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2-9-6 02:39:35
|
顯示全部樓層
李莊其他信息
(酒坊)
一、民俗文化
李莊的民俗民風,歷來就是淳樸質實,重視耕讀,熱心公益事業,心懷天下,愛鄉愛國。 《南溪縣志》記載:"張瑤治家有法,子侄慧能讀則讀,弗能讀即去而耕。無舍業嬉者,無袖手游者……凡道途坍塌,橋樑傾圮者,皆通之。"李莊原與南溪一地,民俗民風一貫好客,猶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李莊在抗戰時期,曾成為與重慶、昆明、成都並列的中國四大文化中心,成為當時中國具有國際影響的學術重鎮。當時李莊"的九宮十八廟",遷來了國立中央研究院的歷史語言研究所、社會科學研究所、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和同濟大學等國內第一流的學術機構,雲集了傅斯年、梁思成、童第周等一大批有國際影響的第一流知名學者,在這裡潛心科研和培育人才。當時李莊接納這些重要機構和著名學者,就是傳承和發展了這種民俗民風。
栗峰山莊大門有一聯,提到李莊民俗民風"宗風兩銘"。 "兩銘"即宋代張載的《東銘》和《西銘》。張載有句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2005年,國民黨主席連戰來大陸時,就引用過張載所語"為萬世開太平"。李莊當時接納文化人,不僅是"為往聖繼絕學",而且也是為發展學術",為天地立心……為萬世開太平",在新的時代,傳承和發展了宋代道學精華並賦予了新的意義。
抗戰勝利後,1946年5月,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等幾十位專家,署名鐫刻了《告別栗峰碑銘》,立於山莊牌坊頭進門右側。內說:"爾來五年……幸而有托,不廢研求。雖曰國家厚恩,然而使客至如歸,從容樂居,以從事於遊心廣意,斯仁里主人暨軍政當道、地方明達,其為藉助,有不可忘者。"再一次表達了對於李莊好客"、使客至如歸"的優良民風民俗的讚頌。李莊民俗文化,還有很多豐富的內容,諸如:體現川南古鎮民居建築習俗的代表作"席子巷",是青石板路面的窄巷,民居多是木榫穿逗結構的二層小青瓦房屋,冬李莊古鎮
暖夏涼,錯落有致,協調和諧。每間門面外還有兩扇齊腰矮門,稱為"腰門",有獨特韻味。民俗中還有火燒草龍,劃花船,牛兒燈,老茶館。民俗飲食中有選料、火候、刀工、佐料獨特的"蒜泥白肉",又長又薄又透亮;因其長,曾"稱裹腳肉",因不雅而改此名。當時專家師生都喜吃。外籍教師也常來,因語言不甚流利,常常"拍屁股"示意,要那用上好豬腿肉做成的這道名菜。這是民俗文化中的一個趣聞。李莊是個古風古韻濃郁的小鎮,這裡的民俗活動也別有一番情趣,例如舞草龍、放龍燈、劃花船、表演"牛兒燈"、川劇清唱等等,都是年節里鄉親們喜愛的文娛活動,特別是"舞草龍",舞得尤為熱烈紅火,成為李莊最具獨創性的民俗活動。
舞龍在中華大地上廣泛流傳,歷史悠久,多姿多彩。一般由充滿陽剛之氣的男子漢們組成龍隊,來回跑動著舞動龍頭龍身。但在古鎮李莊,最為活躍的卻是一支女子舞龍隊。逢年過節或喜慶活動,這支由大姑娘小媳婦們組成的巾幗舞龍隊便要大顯身手了。她們舞動的是用金黃稻草紮製的草龍,只見和著鏗鏘的鑼鼓點,一條"金黃長龍"在空中上下翻滾、左右躍騰,女子們的一招一式灑脫嫻熟,不僅絲毫不遜鬚眉,還在剛勁中透著女性的嬌媚。她們的舞龍表演常常讓觀眾眼花繚亂,不由得陣陣喝彩,拍手叫好!
李莊舞草龍起源於何時呢?相傳這是自唐代傳下來的習俗。起先是用金黃色布紮製"金"龍,以示對皇上的敬畏。後來由於天逢大旱,百姓為救田野禾苗,便舞龍求雨,舞後再將"龍"燒掉。若將精心紮製的各色彩布龍燒掉,很覺可惜,於是村民們就變通了一下,用稻草紮製草龍然後燒掉,意在提醒主管降雨的涇河龍王不要忘記職責,趕快降雨,以解萬民之厄。久而久之,李莊一帶就形成了舞草龍的習俗,且一代一代地流傳下來。如今的舞草龍早已被賦予了新意,成為表現李莊人喜慶歡悅氣氛的最佳形式。別小看這些不甚起眼的草扎之龍,它舞出了李莊人的氣質,李莊人的名聲。
二、抗戰文化
抗戰時期,上海的國立同濟大學等機構,已遷五次,仍被日機轟炸威脅,需第六次搬遷到川南一帶。
當時有些地方已接納了疏散的人口,擁擠不堪。很多地方自顧不暇,還顧慮外來人口要增加他們供應生活需求的負擔,引起物價上漲,影響自己利益。在這種情況下,李莊毅然決然發出電文,熱情相邀:"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應。"這16字,擲地有聲,巨力千鈞。這三千人的江邊小鎮,要接納一萬多外省藉的文化人,這是何等開闊博大的胸懷和氣概!
