葬禮外,一切其他聖禮如婚禮、聖餐、受洗等都得停止。這一招是皇孫公子最懼怕的,因為百姓不能忍受這禁令,聖禮是他們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受禁一久,他們便很容易造反。就是連最強橫的亨利第四,曾企圖以大軍圍困教皇使他就范,但聖禮禁令一出,他也懼怕,結果要跪在雪地中三天,求教皇寬恕。可見教皇的威力。

教皇皇權的衰落

權力好像新酒一樣,使人易醉。有權力便免不了有權力斗爭。意大利的貴族一直以來對選立教皇都有很大的影響,他們盡力將自己的心腹放在教皇皇位上。在九世紀至十世紀一、二百年間,教皇的選立往往受几個大家族操縱。在主后九百零四年至九百六十三年間,一個家族得勢,教皇的實權便落在這家族最有影響力的三母女手中。他們母女三人用美色及各樣的手段,控制教皇,教皇的皇位便往往由她們的情夫、兒子及孫子占據。這時期的教皇的統治被稱為"淫婦專政"。主后九百五十五年,她們一位孫兒未滿十八歲便登上教皇皇位,號稱約翰十二世。這人罪惡滔天,四處搶掠、奸殺,結果日耳曼族的奧圖一世(Otto ⅰ),看不過他的惡行,用武力干預,在主后九百六十三年召開會議,將這教皇罷免。但主后九百六十三年后,情況并沒有改善,改變的只是由第二個家族操縱教皇,這個家族所選立的教皇,并不見得比以前的出色,更可怕的是,在主后一O一二年后,教皇的皇位竟為這家族世襲。主后一O三三年,這家族的一名公子登位,號稱本立德第九世(Benedict ⅸ),這位教皇的敗壞比起約翰十二,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不止奸淫擄掠,更洗劫那些到羅馬朝聖的信徒。在羅馬城的人忍無可忍,便將他趕出另選教皇西維斯特三世,本立德卻竟然將教皇的皇位以高價出售與一位名叫賈德恩的人,此人買得皇位后自稱貴格利第六,而不久本立德又反悔,仍自稱教皇,這樣一來,教會便有三位教皇了。事情到此地步,神聖羅馬帝國不得不召開會議,教皇的聲望一落千丈,教會也同時感到非常彷徨疑惑,不少人心中在問,為什么他們的屬靈領袖會墮落到這地步了。

改革教會的呼聲開始出現,但改革的步伐卻非常緩慢,并且受到很多的阻力。第一步的改革由一位名叫希特布蘭(Hildebrand)的年輕修士推動,他本是法國一位修士,當教皇里奧第九到法國時,與他相遇,便請他往教廷協助他。雖然只是副執事的地位,由于教皇的信任,他推動了不少改革。隨后几位教皇都任用他,他便運用他的影響力清理教會中淫亂舞弊的現象。最后,他更大膽提議教皇由紅衣主教團選出,如此,便可以把教皇的皇權從政治勢力的操縱中解放出來。他的提議終于被接納,而他自己也于一O七三年登上教皇的皇位,號稱貴格利七世(Greogory ⅶ, 1015-1085 A.D.)。他在位時,確立屬靈的權柄高于政治的權柄,并下令禁止貴族私自封立主教及指派教會職位,要求聖品人員嚴守獨身的誓言﹔當時已經娶妻的神父激烈的反對,但教皇在群眾的支持下,將這些人嚴厲懲治。

