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poon999 於 2012-8-31 00:10 編輯
保險業=銀保“快跑”?
保險公司近年來癡迷披著保險外衣的理財型業務,即銀保業務
溯本清源,記者歷時數周調查,終于摸清了保險業“循環融資”背後的一條導火索——保險公司近年來癡迷“披著保險外衣的理財型業務”。
“這幾年,保險公司尤其是壽險公司之所以出現頻繁融資潮,主要是實施了‘銀保快跑’戰略。”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了其中的深因。
就連戰略方案的實施者——壽險公司也未能預料到的是,這一本被寄予增厚業績眾望的新渠道,竟然將其帶入了“循環增資”的怪圈。
銀保是銀行保險的簡稱,淺白地說,就是“保險出產品、銀行借櫃臺”,保險公司借助銀行櫃臺提高保單銷售量,銀行從中收取保費傭金(費率)。
這一興起于2000年左右的新生渠道,隨著2006年、2007年保險機構主體迅速擴容、傳統渠道代理人制度遭遇瓶頸,而開始迎來了一個狂飆時代。
為了迎合銀行客戶的特點需求,絕大多數壽險公司主打3至5年期的儲蓄替代型躉繳(一次性繳付)銀保產品。這類產品保障成分低,期限短(短的甚至只有1至2年期),極易被拿來與銀行儲蓄相對比。在銀行看來,這類產品符合其客戶的購買需求,非常好賣!
一家銀行在滬某網點的櫃臺人員告訴記者,賣一個期繳(分期繳付)的保障類銀保產品所需花費的精力(專業解釋和時間),要遠遠大于賣一個躉繳的銀保理財類產品,但從當年的每單保費來看,躉繳所貢獻的卻是期繳的十多倍。“關鍵一點是,保費上得快,傭金拿得多。”
作為親歷者,某中資壽險公司上海分公司高管描述了銀保產品彼時火爆的場景,“儲蓄替代型產品當時在銀行網點大行其道,產品形式有分紅型、萬能型和投連型的,單家保險公司僅靠一款銀保產品每月收進保費數以億元計,甚至更多。”不少保險公司依靠銷售這類產品,締造了保費暴增的神話。
但是,接下來的事態發展卻出人預料:尚沉浸在銀保暴增風光中的保險公司,卻在這兩年相繼被套償付能力“緊箍咒”——且賣得越多,套得就越深。
為什麼說,在銀保渠道銷售的儲蓄替代型保險產品,銷售規模越多,就越“吃”償付能力?銀保產品對保險公司資本的消耗到底有多大?
為行內人所熟知的是,壽險公司對資本的需求主要與法定準備金相關,不同類型的產品對資本的佔用不大相同。一家壽險公司總經理直言不諱:“在累計保費相同的情況下,目前銀保市場上主流的短期躉繳產品對首年資本的佔用,約為10年期繳長期保障型產品的6倍之多。”
也正是基于這種產品結構,導致了大多數壽險公司過度依賴于“資產管理型”的盈利模式,即:利潤主要來源于利差。
在這種“躺著吃利差”的盈利模式下,一旦資本市場不理想,保險公司就被股市牽著鼻子走,當期的盈利能力將大大下降,保險公司依靠自身盈利實現償付能力自身“造血”的功能大大減弱。資本“饑渴症”便久治不愈。
新華新聞
新華財經 > 正文
保險業“野蠻”成長 深陷“循環融資”怪圈
2012年08月29日 09:09:55
來源: 上海證券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