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小弟有感而發, 大家看後可一起討論:
美國自二次大戰後, 對奉行共產主義的國家如蘇聯和中國實行圍堵策略, 六七十年來在太平洋西岸扶植親美政權的國家, 在東亞組成所謂第一島鏈與第二島鏈, 以圖牽制共產主義的擴張及其影響力. 蘇聯解體後, 美國圍堵的主要目標便集中放在中國上.
但事實上, 今天的中國不但沒有被有效圍堵, 在自身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 軍事及經濟發展卻一日千里. 在經濟上, 成為全世界經濟發展的牽頭羊, 第二大經濟實體和製造業及出口大國. 與此同時, 加入世貿, G20, 東盟等國際組織後, 亦加速了與各國商貿的往來. 最諷刺的是, 身為圍堵主力的美國與日本恰恰正是中國最主要的貿易夥伴之中. 她們每年在華投資亦數以十億計.
在軍事上, 雖然親美及西方陣營多年來實施高科技軍事禁運, 但中國軍事發展仍然有目共睹. 由蘇俄協助或從西方民用技術轉移至軍事用途, 到今天的自主改良生產研發, 都顯示出美國的圍堵政策不能有效壓制中國快速的軍事發展. 近年來, 解放軍的海軍編隊時常穿越第一甚至第二島鏈, 而且規模有增無減. 美國已經意識到第一島鏈的失效, 因此逐步將軍力後移至第一島鏈外的基地. 如果台灣海峽再次出現緊張局勢, 面對解放軍的火箭導彈威脅, 價值連城的美國航空母艦能否如1996年在台灣海峽大搖大擺駛過, 美國軍方也承認如今已成為絕唱,因為在台海內美國艦隻已無把握攔截大陸導彈和火箭炮的攻擊.
既然第一島鏈已鎖無可鎖, 隨中國軍事不斷發展, 美國又對中國經濟的纏結, 島鏈戰略只會繼續消耗美國和東亞盟國的心力和財力. 她們其實已發現一直以來的付出和事實不成正比, 甚至事與願違. 這刻, 我想起不久前有位前日本首相 - 鳩山由紀夫. 他似乎明白是時候作出改變. 但這場不足九個月的"政變", 最後給美國連人帶馬推下了. 日本人只好認命, 因為二戰戰敗後, 日本國早已滅亡. 日本人失去了尤其是外交和軍事上的自主權, 淪為美國其中一個"特區".
其他在鏈上被美國綁架的政權, 只好繼續夾在中美磨心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