當時日寇遍地燃起侵略烽火,佔領中國土,屠殺我同胞,要毀我文化,容不下一張學者的書桌。中華兒女不僅在前線抗擊侵略者,還要反擊日寇亡我中華精神傳統的文化侵略,堅持文化研究和教育後代,使民族文化得以薪火相傳,保存並發展國魂。李莊接納的學者,在艱難清苦的生活條件下,精神抖擻,堅持著為保衛和發展中華文脈而戰。學者也是戰士,他們需要戰鬥的陣地。而李莊就為他們提供了寶貴的戰壕,證明了:日寇再兇惡,也不能摧毀中華文化命脈,熄滅中國文化綿延傳承的火種。李莊就是這樣有重大戰鬥意義的聖地。在這個聖地上的戰鬥成果是輝煌的。在這裡粗茶淡飯、簡陋清苦的條件下,學者們寫出了很多重要的學術著作。現在李莊月亮田,梁思成當年戰鬥的故居的門上,掛有一副對聯:"國難不廢研求,六載清苦成巨制;室陋也蘊才情,百年佳話系大師"當時,李莊無電無公路,缺醫少藥,林徽因重病在身,貧病交加,典賣衣物,吃盡當光。傅斯年還特地破例給上級寫信,申請救濟。在陋室油燈下,梁思 李莊古鎮
梁思成夫婦仍在"共同奮力完成《圖像中國建築史》(英文稿)等一批重要著作,成為日後這一領域中的學術經典"(見梁思成之子梁從誡2001年月的回憶文章)
當時,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到李莊,見到童第周等學者在艱苦簡陋的條件下,用金魚作生物實驗,堅持科研,曾驚異地說":這是不可思議的奇蹟。"學者們猶如困在沙漠裡的金魚,在自己創造的精神海域中仍能自由遨遊。
二戰中曾有人在反法西斯的戰壕中發現桌上炸彈廢殼中插有鮮花,就感動地說:有這樣精神狀態的軍隊是一定會勝利的,是不可摧毀的。
李莊提供的不是花瓶,而是學者堅持文化戰鬥的陣地。在李莊民風精神的鼓舞和支持下,學者們產生的戰鬥精神,至今也能激勵我們,不要浮躁地盲從只是求利的風氣,仍然應該"不廢研求";即使條件簡陋清苦"也蘊才情",傳承和發揚這種文化傳統的精神!
當時李莊的文化人,也並非只是埋頭學術,不問世事。他們堅持科研和教學,也是戰鬥。他們胸懷天下,還關心大局。在前線需要時,當時同濟大學青年學生投筆從軍有364人,其中還有剛從德國學成歸來的青年教授楊寶林。他們在當時作為校本部的禹王宮集體宣誓,慷慨出發。現在禹王宮(慧光寺)戲台側還有2001年樹立的"四川李莊同濟大學愛國榮校教育基地"的木牌,成為激勵後輩的精神支柱。禹王宮、月亮田等等這些今日李莊"的旅遊景點",有著這麼深厚的文化內涵,使我們聯繫到新時代的精神,可以擴大和深化李莊民俗民風的傳承和發展!
