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倫敦奧運閉幕後8月13日中午,刻完中國拳擊運動員鄒市明的印章,山西青年篆刻家張藝興終於松了一口氣。伴隨着第三十屆奧運會的落幕,他完成了本次倫敦奧運中國健兒38金所涉47名運動員的“冠軍印”。
張藝興現為山西省青年書法家協會理事,太原市萬柏林區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擅長書畫評論與篆刻,本屆倫敦奧運開賽以來,他自擺“賽場”,每天利用中午和晚上的時間伏案鐫刻,為中國健兒加油。
印章是中國最古老的一種傳統文化,首先是一種實用功能,作為印信使用,比如晉升官職之後,鑄印局要為其鑿鑄一方印作為憑證,有時臨時任命將領來不及鑄造,就現場雕刻急就章,於是産生了“將軍印”這種獨特的篆刻藝術形式。
“另外,能擁有一枚印章,是有身份、有地位、有知識、有文化的象徵。刻印章也有紀念和慶祝的意味,這就是我此次刻印章的原因”,張藝興說。
為本屆倫敦奧運會上取得金牌的中國運動員每人刻一枚“冠軍印”,是他4年前就准備做的事。“4年前,北京奧運會舉辦,讓國人揚眉吐氣,精神振奮,藝術界人士紛紛以書、畫、印等形式進行祝賀”,張藝興說。
張藝興告訴記者,“但是我當時的技術不是很成熟。2009年,拜入著名篆刻家許若石先生門下,潛心學習篆刻藝術。堅持每日至少刻一方印。並特別注重書法、藝術理論、美學等方面的研習。下死功夫,做活學問”。
這次他准備了60方中國“四大國石”之一的青天石,每塊高5厘米,寬2.5乘以2.5厘米,即每方印的印面基本都是2.5厘米見方,還有少量異形章。早在奧運開賽前就磨好,涂好墨,查閲了參賽運動員的名單,做足了案頭工作。
張藝興每天得上班10小時以上,單位離家很遠,每天來回要60裡。所以他只能利用中午在單位休息的空檔,和晚上在家的時間。張藝興笑着說:“見縫插針,持之以恆,其樂無窮”。
他對記者說,“每天産生的中國冠軍,我當天就着手設計印稿,對滿意的印稿,立即着手鐫刻。對於構思不滿意的,放到周末休息時集中攻關”。
在他的工作室裡記者看到,有很多需要返工的刻章,“有些名字刻完了不滿意,重刻,帆船金牌得主徐莉佳的印就刻了三遍才好。有的名字有時要設計10來遍印稿,爭取做到不雷同,不重覆,並盡可能符合冠軍的一些特點”,張億興說。
“比如體操、蹦床和跳水冠軍,就盡可能地用舒展的線條去表現,如給山西省首位奧運冠軍蹦床金牌得主董棟,就是採用漢玉印的形式,線條修長、流暢、婀娜”。張億興介紹。
舉重運動員林清峰,用的是漢印形式,漢印代表了一個歷史高度,雅俗共賞,他厚重、莊嚴、大方,有力量感,刻的時候特意把“林”字處理得頭重腳輕,這樣比較符合舉重的特點。
對於以後,張藝興說,準備利用一週的時間,把不太滿意的印稿再修改一遍,有的要重刻,畢竟時間太緊都屬於“急就章”。他還想把這些印稿出一本書,書裡配上冠軍們的照片和文字介紹,“讓這本書體現出詩情畫意,作為本屆奧運會的一個記載和留念,也作為我學習篆刻四五年來的一次總結”。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