經貴格利七世的改革,教會的聲望才日漸回升。而信徒對聖品人員及教皇的尊敬也開始恢復。然而,教皇皇權與政治勢力的斗爭就是在貴格利七世在生時也非常嚴重,上面提過的亨利第四,是與貴格利七世爭領導地位而致動武。雖然在聖禮禁令的威脅下,亨利第四暫時屈服,但真正的斗爭卻在暗地里進行。這斗爭一直持續,到主后一二九四年。教皇波尼法修八世(Boniface ⅷ, 1234-1303 A.D.)與英王愛德華(King Edward)及法王腓力(King Philip the Fair)因稅收的問題斗爭更形具體和尖銳﹔英王和法王因備戰而需要龐大軍費,于是向教會征稅,教皇便頒下命令,禁止任何政府向教會征稅,否則逐出教會。教皇更進一步調停英國與法國之間的糾紛,及至法王拒絕他的調停,他又發出通告,宣稱教皇不單有權統理屬靈的事,同時亦有權統理地上的事,因此任何人都得服從教皇。法王立刻將教皇俘擄,把他囚禁,他不久死于獄中。法王乘此機會,將他的心腹推為教皇,號稱革利免五世。革利免五世得法王撐腰,拒絕到羅馬上任,而把教皇的皇位遷移到法國的亞威農(Avignon)。至此以后七十年,教皇的皇位便在亞威農,這時期于是被稱為教皇巴比倫被擄時期(乃因這時期的教皇在法王控制之下,持續七十年之久),教皇皇權亦因此大失威望,一蹶不振,而西方教會也因缺乏屬靈領導而更加腐敗了。

中古教會的衰落

提起中古教會便離不了十字軍東征。十字軍東征的確是中古教會歷史很重要的一節。十字軍東征的情節我們不詳細敘述,只是略提,東征一共有七次多,主后一O九五年開始至一二五O年左右。東征的起源是回教徒殘殺到巴勒斯坦朝聖的基督徒,引起當時的教皇及貴族企圖從回教徒手中收復基督徒往日所失去的領土。但由于東征的軍旅多是烏合之眾,再加上他們彼此嫉妒爭功,結果東征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教會及整個歐洲的資源消耗淨盡便不在話下,人命的損失更是可怕,例如在東征一開始,几萬人便在保加利亞給土耳其殲滅﹔隨后二十萬之眾的軍隊也在匈牙利被殲滅。主后一O九九年,東征的軍隊的確攻占了耶路撒冷及安提阿,但不久又落在回教徒的手中。最使人心酸的卻是一隊由數千兒童組成的十字軍,他們企圖從法國馬賽的海岸出發東征,一些商人假意給他們提供船只,結果卻將他們賣給回教徒作奴隸。

十字軍東征對整個歐洲造成的影響非常大。在二百年間,整個社會的結構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原因其實很簡單﹔當貴族和武士一批接一批去東征,軍費固然很龐大,支持或發起東征的貴族自然要將不少田產賣出,地主階層便漸漸興起。那些東征的貴族及武士很多根本永遠回不來了,于是他們原本統治的農庄便荒廢或落在其他人手中。再者,多次的東征將不少歐洲的精壯份子從農業生產中抽掉,很多的農地便無人耕種,歐洲的經濟架構被迫轉變。最重要的還是東征其實打通了歐洲與地中海一帶的貿易,意大利、西班牙的港口便突然發達起來﹔為了應付貿易,手工業也開始發達,城市的人口暴漲,而在農村留下來耕作的人口越來越少。在這情況下,貴族的收益便大不如前,而同時,商人卻暴富起來,在這對比下,貴族的地位便漸漸給新興的商人及地主取代了。貴族的衰落,武士的消失,城市的興起及商人的暴富,使以往的封建制度全面崩潰。這時候的人不再像以往一樣屬于一個相當封閉的社會體,他們可以從一個城市流動到另一城市,可以不屬那處地方,也不會像以往一樣,思想行為卻受所屬之地控制。這樣一來,自由思想便開始出現,對教會或封建社會的傳統開始發出疑問和挑戰。

不過,十字軍東征最大的影響是對于歐洲人在精神上的沖擊。東征帶來文化的接觸﹔以往西方教會對于東方教會及初期教會的傳統都非常陌生,但在東征時,初期教父很多的文獻開始流入歐洲,東方教會的屬靈模式也開始受注意。突然間,信徒開始體會,西方教會的傳統不是唯一更不是絕對正確的傳統,于是對西方教會的信仰表達,敬拜及屬靈模式開始作出批判。同時,以往一度失散的希臘文學及哲學的文獻,此時再被發現,流入歐洲,對于西方的教會造成很大沖擊。西方教會再不能閉關自守、唯我獨尊,而要設法消化這些新涌入的思想,將它融合于基督教的大體系中。于是教會的思想需要變化。