李莊當時敞開胸懷,接納和支持了文化人,也提升了自己,使得李莊成為全國的文化重鎮,提高了知名度和學術地位。當時,國內外郵件紛至沓來,信封上只要寫上"中國李莊"就可準確送到。當時,李莊人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直到研究生這些學業的完成,都可以不出李莊。這成了李莊教育史上最輝煌的一頁。這些也必然會影響李莊民俗民風的傳承和發展。
李莊本來沒有電,只是點油燈。同濟大學工學院還曾用直流電機發電,供應全鎮照明和機器打米。同大醫學院經過科學化驗,查出食鹽中有氯化鋇,導致中毒,從而根治了當時流行的麻腳瘟(軟病),也豐富了民間的科學知識。醫學院有人體解剖課,李莊曾經誤傳"為吃死人"。後來,李莊人看了科普展覽會,看了古人類骨骼、動植物化石、歷代衣冠、甲胄、兵器,具有了相關知識;其民俗民風注入了新時代的認識。今天,李莊要傳承和發展抗戰時期接納和支持文化人的精神,就應發揚"海納百川"的精神,歡迎國內外四方來客,在旅遊中支持和接受各種先進文化,共同推進人類文明。
全國的古鎮為數不少,但古鎮多元化與抗戰文化融為一體的李莊卻是絕無僅有。李莊人民十分珍惜這一獨特寶貴資源,更是看重含金量極高的"中國李莊"這一品牌。在新世紀中,李莊人民有理由和信心把家鄉建設好,發展好,使之成為一個旅遊目的地,無愧于"中國李莊"的崇高稱號。
為紀念同濟與李莊同生死、共存亡的友誼,2006年,同濟大學與宜賓市在李莊建立了"李莊同濟紀念廣場",樹起了紀念碑。
三、營造學社與梁思成林徽因夫婦
抗戰時期,多家文化學術機構輾轉遷移至四川李莊,一大批知名學者云集於此,這個長江上游的千年古鎮一時間成為與重慶、成都、昆明齊名的大後方文化中心,據說在當時寄一封國際郵件到中國,只需寫上"中國李莊"四字即可準確無誤地送達。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也在此時來到李莊,與中國營造學社的同仁們一道度過了一段艱苦而難忘的時光。 1940年初冬,梁思成、林徽因所在的中國營造學社為了就近利用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的圖書資料,隨同史語所離開昆明入川,來到離宜賓60華里的南溪縣李莊鎮上壩村安營扎寨。竹林深處的上壩是個只有幾十戶人家的小村子,距李莊鎮只有兩華里的路程。梁思成一家住的地方叫月亮田,一個浪漫且富有詩意的名字。
在寫作《中國建築史》的日子裡,營造學社的經費幾近枯竭,幸虧史語所和中央博物院籌備處的負責人傅斯年、李濟伸出援助之手,他們才不至於有凍餒之苦。由於林徽因和梁思成的薪水大都買了昂貴的藥品,用在生活上的開支就拮据起來,最後實在山窮水盡了,梁思成只得到宜賓去典當衣物,衣服當完了,便把陪伴了自己幾十年的派克金筆和手錶送到當舖,但換回的不過是兩條草魚。即便如此,梁思成夫婦仍然不改其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提著兩條草魚回家,梁思成幽默地對林徽因說:"把這派克筆清燉了吧,這塊金表拿來紅燒。"
梁思成、林徽因的窘境讓朋友們傷心,傅斯年瞞著兩人向中央研究院代院長朱家驊寫信求助,費正清和費慰梅也多次來信勸他們去美國治療、工作,林徽因和梁思成非常感激朋友們的關心,他們給費正清夫婦回信說:"我們的祖國正在災難中,我們不能離開她,假如我們必須死在刺刀或炸彈下,我們要死在祖國的土地上。"他們的兒子梁從誡對此也是記憶猶新,當時他問母親:"如果日本人打到四川你們怎麼辦?"林徽因特別平靜地回答:"中國讀書人不是還有一條老路嗎?咱們家門口不就是揚子江嗎?"梁從誡後來回憶說:"我當時看著媽媽,我就覺得她已經不是我熟悉的那個媽媽了,她好像變成另外一個人,面對死亡,那樣超脫。"
1942年10月,梁思成的大妹梁思莊從北平輾轉越過日軍的防線到李莊探望兄嫂,隨後費正清也接踵而至。在朋友和親人的陪伴下,他們度過了漫漫的長夜,迎來了期盼已久的勝利。 1946年8月,梁思成、林徽因一家搭乘西南聯大的包機飛離重慶,回到了闊別9年的北平,而伴隨他們走過艱辛歲月的那座揚子江畔的古鎮,在為後人留下許多溫馨記憶的同時,也如實地記錄了當年那段難忘的歷史。
附:林徽因的詩歌
十一月的小村
我想像我在輕輕的獨語:
十一月的小村外是怎樣個去處?
是這渺茫江邊淡泊的天;
是這映紅了的葉子疏疏隔著霧;
是鄉愁,是這許多說不出的寂寞;
還是這條獨自轉折來去的山路?
是村子迷惘了,繞出一絲絲青煙;
是那白沙一片篁竹圍著的茅屋?
是枯柴爆裂著灶火的聲響,
是童子縮頸落葉林中的歌唱?
是老農隨著耕牛,遠遠過去,
還是那坡邊零落在吃草的牛羊?
是什麼做成這十一月的心,
十一月的靈魂又是誰的病?
山坳子叫我立住的僅是一面黃土牆;
下午透過雲霾那點子太陽!
一棵野藤絆住一角老牆頭,斜睨
兩根青石架起的大門,倒在路旁
無論我坐著,我又走開,
我都一樣心跳;我的心前
雖然煩亂,總像繞著許多雲彩,
但寂寂一灣水田,這幾處荒墳,
它們永說不清誰是這一切主宰
我折一根柱枝,看下午最長的日影
要等待十一月的回答微風中吹來。
(民國三十三年初冬於李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