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Peers123 於 2012-9-8 21:23 編輯
校園民歌 (Taiwanese campus folk song) 是台灣的一種音樂風格。起源於1970年代台灣大學校園,於1990年代完全結束。特色是吉他、鋼琴伴唱。
此運動初期以貼近「民眾」生活以及思考「民族」(包括台澎金馬與中國大陸人群)意識自詡為「『民』歌」。但是後來遭到質疑其既非台灣『民』歌,也不是中國『民』歌,因而應稱為「校園民歌」。
在1970年代之前,台灣年輕人喜愛的音樂主流為西洋音樂。1972年,當時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觸發了部分「用自己的語言,創作自己的歌曲」的想法,並喊出「唱自己的歌」的口號。1970年代今是有限公司與歌林公司音樂出版部合作製播音樂節目《金曲獎》,由中國電視公司播出,主旨是鼓勵優良歌曲創作;1981年至1983 年,天鼎傳播公司製播歌詞歌曲創作比賽節目《大學城》,由台灣電視公司播出;這兩個節目帶動了台灣的校園民歌風潮。
1975年,楊弦和胡德夫在台北市中山堂演唱以余光中的《鄉愁四韻》等現代詩譜曲的作品,被視為是台灣現代民歌發展的開始。1976年,在淡江大學的一場民歌演唱會上,李雙澤在台上拋掉可樂瓶,拿起吉他開始唱起了自己的歌,改寫自蔣勳的「少年中國」,是揭開校園民歌序幕的變點,也正式在全國校園裏襲捲起了一片民歌運動。當時著名的民歌手尚有陳明韶、包美聖、黃大城、趙樹海、李建復、齊豫、葉佳修、王海玲、王夢麟、蘇來與楊祖珺等人。《龍的傳人》是台灣校園民歌的代表性作品,作者為侯德建,首唱者為李建復。
VIDEO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
原網址 。
曲:侯德健 詞:侯德健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江 它的名字就叫長江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河 它的名字就叫黃河
雖不曾看見長江美 夢裡常神遊長江水
雖不曾聽見黃河壯 澎湃洶湧在夢裡
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 她的名字就叫中國
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 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
巨龍腳底下我成長 長成以後是龍的傳人
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 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
百年前寧靜的一個夜 巨變前夕的深夜裡
槍砲聲敲碎了寧靜的夜 四面楚歌是姑息的劍
多少年砲聲仍隆隆 多少年又是多少年
巨龍巨龍你擦亮眼 永永遠遠的擦亮眼
巨龍巨龍你擦亮眼 永永遠遠的擦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