思想的沖擊本來是好的,只要教會采取適當的態度。但不幸的是,教會卻因為另一些原因,使自己更封閉﹔以致不能作出適當的應變。事情是這樣的,很多東征回來的人都心灰意冷,對教會失去了信心,更懷疑自己的信仰,在他們當中有不少人帶了諾斯底派的信仰回來,對于肉體特別厭惡,他們組織起來,稱自己為"清潔派",主張以苦行清除罪孽。教會起初想盡辦法要將這派的人引領回教會的正統信仰,但始終沒有成功,這派的人數日漸增多。其他的異端也同時多起來﹔有鑒于此,教會組織異端裁判所,四處搜捕異端的可疑者。異端裁判所的權力越大,他們對信徒造成的傷害也越大,不少無辜的信徒被酷刑、火燒,很多慘無人道及黑暗的事都與異端裁判所有關。不止這樣,教會的信仰也因此越來越狹窄,更難在思想沖激下,對自己的情況作出反省和 批判,這實在是最可惜的,因為缺乏反省和自我批判,教會便越來越僵化,更不能將本身的錯誤、偏見、執迷及敗壞糾正過來。一個強烈的對比開始形成:在社會結構的改變中,自由思想漸漸蓬勃,但教會的思想卻因為過分的自我防衛而越來越狹窄、封閉,這樣便使更多的人對教會失去信心。

當時很多人對教會失去信心,其實還有一些更重要的原因,教會本身的腐敗是主因。為了東征,教會不負責任地以屬靈的口號,鼓勵人去參加十字軍,并且應許參軍的人有天上的賞賜,這樣一來,教會濫用了她屬靈的應許,以后使自己的信用大有問題。再者,為了支付東征的龐大的費用支出,教會的資源耗用了不少,教會的經濟也因此陷入拮據的狀態。如何補充資源?教會開始售賣聖職,而買得聖職的人也盡量利用聖職發財,于是貪污舞弊叢生,更有利用信徒的迷信詐騙錢財的。教皇不單如此,更于主后一三OO年利用贖罪開創謀利的途徑。教皇本里非第八宣布主后一三OO年為禧年,大凡到羅馬朝聖的人便可將一切受洗以后所犯的罪一筆勾銷。此宣告一出,立刻有二十萬人涌到羅馬,而大量的金錢也同時涌入教皇的倉稟。自此以后,繼任本里非的教皇便宣布每五十年為一禧年,隨后更減為每二十五年。更厲害的是,他們宣告凡未能親身到羅馬朝聖的,可用金錢代替。贖罪券的觀念便是這樣形成的。意思是說,信徒可用金錢,向教會申請免去因犯罪所應受的紀律處分,由教會發和贖罪証明。原來教會一直以來紀律甚嚴,信徒犯罪不單要向神認罪悔改,為了表示真心悔過,更得在教會的指導下進行悔罪操練,接受教會為他所定的補贖辦法。贖罪券原本的意思是免去悔罪操練中種種嚴厲的紀律,并不是贖罪券本身可以赦罪。但很多愚昧的信徒便誤以為贖罪券真有赦罪的功效,贖罪券一出,人對神審判的畏懼便大大減低。一些本來道德生活敗壞的人便可以安枕無憂地去放縱了。

不單如此,贖罪券也成為一種商品,主教們更爭相標購發行贖罪券的權利,誰向教皇出價越高,誰便可在那教區發行。為了投標,不少大主教及主教便向銀行貸款,而日后為了償還債款,便更大力鼓吹信徒購買贖罪券,整個教會的屬靈生命,真是落到很可憐的光景。

在這種靈性、道德衰落的情況下,不少忠心的仆人屢次企圖改革教會,但他們每一次的嘗試都沒有成功,有些更招致殺身之禍。然而感謝神,祂在主後一五一七年興起馬丁路德,針對羅馬天主教敗壞的核心一矢中的,因而牽動起改革的巨潮,那是歷史上有名的改教運動了。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26 04: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